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件玉溪窯的青花玉壺春瓶,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
玉溪窯青花器相比景鎮的青花,還是差了點。
比如玉溪窯青花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
當然,有劣勢,也會有有點。
比如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
只是這一點,就表現出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
這也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這一件玉壺春瓶工藝雖然不算最好,但是少見,能夠得到也算是意外之喜。
翻翻看看,最後陳文哲居然還找出來了四件真品。
其中兩件是龍泉窯的瓷器,另外兩件居然是釉里紅瓷器。
龍泉窯的瓷器,陳文哲仿的很多,但是真品,他還真沒有獲得過一件。
眼前照片上的這一件是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高7.5cm,口徑42.9cm,足徑29cm。
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
里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
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
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
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
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龍泉窯青瓷自宋代發展到元代,雖然燒造地區擴大且產量巨增,但已無法燒出南宋時期的梅子青色。
為彌補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龍泉窯青瓷常採用模印、貼塑、鏤雕等工藝手段作裝飾,以追求圖案美和造型美。
除了這一件之外,另外一件是龍泉窯青釉淨瓶。
這件元代的淨瓶,高48.2cm,口徑7.3cm。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
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
這種東西本為印三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
主要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
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
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
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江浙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
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其實在古代,這樣的軍持在西北方的佛教之中更加盛行。
其中最出名的一件軍持,應該是出自九層妖塔的黃金淨瓶。
那隻瓶子還是很漂亮的,特別是圓圓的肚子上的那種弧度。
「西邊還是很有潛力的。」
有了一次大收穫,讓陳文哲對於考古,有了濃厚的興趣。
不說其他,就說九層妖塔,就絕對不簡單。
還有,既然有一座九層妖塔,那麼會不會還有第二座?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任何一個王朝,都絕對不可能只有一個王侯,怎麼也要二世而亡吧?
比如所謂的九層妖塔,就不是單純的一座王墓,而是一片墓地。
這樣的墓地,只要找到一次,就是很大的收穫。
有時間,陳文哲還真想去看看,也許通過那座九層妖塔,他能夠發現更多的古墓。
《鬼吹燈》筆下的「九層妖塔」,剛開始只是傳說。
可是,當傳說變成了現實,那就有意思了。
這座以血渭一號大墓為原型的古墓,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仍舊有很多秘密值得進一步探索。
這個被世人熟知的「九層妖塔」,其真實學名「血渭一號大墓」反而知道的人很少。
之所以叫「血渭」這個名字,是由墓葬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它北依血渭山腳,南臨察汗烏蘇河。
至於「一號」這個編號,也說明它是這一組墓群中最重要的一座。
實際上,當時在都蘭熱水縣這座「血渭一號」周圍還有很多小型古墓。
數量多達200餘穴,全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盜掘。
而作為主角的「血渭一號大墓」,更是被很多摸金校尉所光顧。
從考古發掘時的痕跡分析看,其早期不僅被盜,還曾遭數次焚毀。
那麼,「血渭一號大墓」為何會被民間傳為「九層妖塔」?
這其實主要和它的封土形狀,有很大關係。
說起「塔」,除了佛塔之外,大家最熟悉的還有金字塔。
而這座大墓的墓葬封土就很特殊,南北長58米,南寬65、北寬55米。
其平面和立面均呈現出梯形結構,很像漢字中的「金」。
所以又被成為「東方金字塔」的,這就是「九層妖塔」中「塔」的由來。
至於「九層」,查看考古報告就會發現,原來它的封土並不是單一材質堆砌而成。
這座古墓是由黃土、灰沙和巨石壘砌而成。
在35米的高度中,從上到下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層平鋪的穿木,環繞封土四周整齊排列。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明顯的九級分層。
最後再說這個「妖」,這是因為當地人稱之為「有妖怪的高樓」。
據說一座座古墓,曾經是妖魔藏身的洞穴。
後來格薩爾王帶著眾英雄,與群魔激戰多日,終於趕走了妖魔。
但魔去洞不空,裡面還有很多金銀財寶,當地老百姓也就把這些古墓,叫做「妖怪聚集的樓」。
實際上,所有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這座被稱為「九層妖塔」的血渭一號大墓,其中還真有大量的金銀及織物殉葬品,那麼它的主人又會是誰?
從墓葬本身的結構特徵來看,無疑是屬於吐蕃系的。
根據考古發掘工作,墓室位於封土下11.5米深處,位於封土中心。
建在下層的梯形平台之上,平面呈十字形,東西寬21米、南北長18.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