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巴西農業與經濟

  「巴西的經濟實在是太畸形了,怎麼能將國家支柱放在咖啡貿易上?」

  唐寧看著羅納爾多收集的巴西國內資料,看著巴西的國內經濟支柱居然是依靠咖啡種植業與咖啡貿易,深深吸了一口涼氣。

  「主人,你是說巴西現在的支柱是咖啡業?這也太危險了吧。」

  夏洛特,出生於工業國盧森堡,來到巴西三天了,也知道這個國家是美洲大陸上僅次於美國的國家。

  但是這幾天的所見所聞,發現這個國家與美國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各個方面差的遠了。

  如今,聽到唐寧說出巴西的經濟是咖啡業,她也懵了,這太危險了。

  這麼大個國家,一點像樣的工業都沒用,居然依靠咖啡農業與貿易,這與非洲的那些殖民地有什麼區別嗎?

  「連夏洛特,你都能看出來巴西有重大問題,可見巴西上層是多麼無能與短視。」

  一個堂堂8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人口如今己是即將邁入3000萬大關,卻靠著農業支撐,而且農業點還非常單一,這讓唐寧實在難以想像。

  「這些上層人在幹什麼?看不出國家經濟問題嗎?

  真是有錢就做什麼,英國,法國收購咖啡,為了迎合他們,將國家變成咖啡王國,但是占據市場一半份額又有什麼用?

  現在又多了一個乳膠,發展橡膠業,巴西堂堂一個橡膠大國,橡膠的發源地,等市場選擇了橡膠,需求量大增,有反應過來,有些投入,這也太沒有市場眼光了。

  完全就是英法要什麼?巴西就將農業選擇什麼?怪不得英法雖然沒有多餘的餘力控制巴西,卻能通過簡單的農業與經濟手段控制對巴西的影響力。」

  什麼叫落後的農業生產國?經濟單一國家?經濟被殖民國家?

