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雍八乾九

  第1006章 雍八乾九

  看著精美的不像是真品的彩繪,另外一名老頭也點頭附和。

  陳文哲做的這批瓷器,漂亮的跟假的一樣。

  這話說著像是有矛盾,但卻是事實。

  市場上做假的傢伙,一個個都跟此時眼前的瓷器一樣漂亮,但是那些瓷器經不住推敲。

  只要稍微懂行,就可以看出破綻,而眼前這些漂亮的如同複製出來的瓷器,怎麼看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漂亮的像假的,就真的是假的,而眼前的明顯不是。

  這也主要是雍、乾時期,景鎮御窯廠生產的粉彩瓷,工藝水平實在是太高。

  一般人不說其他,就是一個彩繪,就繪製不出來,更不要說彩繪需要的釉料,合不合適了!

  現在陳文哲仿製的瓷器當中,有不少先前都在蘇富比拍賣公司先後拍賣過。

  像是最近製作的「雍正御製」款白地粉彩蝠桃紋橄欖瓶,再有就是之前試手製作的「乾隆御製」款粉彩梅瓶,真品成交價全都超過四千多萬元。

  近年來,粉彩瓷市場價格不斷攀升,收藏潛力日益提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歡迎,以至於高仿越來越多。

  所以這幾年來願意掏錢進貨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慎重。

  這就是高仿的難處,想要的人找不到真正的好東西。

  想賣的人,還找不到好渠道出手。

  也就是陳文哲,略微有點虛名,還能拿紫砂壺當突破口,要不然他要單純依靠制瓷實現財務自由,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至於國內其他瓷器匠人,不成名,都應該不好混。

  其他不說,只是市場上各種造假的瓷器,就能實現率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主要是作假成本太低了,比如一種全新作偽方式,印刷貼花的上市。

  目前所見的這種東西,和市面上泛濫成災的印刷品假畫一樣,成本極低,很漂亮。

  幾百塊錢你也能吃藥,要是花上4-5位數,估計販子要笑開懷。

  想像一下,原來複製一份假畫,你還需要臨摹,而現在呢?

  絲網印刷就可以,甚至拍照複製也可以,這樣做出來的跟真的就是一模一樣。

  眼前陳文哲製作的這批瓷器,不說其他,只是一個彩繪水平,就足以讓兩個老專業人士佩服!

  一件件的比對紋飾,對於陳文哲做得這些作品,兩位老頭越看越滿意。

  因為他們不止是看不出任何破綻,反而看到了更多優點。

  說點最簡單的,不說紋飾畫的好不好,就說紋飾的布局,還有一些小細節,一般人就做不到現在的程度。

  一件瓷器從開始製作,到完成,都是規劃好了的。

  比如說紋飾,每一件瓷器的大小不同,其上布局的紋飾,也有多少。

  特別是一些特殊時期,比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如果一些紋飾裝飾的特點,沒有人點出來,你就絕對不知道。

  而這三朝,為什麼說是特殊時期?

  因為這三朝的官窯瓷器特別好,流傳到現在的不能說特別少,但是也不多,所以價格就特別貴,所以才會特殊。

  那個時代的瓷器,有什麼特點,很多人都清楚。

  很多人做高仿、精仿,仿的也是這些特點。

  比如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風格,粉彩紋飾多繪團花、團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壽)、過枝花卉、水仙靈芝、仕女、麻姑獻壽、嬰戲等。

  紋飾明顯疏朗、規整,這些是基本功,一點點學著仿就好。

  如粉彩過枝桃蝠盤,從盤外壁開始繪桃枝葉及桃,通過盤口過到盤心接繪桃枝葉及蝙蝠。

  仿的好不好,完全看本事,你畫的好,制瓷工藝有水平,使用的材料合格,最後燒制出來的成品就不差。

  如果再有點合格的做舊手藝,這就是高仿。

  如果有著最頂級的做舊工藝,那就是精仿,是完全可以當做真品來賣的東西。

  但是,在這個仿造過程當中,往往會有一些小細節,可以讓你精心製作的瓷器,變成一眼假。

  這裡面就涉及到讀書的作用了,很多東西,正史上甚至都沒有記載,但是它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或許這就是一個小習慣。

  但是到了後來,有人研究過,發現確實是事實,那就有意思了。

  還是說先前的粉彩過枝桃蝠盤,這就是一個盤子,上面畫的是過牆枝,再就是桃子和蝙蝠,有什麼難度?

  要是讓一般人來仿製,還真沒難度,最多就是畫工好壞的問題。

  但是,對於真正的高手來說,想要仿製出最頂級的精仿官窯,就要小心了。

  其中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雍正時期的官窯果蝠紋瓷器,一般繪8個桃,乾隆時多繪9個,所以才會有有「雍八乾九「之說。

  簡單吧?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布局,在仿製雍正瓷器的時候,瓷器表面畫八個桃子,而仿製乾隆時期瓷器的時候,就要畫九個。

  說著很簡單,只要知道,就不可能犯錯。

  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知道,如果不知道呢?

  什麼八個九個,純粹扯淡!

  這樣的人不少,他們製作高仿,就是蒙頭亂造。

  畢竟市場上有幾個真正的行家?都不知道,還不是隨他怎麼造?

  可是,進入高端市場就不一樣了,因為利益所在,一大群人挖空了心思研究古代官窯,任何一點瑕疵、錯誤,都會被放大。

  還是說清三代的過牆枝果蝠紋瓷器,雍正朝畫的蝙蝠翅膀頂端下彎有鉤,鉤中有一點,嘴上有毛(但不絕對)。

  仕女幼童人物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簡的山石樹木等背景,或留較多的空白。

  精細之作還在紋飾上方,用墨彩行書題相應的詩詞歌賦,並繪紅色迎首或壓角章,顯露出當時社會文人的儒雅之風。

  通過這些特點,就可以初步判斷這個粉彩的年份。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很多時代的瓷器,都有這種細微之處見文章的特徵。

  比如陳文哲最早接觸過的一種精品瓷器,七五零一瓷。

  這種瓷器的製作過程當中,就有一些細微之處,跟七八零一鋒瓷不同,也是一上一下,一撇一捺的事情。

  這說的是繪畫的習慣,而器型、紋飾等。

  相比工藝,繪畫習慣微不足道吧?可要一個不注意,不尊重當年匠人的習慣,那你仿製出來的東西再漂亮,藝術價值在高,也不算是高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