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古籍

  第268章 古籍

  幾間房子的拆除並沒有花多少時間,也就一個早上外加半個下午就已經完成。(-_-) ❻➈𝐒h𝓤𝓧.𝔠Ⓞ𝓜 (-_-)

  畢竟是土坯房,而且因為建的時間比較早,開裂的牆體拆起來一點都不麻煩。

  大家你拿一把大錘,我拿一根鋼釺,在土牆上打個洞就能隨便翹起來。

  原本張安在拆除的時候,還四處留心到處注意。

  他想著這房子蓋得早,裡面會不會拆除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來。

  比如院子裡有一口雕著鯉魚躍龍門圖案的石崗,已經被張安搬到家裡放起來了。

  不過等到四周夷為平地之後,除了在地基下面發現好些銅錢。

  還有一把懸在房頂鏽跡斑斑的寶劍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這些銅幣不少,但表面上已經全部生鏽,無法看出是什麼年代的貨幣。

  看到那些銅綠,張安想要收藏的想法不得不半路破產。

  連表面都沒了的銅錢,已經沒法再修復,根本不具備收藏價值。

  而那把剛取下來的寶劍,情況卻是比張安想像中的好要得多。

  剛才懸在房頂的時候看著鏽跡斑斑,現在取下來看著,好像鏽的不是很嚴重。

  這把劍估計有點歷史了,據說是道觀剛建的時候,就掛上去用來鎮宅。

  估計等到主殿蓋好,還要繼續懸掛上去,繼續鎮著。

  下晚把房子拆除乾淨之後,張安二叔就去鎮上聯繫建材商,準備拉貨。

  第二天要準備挖基礎,由於是老房新建,也不用準備什麼破土儀式。

  早上選個好時間,然後祭祀一番就能開始動工。

  因為蓋房子的活兒是全部包給張建軍他們這夥人的,所以挖基礎也是他們來負責。

  早上,他們開始忙活的時候,村口就響起了嘟嘟嘟的拖拉機轟鳴聲。

  這是昨晚張建軍聯繫好的建材商,這會兒把他們定好的材料拖過來。

  原本張安是想著,拉來以後就先放在村口橋頭,前一天晚上張安連地方都收拾出來了。

  但村里好些人家,知道是張一行要翻建道觀。

  好幾戶人家這會兒過來,直接開口讓拖拉機師傅再往裡面開一些。

  雖然沒有那麼寬的路,但他們直說可以從他們幾家人的田裡開進去。

  現在是秋後,稻子已經收割完成,原來的水田也變成了乾田,拖拉機倒是可以直接開進去。

  要是一般人的話,大家都不會同意讓別人在自己田裡開車。

  畢竟好好的良田,被拉著東西的拖拉機軋過的話,後面就不好種莊稼了。🍭♟ ➅9ˢ𝐇ยЖ.𝓬𝐎ⓜ 💙ൠ

  但大家知道是張一行要蓋房子的時候,一個個都主動來開口。

  因為長箐村里,幾乎沒有人沒被張一行幫助過。

  以前那個年代,但凡村里生過病痛的人,都是被張一行給幫過的。

  因為那時候,醫院太遠了,而且交通還不好,大家手裡也沒什麼錢,能省著的大家都不會花的出去。

  即便那時候長箐有個衛生所,裡面也有個赤腳醫生值班。

  但大多數人家生點小病都是找張一行看看,然後拿點草藥回去吃吃。

  很多人不找衛生所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是因為要花錢。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衛生所長年沒什麼藥品儲備。

  西醫嘛,即便是小病小痛,也是要靠藥片治療的。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尤其是村裡的衛生所,真沒什麼藥品儲備。