  巴西就是典型代表。

  巴西與阿根廷,上層簡直就是一群廢物,離英國與法國天遠,卻被簡單的經濟模式給吊住,一點發展目光都沒有。

  阿根廷,巴西,智利,什麼ABC強國,被掐住十分容易掐住經濟肺管子的國家,也難怪,日後混不出頭。

  「主人,難道巴西發展工業沒錢途嗎?」

  夏洛特,有些想不通對唐寧的問道。

  「這麼大一個國家,工業應該發展很有潛力呀!就像美國那一樣。」

  「這個國家工業發展當然有潛力,英國,法國,美國離巴西那麼遠,工業品運輸進來,價格並不便宜。

  我們家族在聖保羅州開設了一些工廠,用的是歐洲的技術,與英法產品其實沒什麼區別,因為沒有進出口與運費,工業產品賣的很好。」

  唐寧,是知道巴西適合發展工業的,也有發展工業的土壤,他認為巴西一些上層也是應該能看到的。

  但是這些上層一個個換的巴西病,習慣躺著掙錢,工業發展是要有門路。

  這些巴西的上層,到歐洲,美國就是土鱉,根本沒什麼地位。

  這些人,想拿到真正的工業技術含量,回到巴西開工廠,步驟太麻煩了。

  肯定是有人嘗試過的,但是接人嘗試,發現困難之後,哪還開什麼工廠啊?就躺著掙錢唄。

  巴西上層無長遠的目光,發現自己發展工業困難,完全沒有咖啡貿易那樣,來快錢,哪會對工業有什麼投資。

  「巴西是以種植業起家的,英法給他們編織了一個咖啡巨利貿易,巴西的那些上層就被勾住了。

  發展工業,也是要有門路,這些巴西的上層在巴西能有地位,可是到了歐洲,根本就沒有人把他們當回事。

  工業可是很費錢的,他們想發展工業,是受不了那種繁瑣與前期投資的。

  巴西像樣的工業全在南部三州,來自德國的資本。雖然產業規模不大,但產品便宜,不愁賣。

  南部巴西人,與北部那些眼光確實不一樣,怪不得那裡的人以德意志帝國為榮,看不起巴西。」

  看了巴西的資料,身為後是應用經濟學與人類學博士畢業的高材生,哪還看不出巴西的問題所在。

  巴西有發展工業的潛利,但是巴西上層得了荷蘭病,根本就沒有發展工業的欲望。

  「看看巴西吧!離開了我們布拉干薩,以前還能看到的工業,完全被共和人玩廢了。

  一個個投入咖啡種植與貿易,哪還像一個國家?」

  如今的巴西,簡直就是一個大號的農業公司,而且公司產品單一,這會導致什麼後果?

  簡直不言而喻!

  「一個農業與原材料生產國是可怕的,一個以單極農業與原材料生產國是可憐又悲哀的,生死操控於別人之手。」

  從成立共和國以來,巴西將以前還能看到的一點工業,全都玩廢了,一個個投入種植業,開歷史倒車。

  唐寧的判斷其實沒錯,被控制農業經濟的巴西,就是英法的狗,後來英國,法國因為戰爭問題,放鬆對巴西控制,美國趁虛而入成了主人。

  巴西以咖啡業為支柱,簡直就是一塊肥肉,太好拿捏了,巴西參加一戰,二戰,就是因為受到美法美的控制。

  歷史上的巴西,就是被英,法與美國輪流當主人,這完全是因為巴西自己做的,他們自已推翻巴西王國的改革。

  巴西王國的工業化嘗試,是被共和國自己廢除的,走向農業,也是他們自己選擇。

  1889年11月15日,巴西就從帝制轉變為共和制,後來社會經濟雖然發展,但經濟模式卻出現了嚴重倒退。

  巴西共和國的上層們,放棄巴西王國的工業化嘗試,半封建大土地占有制沒有改變,相反它依然廣泛存在並擴張。

  從1920年9月的普查數據來看,占生產單位1%的461座大地主莊園占有土地2700多萬公頃,而占生產單位5%的4萬個中小農業生產單位只有土地1570萬公頃,50%以上的農民沒有土地或者缺少土地。

  儘管這個巴西共和國統治下,搞得數據較晚,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當時巴西的農業問題,人民生活是多麼的糟糕,與巴西王國成反比。

  共和國的經濟,與落後的大土地所有制相聯繫,農業徹底走向依賴殖民地時期單一作物模式。

  自19世紀中期以來,咖啡取代甘蔗成為巴西農業中最為重要的種植作物,到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占到了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

  而相應的,為了保證農業的發展,咖啡長期以來壓制一些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使得巴西在工業領域十分的弱小,僅僅在採礦、煉鋼以及咖啡、乳膠等農產品的加工上有著比較完備的工業部門。

  與之相對的,是巴西合眾國長期存在的「咖啡加牛奶」政策——即合眾國的總統通常由代表大咖啡種植園主利益的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巴伊亞等共和黨和代表大畜牧主利益的米納斯吉拉斯共和黨輪流出任。

  幾個州的農牧地主寡頭為了控制政權,相互爭鬥,傾軋不已,一旦大權在握,則往往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於不顧,僅僅代表本州的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因此也導致了各州的分離主義、地方主義盛行。

  這樣的政治形式導致了巴西非常容易被帝國主義勢力侵入,而此時的巴西又剛好處於帝國主義大規模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時代,外國資本遂潮水般湧入巴西。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在巴西的投資為3億美元、比利時為5億美元、美國為5億美元,而英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1億美元。

  從1895年到1914年,英國先向巷巴西提供了十多次貸款,總額為8000多萬英鎊:法國在1806到1916年向巴西提供了5筆貸款,總額也在3億法郎以上,帝國主義者通過資本輸出,完全掌控了巴西的政治和經濟。

  於是巴西在一戰之前的外交政策,便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政策,他們希望能夠在各個大國之間尋求平衡,保證自己能夠從所有國家中獲得經濟利益。

