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計謀

  五萬人的營帳占地面積很大,馬安邦處於腹心位置。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就算李鴻運扮演的虞稼軒真的神勇無敵、一路殺進去,馬安邦肯定也會早早得到消息,溜之大吉,不會傻呵呵地在原地等著對方來抓自己。

  更何況虞稼軒也是人,沒有三頭六臂,李鴻運嘗試著用五十騎兵去硬沖營寨,結果就是力戰而亡。

  李鴻運琢磨著,如果給自己一台步戰車、一桿加特林,應該能做到。

  可是虞稼軒偏偏就做到了,而且各種史料互相驗證,這事肯定是真的。

  那麼,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李鴻運不由得陷入沉思。

  很顯然,事是確有其事,但史料中並沒有記載特別詳細的細節。

  還得是玩家自己努力復盤、想到一個可行的辦法。

  李鴻運將所有的已知條件全都擺在明面上,開始分析。

  史料中雖然沒有記載細節,但前後文的很多內容互相驗證,或許就能推測出來。

  這也正是研究史料有意思的地方:歷史的真相往往不是明明白白地寫在紙面上,而是隱藏在水下,足夠聰明的人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李鴻運首先想到的,是騎兵試煉中秦開雲將軍陣斬敵將的操作。

  雖然他到現在還未能通關騎兵試煉,但嘗試了這麼多次以後,騎術已經相當不錯了,經過無鐙馬的磨鍊後,騎有鐙馬更是駕輕就熟。

  所以在這個副本中,騎術對他而言倒是沒有構成什麼障礙。

  之所以聯想到騎兵試煉,是因為這兩次遇到的情況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騎兵試煉中,秦開雲將軍陣斬高毅的操作,也是史書記載不詳,玩家們通過一番分析之後才找到了正確的解法。

  這次又是如此。

  看似簡單,但背後隱藏著無數細節。

  李鴻運開始了自己的分析。

  「首先,以五十騎兵正面死磕五萬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虞稼軒再怎麼戰神附體,也不可能突破人體極限。

  「五十打五萬,就算是秦開雲將軍再世,就算這五十人全都換成名將,也做不到這種事情。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樣做的成功率太低了。一方面,如果虞稼軒想好了要死磕,那帶的人肯定是多多益善,當時他至少能帶幾百、上千騎兵,沒必要自己壓縮到五十騎;另一方面,如果正面攻擊,那麼在拼殺過程中,馬安邦隨時有可能跑掉,所以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計劃。

  「所以……虞稼軒的武力值固然重要,但在這次行動中,肯定有很多比武力值更重要的東西。

  「虞稼軒之所以只帶了五十騎,是因為他一開始的計劃就不是要硬攻,而是要智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完成這個計劃,首先得分析一下,敵營的構成。

  「許多史料上都用『金營』來形容,而且,提到了當時馬安邦似乎正與金國的將領宴飲。

  「這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畢竟馬安邦剛剛害了耿大帥、投靠了金國,金人又封他做知州,慶賀一番也是正常的。

  「營中的五萬人,應該也是實打實的。但說是金營,裡面卻不見得都是金人,因為這畢竟是馬安邦自己的隊伍。

  「如果是五萬精銳金兵,虞稼軒還能如入無人之境,那……無法想像。

  「所以,這個軍營中,大部分應該都是馬安邦自己曾經統帥的義軍一部,其中夾雜著一些前來接管的金人士兵,以及少數幾個金人將領。

  「鑑於馬安邦當時已經投降了金人,用『金營』二字來形容他的營寨,似乎也沒什麼毛病。

  「嗯……只要這軍營不是鐵板一塊,那就可以想辦法做文章了。」

  李鴻運一番分析之後覺得,所謂的「金營」,實際上只有少數金人,而大部分,還是馬安邦的部下,而且這其中說不定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曾經的義軍。

  畢竟馬安邦是先投靠了耿大帥然後才突然反水的。

  而這種魚龍混雜的局面,就相當於是秦開雲將軍沖陣時看到的破綻,是可以利用的。

  從當時的背景分析,金人雖然名義上占領著廣大的北方地區,但人數肯定是處於少數。

  所以,金人實際上是一種間接統治,是通過大量像馬安邦這樣的傀儡和投降派,來穩定局勢。

  而當時金主完顏海陵剛剛篡位成功後不久,正在謀劃南下滅齊的計劃,雖然距離正式發兵尚有十年,但對整個北方的橫徵暴斂和各種苛捐雜稅,卻是一刻都沒有停止,所以才導致各地起義不斷。

  也就是說,馬安邦的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中立派,甚至是站在齊朝這邊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苦衷,被迫在馬安邦手下被驅使。

  如果真的打起來……只要能成功地鼓動這些人,說不定就有順利脫身的機會。

  這些人或許不會直接倒戈、不會直接跟著虞稼軒等人殺出去,但他們只要摸個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會讓虞稼軒等人突圍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那麼接下來還有兩個關鍵問題要解決。

