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一層層迷霧
為了讓房屋具有良好的採光和通風效果,我國的房屋最理想的朝向便是坐北朝南。
而這座船型豪宅內的房屋,卻全部坐西朝東,成功地避開了陽光的照射。
不僅如此,這108間房屋相互連通,有的房屋甚至只有幾平米,而且形狀狹長,將其稱為通道似乎更加合理。
在這樣的結構下,這座豪宅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宮,不熟悉其結構的人很難找到出口。
現在經多方考證之下,專家們驚奇地發現,這座豪宅為清代富商黃惠樓斥資建造。
但黃徽柔所從事的是什麼生意,卻無從得知。
種種跡象表面,黃徽柔與天地會交往甚秘,商人只是其掩人耳目的身份。
黃徽柔所修建的這座船屋,實際上是為天地會成員修建的藏身據點。
其極差的採光效果和複雜的內部結構,剛好可以為天地會成員,提供有利的藏匿效果。
船型古屋獨特的造型,現在已經是建築史上的又一個奇蹟。
其有違常理的結構,恰好滿足了天地會的需要。
可見只要符合目標人群的需求,看似不合理的做法,反而更能解決問題。
100多年來,很多人無數次在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至今還在尋尋覓覓,但就是沒有寶藏的蹤影。
這筆天地會的寶藏,到底藏在哪裡呢?可惜沒有人能夠找到。
儘管沒有找到傳說中的寶藏,但船型古屋本身就是一座無價之寶。
比起金銀珠寶,其背後隱藏的天地會的歷史,遠比財寶要有意義得多。
發現了船型古屋,卻沒有發現天地會的寶藏,這個是遺憾。
但是對於陳文哲來說,確實幸運。
因為他在沉船之中發現的不少寶貝,就應該是天地會藏寶的一部分。
至於天地會為什麼會把用於國內活動的資金,弄到海外,這一點還是很好解釋的。
畢竟當時的滿清可以說是如日中天,他們根本撼動不了滿清的統治,而且還被不停的圍剿。
沒辦法,他們最終的活動範圍,只能是大陸之外。
這也是他們後來的根據地,轉移到港澳台、東南亞、美洲的原因。
當然,陳文哲對於這段歷史不太關心,畢竟已經被掃入塵埃。
但是,他意外看到了那座船型古宅,自然也就對於天地會,或者說對於當時的大商人黃惠樓,有了些意外的了解。
通過他看到的一些影像分析,黃惠樓很可能就是洪門的一名干將。
關於黃惠樓的資料十分稀少,只有零零碎碎的傳說和記載。
相傳,黃惠樓原來本是個家境一般的小商販,從販賣皮油起家。
憑著精明勤勞,年輕的黃惠樓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裡,迅速發展成為一名在黎川至光澤、福市、彎彎一路有20多家當鋪的巨商大賈。
為了夸富鄉里,同時也為了在家鄉置辦一份永久的祖業,黃惠樓請來風水先生,在這四面環山、形似女式兜肚的洲湖村,以巨款購得「臍眼」這一風水寶地,修建了這座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豪宅。
古宅的大門朝向,也為人們提供了一點關於主人的線索。
那就是古宅的大門,是朝東開的。
古代建築十分講風水,尤其是對門的朝向極為重視。
主人若是經商,按後天八卦講,商字屬金,而南方屬火,火克金,也就是說宅院大門如果開在南面,不利經商。
而朝向是東方,也就是屬土的方向。
土生金,很吉利。
由此可見,宅院主人極有可能是商賈。
這座船形豪宅建成以後,黃惠樓卻很少來這裡住,很快豪宅就成了一座「無主之宅」。
不僅如此,黃惠樓的後人不久也不知所蹤。
只有許多不明身份的人來來往往,在這裡住宿,更確切的說,這座豪宅成了山村中的一所公共住宅。
村里一位據說是黃氏遠親的人,至今還保存著一批黃氏家譜。
但這個家譜里有關黃惠樓的記載,依然是語焉不詳。
黃惠樓既然是「洪門干將」,這倒可以揭開,黃惠樓一夜暴富和豪宅建在深山小村裡的謎團。
不長住豪宅,又突然消失的問題,似乎也迎刃而解了。
那就是他作為洪門的一員,參加了1852年,有史可查的閩南小刀會和洪門起義。
起義失敗後,他逃到了海外,從此古宅成了公產,留給了村裡的人們。
這一點,陳文哲肯定能夠確定,畢竟要沒有這次起義失敗,他也不可能在沉船之上,獲得那麼大的收穫。
當然,就算是他能夠回溯當年的歷史,他看到的這座船型古宅,也還是有很多謎團。
它的謎,幾乎可以串連成串,但是這裡面卻隱含著很多東西,特別是財富。
明末是亂世,隱藏財富是有錢人的共性。
不管是明末的巨商大賈,還是王公貴族,都在隱藏財富。
其中有富可敵國的王族,也有像是鄭氏那麼的海商。
另外就是一些地方性的地主,再就是商人。
這所有人,都在為保住自己的財富,而不停的動腦筋。
很顯然,不管是天地會,還是黃惠樓,都對於自己面臨的處境,有所預判。
所以,他們的財富,一般人還真找不到。
但是陳文哲卻知道,那座船型古宅之中,應該是真的隱藏在五百箱珍寶。
這是天地會的經費,也是黃惠樓掌控的財富。
而這一切都隱藏在那座大宅之中,可那麼多年沒有被人發現,肯定是因為這座大宅的原因。
這座古宅的謎團實在是太多了,只要解不開這些謎團,就肯定不會有所發現。
古宅最大的謎團,還是它的船形結構。
為什麼房主要把房子建成船的形狀,而不是內地比較常見的四合院,這著實令人迷惑。
而且,在船屋和它的周圍,又接連發現一連串神秘的符號和圖案。
船屋中36個天井、72個地漏、108間房屋,似乎在向我們暗示著什麼。
一百六七十多年的歲月滄桑,使老屋變得斑駁破損,但是在雕樑畫棟之間,我們仍然能清楚地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房子的屋樑是油漆過的,而窗格、門板、廊柱卻沒有油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