  所以在第一次世家大站剛剛爆發的時候,巴西依照《海牙公約》於1914年8月4日正式宣告了中立,他擔心冒然參加戰爭會導致自己同在生意上的夥伴鬧掰。

  而隨著戰爭的全面爆發,巴西咖啡的主要買家歐洲人,已經沒有能力去繼續進行這種消費,不僅是德國的海上封鎖,甚至英國和法國都宣布停止他們的咖啡貿易,因為這樣會導致他們的船隊不得不分配一部分給咖啡,而不是緊俏的生活物資或者是軍火。

  因此而帶來的咖啡滯銷、關稅和出口稅減少,讓巴西的經濟受到了一個不小的打擊,這引起了巴西人民的不滿,尤其是在英法與政府的別有用心的輿論導向下,巴西人民的排德情緒高漲。

  1916年5月3日巴西商船里奧布朗庫號被一艘德國潛艇擊沉,這在巴西國內引發了一場十分嚴重的反德騷動,人民走上街頭,遊行示威,叫囂著要讓德國人血債血償,但是巴西政府顯然這會還沒有做好考量,再加之這艘倒霉的商船,是在德國公布的限制水域中,懸掛著英國船旗,並且船員絕大多數也是挪威人,所以巴西政府最終並沒有因此參戰。

  巴西政府並不是不想參加,而是有自己的拿捏,他們是準備從英法手裡撈到更多。

  這裡很明顯的,就是戰爭帶來的經濟問題,並不是巴西參戰的最重要原因,否則巴西政府不會有意識的在戰爭爆發伊始就很明顯的帶有輿論導向的進行宣傳。

  而且,戰爭帶來的經濟打擊並不像其他一些國家來的嚴重,遠遠沒有到能夠將巴西逼上戰爭的程度。巴西直到1916年都沒有參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十分強烈的參戰意願。

  話雖如此,但是巴西早就做好了參戰的打算,而他準備支持的是跟自己有著密切經貿往來的英法協約國集團,只不過此時戰局尚不明朗,巴西還沒有參戰的把握。

  巴西希望,自己作為南美洲首屈一指的大國,理應參加一場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來獲得歐洲列強的尊敬,獲得他們對於巴西實力的承認,而巴西自然可以在戰後,作為列強在南美洲的合作夥伴,來增強自己在南美洲的影響力。

  而且,參戰也可以讓巴西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戰爭與軍事的發展方向,不至於在軍事上落伍。

  1917年,戰爭的局勢便變得明朗起來,4月5日,巴西商船巴拉納號完全按照中立國家的航行要求而被德國潛艇擊沉,到這了三名巴西人死亡。

  這個消息在幾天後傳回國內後,在首都里約熱內盧立刻爆發了幾場規模更大的遊行,巴西對外關係部長勞羅·穆勒因為具有德國血統而被迫辭職。

  在巴西南部三州的格雷格里港,遊行則更加的暴力。

  早就對德意志人不滿的巴西人,趁著德國陷入戰爭,開始行動起來報復。

  數千人組成的示威者方隊,開始攻擊城裡的德國移民社區,在街道上打砸焚燒跟德國有關的一切事物。

  在群眾的壓力下,巴西在4月11日採取了一個在往常看來會有些冒險的舉動——和德國斷交

  1917年5月20日,蒂茹卡號貨輪在法國海岸被德國潛艇擊沉,22日,拉帕號也被德國潛艇的魚雷擊中,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巴西採取了反制措施,扣留了42艘在巴西港口的德國商船。

