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仿製元青花,特別是製作人物紋、鳥獸紋,在描繪眼睛之時,就需要避免散暈。
但是,要不了解元青花,或者說不了解蘇麻離青的特性,這一點就很難避免。
還是那句話,現在的陳文哲是站在無數大師的肩膀上,或者是直接站在了他們的腦袋上,自然就很容易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他燒制元青花,成功率應該會很高。
畢竟就算是在元代,元青花人物圖罐之中,如果人物的眼睛散暈,那也是失敗品。
比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還有月下追韓信圖罐,這些裡面都有人物,而且人物的眼睛都沒有散暈。
這也是這種圖罐,價格很貴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為涉及到散暈的問題,讓這種圖罐在元代很難燒製成功。
物以稀為貴,這一點在哪個時期,都是正確的。
而此時,陳文哲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算難。
要想解決散暈的問題,首先就要知道原因,也就是了解蘇麻離青的特性,還有了解當年的工藝水平。
只要了解一些當年的情況,分析出原因還是不難的。
首先蘇料這種鈷料,顆粒粗大,成份複雜。
其次青白釉流動性粘滯,並有厚度。
最後就是,獨特的爐窯還原焰工藝溫度氣氛。
在這三種主因中,第一種為最重要。
因為其它料,諸如國產料,即使顆粒變粗,也不呈現暈散。
至於現代顏料,不論細粗,均做不出像樣的暈散來,這也就是蘇料的成份複雜性的不可模仿。
當然,任何東西,都是能夠模仿出來的,只不過是要看付出的代價,值不值得。
八十年代,國內想要仿製元青花,也不是仿製出來了?
但是,那是國家力量,所以陳文哲要想仿製,就必須要走捷徑。
他就是學習了國內那些高仿元青花大師的手藝,加上看到了元青花的整個製作工藝,才會這麼有自信,也最終才會燒製成功。
要是沒有多重作弊手段,那復燒元青花,只能是依靠時間和資金來堆。
特別是蘇料那種,既凝聚又暈散的雙重性,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要想仿製出這種特性,很難,最起碼對於個人來說,難度很高。
當然,只要了解了蘇料的特性,解決問題也不難。
比如,因青白釉頗有厚度,並流動性為粘滯態,可使顏料較充分反應發出暈散並得到控制,或使其中較大顆粒雜質凝聚漂浮現出暈散。
大多數元青花器物,都或多或少混有國產料或回青料,因此會大大降低凝聚態暈散效果。
所謂凝聚態暈散效果,即是指,一要凝聚,二要暈散,缺一不可。
這也是有規律的,比如混入國產石子青料後的表現,就十分明顯。
比如,串珠狀黑斑的點狀凝聚態現象弱化,即黑點變少多往一塊收聚。
結果是黑點多變連結態,或變團狀條狀等更大不規則態黑斑,且黑斑邊緣變不暈散或少暈散。
再就是其顏料底色,即「色暈」態減弱,即向不暈態轉化。
這是由國產石子青料,本身所具有的收斂性造成的。
如果陳文哲仿製的元青花,只是一兩件,那無所謂,他全部使用蘇麻離青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想要仿製的元青花很多,只要是傳世的,還有點名氣的,他都要仿製。
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元青花的表現,可不止是蘇麻離青料能夠做到的。
當年製作元青花,除了一些精品全部使用蘇麻離青料之外,其他青料使用的也很多。
除了國內盛傳的石子青料,還有一些混入我國西部的回青料。
這些青料混入之後,都是一些什麼樣的表現,也必須知道,要不然,仿製出來的東西,別人很可能一眼就看出發色不對。
就像是回青料,混入了這種青料,最終釉面之上的串珠狀黑斑的點狀凝聚態現象,就會弱化並發散。
即小黑點或黑斑等,變得略微模糊或較模糊,即凝聚態不足,過發散。
再有就是顏料底色,即「色暈」態,會保留至增強。
這是回青料本身所具有的發散性造成的,只要使用了,就可以看的出來。
這麼明顯的特徵,只要稍微懂行,在鑑定元青花的時候,就可以看出點什麼,所以陳文哲不得不注意。
元青花鈷料的暈散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被視為元青花的主要特徵之一。
這種特徵是從燒成出窯時就已形成,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加深。
元青花鈷料的暈散形態,也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最明顯的就是先前說的點散型,點散型的特徵,是釉面有許多點狀青花斑大面積散布。
這種現象,只有進口蘇麻離青才會發生,感覺就象在面上撒了把胡椒粉。
有人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鈷料碾的不細,殘留的顆粒所致;
雖有一定的道理,但尚不足以解釋全部。
因為這種顆粒,不僅在塗有青花地方有,未塗青花的空白處同樣存在,甚至大面積分布。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形成機理有待進一步地探討。
在就是結晶型,這種暈散,實際上是由結晶斑造成。
點狀和線狀的鐵鏽斑。組合形成了特殊的暈化效果。
其特徵是,邊緣呈不規則齒形毛邊,有的表現為毛絨狀。
這種類型的暈散,也主要是含鐵量高,易出鐵鏽結晶斑的進口鈷料所有。
最後是流淌型,流淌型暈散是由鈷料在釉中流淌而形成,也是最為普通的青花暈散形式,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
當然,散暈也不是元代和明代前中期獨有的現象,就算的清代也有。
可以說,元、明、清三朝的青花散暈現象,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也是有區別的。
對於瓷器收藏,青花瓷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品種之一。
在青花瓷器收藏中,元、明、清青花占主導地位。
可是,在元、明、清時期,青花瓷器因各時期的製作工藝及用料不同,讓青花色料的發散不同。
從而形成了,元代與明早期和清代青花的暈散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