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9月,美軍先頭部隊在阿曼以北登陸,而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也抵達阿曼灣,在荷姆茲海峽外集結。
和林有德預料的一樣,美軍在沒有獲得空軍基地和部署空軍部隊之前,沒有貿然闖入荷姆茲海峽內的共和國空軍制空圈。
但是他們對海峽的封鎖斷絕了共和國向外出口油料的途徑。隨後美國向共和國發出最後通牒,只要共和國軍隊退出阿布達比周邊地區,一直退到卡達半島,美軍就不會採取介入行動。
共和國的大使立刻諮詢林有德,是否可以考慮接受美國人的條件,畢竟這個條件還能讓共和國占著目前所有已經勘探出來的大油田,保住目前的既得利益。林有德回覆:不大這一仗共和國就沒法在海灣立足,打贏了這一仗就有可能實現將波斯灣變成共和國的內湖——當然這是個誇張的說法,公然動伊朗這個主權國家還是有點過了。
但在現在波斯灣南岸這些無主之地趁著聯合國有決議之前搶下來還是沒啥問題。
相比起世俗化的伊朗,林有德一點也不想讓那些未來的原教旨主義者拿到石油,在林有德的計劃里,已經世俗化的土耳其和伊朗還是有著不錯的未來,冥頑不化的原教旨則只會滋生恐怖主義。
所以這一仗在林有德看來必須打,未來之所以那麼多麻煩,就是因為石油被錯誤的人掌握了,這是些在二十一世紀還保持著「真正的封建制度」,大玩貴族共和的復古份子。就算是在沙烏地阿拉伯,到二十一世紀貧困依然存在,實際上,這個國家百分之二十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這個數據是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估算的,這個標準因為各國物價水平不同,所以在各國會產生一些偏差。
比如在中國,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有兩億的貧困人口,但實際上因為這些貧困人口分布的地區物價水平很低,所以其中相當大一部分人生活並不能算是貧窮。2005年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人均日收入低於1。25美元的就是貧困人口,按照當年美元和人民幣匯率,大約是月入三百就是貧困人口,但實際上在中國西北農村地區,三百塊可以讓一家人吃上一個月還有剩,因為物價低。
實際上林有德穿越前,在大學裡為了泡妞,曾經在暑假跑去扶貧,去的是廣東清遠的農村——其實就在廣州邊上。在那農村里林有德驚訝的發現自己一頓飯算下來才幾塊錢,而且很多農民自己家種菜養雞。就算去村裡的飯館,四五個人吃一頓下來也就六七十塊,最貴的消費是啤酒。
所以中國政府2009年定出的貧困線標準是年收入1196元,和世行的標準差距有多大一目了然。
當然世行的標準是所謂的按購買力平價之後的標準,但世行依據的購買力是以中國的平均數據為基準的,換而言之把東部發達地區的物價也給算進去了,所以這顯然是不準確的。
不過中國政府也樂得用世行標準來哭窮,李中堂就堂而皇之的說中國還有兩億多人口處在貧困線,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呀你們不能說我們是發達國家這樣是不好的,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所以我們一點威脅都沒有,真的呀,我們人畜無害。
而到了沙特,由於沙特有大量的石油美元,整體物價水平很高,尤其是因為沙特自己糧食產量非常少,所以沙特的食品價格相當的高,因此雖然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沙特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生活在貧困中,但實際上生活困難的人數應該不止這個數字。但是沙特政府一直在掩飾貧困的問題,他們在2011年把三名製作視頻揭露沙特貧困問題的沙特人逮捕,並且勒令他們刪除視頻。雖然這三人只被關了兩周就放出來了,但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沙特擔心對這三人用重刑會讓世人更加確信視頻中展現的貧困狀況普遍存在。