  「既然是智取而非強攻,那就肯定要想一個能夠順利見到馬安邦、並且不讓他起太大疑心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地確保抓捕行動的成功率,而且在抓捕之前的環節,將損失降到最小。

  「因為一旦動手抓人就撕破臉了,必然會迎來惡戰。在此之前,要儘可能地保存實力。

  「所以第一點,就是想個巧妙的辦法,見到馬安邦。

  「至於第二點,就是如何確保抓人之後順利逃離。

  「營中雖然有仇視馬安邦、想要歸附齊朝的人,但肯定也有許多馬安邦的心腹。敵人的勢力還是很大的。

  「首先要確保在營中製造混亂,先想辦法衝出去;

  「其次,抓了馬安邦之後,馬安邦的心腹和親信肯定也會追上來。要想辦法甩開追兵,否則就步了雲峰和尚的後塵了。

  「史料上記載『渴不暇飲,飢不暇食,晝夜不粒食』,出於擺脫追兵的考慮,這當然是沒問題的,但人可以不吃飯,馬卻不能不休息。

  「如果戰馬真的長途奔馳這麼長的距離,估計早都累死了。

  「所以……要在沿途安排好馬匹?

  「還有一點,按照史料記載,虞稼軒最終帶了萬餘人歸附齊朝。那麼這萬餘人,是什麼時候聚攏起來的?

  「在金營中振臂一呼?召來萬人?

  「這應該不太可能,因為抓了馬安邦之後就一刻不停地趕路、甩開追兵,沒有時間去策反、收編一萬人。

  「所以,這一萬人,只能是之前就從義軍的營地中收攏來的。」

  隨著李鴻運的不斷分析,整個事件的全貌逐漸浮出水面。

  虞稼軒帶著五十人去抓馬安邦,肯定不是出於對自己實力的自信而少帶了人。

  之所以只帶五十人,是因為人比較少,可以麻痹馬安邦,讓馬安邦第一時間反應不過來對方是來抓他的。

  想辦法混進去之後,立刻出手將馬安邦抓住,之後就挾持他,挑動營中矛盾,讓營中的士兵沒辦法第一時間嚴防死守,找到空檔逃出來。

  而後,還要做好安排。

  提前定好路線,讓收攏起來的萬餘人去指定地點接應,一起前往齊朝。在路上還要安排快馬,這樣五十人就可以帶著馬安邦一路疾馳,換馬不換人,以最快的速度甩開追兵。

  這所有的環節全都順利執行,才能完成在五萬人中生擒馬安邦、並將他帶回齊朝的壯舉。

  一番分析之後,李鴻運基本確定了,虞稼軒必然不是靠武力生擒馬安邦的。

  像很多人分析,虞稼軒比秦開雲將軍還能打,就靠著隨便拉來的五十騎兵硬是闖開了五萬金兵的大陣把人生擒抓走了……這顯然是對史料的一種誤讀。

  虞稼軒確實很能打,但也沒離譜到用五十人打五萬人的地步。

  史料中記載的「赤手領五十騎」,可能並不是一種誇張的描述,反而是實情。

  因為當時的那種情況,虞稼軒在見到馬安邦之前不能拔劍,拔劍那不就等於正面開戰了嗎?

  必然是通過「赤手」的這種行為,降低了馬安邦的警惕性,然後才成功的。

  但李鴻運卻並不會因此而降低對虞稼軒的評價,反而更敬佩了。

  因為這恰恰說明,虞稼軒並不是一個沒腦子的莽夫,反而是一個智慧過人而且英勇可嘉的智將型人才!