  一方面是分不到那麼多藥,其次是因為大家去拿藥都是賒帳。

  等到年底的時候,大家再去找衛生所銷帳。

  但即便如此,還錢的人沒幾個,而大多數人都是用糧食去抵帳。

  一開始衛生所成立的時候其實還好,畢竟沒那麼多爛帳。

  但時間長了之後,由於大家都拖著,所以衛生所也沒什麼錢去購買藥品。

  而且當時的情況,附近這些村子裡,只有長箐還有紅岩兩個村裡有衛生所。

  這樣一來二去,屬於長箐自己的衛生所就變成附近十里八鄉大家公用的醫務室。

  每次那個赤腳醫生剛剛去縣裡開了藥,沒幾天就已經被大家賒完。

  這些藥,大部分還落不到長箐村里人自己手中,更多的是其他村里人。

  所以一來二去,村裡的大家都不太去衛生所,而是去找張一行看病。

  而張一行給人看病從來不收錢,這是他師父傳來的規矩,就算用他們自己挖來的草藥也是不收費的。

  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病好了之後,需要去幫他挖相應的草藥回來。

  畢竟他一個人,就算是每天都去山上挖藥,那也供不起那麼多人來看病。

  所以只能群策群力,將這個任務分散到大家身上。

  這樣一來,張一行那裡的草藥儲量也有保證,大家去看病的時候也保證能抓到。

  當然了,遇到他不能治的,就只能去縣裡的大醫院。

  所以時間長了,即便沒病沒痛的人家每次出工去山上幹活,遇到草藥都會挖上一些。

  回來之後都會拿過去給張一行,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直不生病。

  因此,也給村里那一代人打下了一個好的藥草基礎。

  導致現在村里很多人,對大部分常見的草藥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雖然很多病草藥的效果起的比較慢,但卻很受大家歡迎。

