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保險浮存金
《與重量級潛在買家談判破裂,友邦保險前途陷入一片迷霧,母公司AIG還債計劃流產》、
《遠景資本欲放棄收購友邦保險?新聞發言人亞伯先生拒絕就此展開置評》、
《AIG新任CEO李迪先生:AIG正有序推動債務瘦身計劃,但絕不會賤賣公司旗下任何資產》、
……
有關友邦保險出售的新聞,被各大媒體連篇累牘地報導了半個月。
劇情撲朔迷離,三天兩頭的出現反轉,看得外界觀眾都快麻木了。
就當大家都快對這件事不感興趣的時候,終於迎來了正式官宣。
遠景資本和AIG集團同時宣布:遠景資本旗下公司遠景金融控股集團以300億美元的交易對價,收購友邦保險集團100%的股份。
對於這個交易價格,外界沒有表示任何的異議,儘管不算高,但也談不上是賤價出售資產。
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也難得的沒跳出來刁難,反而大開綠燈,對整筆交易一路放行。
這是因為聯邦政府現在是AIG集團的最大股東,持有該公司79.9%股權,另外還持有大筆債權。
現在政府是巴不得早點把燙手山芋甩掉。
AIG早日還清債務,恢復正常運營,也是所有人都樂於看到的。
…………
…………
華爾街40號大廈內。
今天才從香港緊急趕來的陳宏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夏景行,「這麼快就搞定了友邦保險?」
「快嗎?我覺得反而有點慢了。」夏景行搖頭失笑起來。
「這種大型交易,我還以為會拉鋸談判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沒想到你們半個月就搞定了。」
陳宏朝坐在對面的夏景行攤了攤手,他現在感覺自己距離夏景行越來越遙遠了,對方不聲不響的就花出去了300億美元,這件事已經在國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沒辦到或者說不敢辦的事,讓遠景資本辦到了。
再加上之前做空黎黃台家族、逼空大眾的事情,毫無疑問,遠景資本已經成長為了一尊令無數金融從業者仰望的世界級金融巨擘!
夏景行笑了笑,沒有多解釋。
在這起收購中,貝蘭克梵和高盛是出了大力的。
因此遠景資本付給了對方高達3億美元的收購顧問費用。
而且這還不算是全部的酬勞!
遠景資本又許諾了一些未來的利益,會在將來一一兌現給高盛。
為什麼不一次性把全部酬勞支付給高盛?
主要是有點不合乎常理,容易顯得有貓膩。
比如一起300億美元的收購案,支付給高盛高達10億、20億美元的酬勞,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有PY交易。
陳宏突然問道:「花300億美元買一家業務有些傳統的保險公司,有些不合乎你的身份啊?」
夏景行也沒有隱瞞,說出了貝蘭克梵曾說過的一句話:「保險公司在我和巴菲特手上,其意義與在一般人手上是不一樣的。」
陳宏恍然大悟道:「你是盯上了保險公司的浮存金?」
夏景行微笑,眾所周知,投保人購買保險時,是預先支付保費,之後出險或者保險到期了才開始領取保險金。
那麼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每年、每個季度、甚至是每月都能收取那麼大一筆錢,自然不可能讓它閒置,除了留有一定比例的近期理賠或支付金額後,其餘的資金都可以自由支配,這部分資金就叫做保險浮存金。
國內對於保險浮存金的投資限制頗為嚴格。
像姚老闆舉牌萬科,用的就是旗下的險資。
等到國內大步放開險資限制,允許險資高比例配置VC、PE等高風險資產的時候,已經是2020年左右了。
在此之前,國內保險法對於浮存金的投資使用限制很大,比如說明確規定了保險公司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上限為上年末總資產的10%。
這個10%,還是08年保監會響應業界呼聲放開的限制。
在更早以前,險資入市資金限制為5%,同時還限制不能投資在過去12月中漲幅超過100%的股票……
也就是說,波動太大的股票也不能買。
而且險資持有單一股票的比例,也有上限,不允許滿倉梭哈。
這是監管機構考慮到不加限制的話,保險公司各種騷操作,把浮存金賠光了就只有關門大吉了,容易產生社會矛盾。
一般來說,此時更多國內的險資都選擇配置低風險的固定收益產品,如債券、大額存單等等。
而國外金融業比較發達,對於保險資金的限制就沒這麼多了。
巴菲特的暴富密碼就是保險浮存金,伯克希爾·哈撒韋可以通過賣保險,從投保人那裡獲得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資金,然後拿著這些低成本的資金去投資股市。
查理·芒格曾經如此概括伯克希爾的生意模式:我們就像刺蝟,只會一招,就是尋找成本低於3%的浮存金,然後把它投向能產生13%回報的企業。
事實上,伯克希爾·哈撒韋經過幾十年的運營,吸收資金的成本長期維持在-2%以下。
這代表全體客戶將資金交給巴菲特無償使用,還要向他繳納2%以上的保管費。
一手低成本無限融資,另一手進行價值投資,這才是巴菲特投資帝國的真實面貌。
而擼網貸炒股的人先天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保險公司有兩大盈利模式,一個是承保利潤,另外一個則是投資收益。
而且一般非理財類的保險,其投資收益不需要像私募基金那樣分給LP,所有的投資收益都歸於保險公司的全體股東。
陳宏感慨道:「你這是下了一步好棋啊,友邦保險的主要保費收入都來自內地以外的亞洲各國市場。
我看過有關數據,友邦保險去年的內地保費收入不到80億人民幣,遠遠不能跟保費收入將近3000億的中國人壽、1300億的平安相提並論。
不過整個亞洲市場加在一塊兒,友邦保險每年的保費收入有將近50億美元。
這麼大一筆資金到了你手上,相信要不了幾年時間,就能把買公司的300億美元給賺回來。」
夏景行笑著說:「沒那麼輕鬆,我主要還是看重了保險公司屬於穩健資產,波動沒有那麼大,適合長期持有。」
陳宏可不相信夏景行的話,覺得他就是盯上了保險公司的低成本融資渠道,想當下一個夏菲特。
「聽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帳上有多達六七百億美元的浮存金?」
「對!」
夏景行輕輕點頭,再過十年時間,這個數字還會再翻一倍。
一千多億美元在手,就算巴菲特每年啥也不干,光承保利潤就有一二十億美元。
實際上,伯克希爾的主要利潤都來自於投資收益。
如果沒有巴菲特,伯克希爾就是一家很普通的保險公司。
可到了巴菲特手裡,那就是一台真正的印鈔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