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菜,還有癮

  第1512章 菜,還有癮

  玩收藏,遼代是一個避不開的朝代。

  因為這這一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之中,還真有不少藝術成就,就比如佛造像。

  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很多人就想當然的,把他們的藝術作品,歸類於粗製濫造。

  但是,事實恰恰想法,遼代佛像存世量不大,但製作精湛。

  遼代金銅佛像的大仰蓮台座,尤其出色。

  在遼代佛像兩小腿部分,均各有一條婉曲如小蛇狀的衣紋,是辨別遼代佛像的重要著眼點。

  此外,北河易縣八佛窪遼代三彩陶羅漢等,也可以作為了解遼代佛像的參考。

  相比這些精品佛像,眼前仿製的這一批金代佛像,就有點不上檔次了。

  之後的更是仿的不太好,特別是元、明、清時期的佛像。

  這一點是不對的,特別是明清時期的佛像,精品還是很多的。

  因為元明清時期藏傳佛教,開始在內地流行。

  藏傳佛像的樣式,在內地特別是北方地區影響較大。

  漢族的傳統雕塑技法,依然在承襲前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但已呈衰落趨勢。

  較漢傳佛像,藏傳佛像最直觀的區別,是幾乎沒有衣紋刻劃。

  這應與藏傳佛像,受尼泊爾等地佛像藝術影響有關。

  而漢傳佛像,則喜歡刻劃佛像的衣紋,強調衣紋的變化。

  元代銅佛像很少,值得注意的是杭市的飛來峰,山上鑿了很多石窟,其中不少是藏傳佛像。

  明代以前的金銅佛像,體量都很小,20厘米高者就算了不起了。

  可是到了明代,佛像都做得很大,二三十厘米高的已不鮮見。

  這是因為明代經濟非常發達,用白銀做流通貨幣,因此歷朝的舊銅、雜銅以及銅錢都可熔煉。

  銅變得不值錢了,可以鑄作很多佛像。

  明朝歷時270多年,中早期的佛像小腿部的衣紋線較長,越晚越呈偏圓形了。

  中早期的佛像頭部與身子比例都還勻稱,越晚頭部越大,甚至晚期已有比例失調之感。

  明代早中期的佛像,佛身和台座都是一體鑄造的。

  到了明中期以後特別是明晚期,皆是佛身和佛座分鑄。

  所以現在經常會看到,只剩下上半身的明代佛像。

  明代在佛的肉髻里多出了「頂嚴」,這個元素是元代才開始大量地出現在藏傳佛像上的。

  明代神都、西山也有很多藏族喇嘛居住。

  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和雪區的宗教管理者關係特別好。

  明政府也要賞給雪區佛像,所以明代神都、西山造的佛像上,也都帶著「頂嚴」。

  談到明代造像,就需要特別提及永宣宮廷造佛像。

  因為明朝初年神都要接待很多XZ大活佛、大喇嘛。

  神都還有藏傳佛教寺廟,住著好幾百個大喇嘛。

  地方的大法王、大活佛來神都朝見皇帝,臨走的時候皇帝都要送他們瓷器、茶葉、絲綢、布匹等。

  後來又加送佛像,這些佛像都是專門為藏僧設計製作的,一招一式都很講究,真是怎麼看怎麼喜歡,挑不出毛病。

  陳文哲能看的出來,眼前的一批明代佛像,都是宮廷佛像。

  但是,那位仿造大師恐怕不知道,明代的宮廷佛像,製作的時間並不長。

  明宮廷的造像,僅限於永樂和宣德兩朝,前前後後加起來頂多30年。

  這類造像在市場中拍賣價格極高,贗品自然不少。

  很顯然,眼前的這些很多都是一眼假。

  因為怎麼看,都不像是永樂和宣德時期的造像。

  這種一眼假,就主要是受限於為化水平不高,或者說是見識不廣的原因,而不是製作技術不高。

  當然,單純看技術,這些佛造像每一尊都很不錯。

  可惜,旁邊現代仿的一些,就要差的太多。

  這些佛造像就像是市場上的大眾貨,一看就是粗製濫造的東西。

  不過,如果懂得鑑定這種品級的佛造像,在市場上也不會太容易吃虧。

  「這些是我們廠里仿的吧?」陳文哲十分篤定的道。

  「對,剛開始仿,仿的有點僵硬。」陳星辰有點不好意思的道。

  陳文哲無語,這是陳星辰仿的?就這還有點僵硬?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他就發現這位師兄,很想著走捷徑。

  比如他從陳星辰手中拿到的蛐蛐罐,就是一件仿品。

  可惜,他在仿製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好像根本就沒有多少天賦。

  就像是眼前的佛像,造型僵板,動態生硬,缺乏真品的自然靈動感;

  細部如手腳、五官特別是眼睛、耳朵的線條含糊,缺乏挺拔犀利的力度。

  當然,差的地方很多,這已經不是找不出破綻了,而是沒法找出優點。

  真品器壁的薄厚均勻,底部剁痕規範;

  偽品往往器壁薄厚不一,剁痕粗率。

  真品分量適中,手感舒適;

  偽品往往銅質生硬,手感沉重。

  真品鎏金金色自然,有歲月磨蝕的痕跡;

  偽品系人工腐蝕和打磨,痕跡生硬。

  刻款方面,永樂年款是楷書,字體秀麗。

  偽款書寫不規範,字體無力。

  宣德款真品佛像刻工有力,筆道粗寬,可見刀痕;

  偽款有的是鑄造出來的,很容易識別。

  就算是一尊比較好的現代仿宣德年間造綠度母像,猛然一看,顏色還真是十分顯眼。

  但是近距離一看,做舊的痕跡實在是太重了。

  搖了搖頭,陳星辰就是那種技術懶,還很有癮頭的仿古工藝者。

  明明菜的一批,卻還總是想著進步。

  接下來,就是清代的佛造像了,這一時期的佛造像仿造技術,可是僅次於宋代。

  在清代佛造像尤其是藏傳佛像中,出現了不少雙身佛、護法像等佳品,其手腳的鑄造尤其以寫實出色。

  上手一摸就能知道,是明朝的,還是清朝的,就是因為手感不一樣。

  而眼前的陳文哲根本就不用上手,他就知道這尊仿清康熙銅鎏金綠度母像是假貨,而且是一眼假。

  這東西的製作成本可不低,這也就是陳星辰這傢伙家裡有錢,要不然絕對沒有資本這麼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