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先打下基石!

  第120章 先打下基石!

  「一號被八路軍發現了?」

  北評,華北地區,特高科負責人鳥井多人只感覺自己的心臟一緊,呼吸都暫停了十幾秒。

  這是極致心痛的感覺。

  他倒不是心疼哪位被抓住的帝國間諜。

  雖然能執行深度潛伏任務的專業情報人員培訓困難,需要數年甚至十數年為周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區區一個損失,他還不會在乎。

  三年來,帝國損失的情報人員也有數百人了。

  讓他心痛的是,一號情報人員潛伏進獨立團數個月,好不容易爬到了班長位置,而且表現出色,多次給傳遞出關於武器彈藥和物資重要情報。

  精通統計學的一號,還比較精確的估計了每一批武器彈藥的數量,極大的提升了他在華北地區的話語權。

  這個時候被發現,對他的影響很大。

  沒了來自獨立團的情報,他的話語權會降低,而現在偏偏是新任司令官上任,大家都在爭的時候。

  「八嘎··」

  抓都被抓了,甚至估計都涼了,鳥井多人也只能罵幾聲解氣。

  但難受的心情沒有絲毫緩解。

  因為隨著第一號被發現,獨立團必然加強反間諜工作,導致今後潛伏情報人員危險加劇,搜集情報也會更加困難。

  「還好,二號還沒被發現。」

  「還好,新的三號也進入獨立團了。」

  鳥井多人繼續安慰自己,終於心裡好受了一點點。

  「要啟用二號麼?」

  一旁的副官問道。

  「不。」

  鳥井多人搖了搖頭:

  「讓二號加深潛伏。」

  說到潛伏在獨立團的二號情報人員,鳥井多人感覺有些奇怪。

  這個潛伏在獨立團的二號情報人員,新兵營訓練結束後,沒有進入一線部隊,而是在獨立團運輸隊,而且也只是一個普通士兵。

  讓他感覺有些奇怪。

  似乎,這位二號間諜有點消極怠工的意思,他多次發消息聯絡,對方只有偶爾才回復一下,而且不蘊含任何有效情報。

  至今都沒有送出來一個有用的情報。

  但因為深度潛伏工作的極高危險性,參與的情報人員都有很大的自主性,所以二號的這些行為,是很正常的情況。

  而且在運輸隊,經常負責運輸各種物資,甚至還幫老百姓搞運輸,接觸不到機密情報很正常。

  不然他早就啟動二號了。

  「加強對獨立團的滲透。」

  鳥井作夫咬了咬牙。

  ····

  「該選什麼?」

  「老趙,你來定,這些東西,你更懂。」

  楊村,獨立團團部,桌子上的一張清單,李雲龍站在桌子旁,看著對面的趙剛。

  趙剛表情十分猶豫。

  今天,莫老闆說明了九月份買賣的內容和價碼。

  炸沉位於橫須賀的金剛號戰列艦,殺死全部執勤海兵,並擊斃高級技術軍官,鬼子少將荒木拙三。

  炸沉金剛號,擊斃荒木拙三,擊斃艦上執勤的一百五十名鬼子海軍,就給與獨立團五十噸武器彈藥額度,五十個醫院床位,兩萬門60迫擊炮,兩千萬發60迫擊炮炮彈。

  以及,提供一定的技術援助。

  技術援助是提前給的。

  雖然兩萬門60迫擊炮,兩千萬發迫擊炮炮彈,直接讓李雲龍和趙剛呼吸都一滯,有了這批武器彈藥,部隊團級火力暴漲三倍,直接達到鬼子二線大隊水平,甚至在根據地山地,還占有優勢。

  兩千萬發炮彈,也足夠部隊消耗很久很久了。

  以獨立團對鬼子的作戰經驗來看,一個千人團於一個二線鬼子大隊的一場中等烈度戰鬥, 60迫彈的消耗量也只有一千發而已。

  但兩人也清楚,真正的好東西,是後面的技術援助。

  不過,技術援助分為軍事技術援助,還有農業技術援助,前者能加強總部兵工廠規模和技術水平,包括設備,技術資料,原材料等。

  後者是一攬子農業技術援助,包括種子,化肥,農藥,以及現代農業技術,並且還會派出一百名農業技術專家提供技術指導。

  「選農業技術··」

  在無法和上級溝通的情況下,趙剛選擇了農業。

  他解釋道:

  「有了這批迫擊炮和炮彈,加上之前的手榴彈、駁殼槍和捷克式,武器裝備和彈藥上,已經足夠咱們在根據地對抗鬼子的了。」

  「兵工廠暫時沒有需求。」

  「明年一月份的買賣,莫老闆會直接給咱們一個工業區的技術設備,並培育技術人才,雖然一年後才能拿到手,但後續每個月的買賣,肯定還有額外的武器彈藥,怎麼也夠用了。」

  「而且···」

  說道這裡,趙剛提高語氣:

  「咱們部隊打不垮的核心,是有根據地的老百姓支持,而這些農業技術援助,可以降低咱們根據地老百姓的負擔。」

  「是真正能讓根據地變強大,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東西。」

  趙剛很清楚。

  如今部隊那麼多戰士,大部分都是脫產,這些戰士,可是全部靠老百姓從土地里刨出來的糧食養活,壓力很大。

  「我也覺得農業技術援助更好。」

  李雲龍笑著說道:

