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章 鳳紋時代

  商周時期,是我國古代青銅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造型精美,周身透出莊嚴和神聖之感。

  在當時,青銅器主要用於祭祀和宴飲,因此被賦予特殊的意義。

  它們也常常被稱作「青銅禮器」,自古以來,青銅器歷代都被看作國之重寶,被人們格外珍視。

  這件青銅器的鳥頂後部有蓋,卣的提梁在頸部兩端有環連接,環上飾有鱗紋。

  器上鑄有銘文三字「太保鑄」,與大保方鼎完全相同。

  周初,召公為大保。

  武王滅商後,為抵禦戎狄南下入侵,封召公於燕,建國於北河北部。

  現在神都琉璃河,及遼省凌源馬廠溝,均有帶「燕侯」銘文的銅器出土,但無「太保」銘文的銅器。

  這種卣雖為傳代的銅器,但無出土的地點,故只能推測它可能與召公家族有所關係。

  仿鳥獸形象的象生器,是青銅器中一類特別神奇美麗的器型。

  構思別出心裁,製作窮極之麗,精心製作,耐人尋味。

  全器造型奇特,十分傳神,極富想像力,為周代銅器之精品。

  這樣的青銅器,因為其獨特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在全世界受到追捧。

  而由於我國近代史上戰亂不斷,不少珍貴的青銅禮器流落到海外。

  鄰國霓虹就有不少收藏,其中也有一件大保卣。

  古代「太」和「大」的寫法一樣,所以也叫大保卣。

  由於其外形做鳥狀,所以還可以叫鳥形卣。

  其設計風格在商周時期獨一無二,堪稱絕世寶物。

  我國有商代的鳥形酒器,那就是南河博物院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對婦好鴞尊。

  其設計非常繁複,滿身複雜紋飾層層疊疊,頭部和鳥的樣子有較大差別。

  而霓虹白鶴美術館的太保卣,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和商代鴞尊完全不同。

  青銅器上常見的獸面紋和雷紋等,在上面幾乎完全沒有,只有簡單的紋路表現羽毛,樸素的裝飾凸顯了整體的莊重。

  太保卣的鳥頭略微上揚,雙目圓睜,喙長而尖銳,略有下曲,寫實而有神。

  這和商代流行的玄鳥紋,還有西周中期流行的鳳鳥紋,都有很大差別,倒是有一點點古埃及的感覺。

  鳥頭的顎下有兩個大肉垂,可能是對雞的肉垂的誇張描繪。

  鳥頭頂上有兩個帶著鱗的大肉冠,一直垂到後頸,這就是現實鳥類沒有的特徵了。

  從西周到兩漢,有時候會見到鳳凰頭部有長長的肉冠,可能就是這種鳥形在後世的延續。

  肉冠的尾部從器表突出,這對青銅器而言是一種較複雜的做法,也說明了這件作品是特意製作的重要物品。

  周人有「鳳鳴岐山」的神話傳說,可見是有禽鳥的崇拜習俗,太保卣應該就是西周早期對神話的具體表現。

  青銅器在商代早、中期已有變形鳥紋。

  一般放在次要的位置上,作為輔助紋。

  變形鳥紋中,出現最多的是鳳鳥紋。

  此時還有幾種有神話背景的吉祥鳥,如鷹、鷙、鵲、梟等。

  從構成上看,鳥紋是用具有不同特徵的鳥頭、鳥身、鳥尾來表現特定的鳥紋。

  具體來說,絕大部分的鳥喙是閉合的彎鉤形,和鷙鳥的喙相似。

  個別的鳥喙也有張開的,見於西周早期的式樣。

  鳥頭上都有角或毛角,角形大致有彎角、肉角和尖角。

  鳥紋的體軀大多只是一個禽鳥的軀體,沒有羽翅。

  有時因圖案結構的需要,還採用長條卷尾的形狀,形成了鳥首龍體的特點。

  周人以鳳鳥為祥瑞之鳥,故自西周初期起,鳳鳥紋便成為青銅器的主題紋飾。

  至西周中期,鳳鳥紋的使用達到了高峰,有人稱為「鳳紋時代」。

  霓虹那件就應該是這個時代出現的寶物,這件青銅卣也在鳥頭後的蓋子,及咽喉的內側,各自有三個字「太保鑄」。

  字體極古,保字是人字旁上王(其實是玉)下子,鑄字則是兩隻手捧著鬲放在煉製的鍋爐上。

  與太保卣有相通銘文的還有兩件方鼎,一件在丑國,另一件是津城博物館。

  國內這件肯定是不得出境的國寶,它叫「太保鼎」,應該都是同時代一人所做。

  《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

  可見太保鼎和太保卣的作者,可能都是西周初年的大臣召公奭。

  兩個太保鼎都是清朝咸豐年間,在齊魯省壽張縣梁山出土的。

  而太保卣,據傳是民國時期在南河省鶴壁濬縣辛村墓葬出土的,估計是傳到後代分散入土的。

  白鶴美術館的優質青銅卣,並非只有太保卣一件。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極為珍貴的「獸面夔龍紋方卣(也稱饕餮夔龍文方卣)」。

  這個卣不大,高39.2厘米,但形制也是獨一無二的。

  它的卣身是方形的,但是到了卣口卻變成了圓形,蓋子也是圓的,上面立著一隻玄鳥當蓋鈕。

  這很可能是具象化的天圓地方,極為罕見珍貴。

  整個卣從上到下都是複雜的紋飾,呈現典型的殷墟藝術風貌。

  這件作品據傳是從殷墟的王陵里出土的,很過國內學者看後也認為很有可能。

  獸面夔龍紋方卣的提梁是一個雙頭夔龍,蓋子上除了立有玄鳥。

  還單獨做了一個板狀的夔龍當裝飾,是國內僅見的。

  蓋子上、卣身頸部、卣腹四角都裝飾著獸面紋,這種獸面紋以前叫饕餮紋。

  後來發現不對,就都叫獸面紋了。

  其實就是一種面部誇張後的龍紋。

  難得的是,獸角的部分都做了凸起。

  但是和西周早期的獸角揚起還不同,是獸角做法的早期形態。

  此外,卣身上有不少藍色的鏽斑,也是一個看點。

  這屬於五水硫酸銅,也就是膽礬,這種鏽不太穩定,容易受熱分解並失水,對環境的穩定性要求略高。

  白鶴美術館的精品實在太多,除了商周青銅器,這次還為紀念唐朝建國1400年而請出了幾件來自唐朝的名貴寶物。

  其中最珍貴的是唐三彩鳳凰首瓶,那是一個體型碩大而精美的胡瓶。

  這種器型來自于波斯,也是陳文哲所知最精彩的一件三彩鳳首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