  因為這玩意兒不用花錢,對於大家來說,這一點比其他的都重要。

  所以,從很久以前開始,村里人就一直受張一行師徒倆的恩惠。

  因此,大家知道張一行要重新蓋道觀之後,一個個都主動來幫忙。

  昨天張建軍計算費用的時候,主動把他自己的工錢給免掉也是這個原因。

  而這會兒,除了讓拖拉機直接走他們田裡那幾家之外。

  村里大部分有空閒的人家,都基本上出了一個人過來幫忙。

  這會兒他們都背著背篼,挑著籮筐,這架勢就是來幫忙搬運材料。

  運送材料的師傅看到這田裡的主人家都開口了,也就直接開著拖拉機從田裡走。

  一直將材料拉到竹林邊上,直到不能再進去了,才開始卸貨。

  這樣一來,需要運送材料的路程,因為從田裡開闢了一條小路的原因,直接縮減了四分之三。

  →

  現在大家來幫忙的人,只用從竹林腳下把材料背著挑著穿過竹林,就能運到道觀裡面。

  張安看到這個情況,直接讓自己老媽跟兩個嬸嬸回家準備做飯。

  大家都主動來幫忙了,中午飯肯定要管。

  張一行孤家寡人一個,現在又是住在張安家裡。

  張安想都沒想,就把這個事情攬下來,家裡中午給大家供一頓伙食也沒什麼。

  就當是閒著有時間,請村裡的大家吃個簡單的流水席。

  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張安已經無數次被證明。

  今天再次刷新了他的認知,路上三輛拖拉機在運送材料。

  可是每次剛送到沒多久,還沒等到下一趟送過來的時候,大家已經把上一車給搬完了。

  到最後張建軍跟供貨的老闆商量了一下,趁著人多,讓那邊幫忙多派幾輛拖拉機幫忙送貨。

  就這樣,原來至少需要干兩三天的活兒,一天不到就被大家給幹完了。

  材料進場,基礎也已經挖好,道觀重建工程便正式啟動。

  要不是因為是全部包給村裡的工程隊,好多人都想過來幫忙打小工。

  雖然不會砌牆,但拌拌水泥沙子,遞遞磚頭還是能行的。

  一晃眼,大半個月的時間,還沒等到油菜移栽的時候,道觀里的三間屋子都已經蓋好。

  張安原本還以為要花很多時間,沒想到大家速度這麼快。

  不過也能理解,因為這三間屋子沒蓋成平房,而是蓋的瓦房。

  所以砌牆就占了大部分工程進度,再加上用的是紅磚,所以砌牆的速度比以前石牆快了很多倍。

  而在這段時間裡,張安一家也沒空著。

  有張建文的許諾,張安帶著人直接去大隊的林場裡伐木。

  瓦房要用的木料不少,除了大梁和挑梁之外,還有那些椽頭,挑檐都需要。

  而且屋裡的柱子,還有樓板都需要大梁的木料。

  也正好是這段時間,天氣還沒入冬,天上還有明媚的太陽。

  看來的木頭沒花幾天就能曬乾,張安直接到鎮上喊了個拖拉機過來。

  拉了一部分木料到鋸木廠里,直接改成以後需要拼樓板的方板。

  也趁著這個機會,張安把空間裡早就準備好的珙桐木料也弄出來,也鋸了一批方材。

  終於趕在入冬之前,道觀的重建工作全部完畢。

  不過現在張一行也沒有立馬就搬進去,因為張安讓說現在已經年底了,等到把年過了再說。

  而且現在道觀里還沒通水電,住進去也不方便。

  拉到竹林里的電線,前段時間供電局倒是喊人過來把電線桿子栽好,線路也已經拉通。

  不過進戶的線路還沒弄,因為這幾天供電局的人好像都挺忙。

  所以分不出時間過來,要等到過些日子才行。

  畢竟也不是很著急,所以張一行也沒有催促,等他們有空了再弄。

  這要是換到以後,別人哪會兒給你解釋,直接一推二三里,讓你慢慢等。

  入冬之後,張安哪兒都沒去,一直閒坐在家裡。

  在這段時間裡,張安也跟著張一行學習體術,還有醫理方面的知識。

  「小安,這幾本書是我師父傳下來的醫書,伱先拿著學習。」

  這天早上,兩人在院子裡晨練完畢,張一行掏出幾本老舊的古籍遞給張安說道。

  雖然這幾本書很老了,但看起來保存的非常好,沒有明顯毀壞的地方。

  只是有一些自然的磨損,能看出來,張一行將它們保存的很好。

  張安接過來一看,竟然是《黃帝內經》、《素問論》、《千金方》還有《本草綱目》。

  再翻開裡面,張安心裡變得一點都不平靜。

  他沒有見過古籍,但翻看這幾本書一看,也能知道它們流傳的時間肯定不短。

  而且裡面並不是現在市面上的印刷體,而是很古老的印刷手段。

  「乾爹,這書太珍貴了,我。。。」

  這幾本書,要是拿出去,都是能直接放到博物館裡的東西。

  所以它們的價值,隨便一想就能知道,張安有些猶豫,該不該接下來。

  「這有什麼,這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我沒有徒弟,沒有孩子,這以後註定了要傳給你的,只不過現在提前了一些而已。」

  張一行微笑著說道,示意張安收下。

  從小張安就在他身邊長大,他以前倒是想從小教起。

  但那時候的張安,心思不定,所以他也一直沒開這個口。

  畢竟傳統的東西,在新時代里,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尤其是現在還是新舊交替的年代。

  但是這一兩個月以來,張安天天都跟在他身邊學習。

  張一行能夠清楚的感覺到,張安是由衷的喜歡這些東西。

  而且不僅如此,他發現張安學習的速度非常快,很多東西他稍稍講解一些張安就能理解。

  尤其是他那一手《太素九針》,張安只用了一個多月,就系統的學習完了。

  雖然想要深入掌握,需要張安自己在那上面花費時間。

  但即便是如此,這樣的速度已經是非常迅速了。

  要知道他以前跟隨師傅學習的時候,三歲認字,五歲開始學拳。

  到了八歲的時候,他師父就開始教他這些東西。

  他十三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到行針,也就是《太素九針》。

  但他也是花了好些年,才將裡面的東西給弄懂。

  現在想來,他當時的速度跟現在的張安一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其實張一行不知道,張安並不是自己弄懂了。

  而是這傢伙是個掛逼,記憶力強到離譜。

  尤其是這次空間發生變異之後,他的記性就更加厲害。

  張一行給他說的所有東西,張安就跟個攝影機一樣,全部都記在腦海裡面。

  等需要拿出來用的時候,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跟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展現。

  現在張安就在懊惱,要是他穿越回來的時候,才是高二多好。

  憑藉著這記憶力,他什麼學校考不上啊。

  鑑於張安的學習能力,所以張一行考慮了幾天,才決定把這些東西都交給張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