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燉好的醬肉,你多吃些!」榒
「等了這麼久,天都黑了,早餓了吧?
別光看我們倆,吃菜,吃菜!」
一盞油燈蹲在四方桌中間。
油汪汪的豬頭肉分作兩盤、燉在湯盆里的肥雞擺在中間、散發著焦香的饅頭擱在角落,幾樣食物將不大的飯桌擠了個滿滿當當。
張父張母一個勁地向蘇午『勸菜』。
堂屋門敞開著,
門外的院子裡已是黑漆漆一片。榒
夜黑燈深。
方桌上的油燈將桌上的各式菜餚映照得愈發誘人,和著桌旁漸生皺紋、花白頭髮的張氏夫婦的殷切笑容,這頓晚餐看起來似乎頗為溫馨。
蘇午應著張父張母的話,手裡的一雙飛快飛快動作,將一塊塊油汪汪的豬頭肉填入口中,連連稱讚父母的廚藝,說得張氏夫婦都是滿臉笑容,心花怒放。
「來來來,吃只雞腿!」
張母用筷子扯下一隻雞大腿來,夾到了蘇午碗中。
湯盆里的肥雞用文火燉了二三個時辰,早已經皮酥肉爛。
蘇午低頭啃著雞腿,左手不經意拂過眉心,『六天故鬼真瞳』悄無聲息地從眉心長出,昏黃的眼睛裡,三顆瞳仁徐徐轉動著,豎眼中倒映出當下的真實情景:張父張母形容未有絲毫變化;榒
堂屋裡一切陳設如舊;
唯獨蘇午面前餐桌上的幾樣豐盛菜餚,俱都變了模樣——湯盆里的肥雞表面泛著慘白的光芒,翻滾油花的雞湯里,還有未焯淨的血沫。
一片片似紙錢燃燒盡的灰燼沾附在那兩盤帶著血絲的豬頭肉上,豬頭肉旁邊的蘸碟里,未見有任何正常的蘸料,只有厚厚的一層香火。
——這頓貌似豐盛的菜餚,實則是『死人飯』。
活人怎麼能吃死人飯?
蘇午眉心豎眼又悄悄閉合了。
他依舊大口地吃著各色菜餚,一片豬頭肉裹著一層香灰,被他塞入口中。→榒
豬頭肉入口的瞬間,他的舌頭上就生出了一張嘴唇慘白的嘴巴,『意之深淵吞噬』天賦不斷發揮作用,吞吃下了每一塊被蘇午吃進嘴裡的食物。
無意間踏入桃源村的人,在此間只要停留超過七日,便再沒有離開此間的可能。
如此蓋因七日時間內,隨著自身在桃源村內不斷活動,接受各家宴飲,自身的『活氣』亦在飛快消耗,大多數人會在第七日時,因為不勝酒力而長睡一場,這一覺睡過去,渡過第七天的晚上,活氣也就徹底消無,只能永遠留在這個村子裡。
中祖曾與蘇午說過,第一個踏足桃源村而能復返的人,乃是一個漁夫。
此人以捕魚為生,養活一家人。
其家庭寒微,一輩子也未享過什麼福,踏足桃源村後,就在桃源村內備受款待,對各家宴飲來者不拒,在酒席上大快朵頤,如此快活了七日,其自身活氣已經降至冰點,隨時都會死去。
但偏偏在第七日那天,因為前面六天吃了太多珍饈盛撰的緣故,他那天幾乎沒甚麼胃口,在宴席上也未吃甚麼東西,因而第七天夜間就保持了清醒,榒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縱然偶爾睡著,一墜入睡夢中,就夢到自己一家妻小圍在火盆前哀哭嚎啕,呼喚著他的名字。
他思念家中妻小,再難睡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村里到處散步。
這般到處走動,不知不覺間就走出了桃源村,
走到了村子外。
再回首時,
已然不見桃源村影蹤。榒
此人在村外尋得了自己的船兒,撐船回家,便見自家設了靈堂,祭拜的對象正是他自己——而他歸返回家那一日,正是他『頭七』的那一天。
由此可見,『桃源村』雖是厲詭裹挾下脫離現實的一方世界,但此中諸多事物,其實亦隱約與現實對應。
此間桃源村人,看似脫離了現實世界,其實在現實世界裡亦留有『痕跡』。
他們非生非死,在人世間仍有大量後嗣親故,逢年過節都會拜祭他們。
而那些後嗣親故用以祭拜他們的三牲祭品,
亦會通過特定的一棵棵桃樹,傳遞到他們各自手上。
那一棵棵桃樹,正對應著他們留在人間的、曾為蘇午所見的那一座座墓碑。榒
只是,怎麼會有人不約而同地把各自先輩親族的墳冢、墓碑排布得那樣整齊?
