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處理麻倉土的手段
在元代之時,通過麻倉土的保存方式來看,就知道這種資源很珍貴。
因為在當時使用前,麻倉土都是盛在專用器皿中,絕不敢有絲毫浪費。
而麻倉土的作用,只是以少量比例,配合當時主要原料瓷石,以增加胎土內氧化鋁含量,這樣可以保證燒制大器物時不變形。
所以,麻倉土使用的數量不多,可就算是這樣,它還是十分珍貴,這就很值得研究了。
如果說配方失傳,也就是麻倉土的處理工藝失傳,那麼明代怎麼還能使用麻倉土?
最起碼明代前中期燒制的瓷器,麻倉土的特徵很明顯,這一點十分容易辨認。
這種含麻倉土的胎,現象很特殊。
就是中間多含汽泡,或在拉胚時破於表面形成坑點,或夾於胎土中形成一個個小扁洞。
元青花瓷片的斷面上,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些特點。
加工質量最好的元青花瓷胎土,色為潔白,質量稍次者則帶點灰,再次者則泛黃。
這可能和使用的瓷石質量,或同麻倉土的配比量,或燒成工藝有關。
這裡不排除元代時各地窯口不同,所使用的胎土可能不完全相同。
不管怎麼說,明代之時,肯定掌握了元青花的製作技術。
要不然,剛開始發現的元青花,不會被認為是明代青花。
那麼明代之時,元青花的製作工藝,為什麼會失傳?
難道真是因為麻倉土絕產了?其他高嶺土沒法替代?
或者說,元代遺留下來的能夠使用的麻倉土,全用完了?
這一點也不可能,因為明代也在麻倉山開採麻倉土,也是使用他們自己處理的麻倉土來製作瓷器。
可惜,隋侯之珠內部沒有明確麻倉土和高嶺土的區別,但是,裡面有處理麻倉土的手段。
如果沒有這種手段,陳文哲還真沒有自信仿製真正的元青花。
現在陳文哲只能是寄希望於,麻倉土的特性,真的是經過後天處理之後實現的。
在古代,特別是元明清時代,他們沒有科學的手段對麻倉土進行檢測,對於高嶺土的認識也不足。
所以,他們只會處理麻倉土,因為麻倉土跟高嶺土,還是有一些微小差異的。
而問題就出現在這微小的差異之中,就是有著這一點不同,經過他們的特殊手段處理之後,就出現了優質麻倉土,就可以燒制出元青花。
要是按照這個想法來重新製作出合格的麻倉土,那就要在現有的高嶺土之上,進行提純,再添加一些元素。
這樣才能得到麻倉土,之後經過元帶古法工藝處理,最後得到可以使用的麻倉土,最終燒制出合格的元青花。
這就是陳文哲的計劃,首先他要通過處理高嶺土,得到麻倉土,之後才是處理麻倉土,燒製成功元青花。
如果陳文哲的這種想法是對的,那麼他就可以真正燒制出古法元青花。
當然,在這中間,問題還有很多。
青料、胎料要是沒有問題,那麼還有工藝和釉質。
工藝,除了紋飾,就是制胚。
制坯技術方面元代拉坯、印坯、利坯等方法均採用。
我們看到的元青花精品器物,多為拉坯,這也成為元青花胎體成型識別中最主要的特徵。
用拉坯法,事先製成若干段。
下部、上部、口部等等。
干後用泥條粘接,並粘上底部。
大罐內,泥條均抹平做為護接頭泥,防移位。
小型器物,一般只擠出泥條痕。
手工拉坯成型法,是一項極為高超的技藝,即使在古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除拉坯法外,印坯法也常用,就是用模具做四、六、八方型器物。
比如四方壺、六方、八方梅瓶或特大肚圓梅瓶等等。
這種制坯方法,相對較工整,和拉坯造成的手工跡象不同。
利坯法,就是對已成型未乾的坯胎進行細修。
而現代對拉坯法已不敢輕易使用,主要使用印坯法做大罐、大梅瓶等。
只不過這麼做出來的器物,顯薄且死沉,即同體積下比真品沉重得多。
元代拉坯法成型的胎體,外表是一種大概的平整、手工態的平整。
達不到現代印坯法平整度,有的表面略微有棱感。
而且顯厚實,主要是同體積下,比仿品顯輕。
最明顯的是,胎體內表在拉坯時,形成許多寬道旋痕。
這些寬道旋痕均一指寬左右,中間略凹。
在這些寬道旋痕中,有的器物存在密細如絲的藝人指紋痕,當然,也有些也不明顯。
指紋痕,同現代仿器物中如方便麵條般,盤旋緊挨的線狀紋痕不同。
如果這些都能做好,那麼就是釉料、胎質、工藝,都沒有什麼問題。
這時,唯一的追求就是釉質。
元代青花的釉質也是不同的,因為它們燒製成功的釉質,也具有唯一性。
元青花瓷的釉質很獨特,現在所見有三種:青白釉、青花白釉、樞府釉。
青白釉,為景鎮宋代湖田窯工藝之延續。
這種釉是元青花瓷當中,最不好仿的一種釉。
其在元青花瓷上的特點很明顯,一是釉層厚。
經常在口沿或底部有積釉,有的地方甚至會出現厚薄不等現象。
此釉在燒制中流動性很差,這和現代釉流動性極好形成反差。
二是呈湖藍色或湖綠色,均有深淺。
其釉近觀即兩尺以內,呈通透水亮,並具乳質感。
釉特厚處,一般於足底釉層更顯厚,有半失透或失透感,藍艷含翠,十分悅眼。
再就是青花白釉,這種釉色的特點也很明顯。
一是胎釉結合度極好,不易看出釉質厚薄來,似為一體。
適當距離下,一般是離開1米左右,就會感覺玉質感很強,甚至是在諸釉質中最強。
一般呈現白中少有點青,更多地反射出白玉般的溫潤感覺。
最後一種是樞府釉,特點是白中微帶青(微藍和綠意),不論濃淡遮蓋力極強。
二是乳質感和玉質感均強,三是釉層厚薄在前二者中間,即不厚不薄。
這三種釉中,前二種的仿製難度由於太大,使現代很多人要想仿,已經無任何空隙可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