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 歷史真相

  第1778章 歷史真相

  在古代,盜墓是很多人發家致富夢想的捷徑之一。

  比如曹操盜梁孝王陵墓,就有很大的收貨,一次性就得數十萬金。

  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他甚至還有專門的一個盜墓部隊,就是摸金校尉;

  溫韜盜唐朝皇陵,也是挖掘一空。

  其他還有黃巢盜掘唐代黃陵,聽說更是盜掘財寶無數。

  最出名的其實要應該是溫韜,因為他還得到了唐太宗的收藏品王羲之手書真跡《蘭亭序》,但也因此在他手中失傳;

  民國軍閥孫殿英盜取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墓地,拉走了整整三十大車的奇珍異寶。

  按照古代的做法,民間盜墓者更是數不勝數,很多人都想著一夜暴富,關羽三個墓地不可能被放過。

  但是,實際上卻真沒有人動過關羽的三處墓地,具體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不止是之前說的,後人不敢盜,因為有人為了發財,神像都可以給你粉碎了賣錢,更何況是一個武將。

  其實,很可能是盜墓賊知道關羽墓地內沒有財寶,大家都不去盜墓,只是流傳過程中這個信息遺失了。

  至於這三個墓地裡面,沒有陪葬品的事情,在當時應該是有人知道或者有些記錄的。

  當時三國的很多經事人都知道,也透漏了風聲。

  所以才會讓三國當時,以及之後的人,知道了關羽墓沒有陪葬品。

  就是這個原因,造成了後面朝代的人都不去做無用功。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至今已經1700多年,關羽墓沒有財寶的消息,或者記錄遺失了沒有流傳下來。

  這才導致我們至今無從考證,或許以後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這相關的記錄亦不一定。

  後來朝代的盜墓賊,應該是猜測關羽墓地沒有財寶,再考慮到前面朝代的人沒有去盜墓,就認定了關羽墓不值得去盜。

  關羽死在公元219年,正值戰爭年代餓殍遍野國庫空虛。

  當時的蜀國逐漸衰落,劉備對關羽雖情同手足,但是鑑於國力不允許,當時應該是沒有給關羽陪葬珍寶。

  所以關羽的衣冠冢並沒有「錢」,盜墓者肯定也是知道的。

  對於當時的吳國,更是沒有理由給關羽厚葬了。

  孫權埋葬關羽,完全出於害怕蜀國瘋狂反撲。

  同時由於關羽當時在東吳軍中有很大的影響,用所謂的「諸侯之禮」葬了關羽有利於拉攏人心。

  但是如果說孫權放金銀財寶進去,這是不太可能的。

  關羽作為蜀國大將,對東吳造成的傷害可想而知。

  殺了東吳士兵將軍不計其數,孫權怎麼可能還自掏腰包陪葬呢?

  都留著給東吳犧牲的諸將後代,當撫恤金多好!

  而曹操一直秉承著「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交往理念。

  他雖然對曹操有情義,但是還不至於為了已經死了的關羽,做出賠本買賣的事情。

  關羽死前,曹操不惜一切代價拉攏,是因為關羽勇武過人,可以利用。

  但是死後又有什麼價值呢?曹操還沒愚蠢到在魏國大將面前,花大價錢厚葬他國大將的事情。

  當時曹操已經看穿孫權的心思,想把矛頭轉移到魏國,曹操自然不能讓他如願。

  於是表現出一副惋惜痛心的樣子,當眾埋了關羽的頭顱並率領文武百官悼念。

  這更多是一種作秀宣傳,告訴世人,人不是我殺的,但是我厚葬了他,我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

  出於作秀的目的,自然不能來真的,所以裡面有財寶的概率極其微小。

  綜合考慮,關羽墓有財寶的概率太小。

  對於盜墓者來說風險也大,很有可能徒勞無功。

  這也是關羽墓不被盜的其中可能原因之一。

  在一個就是關羽備受各個朝代帝王仰慕,修繕墓地,派人駐地守墓,盜墓賊無從下手。

  關羽一生忠於桃園三結義,追隨劉備誓死不渝,這是很多帝王都喜歡的忠臣,是他們宣傳忠義的手段。

  於是很多朝代的皇帝官員,都對關羽的目的極其重視。

  他們祭奠關羽英靈,以宣傳皇家信仰和對自己臣民的希冀。

  同時很多還對關羽的墓地進行修繕,同時派兵駐守。

  比如北湖當陽埋葬關羽屍骸的關陵墓,一開始只是一座土冢。

  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對關羽陵墓進行擴建,形成陵園。

  偌大的陵園自然需要派兵把守,定期打掃祭拜。

  而對於在陽洛關林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一開始也只是一座小墳墓。

  經過明清等朝代的擴建,形成了現在的百畝規模。

  由此可見,古代帝王對關羽陵墓守護有加,自然就不被盜墓賊機會。

  最後就是關羽忠義形象深入人心,無人敢去盜墓。

  至於陳文哲看到的那件青龍偃月刀,應該是其他人代入古墓,而不是從關羽墓中出土。

  至於說是誰,還真難以考證。

  陳文哲看到的這把青龍偃月刀,應該確實是關羽的東西,如果不是也不會有人珍藏,最後還帶入了陵墓之中。

  而這把青龍偃月刀卻不是關羽使用的兵器,隨意就算出門打仗,也不會隨身攜帶。

  這個後來其實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一件八十二斤的大刀,不可能作為隨身常用兵器。

  甚至現在很多考古專家認為,在三國時期,關羽根本就沒有青龍偃月刀。

  從原始時期開始,人類祖先就已學會將石頭、動物的骨頭之類堅硬的物質,打磨研製成形狀各異的刀具。

  這些刀具可以用作生活用具使用,比如砍伐樹木、切割食物等等。

  還可以用作武器來使用,屬於十八般兵器之一。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青龍偃月刀」嗎?

  古代戰爭頻發,也因此產生了諸多著名的冷兵器與英雄豪傑。

  比如《三國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和他的佩刀「青龍偃月刀」。

  在三國中,描述此刀重達82斤,可以想像關羽的武力深厚、臂力驚人,可以將82斤的大刀,耍得出神入化。

  關羽是可「千里走單騎」,「以一敵萬」的東漢末年的悍將。

  他身強體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是身長九尺,換算成今天的單位,關羽身高大概是2米上。

  高大強壯的關羽,使用重達82斤「青龍偃月刀」,這還是有些吃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