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第一批亞美尼亞人抵達巴斯拉境內,同樣也是在這一天,南方十字旗正式從謝菲爾德的中東領地升起,對於中東地區的基督徒而言,從今天開始他們的命運將為之改變。
謝菲爾德不知道以色列還會不會出現,反正他認為如果從攪屎棍的角度來說,在奧斯曼帝國崩盤之後,獨立的領地,完全可以成為中東基督徒的精神祖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已經聽說,很多亞美尼亞人見到原來聯盟國的國旗熱淚盈眶。
世界上國旗的派系只有那幾個,歐美來說國旗主要為兩種,一種是法蘭西發揚光大的三色旗,另外一種就是十字旗。十字旗除了正統類似十字架之外的樣子,還有其他變種,甚至**德國的國旗,也是十字旗的變種之一。美利堅聯盟國的南方十字旗,類似蘇格蘭為代表的一種十字旗,看起來像是一個大X。
「科威特領地將成為中東基督徒的家園,有時候歷史演變就是有意思。明明西歐只是基督教的邊緣地帶,現在卻成了基督教的中心。說實話帝俄的正統性都比現在的西歐要強很多。」對於亞美尼亞人的反應,謝菲爾德頗感欣慰。
一聽到對俄羅斯帝國正統性的認可,娜塔莉亞一下子就高興了,自己的男人就是不同尋常,「有些人一直都排斥俄羅斯人和俄羅斯的文化。」
「不給俄羅斯人按上標籤的話,如何團結自己的國民呢?但真到了要命的時候,他們就想起來俄羅斯的好處了。協約國聯盟真正重要的是俄羅斯。說實話,你的祖國在歷史上總是被利用。」謝菲爾德聳聳肩道,「和英國人相比,東歐國家還是過於單純了一點。」
奴隸主並不是因為在毛妹面前表現出來了求生欲,他是真的這麼認為的。就拿現在的中東來說,哪個國家真正想要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把受到擠壓的中東基督徒解救出來?英法都是利用利用,俄羅斯帝國是真的一心一意要完成這件事,把君士坦丁堡收回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氣勢洶洶全力西進攻擊法國的時候,是俄羅斯帝國不顧國土龐大動員效率緩慢,強行命令前線部隊對德國展開攻擊,逼迫德國抽調了西線的部隊回防。打破了德國人速戰速決,將法蘭西割喉的想法。
反而俄羅斯帝國被包圍獨自承受同盟國集團的攻擊,奴隸主認為俄羅斯這個國家在靠譜的時候比任何國家都靠譜,關鍵是誰都不知道這個國家,什麼時候正好處在靠譜的時間。
什麼資深德粉,法國老婆,奧斯曼帕夏,到了今天奴隸主就攤牌了,只有俄羅斯這個國家能夠令人另眼相看。
「就像是你給黑人貼標籤一樣?是在照顧國內白人的情緒?」娜塔莉亞非常聰慧,馬上舉一反三想到了什麼。
「貼標籤造成刻板印象是最簡單的辦法,黑人野蠻愚蠢,黃種人聰明到狡詐,而且野心勃勃。白種人當然是單純高尚而且善良的。從國家的角度上,西歐國家國土面積人口都不如東歐,尤其斯拉夫人還有帝俄做後盾,所以必須要把俄羅斯人污名化。用來團結非斯拉夫的族群。到了每個國家的內部,互相攻擊就更加複雜了,你應該知道楊基人眼中,我們迪克西人的形象吧?同樣你也知道我心裡的楊基佬都腦子有坑。」
謝菲爾德從人種、國家和地域三個方面,為毛妹舉貼標籤的例子,補充道,「宗教也可以,而且在中東還尤其要從宗教上下手,當然現在還不合適,過幾年再看看。」
後世和平教身上的標籤眾所周知,印度教身上也有,前者殘忍後者愚蠢。也不看看世界輿論是掌控在誰的手裡?
