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發親
張安弄到想要的茶苗之後,便沒有了什麼心思。
在村里逛了一圈之後,便回到陳遠家院子裡。
回來的時間正巧,晚飯正準備開席。
在這裡,並不像後世或者在長箐村里一樣,酒席會擺上三巡。
可能是因為客人不多原因,所以貓貓箐村里擺酒席就只擺一旬。
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為貓貓箐的人家並不多,人數少了吃酒的人也多不起來。
畢竟很多遠房親戚因為隔得太遠,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大多不會到場。
一般也就只有關係特別近的至親會不辭辛苦趕過來,所以客人不多,也不用擺那麼多桌。
吃完飯之後,在陳家門口的空地上,燒起一團熊熊大火,他們村里許多大小媳婦甚至未出嫁的姑娘,都盛裝出席,一個個圍著火邊跳著她們特有的舞蹈。
這是她們村里一個不成文的習俗,據說流傳了許久,不管誰家嫁女娶媳婦兒,都會有這麼一個節目。
而那些待字閨中的姑娘們,一方面是鍛鍊自己的舞技,另一方面則是在這種人多的情況下展示自己。
畢竟現在大多村裡的姑娘小伙子們結婚成家,基本靠的都是媒婆四處奔走。
而在這種情況下,多多展示自己的,到以後找婆家會更加容易。
藉此機會將名頭傳出去,那周圍的大家基本都知道,誰誰家有個女兒還在家裡,長得怎麼樣,為人怎麼樣,這些都會被大家傳出去。
等年齡到了的時候,托人上門來訪的人就比較多,到時候就能多挑一下男方家的條件。
還真別說,在寒冷的冬天裡,燒著這麼大一團大火,張安坐下來還感覺到挺暖和的。
有火可以取暖,有舞蹈可以看,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急著回家,一時間場面變得非常熱鬧。
畢竟現在的生活中,娛樂方式不要太少。
尤其是冬天,回到自己家裡,還得多費一些乾柴生火取暖,亦或者很多人回到家裡就直接縮到床上。
張安跟蘇穎坐在一旁,火坑邊上一道道載歌載舞的靚麗身影,夫妻兩人都看的津津有味。
也幸好現在不是後世,不然結了婚的張安,敢這麼明目張胆的盯著別的女人看,那回家裡後,估計是得睡沙發或者打地鋪了。
「這衣服真好看,舞跳的也好。」
看著中間空地上左旋右轉的舞姿,搭配上她們族中特色的服飾。
這次的大家可謂是盛裝出席,手工繡制的布衣,再加上那滿身的銀飾,在火光下別有一番特色。«-(¯`v´¯)-« 6➈Ⓢħᵘ𝕩.Ⓒᵒ𝕞 »-(¯`v´¯)-»
蘇穎是個女孩子,又是個文學女孩,對於這些美好的東西完全沒法拒絕。
「喜歡嗎?要不也給你弄一身吧。」
這麼一身有特色的衣服,放到現在的造價比後世要高不少。
而且還得認識人,專門找人來做。
因為現在這些衣服,不管是印染,還是繡花都是她們自己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
包括她們身上帶的銀飾,都不是賣的,而是自家打造出來的。
只不過這些銀飾,大多數人用的都是苗銀。
苗銀便是銀的一種,但是含銀量並沒有白銀那麼高,相對還比較低,所以價格便宜。
顏色看起來雖然也是白色,但並沒有白銀那麼閃亮。
所以這玩意兒一般都是賣給苗族人民們給家裡的女兒們打造銀飾用的。
當然了,有些人家可能家境比較好,條件也要優越一些。
為了面子,在給家裡的閨女打造銀飾的時候,直接買的足銀。
放到後世,因為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這些少數民族的服飾得到大家的喜歡。
很多人看到了商機,便開起了作坊或者小工廠,專門批量製作這些衣服跟銀飾。