  1917年10月23日,衝突再次升級,巴西貨輪澳門號被德國潛艇擊沉,包括船長在內的數名船員被德國海軍扣押。

  因為美國已經參加了戰爭,巴西十分清楚自己一旦參加,結果毫無懸念,於是在1917年10月26日,巴西正式向同盟國集團宣戰。

  宣戰後,巴西立刻進行擴軍——從前巴西在軍事上的一舉一動都會收到英法的過問,現在擴軍則有了合理的理由。

  巴西軍隊擴從到了五萬四千人,但是巴西向法國派遣的遠征軍僅僅只有24人,與其說這是一個遠征軍,不若說這是考察團。他們在1918年夏來到法國,進行軍事技術的學習,其中就包括日後巴西軍隊的重要理論家和改革者約瑟夫·卡瓦爾坎特。

  相比較於巴西陸軍的划水,真正在水面上的巴西海軍則相對承擔起了更大的責任。

  1918年1月30日,巴西正式宣布將組建海軍特遣隊參與到戰爭之中。海軍特遣隊最初負責在達喀爾周圍的非洲沿岸,北達直布羅陀,南到維德角的大西洋海域進行巡邏。

  1918年8月3日馬塞約號被德國潛艇U-43擊沉,這也是巴西海軍特遣隊唯一一艘在戰爭中沉沒的戰艦。

  8月9日,在艦隊在獅子山的弗里敦進行修整時,卻感染上了西班牙大流感。8月25日晚間,在艦隊由弗里敦駛往達喀爾時,遭到了德國潛艇的襲擊,但是這次德國的魚雷一發也沒能命中,巴西海軍進行回擊,成功摧毀了德軍的一艘潛艇。

  不過在達喀爾進行修整時,艦隊再一次染上了西班牙大流感,這次奪去了一百多名船員的生命,這也導致了巴西海軍在這裡修整了近兩個月。

  這些意外的插曲,加上協約國海軍總司令部對於巴西海軍特遣隊應執行什麼任務的扯皮(法國希望他們來到法國,義大利希望他們來地中海,美國則希望他們同美國一起作戰)。

  最終導致了海軍特遣隊,直到1918年11月才接到明確的真正意義上的作戰命令,他們剛剛到達直布羅陀沒多久,戰爭就結束了。

  同時,海軍部還向歐洲派遣了一批飛行員,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巴西已經有一些能夠直接飛行的飛行員了,所以除了部分人去學習之外,也有一些加入了英國皇家空軍執行作戰任務。

  巴西還向歐洲派遣了一支醫療特派團,這支醫療特派團由86名醫生和一些行政人員,以及一個負責警衛的安全排(這個排的人數都比所謂遠征軍多)。

  他們在8月18日組建,9月24日才在馬賽登陸,他們駐紮在巴黎,主要還是負責治療西班牙大流感的患者,好把更有經驗的法國醫生解放出來去為受傷的戰士服務。

  巴黎和會上,巴西得到了保留70多艘在戰爭期間從同盟國集團手中奪取的船隻的許可,巴西將這些船隻併入了巴西商船。

  同時,巴西還得到許諾,會得到因為德國海軍襲擊而損失的商船及其貨物的經濟賠償。

  當然,一戰對於巴西更為深刻的影響或許表現在經濟上,一開始,隨著乳膠和咖啡出口的急劇下降,巴西政府不得不放棄一部分農業而去發展工業,這使得巴西經歷了前所未有工業發展。

  戰爭結束後,巴西的工廠數量翻了兩倍,工人數量也翻了一番。

  不過,隨著英國資本和法國資本的被迫緊縮,美國資本趁虛而入,與謀求恢復戰前農業利益的巴西政府一拍即合,美國趁機稱為巴西經濟的主要控制者。

  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來看,巴西從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發展經濟從來都是為了逐利。

  因為逐利,巴西先是被英法控制,後面想轉化工業,又被美國趁虛而入,成了美國的經濟殖民地。

  唐寧看到歷史的未來,想改變巴西歷史,並不容易,因為就是所謂的基地聖保羅州,也有大規模農業存在。

  聖保羅州的咖啡業越來越興盛,布拉干薩也有投入,可以說,唐寧也被綁上了一小半咖啡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