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要想窮,就燒紅

  第1092章 要想窮,就燒紅

  窯變瓷,可以說成敗完全在於一把火。

  高溫窯變釉成不成功,完全看你手上功夫和施釉的技巧,和釉性掌握的多少,以及施釉的厚薄、先後。

  各種技術難關,陳文哲研究的明明白白,但就是這樣,他要燒制一些特殊的窯變釉,也需要看運氣。

  運氣這種虛無縹緲的存在,陳文哲不想去碰。

  所以,他打算製作一些能夠掌握的東西,比如郎窯紅、郎窯綠,蘋果青釉、蘋果綠釉。

  這些也是窯變釉瓷器,但是他能夠通過把控燒成技術,得到完美的作品。

  想要燒製成功這兩種最簡單的窯變釉瓷器,必須要先回燒制豇豆紅瓷器和郎窯紅瓷器。

  豇豆紅是銅紅高溫釉中的一種,為清代康熙晚期出現的銅紅釉品種。

  因其色調淡雅宜人,以不均勻的粉紅色、猶如紅豇豆一般、造型輕靈秀美而得名。

  又因其淺紅嬌艷似小孩臉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稱為「娃娃臉」、「桃花片」、「美人醉」。

  豇豆紅釉質都很勻淨細膩,含有粉質。

  紅釉中往往散綴有因燒制時,氧化還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綠色苔點。

  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為「大紅袍」或「正紅」,釉色明快鮮艷,通體一色,潔淨無瑕。

  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甚是柔和悅目。

  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綠斑苔點,今稱作「美人醉」或「美人霽」。

  色調再淺些被稱為「娃娃面」或「桃花片」,雖不如深者美艷但卻有幽雅嬌嫩之態。

  下品者,或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名為「乳鼠皮」或「榆樹皮」。

  至於器身呈灰黑不勻的「驢肝、馬肺」色,與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類,則為最次品。

  豇豆紅無大器,常見為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

  這些器型都算特別,做起來相比碗盤碟要難一些,原來陳文哲也沒做過幾件。

  現在做起來,他還感覺十分新奇。

  特別是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這些器型都不多見,他也從來沒有做過。

  這一次做,速度就慢了,從練泥、到拉胚,之後需要晾曬,再利胚,之後又需要晾曬。

  一步步工序下來,只有器胚合格,才能刻花、上釉,最受燒制。

  當然,想要蘋果綠,必須先會燒豇豆紅。

  可燒制豇豆紅的難度,也很大。

  在古代只能由官窯少量生產,僅供皇室內廷使用。

  這可不是古人不想多燒,而真的困難。

  千年難燒一器的豇豆紅,這可真不是瞎說的。

  甚至在景鎮那邊,還有「要想窮,就燒紅」乃景鎮當地的一句民諺,意思就是高溫紅釉難燒,難燒到能把你燒窮?

  若問:陶瓷中最難燒的是什麼?當答:高溫紅釉瓷。

  我國高溫「銅紅」釉瓷器,出現在唐宋年間。

  自元代開始創燒單色純紅釉瓷器,成為當時宮廷陳設、觀賞、把玩的品種。

  但當時燒成的品種都帶黑色,燒制技術不太成熟。

  到明代才真正燒製成功,明代永樂宣德朝的「寶石紅」、清代康熙朝的「豇豆紅」、「郎窯紅」,釉色鮮艷,獨樹一幟,備受人們推崇,其中尤以豇豆紅最為名貴。

  我國的第一件豇豆紅,其實是意外的失敗作品。

  因為窯的溫度沒有控制好,作品才出現了紅豇豆的顏色。

  但是這一意外之作,竟然有一種無可比擬的缺陷美。

  紅的可愛,紅的如痴如醉,它已超過了言語所能表達的美麗,反而成為了我國陶瓷史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據史料記載,喜愛單色釉的康熙皇帝,極其鍾愛豇豆紅釉。

  但以三百年前的科技水平,並不知道在豇豆紅釉生成過程中的銅離子還原規律。

  所以,每一次燒制,必須不計成本,不惜代價。

  當時都是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像西域紅寶石、紅珊瑚、瑪瑙等珍貴原料配入釉中也在所不惜。

  可燒成率仍然很低,即個別變異,是「無心插柳」的偶然現象。

  康熙以後,燒制的配方失傳

  光緒年間重新燒制的豇豆紅,已經不復康熙年御窯的風采,胎體相對更厚重。

  光緒以後,配方又再失傳。

  所以豇豆紅整器傳世數量極少,歷來是收藏家搜獵的目標。

  到了現在,民間更有「收藏豇豆紅,一輩子都不窮」的說法流傳。

  上世紀初,大部分的豇豆紅瓷器被流散國外,收藏於世界各國著名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

  據統計,僅漂亮國大都會博物館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國內各博物館藏品的總和還多,而首都博物館僅有一件整器。

  豇豆紅沒什麼大件器傳世,興許是康熙朝的制瓷工匠,考慮到豇豆紅釉與玲瓏小巧的器物相配,更能彰顯其嬌麗的美感吧!

  常見器形主要有八種,太白尊、菊瓣瓶、柳葉瓶、萊菔尊、凸蟠螭瓶、印泥盒、鏜鑼洗、蘋果尊,一般不超過24厘米高。

  康熙時期,JDZ窯所燒造的霽紅釉、豇豆紅釉和郎窯紅釉瓷器,宛如高溫銅紅釉瓷器中的三朵奇葩。

  如果說郎窯紅釉瓷器,帶給人的是艷麗的釉色耀人眼目,霽紅釉瓷器帶給人的是深沉穩定的美感,那麼豇豆紅釉瓷器則以其曼妙神奇的色彩,讓人倍感賞心悅目。

  對於這種頂級瓷器,第一次仿製,陳文哲肯定要仿製全部器型,幸虧這種瓷器也不過八種經典器型,製作起來並不太麻煩。

  至於燒制之後,能不能成功,其實相比古人,陳文哲的優勢就太大了。

  控銅,也就是使用適量的銅元素,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豇豆紅瓷器。

  這一點古人不懂,但是陳文哲卻是太懂了。

  他已經燒制過太多銅紅釉瓷器,就連更加難以控制的青花釉里紅,他都能燒製成功,就不要說單色釉的銅紅釉了。

  而就算這樣,陳文哲也是在做了一批簡單器型的豇豆紅瓷器,並且試燒成功之後,才開始真正仿製一些精品。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古今使用的原材料不同,陳文哲一定要小心。

  這樣操作,萬一原材料出現問題,燒制失敗,他浪費的功夫也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