  敢於冒著巨大的危險以身犯險,但同時,他又能理智地分析當前的局勢,做出最為正確的判斷,將成功率提到最高、將己方的傷亡降到最低。

  這也絲毫不會遮掩他此次斬首行動的光輝。

  大致捋順清楚之後,李鴻運不由得熱血沸騰起來。

  他快速地完善相關細節,準備在遊戲中復刻虞稼軒的操作。

  ……

  「有沒有人願意與我一起,生擒馬安邦,為耿大帥報仇?」

  李鴻運扮演的虞稼軒振臂一呼,果然有不少人響應。

  其中,就有陳世龍、張駿等義軍中的將領。

  他們手中還有一千多的精銳騎兵,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步卒。

  但還是跟之前一樣,對於怎麼殺掉馬安邦為耿大帥報仇,義軍接下來又該何去何從,這兩位將軍還是拿不定主意。

  所以,這件事情就看玩家扮演的虞稼軒如何決斷了。

  之前李鴻運像個腦殘一樣帶著五十名騎兵去硬沖馬安邦的軍營,結果被暴打一頓,現在還覺得有點對不起這兩位老哥。

  不過還好,現在他已經基本上摸透了正確答案。

  「兩位將軍,借一步說話。」

  李鴻運把陳世龍和張駿這兩名義軍中舉足輕重的將軍單獨叫到一邊。

  「兩位將軍,我有一計,可以生擒馬安邦。

  「陳將軍,你同我一起,領五十騎去馬安邦的營寨,當然,要如此跟他通稟……

  「張將軍,你留下來收攏其他的義軍,我們抓住馬安邦之後就要一起南下投奔齊朝。此外,你要在路上安排快馬……」

  一番交代之後,李鴻運總算是說服了這兩名將軍按照他的計劃行事。

  很快,五十名精銳騎兵選出來了。

  這其中以陳世龍將軍為首,但實際上主心骨卻是李鴻運扮演的虞稼軒。

  而張駿則是收攏殘兵、安排快馬,確保李鴻運和陳世龍將軍生擒馬安邦之後,就可以立刻帶領這些義軍南下投奔齊朝。

  ……

  軍營中。

  馬安邦正在與幾名金軍將領暢飲。

  「馬知州此次棄暗投明,為朝廷消滅耿匪,實在是立下大功一件。陛下已經得知此事,知州的官職只是賞賜之一,肯定還有更多賞賜。恭喜馬知州了!」

  一名金軍將領高舉著酒杯,不太流利地恭喜著馬安邦。

  自從金國建立以來,金國上下都在學習齊朝的語言文字,各種制度也都參考了齊朝。甚至現在的金主完顏海陵本身也是一名才華橫溢的詩人,曾有過「提師百萬臨江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詩句。

  吞滅齊朝之意,可以說是昭然若揭。

  馬安邦面帶諂媚:「將軍說得哪裡話!我能有今日,還不是靠各位的幫扶嘛!若不是各位出兵,我又如何殺得了那姓耿的?

  「我做知州,必定不忘各位厚恩。喝酒喝酒!」

  推杯換盞之際,馬安邦的臉色也有些潮紅,眼看著夜已深了,起身告辭。

  幾名金兵將領也沒有過多挽留,而是繼續喝酒。

  雖然客套話說了一堆,但馬安邦畢竟是外人。等馬安邦走了,他們這些金人將領還有其他的話要說。

  離開宴飲的營帳,夜風吹來。或許是最近志得意滿,讓馬安邦有些得意忘形,此時涼爽的夜風並沒有讓他清醒,反而醉意更濃了,只想回自己的營帳酣睡一番。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

  「稟知州大人!營寨外面個叫陳世龍的,說是您的老朋友,遠道而來,想要見您一面!」

  馬安邦愣了一下:「陳世龍?他來做什麼?」

  如果是一個從沒聽說過的名字,馬安邦自然不會去見的。

  但陳世龍,他是認識的。

  兩人都曾經在耿大帥的義軍中做事,之前有過幾面之緣,雖然談不上很熟,但確實認識。

  馬安邦知道,陳世龍手中至少還有幾千兵卒,也算是義軍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了。

  不過馬安邦也沒有第一時間去見,而是問道:「來了多少人?」

  來報信的哨兵如實回答:「稟知州大人,只有五十餘騎。」

  馬安邦愣了一下:「五十餘騎?

  「難道說……他是來投靠我的?」

  剛聽到陳世龍的名字時,馬安邦是有些忐忑的。他畢竟是殺了耿大帥,跟這些義軍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但,義軍中的情況也非常複雜,真正死心塌地跟著耿大帥的是少數人,其中也有很多人,是像他和雲峰和尚一樣的投機者,或者單純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沒什麼主見的牆頭草。

  馬安邦跟陳世龍並不熟,剛開始也曾想過,這是不是來找自己尋仇的。

  但一聽說只有五十餘騎,馬安邦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可是他的地盤,有五萬人呢!

  就算再給對方十個膽子,也不可能用五十人來尋仇吧?那不是尋仇,是自殺。

  既然不是尋仇,那是來幹什麼的?

  馬安邦想來想去,只有一種可能。

  對方是來投靠自己、換取榮華富貴的!

  耿大帥死後,整個義軍已經分崩離析。想要再像之前那樣向南投奔齊朝,多半已經不可能了。

  義軍各奔東西,但終究是養了這麼多張嘴,總得找個靠山。

  馬安邦現在是一方知州,又剛從金人那裡得了很多好處。陳世龍如果想通了,要投靠金人,那麼來找馬安邦就是最佳選擇。

  畢竟陳世龍又不可能直接聯繫上金人,只能從他這個老熟人這裡入手。

  而馬安邦其實也惦記著陳世龍的那幾千人。

  如果能招降這幾千人,不僅可以充實自己的力量,而且上報金人朝廷,這也算是一條功績了。

  想來想去,這肯定要去見一下。

  一方面是因為這是自己的主場,比較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想吃下這幾千人的兵馬。

  想到這裡,馬安邦大手一揮:「召集親兵!本官這就去見見這位故人。」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