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確實是真的喜歡,出去玩了會買一套帶回家。
因為有機器的介入跟批量製作,省了很多人工,再加上選材也相對要差一些,所以價格就便宜了下來。
當然了,這麼一套衣服,雖然別人喜歡,但如果賣的太貴,也不會有幾個人想要購買。
但是到後來,買的人越來越少,大多數人都是到了當地,在景區直接租一套。
畢竟這玩意兒穿過一天之後,新鮮感過了,照片拍了,卡打了,體驗過了之後就沒什麼興趣了。
高價買回家裡去,放著也是吃灰。
但蘇穎可不一樣,雖然她並不是苗族女子,但她可是一直在村子裡。
她喜歡那就給她準備上一身,以後村裡有什麼活動,她也可以加入那些小媳婦大姑娘的隊伍,跟大家一起湊熱鬧,反正不至於放著吃灰。
「這還可以買嗎?我聽人說,苗族女子一生只會做一套衣服,便是自己穿的那一套。」
聽了張安的提議,蘇穎心裡有些雀躍。
雖然她是城裡人,對別人的習俗不是很清楚,但好歹她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很多東西就算不知道,她也是聽別人說過的。🐟✌ ❻❾ⓢнยא.𝓒𝕠m 👮🐤
「這當然是可以的,等周洋結婚以後,我們就開始找人做。」
苗族女子一生只做一套衣服的說法確實存在,但並不是一生只能做一套。
一是因為這套衣服是純手工製作,不管是裁剪、印染亦或者繡花都很費工夫。
而且她們的一整套衣服少說也有十幾件,要全部做完,按照現在的手工的速度,怎麼也要花上三五年。
另一個是這些衣服是自己做了自己穿,料子什麼的自然是要選擇上好的料子。
再加上幹活的時候,亦或者平日空閒時間也不用穿,一般都是過節,或者有什麼事情才會盛裝出席。
所以穿的次數少,而且料子結實,再加上平時放置妥當,穿一輩子那不是妥妥的事嗎。
張安甚至見過村里很多老人,上了年紀以後,就把自己年輕時候做的衣服傳給自己的女兒或者媳婦。
畢竟上了年紀之後,她們也不大經常穿那一身衣服,而且也撐不動。
張安想給自己媳婦弄一身,但也沒想著要弄全套齊全。
他想的是像後世景區那樣,把一些不必要的小部件就可以裁剪到一起。
要真給搞個十八件出來,一來是耗費時間,二是他也捨不得讓蘇穎撐著那麼重的衣服。
畢竟自家媳婦,自己心疼嘛,蘇穎又不是真正的苗族女子,只是穿個好看,不用跟她們一樣守規矩。
到了半夜,女方家裡就開始找地方給張安他們這些來迎親的客人休息。
畢竟接新媳婦得半夜五點多以後,那時候走完一切流程,將人接到長箐的時候正好天亮。
所以這剩下的半夜,主家自然是要把他們這些客人招待好,畢竟都是來迎他們家女兒出門的。
因為休息的地方不多,所以都是幾個男的擠在一起,幾個女的擠在一起。
可能白天大家都累了,找到休息的地方,一個個沾床就睡,頓時震天動地的呼嚕聲跟打仗一樣。
特別是黃明,張安發現這傢伙打呼嚕的毛病還有些嚴重。
看著瘦不拉幾的一個人,這呼嚕打的張安都擔心他一個不小心,接不上氣。
要是以前,這呼嚕聲張安肯定睡不著覺。
但現在,這都不是問題。
閉上眼睛,將心神沉入空間裡,沒一會兒張安也開始睡了過去。
到了凌晨五點多一些的時候,張安準時醒來,將一個個還在發夢的傢伙都叫起來。
這時候,女方家的人都已經起來,有的人恐怕是沒有睡覺。
雖然是夜裡,但堂屋裡點燃的兩對高蠟,把整個堂屋裡照的非常敞亮。
在準備把新年牽出來之前,男方這邊需要跟女方家那邊對歌。
這個歌有個名頭,叫做討花歌。
女方家裡唱的全是養大女兒是如何不容易,男方家唱的都是女方家裡還有女孩子如何如何的好。
總的來說就是婆家講誠意,娘家說心疼。
一到這個環節,張安就慶幸當時自己結婚的時候,把這些省掉了。
別看這只是簡簡單單的對歌,要是唱不好,以後要外面人笑很多年。
有的地方的討花歌,甚至迎親隊伍到女方家的時候就要開始唱。
