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個封閉的生態裡面,有多少物種的存在才能適合人類的生存,也是一個很好的科學話題。
科學家後來發現,儘管只有八個人,但是「生物圈2號」內部投放的動物植物種類實在是太少了,他們想像中的「生態鏈」並沒有建立起來。
當然了,得到啟發的除了純粹的科學研究,還有人類社會學研究甚至心理學研究。
比如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之下,因為意見不合,即便是八個科研人員,也分為了各自四個人的兩個幫派,在平時兩個幫派之間幾乎都不溝通和交流。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中,先後進入了「生物圈2號」內部的兩批科研人員中,各自有一對男女在出來之後組成了夫妻。
更是有媒體調侃,其實這對於科學實驗來說,倒是更適合真人秀,更適合電視節目。
在後來「生物圈2號」不再進行實驗之後,便是開始對遊客進行開放,作為一個旅遊景點。
只不過當時的投資人並不希望看見這樣的結果,所以在1996年,他將這座巨大的實驗室交給了哥倫比亞大學,並且追加了4000萬美金的投資。
之後在1998年,一篇關於「生物圈2號」對於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人造海洋影響的論文,發表在了《科學》這個雜誌上。
後來人們開始認識到,原來「生物圈2號」真的可以在研究人類與地球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領域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當時的哥倫比亞大學野心勃勃,希望將「生物圈2號」打造成地球生態實驗,科研,交流的一個基地,並且自己又追加了數千萬美金的投資。
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2011年,亞利桑那大學從哥倫比亞大學的手中,接過了「生物圈2號」。
只不過不管怎麼改變,當年的那個投資人卻是一直都初心不改,從來都沒有中斷過資助,單單是維持「生物圈2號」的電力供應,每年都需要花費100萬美金,還不包括其他的費用。
如今「生物圈2號」依舊是對遊客開放,但是同時也已經啟動了幾個關於對地球生態研究的科研項目,以及人類殖民外星之後的基地維生系統的研究。
當時的葉凡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在一本《少年科學畫報》上面看到了一篇關於「生物圈2號」的報導。
當時給葉凡的感覺就是兩個字:震撼。
葉凡當時瞬間就覺得人類真的還可以這麼偉大。
等到後來長大了之後,葉凡才發現,這個對他少年時期造成了很大影響的「生物圈2號」,其實最後是失敗了。
但是後來葉凡仔細一想,這場實驗,真的可以用「失敗」來形容嗎?
建造「生物圈2號」並且開始實驗,本身就是為了證明,人類是否可以通過一個密閉環境下的生態系統生存下來。
只有生存下來了,自然就可以證明很多東西,生存不下來的話,難道就不可以證明另外一些東西嗎?
比如說影響大氣各成分比例的新原因,或者是溫室效應對於海洋的影響,甚至人與人在極端環境下的社交模式,這些不都是通過「生物圈2好」的探索得到的嗎?
「生物圈2號」用客觀事實證明了,地球通過幾十億年的金華,孕育了生命,成為人類適合的居住的星球,是有萬千內在聯繫的原因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就可以模擬出來等
而這也是恰恰說明了「生物圈2號」的實驗並能夠被簡單的歸類為失敗,因為它讓人們認識到了地球家園的唯一和可貴。
與此同時,人類也是知道了尋找新家園的道理,不僅漫長,而且還充滿了坎坷。
未來人類是要殖民太陽系,走出太陽系,面對星辰大海的,這樣的實驗是必須要做的,而且這個艱苦困難的過程中會有無數的挫折和犧牲。
更何況當時只有3萬平方米,換算下來也就20畝地,如今的蔬菜棚都有10畝一個的了。
然而這也是可以從另外一種程度來說明,也就是說連20畝地都管理不好,那麼以後之殖民地球外面的時候,又要如何進行呢?
更何況面積不是越大越好,要考慮到生物圈建造的目的,並不是在地球上另起爐灶,而是在其他的星球上建立生態,考慮航天投送能力,任何物資都不能夠太多。
再加上對於大氣層面的研究報告,也是為後來的人類做出了啟發,單單是全球這麼大的環境系統,往其中排放04%含量的二氧化碳,都會對起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所以「生物圈2號」最終失敗的結局,是一種必然,因為它根本就玩不轉。
葉凡從系統中兌換的維生系統,其實有很多方面也是跟這些息息相關,只不過這其中需要消耗龐大的電能。
其中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電解水來進行供養,以及利用核聚變的無限能源,帶來的強日光燈照射模擬太陽環境,維持植物的種植。
維生系統的思路,並不是去營造一個完整的生物圈,因為那樣太過於複雜而且成本太高非常的難以實現。
其最核心的思路就是能量向各種生存物資的高效轉化,例如電能介入的水循環,氧氣循環等,以及人造光源的高效農作物的栽培。
而未來的殖民基地,葉凡也是有過初步的打算。
畢竟失敗的先例在前邊,所以葉凡並不會採用構建生物圈的方式來進行維持,而是以核聚變的能源作為主要能量,維持生存物資的持續性。
然而葉凡卻並不甘心於此,因為冰冷的鋼筋鐵板之下的家園,並不是真正的家,只有擁有泥土,擁有天空和生態環境,才是一個真正的家園。
「生物圈計劃」葉凡必須要搞,不僅僅是按照前人的思路,而是利用自己兌換出來的維生系統,以及自己龐大的資金儲備以及科技水平,來製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
這不僅僅是為了驗證人造生物圈的可行性,而是要在以後大唐科技走出地球之後,在外太空殖民的生存性。
「葉總,我講完了。」那名年輕人在說完之後,便是鞠了一躬,面帶忐忑的看著葉凡。
「你有團隊?」
「有,我們的夢想,是驗證在外太空環境中建造生物圈是否可行,只不過苦於沒有資金支持,所以我們也來這裡砰砰運氣,看看是否能有投資人。」
「可以,明天帶著你的團隊,來大唐科技見我,給我一個你完整的項目方案,若是審核通過,
你們在資金方面不必有過多考慮,大唐科技會承包你們的研究費用,八十億應該夠了吧。」
葉凡摸著下巴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什麼叫一擲千金,這哪裡是一擲千金啊,這特麼是一擲萬金都毫不為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