當然了,在某些中國媒體口中,沙特是個免費醫療免費教育而且還免稅的天堂國家,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確實沙特通過政府投資為居民提供了免費的醫療免費的教育,甚至還有免費的喪葬,但在這之外,沙特的權貴精英們在持續剝削著國內大約一千六百萬的普通生產者。
沙特人的收入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上根據沙特學者的調研,在沙特收入低於530美元每月,就算是貧困,生活就會有問題。而至少有五百萬沙特人生活在這條貧困線下。
而且無處不在的腐敗也讓貧困的問題越發的嚴重。
世襲制度外加皇室擁有實權,這樣的體制肯定會產生腐敗,這無法避免。所以實際上在林有德穿越前,就連沙特政府都意識到在這樣下去肯定要發生「阿拉伯之春」,所以開始推行各種政策來安撫國內的中產階級。但某些中國媒體還在吹噓人間天堂沙特,社交媒體上也流傳著沙特出現一個窮人引發圍觀這樣吸引人眼球的新聞,似乎沙特就那麼一個窮人——可實際上沙特有五百萬這樣的窮人。
沙特之所以還沒有爆發革命,純粹就是因為他們有石油。石油掩飾了太多的問題,石油給太多應該被淘汰的東西續了命。
林有德現在就是要把這跟續命丹從那些落後的傢伙手中打掉,沒有了石油,沙特的下場也會和海地、葉門之類的國家一樣。
然後那些世襲政權就會土崩瓦解。
當然了,林有德並不打算為自己行為開脫,他確確實實的從阿拉伯人手中搶走了石油,搶走了他們中相當大一部分人未來的富裕生活——就算這種行為能根除一種落後的體制。
國際社會就是一個貫徹叢林法則的地方,核彈的誕生讓大國們不得不改變了以往那種直截了當的做法,國際上的資源爭奪變得更加隱蔽。但現在那種新的國際秩序還沒有形成,林有德打算抓緊時間割最後一塊肉。
而美國顯然也依然延續著過去的老思維,毫不猶豫的決定以軍事行動來應對林有德的軍事行動。
到1952年11月,波斯灣的美軍數量增加到20萬,大部分部署在阿曼,在這裡,美國人遇到了本次軍事行動最大的敵人。
**
「總統先生,」白宮會議室上,被艾森豪任命為中東軍事行動總指揮的馬修?邦克?李奇微用為難的口吻說道,「我們低估了阿曼的基礎設施,那裡的港口非常的簡陋,幾乎沒有電力,連像樣的公路都沒有。我們的物資堆積在港口,根本無法向內陸運輸。如果我們要從阿曼發動針對美華共和國的軍事行動,我們必須先用三到四個月修築一條戰備公路,但光是這樣遠遠不夠,那裡的設施幾乎不具備保障一支現代化軍隊的能力。」
「情況真的糟糕到這種程度麼?」艾森豪皺著眉頭,似乎對李奇微的發言相當的不滿意。
但李奇微絲毫不打算讓步:「就是這麼糟糕。您在北非作戰,北非至少還有法國殖民時代建造的基礎設施,有港口、公路,有電力供應,有現成的電話線和電報線,但在阿曼,所有這些都沒有。除了首都之外,他們連可以被稱為城鎮的地方都沒有,就算首都也只相當於美國的中小型城鎮。」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拉德利開口道:「那按你的實地考察,在阿曼建立起足夠現代化軍隊作戰的後勤保障系統,大概需要多久?」
原文在六#9@書/吧看!
「八個月。」李奇微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太久了,我們等不了那麼久。」艾森豪搖搖頭,「我們必須在明年年初採取行動。」
「我不明白,」國防部長威爾遜發言道,「我們的軍隊不應該能在任何情況下進行作戰麼?難道戰區是一片蠻荒之地,我們的軍隊就無法進行戰鬥了?」
「可以,但我們需要想辦法在那種蠻荒之地保證後勤供應。也就是說在蠻荒之地作戰的時候,我們需要先確立後勤保障的中心,然後修建公路或者其他什麼東西把中心和戰區連接在一起。國防部長先生,現在的美軍極度依賴後勤。」
「可我們的對手不也是在這塊蠻荒之地作戰麼?」國防部長依然不能接受李奇微的說法,「他們能做到我們就做不到?」
「共和國早就在波斯灣沿岸修築了標準相當高的公路,他們的公路都通到了卡達半島。他們的軍隊開進到阿布達比的路途上,只有兩百公路左右沒有公路,但他們的工兵肯定已經在修路了,估計都快修好了,而且根據阿拉伯人提供的情報,他們還在阿布達比附近建造了機場。如果現在或者明年上半年正式開戰,只怕我們要在後勤壓力遠比敵人大的情況下作戰。」
會議桌上的各位面面相覷。
就在這時候,作為陸軍最高指揮官參加會議的麥克阿瑟說道:「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在波斯灣登陸呢,那樣我們就能直接利用共和國已經建造的公路等基礎設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