蘇午一心二用,腦海里思考著其他的事情,嘴上應付著張父張母的言語,仍然是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當下張氏夫婦對他的身份雖還有稍許疑慮,但那稍許疑慮都在此刻親子失而復得的歡喜中被沖淡了,
或許他們未來有一日會反應過來,眼前的蘇午並非是他們的兒子。
但相信到了那個時候,
蘇午早就已脫離了桃源村。
茶足飯飽後,蘇午幫著張母收拾了飯桌。
張母越看蘇午這般乖巧懂禮,談吐有度,對自己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也就越發喜愛。榒
一家人吃過飯坐在堂屋裡,
蘇午拿起掃帚把飯桌周圍的地掃了掃。
叫張父看他也更是順眼起來。
張父放下手裡的半碗茶水,向張母打了個眼色,示意她去接過兒子手裡的掃帚,同時向蘇午問道:「我兒這次回來,就不會再往外面去了吧?」
「是啊。
咱們村裡衣食足,生活也悠閒。
我的兒就留在村子裡罷?出去總不免為生計奔波發愁,要吃許多苦……」張母伸手去接蘇午手裡的掃帚,同時嘮嘮叨叨地開口說道。榒
蘇午避過張母的手,溫聲道:「讓我來掃就行,娘親。
兒子少年時就離家在外,不能侍奉在您和父親左右,這些活計,就交給兒子好了。」
他聲音漸變得有些低沉:「兒子在外面的頭兩年,無一夜不是從睡夢中哭醒的,總在夢裡夢見娘親喚我的小名兒,
夢到娘親在燈下給我縫衣裳……
夢到我在村塾里學了詩,回來背給娘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蘇午的心情也隨著他的聲音漸變得低沉了起來。榒
他還記得小學時候,剛剛學會這首《遊子吟》時,自家還在鄉下居住。
那時正逢秋收,父親在外上班,母親一個人披星戴月割了十幾畝的麥子,當時他將這首詩背給母親,母親背對著他,悄悄紅了眼圈。
至到如今,
他與嚴父慈母已經天人永隔。
那些在睡夢裡頻頻浮現的記憶、被淚水沾濕的枕頭,也好似變得斑駁而模糊了。
但他心底蓄積的情感從未真正消褪過。
此下伴隨著他低沉開口,那般真切的情感也隨之在言語裡無聲息流淌,張母淚水漣漣,輕輕擁住了蘇午,張父也走過來,嘆息一聲,拍了拍蘇午的肩膀。榒
三人相顧淚眼朦朧。
過了好一會兒,待到張父張母情緒漸漸收斂以後,蘇午才道:「兒子不孝。
這次費了好大氣力,才能回到村里來。
本意是不打算走了,留在這裡,伺候父親、娘親終老!」
張父張母聞言先是一喜,但又都同時注意到了蘇午話語裡的『本意』二字,頓時都生出疑慮,憂心忡忡地看著蘇午。
就見蘇午嘆了一口氣,接著道:「但是兒子在外奔波日久,已經與人私定了終身——那女子在兒子臨行以前,告訴兒子,她懷了身孕。
有了兒子的血脈……」榒
一聽蘇午這般言辭,張父張母頓時都愣住,心中百味雜陳,不知是喜是愁。
蘇午暗暗觀察著二人的表情,接著道:「所以,兒子預備再離開村子一回,待到兒子把懷孕的妻子也接過來,我們一家團圓,這豈不是更好?」
張父有些遲疑,低聲說道:「好是好……
只是……」
「父親!母親!
我們分離如此之久,您二老當知此般骨肉分離之痛,實乃一生中不可承受之重!
今日兒子已有了自己的骨血,榒
莫非您忍心見兒子骨肉分離?!」蘇午看著張父的眼睛,急聲問道。
張母抱緊了自己的兒子,附和著他連連點頭。
張父訥訥片刻,忽然頹唐地嘆了口氣:「非是我和你娘親不願意你去接回你在外頭的骨肉血親,實在是我們不能這般做啊……
你本就是桃源村里人,既然回了村子,便在此間安心生活就是。
但想要從村里離開,卻須要韓老太爺首肯。
然而這許多年來,進村的人常有,能再次出村的人,我們還一個都未見過呢!
那韓老太爺——他不會同意啊!」榒
「這桃源村莫非是他韓老太爺一家的?
他難道能隻手遮天?」蘇午緊聲追問,「縱然他不准我出村,難道出村的路他能一直守住不成?
父親,母親,你們難道沒有一點辦法嗎?!
難道我們老張家,要世世代代重複此般骨肉分離之痛?」
蘇午最後一句話一說出口,張母好似被電打了一樣,渾身上下忽生出一股巨力,連蘇午都覺得她擁住自己的手臂充滿了巨大的力量,
她猛地搖了搖頭,向張父說道:「那般骨肉分離之痛,當娘的再也不願再體驗一回了!
咱們老張家,斷然不能重蹈咱們兩個的覆轍啊!」榒
「這……」張父張了張嘴,眼中憂慮之色更濃,「且莫要著急,容我再想想辦法。
妻啊,兒啊,你們莫要這般激動……
天色已晚,先歇息吧。
妻,你去給兒子把床鋪整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