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允炆,你真是朕的好皇孫

  第6章 朱允炆,你真是朕的好皇孫

  當看到朱標之死時,朱元璋就在猜測誰是建文帝,只不過那時的他,還從未考慮過是朱允炆。

  可沒想到的是,朱標之後,自己居然直接把朱允炆捧上了皇位?

  按理來說,自己並非昏君,應該不會犯這種致命的錯誤啊。

  自古以來,以天道倫常而言,儲君都是從子嗣中選,哪有直接選孫子的?

  除非兒子輩都死絕了。

  從皇權的角度而言,選孫子作為儲君,必定會引起其他子嗣的不滿,從而動搖國本。

  莫非那時候,自己真的老糊塗了?

  可能真如李晗所言,妹子和朱標的過早離世,導致自己性情大變,做出了糊塗的決定。

  而且,李晗還在信中說,朱允炆讀書讀傻了,優柔寡斷毫無主見,這可是當皇帝的大忌啊!

  可朱允炆這孩子看著聰明又伶俐的,難道是自己看走眼了?

  不過,這黃子澄又是誰?

  朱元璋決定繼續看下去尋找答案。

  「這黃子澄,讀書考試一級棒,洪武十八年的探花並非浪得虛名,只是視野和格局也就比小鎮做題家強點。」

  朱元璋心道,原來是三年後的探花啊,怪不得自己現在不識此人。

  「平心而論,朱允炆其實還算聰慧,在其被立為太孫後,擔心諸王擁兵自重,開始考慮削弱藩王的權力。

  按理來說,新皇上位,為了皇位穩固,削藩實屬正常操作,可壞就壞在,這倆削藩的方法,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朱元璋重視親情,骨肉相殘是他的大忌諱,此時看到朱允炆要削藩,不由皺起了眉頭。

  不過李晗確實說的有道理,朱允炆繼位,鎮不住那幫皇叔,削藩也是無奈之舉。

  此時,他已經逐漸明白,明初巨變是怎麼回事了,必然是因為朱允炆削藩引起的。

  只是,朱允炆到底用了什麼昏了頭的法子削藩,才導致慘敗的?

  「朱允炆繼位後沒幾個月,便著手準備削藩。」

  好啊朱允炆,還真是朕的好皇孫,這麼迫不及待的就想對自己的叔叔下手了嗎?

  朱元璋的眉頭越皺越深,心中的火氣也是越來越大。

  「時任兵部尚書齊泰建議,應該先削藩王中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以雷霆之勢搞定朱棣,其他藩王也就迎刃而解了。

  說實話,齊泰的建議其實才是最優解,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誰都懂,可黃子澄他不懂啊!

  為什麼說黃子澄是個書呆子,他認為周、齊、湘、代、岷諸王在洪武時期已有不法行為,削之有名。

  而且應當先削奪周王,周王與燕王同母,削周王相當於剪燕王的手足。

  這是什麼混帳邏輯?這就等於大聲告訴朱棣,誒,我要對你下手了,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我先弄死伱的兄弟再來弄你。

  只要朱棣不是傻子,自然就會在建文帝對周王下手時做好準備了。」

  對啊,黃子澄這麼做,豈不是打草驚蛇?

  朱元璋也是連連點頭,這洪武十八年的探花,就這水平?

  看來,三年後的探花,要換人了!

  「然後朱允炆竟然採納了,好吧,採納就採納了,但黃子澄的削藩計劃,你朱允炆貫徹到底也行啊!

  在相繼逮捕周王、湘王、代王,又廢朱橚及岷王為庶人。

  彼時朱棣為了逃過朱允炆的屠刀,竟開始裝瘋賣傻,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胡言亂語,大夏天的蓋棉被,甚至還跑進豬圈裡吃豬屎。」

  朱棣竟然還被逼得吃豬屎?

  朱元璋哭笑不得,一邊是兒子,一邊是孫子,他著實不知該如何評價。

  只是看到親兒子被逼到這個程度,他著實有些心酸。

  「要說此時,一鼓作氣將朱棣拿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可就在這關鍵時刻,朱允炆他居然心軟了!

  朱允炆又下詔讓燕王議周王罪,朱棣上書,替周王申冤,朱允炆覽書後,頗為悲傷,認為事宜且止,這可把齊泰和黃子澄急得跳腳。」

  怪不得信中說朱允炆優柔寡斷,還真是沒說錯!

  朱元璋作為一代雄主,深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可沒想到自己的好皇孫,竟然還能整這麼一出?

  真是迂腐至極!

  朱元璋此時恨不得把朱允炆抓過來,痛揍一頓,這熊孩子,不知道一旦削藩開了頭,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嗎?

  「朱允炆一邊假意悲傷惺惺作態,一邊卻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王,復調北平永清左衛、永清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

  鈍刀子殺人,最是要命,這一下,可徹底把朱棣給逼急了。

  不日,朱棣便以靖難之名,揮師南下,徹底打亂了朱允炆削藩的節奏。」

  好啊,沒想到還真是你啊老四!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確定了是朱棣造反之後,朱元璋還是忍不住狠狠暗罵了一句。

  一方面恨朱允炆對自己的叔叔太狠,另一方面,又恨朱棣真的造反了。

  朱元璋很矛盾,恨不得把兩人綁到自己面前狠狠地抽一頓出出氣。

  「要說朱棣是不是有反心,可能有一點,但不多,其中一部分可能是道衍和尚給撩撥的,另一部分,便是被朱允炆給逼的。」

  這道衍和尚是誰?

  朱元璋眼中閃過精光,此子斷不能留!

  心中想著,要向李晗上仙問問,道衍究竟是誰,接著又看了下去。

  「其三,朱標死後,為了給朱允炆繼位掃清障礙,由於沒了馬皇后的勸阻,朱元璋開始對功臣舉起屠刀。

  李善長、藍玉等人紛紛被朱元璋以各種名義處死。

  幸好徐達在洪武十八年時因背疽而死,否則,恐怕也逃不過這場大清洗。」

  看到這裡,朱元璋已是一身冷汗,雖然在看到立朱允炆為太孫時已經想到這一層了,但是沒想到自己會幹得這麼徹底。

  還有,等等,徐達會在三年後因為背疽而死?

  如今,徐達已經患上背疽,本以為是小病,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徐達、常遇春等人是他朱元璋的拜把子兄弟,也是他的左膀右臂,幾人在多年的戰爭中,早已結下深厚情誼。

  常遇春已經病逝,朱元璋不想看到徐達再死在自己眼前。

  不過,既然李晗上仙已經算出此事了,那麼他應該有治療徐達背疽的仙藥吧?

  想到這裡,又看著佛案上的萬古黴素,朱元璋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看回手中的書信,朱元璋長長嘆了一口氣,李晗上仙的信中,全是天機。

  只是這天機,真是令人惱火。

  本以為知道了明初巨變是怎麼回事後,心態會稍稍好一些,沒想到信中接下來的內容,卻讓他的血壓再次飆升。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朱棣南下,南京朝廷無將可用,於是乎,大明初代戰神,李景隆閃亮登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