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假期的人總是要格外囂張些。🎈💛 6❾S𝓱ᑌ𝓧.Ć𝕠Μ 💜🔥
而魏鈺的囂張更為與眾不同——他連夜叫人收拾行李,次日一早就帶著自家護衛出京了。
那速度,快的魏皇根本沒反應過來!
甚至那些在早朝上才知道二皇子帶回錢財數目的官員,因為各種目的想要給賢王府發帖,探知賢王底細的人,最後也只能在門房一聲「殿下不在京中」被恍惚打發了。
明明昨兒還跟著一起上朝的賢王,怎麼今兒就不在京中了?
這麼好結交官員的機會,賢王就這麼放棄了?都沒說擺個宴好好慶祝一下了?大好的封賞時刻他就這麼給浪費了?
賢王人是原來是這樣式兒的嗎?!
在京都眾人恍恍惚惚的時候,魏鈺已經騎著馬溜到了隔壁的天水郡。
畢竟假期就那麼一個月,這麼短的時間內,魏鈺就算是想跑到其他州度假,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魏鈺算過了,若是想去湖州,快馬加鞭情況下,那也是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路上要沒。
快馬加鞭,三分之一時間。
他是要度假,享受休閒時光,不是沒事做完在路上這麼折磨自己!
反正大魏很多地方魏鈺都沒去過,都沒看過,這年頭隨意找個好點的地方,那都是原生態的5A觀景區。
不要愁荒郊野嶺沒人,只要帶夠銀子和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上哪兒都能享受啊!
天水郡雖然離西京近,但繁榮程度卻比不上西京。
魏鈺已經派乙十三先行一步去天水城買宅子打點,所以路上他也不急,看到好看的新奇的,基本都會停下來瞅一瞅,看一看。
沿途路過一個小村莊時,他還抓到了一個販賣私鹽的小團伙。
不過這個小團伙跟一般販私鹽的不同。
別人販私鹽那都是因為官府賣的貴,所以他們向百姓賣鹽時往低價走,可他們不同,他們反而是拿著從官府那兒買來的新白鹽,向偏遠山村那些信息不發達的百姓往貴了賣!
官府新白鹽賣的是斤價五十文,鹽販子賣的卻是比青鹽還要貴,賣給百姓們時主打的還就是一個「真誠虧本」的旗子。
他們的這做派,那不止是把居在山村不常進城的百姓們忽悠的團團轉,更是擺了名的在薅官府羊毛啊!!
這讓搗鼓出白鹽就是為了讓百姓享福的魏鈺知道還能有好?
這分明就是從他這兒摳錢,是赤裸裸的打他小臉蛋子啊!!!
魏鈺很氣憤。
畢竟這事發生在天水郡,離西京可沒多遠。
如此之近的距離下,居然還能有百姓不知道新白鹽的事,從而讓鹽販子得逞獲利。
這說明了啥?
這充分說明了官府在宣傳力度做的不夠好,壓根就沒有深入基層,心繫人民群眾的清正廉潔之心啊!
天水郡都如此,其他地兒難不成還能有不同?
那情況只能是更差好嘛!
當著村子百姓的面,魏鈺揭穿了鹽販子的面目,又宣傳了一番新白鹽的事後,他就叫丁發財將鹽販子扭綁送去了官府,並寫信此事告知了他爹。
向各地官府下達命令,讓官員深入基層去宣傳什麼的,這些活兒魏鈺提醒一下他爹就好。
他爹那樣一個有著一顆明君心,想要青史留名的皇帝,在知道了底下這些小動作後,那肯定是會有所行動的。
老頭子在皇位上坐了這麼多年,沒道理做事還得他提醒得面面俱到,那麼多朝臣,幾百個腦子加一起,連黑的估計都能說成白的。
而魏皇在收到信後,也確實是被底下官員的無用給氣到了。
私鹽販子就不說了,只要有利潤在,這種事是屢禁不止的,只能加大嚴查力度。
但有百姓被私鹽販子騙著買新白鹽的事卻是能追究的吧?
新白鹽推出去已有兩月,但凡底下官員給點力,向手下人多提點幾句,那都不會在京都附近發生被騙的事!
京都附近啊!
這光是一聽就覺得在打朝廷臉。
旁人怎麼說,是不是覺得那些被騙的百姓愚蠢,魏皇反正是不太關注的,他更多的關注點反而是在官員辦事能力上。
太低能!
明明新白鹽造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百姓免受毒鹽之害,偏偏底下一群官員卻還認識不到新白鹽的重要性,居然都不知道宣傳推廣一下的!
魏皇發了火,重新下達命令推廣新白鹽的力度時,還趁機懲治了一批鹽事司的貪官污吏。
陛下久不曾發怒,但一怒就是十匹馬都拉不回來。
探查期間時,官員們戰戰兢兢,趕緊收攏手腳,生怕自己也有什麼貪污受賄的把柄被陛下知道,然後也一併給拖了下去。
而等到鹽事司塵埃落定後,百官也是在這時聽說了,這事原是已經出了京的賢王搗鼓出來的!
有人覺得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回憶過後突然發現,當初陛下突然發火查放債之事,惹得京都眾人惶惶時,始作俑者似乎也是賢王來著!
百官們百感交集。
對魏鈺,那是恨得恨死,樂得也是樂死。
不同立場的人面對賢王這做派,那態度是完全的不同。
都說厚積而薄發,賢王從前久居深宮,半點不出眾,但是龍又如何會匍匐在地呢?
瞅瞅賢王乾的這些事,才開府多久啊?
別的皇子幾年下來都不見得能有他幹的事多,果然有本事的人都是藏不住的,能博得陛下信重,那也是賢王本事。
就是可惜,賢王騷操作太多,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么蛾子太多,整出來的傷害很容易被波及到,簡直就是無差別攻擊,百官們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
因著這方面原因,原本想要投靠魏鈺的官員,最後也在新白鹽一事上猶豫了。
可以說魏鈺憑藉著自己的一臂之力,活生生讓百官們都對他「另眼相看」起來。
好壞參半啊。
感受著京都城下的暗流涌動,裴知在府上撫著鬍子感慨萬千。
正所謂一遇風雲便化龍,此話於賢王來說,大抵就是最好的寫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