和這兩種無能狂怒的標籤相比,共和國身上的標籤都不算啥了。至少被承認是一個有能力的敵人。
處在中東這個和平教肯定占據絕對優勢的地方,如果不給和平教貼點標籤,穩固基督徒的信仰,科威特真的很容易被淹沒。所以奴隸主也在想如何給這裡的主要信仰貼標籤。
例子還是有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標籤必須所有不同,敘利亞不還是有一些基督徒和和平教徒融合出來的異端,比如阿拉維派和德魯茲派,這些都可以利用上。
「最近先建一個洋蔥頭的教堂吧?不要顧及什麼,要建成中東最大最壯觀的教堂。說不定以後科威特就是中東基督徒的聖地了。你又不是沒有見過,德克薩斯就有很多東正教教堂。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恰好都信仰東正教。」
第一批遷徙令過來的族群到達,謝菲爾德立馬開始了在信仰問題上的動作。開啟自己的領地變色計劃,恰好本時空的德克薩斯州,提供了這方面的經驗。
而且在中東基督徒的眼中,帝俄的名聲確實是非常好的,和在西歐完全不一樣,就連中東和巴爾幹半島的基督徒都知道,英法是靠不住的。想要擺脫困境,只能指望帝俄。
被遷徙來的兩個族群恰好信仰東正教,科威特領地自然是要以東正教為主凝聚人心。更加長遠的想法,帝俄最後崩了,這裡還能還能接受一批白俄,噁心噁心合眾國最大的對手蘇聯呢,說不定會對冷戰的結果起作用。
「別親了,掉皮了。」對娜塔莉亞的熱情,現在謝菲爾德只能開始躲避,自從規劃出來以東正教為主的政策,毛妹就爆發出來了絕大的熱情。這幾天要都有些發酸!
這種標準的枕頭風,雖然非常的受用,可作為一個中年人,奴隸主也有點扛不住了。
在離開科威特之前,謝菲爾德確定了科威特領地如何經營,領地以東正教信仰為主。吸收中東地區的基督徒。從現在開始進行軍事化經營,以南方各州的民兵為模板進行組織,密切監視英國和其收買的阿拉伯人。
一旦情況有變可以主動開始打擊,這當然是為了奧斯曼帝國解體做準備。奧斯曼帝國根本無法在一戰後倖存下來。哪怕它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一個很悲哀的事實。
說句實話奧斯曼帝國面臨的情況,可比我大清要嚴重多了。地理位置就註定了奧斯曼帝國不成為一個列強,下場就會變得十分悽慘。偏偏奧斯曼帝國還沒有中央集權傳統。
中央集權國家當然有好處,首先鎮壓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更加容易調用全國的力量進行戰爭,容易保持國內的穩定。這些奧斯曼帝國都做不到!
奧斯曼帝國不參加世界大戰,歐洲列強也不會放過這個國家的,實際上在大戰爆發之前,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就已經被協約國分好了。參加同盟國加入世界大戰當中,是奧斯曼帝國親德派死中求活的一個舉動。
至於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後,兩河流域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地方,謝菲爾德能夠搶奪多少,現在還不知道,但作為一個貪婪的奴隸主,他覺得包括巴斯拉和科威特在內,再把卡達和巴林一線的沿海地區併入進來,那是最好的。
這樣世界上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的石油產量就在他的控制之下,距離終產者的目標更進一步。波斯灣地區不僅石油資源豐富,而且開採條件也十分優越。石油分布集中。目前除了伊拉克和波斯邊界上發現油井之外,後世的沙特、巴林、卡達境內都沒有發現石油。英國人還在伊拉克境內打轉呢,沒想到波斯灣的石油線這麼長。
「又想要做老本行了!」謝菲爾德幽幽一嘆,口中的老本行自然是勞動力轉移。可惜目標沒有什麼好的目標人群。
在到達科威特的兩個月後,謝菲爾德終於決定暫時離開這個領地,因為他已經有了消息,英國和德國的巴格達鐵路談判有了決定性的進展。德國人同意英國進入這條鐵路的管理層,分享這條鐵路帶來的利益,同樣也答應了,巴格達鐵路不會修到海邊,終點為巴斯拉。
聽完這個消息,奴隸主就知道自己該走了,不然討厭的英國人,又會找上門來。一九一三年十月,德國正式對外公布消息,巴格達鐵路正式動工。
就在這一天,謝菲爾德坐船回國,同時他負責這段的鐵路材料,已經從合眾國的港口起航,目標是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