第1789章 鏽跡斑斑,千年滄桑

  第1789章 鏽跡斑斑,千年滄桑

  很多絕美的器物,散落與世界各國博物館,今天我們要看,還得買門票。

  像是錯金銀虎頭車馬器,戰國時期的東西。

  還有錯金銀銅翼虎,春秋時期的東西,傳是在南河輝縣出土,現在藏在英倫博物館藏。

  其他還有錯金銀簋,戰國時期的東西,法蘭西吉美博物館藏。

  錯金銀鑲嵌銅車馬具,西漢早期,丑國J.J.Lally藏。

  錯金銀方壺,戰國,英倫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藏。

  像是這樣被藏在國外的實在是太多了,比較出名的有錯金銀劍、錯金銀游環、錯金銀車飾組、錯金銀車馬飾、錯金銀神獸器足等等。

  斗轉星移,而又風流幾何?

  器物無言,青銅早已鏽跡斑斑。

  而那些錯金銀,依舊光彩照人,仿佛無言的訴說著中華民族的千年滄桑。

  而這還只是一個青銅犀牛使用到的一種工藝,像是這種工藝,在國內還有最少七種。

  畢竟錯金銀工藝只不過是我國古代八大金工工藝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七種。

  像是錯金銀,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真正知道的不多。

  就算是一些行內人,真正了解的也不太多。

  像是這樣的頂級工藝,我國古代有八種。

  而且很多都是我們平時聽說過,但是不知道具體細節的。

  這八大制金工藝分別是鎏金、花絲鑲嵌、錘鍱、金銀錯、掐絲、炸珠、鏨花、累絲!

  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來沉澱的黃金加工技術,是我國的重要財富,每一種都令人嘆為觀止!

  其中很是有幾種,我們平常都接觸過,聽說過,比如像是鎏金這種工藝,我們肯定都聽說過。

  其實就是鍍金,又稱火鍍金,是將金溶解在汞中,形成漿糊金汞合金,用金汞合金均勻塗抹在乾淨的金屬表面,加熱使汞揮發,金與金屬表面固結,形成明亮的金色塗層。

  這種工藝到現在還在大規模使用,只不過是方法變得不同。

  在古代鍍金工藝在一些奢侈品上大規模應用,主要是這麼做節省黃金。

  鎏金是我國一項傳統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創造的工藝,華貴璀璨經久不褪。

  從戰國以來出土的的鎏金清銅器物看,這種工藝作品可謂是層出不窮。

  如:北河滿城中山靖王墓土的戰國晚期的「楚大官司槽鍾」、竇墓出土的「長信宮燈」。

  從西陝茂陵一號從葬坑出土的成帝河平三年鎏金銅「酒樽」,以及蘇江徐城出土的東漢鎏金銅「硯滴」。

  特別是鎏金銅硯滴,是鎏金與鑲嵌結合的作品。

  直到清代,各個朝代留下的鎏金器物很多。

  鎏金之美,初現於戰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歷代以來,絕美作品數不勝數。

  像是東周的嵌玉鎏金銀銅帶鉤,戰國的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西漢的鎏金銀竹節銅熏爐。

  到了唐代,達到一個巔峰,唐的鎏金作品有鐵芯銅龍、鎏金鏨花九曲銀勺、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鴛鴦蓮紋鎏金銀花釵。

  可謂是歷代以來,都有精美作品。

  唐代之後是五代的「千秋萬歲」銘鏤空鎏金銀墊,北宋的鎏金蓮花寶子銀香爐,南宋的鎏金聚八仙花紋銀盤。

  到了明代,其精品又有增加。

  像是明的銀質鎏金累絲嵌珍珠頭飾、鎏金嵌寶石花卉紋銀簪、鑲寶玉壽星鎏金銀簪、銀鎏金花蝶紋勺。

  自然,清代的精品更多,像是銀鎏金嵌琺瑯硯盒、鎏金嵌玉頭釵、銅鎏金皇貴妃珊瑚、銀鎏金嵌象牙手鏡等。

  其他鎏金工藝品也有很多,比如鎏金嵌珊瑚雙桃如意、鎏金掐絲額飾、銀鎏金累絲嵌珠石指甲套、銀鎏金嵌珠金翅鳥立像等等。

  如此華美的器物究竟如何製作而成呢?其實步驟也不多,總共有四步。

  首先是將黃金鍛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堝內加熱至400oC左右。

  然後倒入汞,以攪動使金完全溶解於汞中。

  然後倒入冷水中使冷卻,逐成為銀白色泥膏狀的金汞合劑,這種液體俗稱為金泥,此一工藝過程通稱「煞(殺)金」。

  第二是用磨炭打磨掉銅飾件器表面銅鏽後,用「塗金棍」沾金泥與鹽、礬的混合液均勻地抹在被器物表面。

  銅棍肯定是銅製,將其一端打扁用酸梅湯塗抹後浸入汞內。

  反覆多次,使沾上一層汞,晾乾即成。

  之後邊抹邊推壓,現代匠師稱此手法為「拴」,三分抹七分拴。

  這是用以保證金屬組織緻密,與器物粘附牢固。

  此一工藝過程通稱「抹金」,塗在欲鍍銅飾件表面。

  第三步是以適當的溫度經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

  這時黃金則固著於銅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轉為金黃色,此一工藝過程通稱為「開金」。

  如要求金屬較厚,即要將上述過程反覆多次。

  在實際操作中經過四次鎏金的銅件,金層厚約為36微米。

  第四步是用毛刷沾酸梅水刷洗,並用瑪瑙或玉石製成的「壓子」,沿著器物表面進行磨壓。

  這時使鍍金層緻密,與被鑄器結合牢固,直到表面出現發亮的鎏金層。

  此一工藝過程,通稱「壓光」。

  再經過清洗壓光等工序,一件精美鎏金件的便誕生了。

  「馬踏書案詩意濃,鎏金良駒有古風。」

  鎏金——是我國古代金屬工藝裝飾巔峰技法,呈現我國博大精深的冶煉文化,亦是永不退去之璀璨。

  但是,其他工藝也不遑多讓啊!

  比如之前陳文哲就涉及到過的工藝--花絲鑲嵌。

  而這種工藝,其實就是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金銀錯誤技術。

  它在明末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特別擅長編織和堆砌技術。

  此外,還經常使用點翠技術,取得了輝煌的效果。

  這個就不再多說,主要是這個工藝陳文哲有著很高的造詣,他還利用這種工藝,做過不少寶石花盆景。

  在這古代八大細金工藝當中,除了金銀錯、鎏金、花絲鑲嵌之外,第四種是錘鍱。

  這種方法利用金銀的延展性,用錘子敲打金銀,使其延伸成片狀,然後按要求造成各種形狀和裝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