  「只要幹掉這個金剛號,莫老弟就給我們提供十幾種優良種子,每年七萬兩千噸化肥,一百五十名農業技術專家,有了這些,咱們根據地糧食產量能提升好幾倍。」

  趙剛有些疑惑:

  「咱們晉東南根據地,大部分都是旱地,水澆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我做過調查,以小麥為例,即便是水澆地,精耕細作下,畝產也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旱地更是一百斤都不到。」

  「這還是得風調雨順的年景。」

  「提升三倍,這可能麼?」

  作為大學生,趙剛是知道國外農業水平的。

  依靠好種子,化肥促進生長,農藥祛除病蟲害,國外畝產確實比國內多,但還是以小麥為例,機械化耕作的美國大農場一畝其實也不到三百多斤。

  這裡是部分好農場的局部畝產,而不是平均畝產。

  而且人家美利堅是什麼土地?

  一水的水澆地,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氣候適宜,而以目前獨立團在的太行山周邊,土地條件和人家根本沒得比。

  晉地這土地,放美國人那邊,人家根本不屑於開墾種植。

  讓根據地的荒涼山地,平均畝產糧食達到三百多斤,超越美利堅水平,哪怕是莫老闆說的,即便是現在的趙剛心裡都有些不敢置信。

  二戰時期,國內農業技術水平極其低下。

  當年,王旅長帶隊在南泥灣開墾了二十六萬畝土地,實際增收糧食也不過九百多萬斤,當然,這裡的統計只包含穀物,沒有南瓜等蔬菜,但估算下來,小麥平均畝產也不過七十多斤。

  對比現在,小麥畝產七百六十斤,足足十倍的差距。

  可以說簡直低的讓人髮指。

  「美國人那邊最好的農場,小麥畝產也才三百多斤啊。」

  雖然知道莫老闆神通廣大,但趙剛依舊無法相信。

  「莫老弟的本事,他說的話,你還不信?」

  李雲龍一句話,就讓趙剛摒棄了心裡的懷疑。

  「也是。」

  趙剛不是不行,是不有些不敢信。

  如果糧食畝產能增加三百斤,那就是糧食產量提升三倍。

  根據地是小農經濟,大部分百姓都是土地刨食,如果推廣開來,糧食總產量都提升三倍,那就再也不會出現有人挨餓了,老百姓日子也會好很多。

  逢年過節能吃上肉。

  而依託老百姓的部隊,實力也會有極大的增強。

  這裡的強大,是士氣、信仰的強大,是部隊根本上的變強,會成為一支打不垮的,能創造奇蹟的部隊。

  「就先在咱們根據地試點吧,儘快把莫老闆提供的先進種植技術推廣出去。」

  趙剛說著:

  「我有一個想法,咱們先組建一個專門負責農業建設的基幹團,然後在楊村以西的地界,開墾荒地,修建水利設施,搞一個大農場·····」

  即便有了莫老闆的援助,想要真正讓全根據地糧食產量增加三倍,還需要把技術推廣出去。

  讓老百姓知道好種子的重要性,知道化肥,知道如何使用農藥,知道如何種植。

  ···

  隨著一批又一批武器彈藥和物資的抵達,老趙如今話語權也很大。

  即便是百團大戰開動在即,三天後,一個從各地抽調人才組建的,總兵力九百人的基幹團便來到了楊村,其中甚至有十來名在國外進修過農業專業的大學生。

  其團長是李雲龍的老熟人——邢志國。

  李雲龍又從當地民兵隊伍中,抽調了七百多人,組建了總兵力一千六百人的生產團,其中還有十位系統大爺派過來的農業技術專家。

  李大團長好從系統大爺哪裡薅了不少農具,甚至抽調了十匹佩爾頓馬給生產團耕地。

  一行人開往楊村西側,也就是呂梁方向的山區,一個叫羅家灣的地方開始開墾荒地。

  生產團由邢志國指揮,定期向趙剛匯報。

  總部抽調的,都是精幹人員,這群積極分子意志堅定,幹勁十足,第二天,營地都還在建設中,一百多畝荒地便被開墾了出來。

  按照農業專家的指導,土地里先混合上發酵之後的以糞類、草木灰等為主的基肥,考慮到部隊對蔬菜的高需求,一批大爺(系統)出品的優質抗凍高產的蘿蔔、白菜種子被優先種了下去。

  至於化肥,要等一段時間再施用。

  趙剛親自來到羅家灣,慶祝第一批糧食蔬菜種下。

  這天,是八月二十一號,

  同日。

  新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後世被戲稱為倒霉鬼,背鍋將軍的岡部直三郎在重重護衛下,來到了北評就職。

  他第一個命令就是讓多野聯隊立刻對獨立團發起進攻。

  得益於筱冢義男的建議,岡部直三郎給多野聯隊加強了一個步兵大隊,還調撥了兩門九四式90迫擊炮用於攻堅。

  而這天~

  距離百團大戰發動只有一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