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實物見證

  第1344章 實物見證

  與明清時期的五彩、鬥彩器相對比,素三彩是在素胎上掛低溫彩釉。

  而五彩、鬥彩則是在燒制好的釉胎上施彩釉。

  其次,素三彩的圖案大多使用錐刻紋來表現,工藝略顯粗拙。

  當然,「素三彩」與「粉彩」的結合器除外。

  而五彩、鬥彩則是使用黑彩、青花描輪廓,圖案分外細膩。

  因此,同時期五彩、鬥彩製品的繪畫藝術造詣,也較素三彩器更勝一籌。

  明清三彩瓷的演變,可以看出它在明初永宣御廠中慢慢發展壯大,至成化時期形成較大規模。

  隨後,鬥彩、五彩瓷的創新普及令其一度失去優勢。

  清初康熙御廠製作又令其出現高潮,雍正時期甚至與其他新興彩瓷工藝結合創新。

  在各種陶瓷工藝不斷前進的歷史舞台中,「素三彩」也在幾度沉浮中逐步改革更新。

  其實其製作工序也十分簡單,就是將研磨好的瓷土進行浸潤,製成泥坯。

  之後在泥坯上描繪圖案,再以釉漿在表面塗覆,然後入窯燒制,成為釉下彩。

  另一種是將瓷坯經700—800C燒制,形成素燒坯。

  然後將金屬氧化物製成的高溫釉料,塗於胎坯上,經1080C高溫氧化焰二次燒制而成。

  「老闆,即將進入船艙,您要不要看看!」

  就在陳文哲又一次,想要好好研究一下素三彩瓷器的燒制過程之時,高啟靜再次走進了存放海撈瓷的船艙。

  「清場了?」

  「對,不過,整體打撈是不行了,只能破拆。」

  兩人一邊走,一邊走進了雷達倉。

  看著水下機器人拍攝的畫面,陳文哲有點可惜。

  這裡掩埋著又一艘古沉船,船體殘骸周圍的海床上,散布著無數碎裂的瓷器。

  而另外一個顯示器中,則是在黑漆漆的船艙之中。

  此時,隨著晃動的畫面,陳文哲已經發現了一大部分的瓷器。

  他能看出,在沉船之前,一大部分瓷器就已經破碎。

  在瓷器碎片附近的船底殘片,原封未動,但其他地方只能看到船的龍骨,銜接板全都不見了。

  之後,更多的碎瓷片和壓艙物,在大片的船身板下被發現。

  以上種種跡象皆表明了,這艘船曾先經過爆炸。

  大量的瓷器和壓艙物,因此而先泄漏至海底。

  船身隨後沉入海底,並壓在瓷片等物之上。

  這一艘船不大,但是運載的瓷器卻不少,看樣子最少也不低於十萬件。

  可是,這些瓷器大部分都被破壞。

  加上被人盜撈了好幾天,現在能夠看到的,幾乎都是碎片。

  碎片陳文哲也要,所以,首先清理的是被船體殘骸壓著的碎瓷片。

  很快,船中出水的碎瓷片,就達到9583公斤。

  看器型,看重量,陳文哲估摸著,這最少有三萬七八千件瓷器,可惜其中80%已經破碎。

  破損程度低於50%的都不多,這樣的輕鬆能夠挑選出七八千件。

  而堆積在這批碎瓷片中的,還剩下百分之二十。

  十萬件瓷器之中,堆在這裡的有三四萬件,百分之二十也不少,足有七八千件。

  而這些,都可以說是克拉克瓷,這些都是荷蘭人在海上,想要截獲的戰利品。

  可惜,這艘船成了,戰利品也隨著沉船,一塊進入海底,直接待了三四百年。

  這麼多瓷器,還是以景鎮青花瓷為主,即所謂克拉克瓷。

  典型的青花瓷還不少,像是明青花雙鳳紋克拉克瓷盤,這種盤子的口徑31cm,底徑16cm,高5cm,還真是不小。

  其他還有明青花蓮池鴛鴦紋克拉克盤,口徑31cm,底徑17cm,高5cm。

  這些器型,應該是晚明民窯精品,也可以說是青花的集萃。

  之所以了解的這麼清楚,就是因為當年的萬曆號上,也打撈出水過這種瓷器。

  「萬曆號」沉船的打撈者史坦,於2005年8月帶著打撈的克拉克瓷,來到我國的「瓷都」景鎮。

  他在幾個廢棄的古窯址中,找到了與沉船瓷器極為相似的一些瓷片,證實那批瓷器為明代萬曆時期的景鎮產品。

  明萬曆年間受到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這些瓷的裝飾多以佛教、道教、伊斯和我國傳統吉祥題材為主要內容。

  特別是吉祥文化得以廣泛流傳,體現了人們一種祁盼心理。

  比如:祛病、防災、吉祥如意、多子多福、長命百歲等,使得人們獲得心理慰藉。

  其紋飾與器型也融合了多種風格,給人獨特的審美享受。

  此時陳文哲眼前的這批瓷器,經過海水長時間的浸泡,釉面有不同程度的侵蝕。

  在做工上也很難與明清官窯的瓷器媲美,但它們背後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是不容小覷的。

  這種瓷器,可以說是我國外銷瓷很好的實物見證。

  隨著大量完整器的出水,陳文哲更加確定,這些瓷器,應該跟「萬曆號」沉船出水的瓷器一個樣。

  當時出口的瓷器,都是以日用器為主。

  器型雖然比較豐富,但也擺脫不了盤、碗、碟、杯、蓋盒、軍持、瓶、壺等商品。

  這些瓷器的時代特色,十分明顯。

  比如說盤和碟,這是沉船出水量最大的瓷器。

  盤的口沿分為花瓣口和圓口,最大口徑為33厘米,口徑較小的則稱作碟。

  盤和碟內底心和邊沿開光有圓形、菱形、扇形、長條形、桃形。

  紋飾有花草、動物、暗八仙、草蟲、花鳥、瓜果等圖案。

  如一隻青花雙鳳紋克拉克瓷盤,一看就是明代出品。

  這隻青花盤,內底心繪青花錦地八菱形開光,開光內主題紋飾為雙鳳口含仙草相互追隨,鳳尾穿繞於祥雲之間。

  鳳是人們臆想的保護神,儘管事實上是不存在的虛擬生物,但卻是我國古代先民崇拜的對象。

  人們認為它能帶來光明和幸福,寓意天下太平、吉祥。

  除了這種帶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東西,其他的牡丹紋的瓷器,自然也不少見。

  像是明青花留白牡丹紋碟,它的口徑21.5cm,底徑13cm,高3.5cm。

  內底心雙圈內,繪三朵怒放的青花纏枝牡丹。

  這樣的圖案,不管在哪一朝製作的瓷器當中,都不少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