第二天凌晨的要準備接新媳婦出門的時候,還是要繼續唱,一點都不簡單。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堂屋裡一切準備完畢,周洋也進入了狀態。
周洋的丈母娘便把新娘從房間裡牽了出來,新娘在娘家堂屋裡三跪九叩,算是辭別陳家祖先。
按照她們的習俗,待會兒走出這個門以後,她就不再算是陳家的人了。
這不單單是她一個人,每一個苗族女子都是這樣。
把所有的規矩走完,最後陳文文的母親,拿起桌上的一把筷子,在陳文文的身上來回饒了幾圈。
最後讓陳文文面朝門口,然後拿起剛剛那一把筷子,朝著身後扔回去。
時間不早不晚,正好早上六點,主家先生開口唱詞。
隨著一聲「吉時已到,主家發親。」陳遠便上前,作為小舅子,他要背著他姐姐,親自送出門去。
周洋的嬸子早就在門口等著,看到陳遠把新娘背出大門,趕緊把手裡的大紅傘打開,撐在新娘的頭上,一路陪著出門。
這時候張平已經把馬車給牽了過來,就在陳遠家院壩門口。
等到陳遠把他姐姐背到馬車上之後,周洋也要上去一起。
至此,新娘就已經算是周家的人了。
周洋家裡找的金童玉女,則是張燕跟李耀兩個小傢伙。
這兩人早就在馬車上等著,分別坐在張平的左右兩邊。
隨後女方家也是出了兩輛馬車,是用來裝嫁妝還有新娘自己東西的,隨行的人要跟著一起去婆家,算是送親。
一切準備完成之後,老人們把金童玉女的火把給點燃。
隨後長箐來的迎親隊伍,也是挨個把自己手裡的火把點燃。
隨著一陣鞭炮聲響起,在新娘萬般不舍,淚眼朦朧之下,張平輕輕揮動韁繩馬車緩慢動了起來。
還好紅岩鎮這一帶並沒有哭嫁的習俗,不然真的太折磨人了。
有的地方哭嫁,從出嫁前三天就要開始哭起。
等新娘到了婆家,眼睛腫的跟啥一樣,讓人看了心疼。
雖然說哭嫁哭嫁,哭是表示個意思。
但新娘在出嫁的時候,看著那些情景,真的會哭的非常傷心。
一路上雖然天黑,但是偶爾還是有車路過。
他們大多是本地人,看到舉著火把的迎親隊伍,猶如一條火龍一般。
所以有不少司機開著大燈,路過的時候,鳴了幾下喇叭表示祝賀。
等到將新娘子接到村里,不早不晚,正好到了周洋家門口的時候,天正好亮了起來。
「新娘子來咯~」
周洋剛背著新娘子下車馬車,一堆小孩就開始在門口喊起來。
要是以往,他們肯定都還在睡覺,但今天吃酒,而且還是接的新媳婦,一個個都起了個大早。
因為待會兒可以要喜糖,還有喜帕,運氣好的還能見到紅包呢。
周洋背著新娘子到了門口,周家二叔就提著一隻大公雞,朝他們小兩口扔了過去。
這是回神雞,扔的非常高,一直從紅傘上扔過。
最後掉到地上,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在哄搶。
誰要是撿到回神雞,待會兒就會有紅包,大人們是為了一起湊熱鬧,小孩子搶的非常認真。
還沒進門,大門口有一床紅床單,周洋把新娘子放下來,周洋的舅舅們就拿著新的紅床單給兩人繫著。
原本是要系被子或者毛毯的,但因為太厚了不好系,所以就簡化成床單,寓意著一輩子。
進門以後老先生開始唱賀詞,新人開始拜天地。
送入洞房之後,滾床的人是周洋他弟周松。
雖然十幾歲了,但其實他來滾是最合適的。
但周松人比較悶,可能看的人比較多,所以他有些羞澀的在床上滾了幾圈。
最後便是村裡的小孩子軍團們進到新房裡開始咬花帕子,這個環節不管誰家結婚都少不了。
打發完小孩子們以後,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們就在新房裡陪著新娘子說話解悶,一直到吃飯。
至於其他嬸子嬢嬢,一個個都在外面幫忙做事,畢竟待會兒一堆人要吃飯。
所有吃的飯菜,都是她們來準備,最後再給後廚炒菜。
所以農村辦酒席的時候,村裡的婦女們可以說是最大的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