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韓信的問題

  第386章 韓信的問題

  與陳洛交談了幾句後,韓信生起了不小的興趣。🍫🍫 ❻9şђù𝐱.ς𝓸Μ 🐍🎉

  如果對方這樣的人物出現在七八十年,乃至上百年前,自己心裡不會有絲毫驚訝。

  亂世多良將。

  春秋戰國五百載,將星璀璨,冒出了孫武、樂毅、田單、白起、廉頗、趙奢、李牧等一流甚至超一流名將,而秦末亂世,短短數年,更是有項羽以及自己這兩個獨一檔的存在,至於一流名將,多如繁星,敗在自己手裡的都不下一掌之數。

  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總有英雄手持長戟,怒而奮力。

  待到天下安穩,世人心中缺了那股子「氣」,將星便漸漸暗淡。

  這幾十年來,大漢勉強夠得著超一流標準的,韓信覺得也就周勃家那小子了。

  一流將領倒還有不少。

  可與秦末的盛況相比,大為遜色。

  不過自己曾與江寧感慨探討過這個問題。

  陳洛的觀點一針見血。

  天才乃由百分之一的天賦與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組成。

  雖說那百分之一的天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亦不能忽視。

  哪怕天才隨隨便便就可以參悟出真理,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好比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創建了微積分,但他試圖去炒股謀利,卻被狠狠割了韭菜,虧掉了近十年的工資,最後留下那句名言「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算不准人類內心的瘋狂」。

  要知道數學與股市之間的偏差,可遠比文學到科學,農事到兵略之間的差別要小。

  而這些方面的天才走偏到另一條道路上去,那他們恐怕連水花都濺不起來。

  若是軍事天才大半輩子都沒機會接觸行伍,終日與柴米油鹽打交道,唯一沾染血腥的機會是庖廚的案板,無人知曉他有指揮千軍萬馬的潛力,埋沒在鄉野之中,成不了名將。

  要知道白起都不是一上手便執掌數十萬軍隊,而是從軍隊慢慢鍛鍊成完全體,靠著功績揚名,最終一步一步成為大良造,成為六國將領最害怕的敵人。

  沒有前期的那些「經驗寶寶」,他想要成就殺神的名號,恐怕沒有機會。

  恰恰從惠帝年間到當今,除了持續了不到一年的七國之亂,其餘時間皆是天下太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指揮數十萬人進行大規模的軍團會戰,小型戰役都得在邊關等不長眼的匈奴人來侵擾,才有機會進行還擊。

  太平盛世多瑣碎政務。

  因此治世能臣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名聲不顯,漢初那十幾年間只靠蕭丞相與江寧扛大樑,倒是這幾十年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丞相。

  不過這反倒印證了陳洛的說法。

  天才亦要在正確的方向上經過一點的鍛鍊,方才可以閃耀光輝。

  如此想著,韓信微微眯眼,從陳洛臉上掃過。

  按照江寧的說法,自己面前這位陳伯玉沒進過行伍,便有如此見識,莫非是有人專門教他這麼說,來討我歡心的?

  生起一絲疑心,他決定專門設問,再從回答中探得虛實。

  當然,哪怕對方的回答不盡人意,自己也不會點破,畢竟對方是陽夏陳氏子弟,看在江寧的面子上,沒必要鬧得不快,若是講得精彩,那自己或許可以將當年燒點的那捲兵書版本重新寫下來,贈與江寧的這個後人。

  「伯玉啊,你說喜歡看我那幾卷兵書,我可否出題來考考你。」韓信沉聲問道,「我也好在考驗中來看看你的水準,到時候好給伱送去合適的兵書。」

  剎那間,屋內眾人皆是呼吸放輕,動作整齊劃一,全部扭頭望向陳洛,宛如經過排練。

  他們眼中的艷羨滿得快要溢出。

  好傢夥。

  我們連挨淮陰侯罵的機會都沒有,他卻要專門出題考你。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今晚我們就夜讀《春秋》,呃,夜讀《淮陰兵法》!

  猶豫一剎,陳洛平靜地點頭應道:「還請韓大將軍出題。」

  自己之所以遲疑片刻,是在思考韓信的題目會是什麼難度。

  要知道當年宴飲,除了比試射箭這樣的「武鬥」外,還有「文斗」,即是提出軍事上的假設,來讓與宴者破解。

  韓信提出的問題,曹參、周勃偶爾可以解開一到兩題,自己則總共都只解開過十來題。

  有些題目甚至問完全場,都無人解答,他們就會選擇抱著題目去找項羽要答案,然後得到固定的答案就是「是平原嗎?是就帶著三萬騎兵衝過去,不是的話就退到平原,然後帶著三萬騎兵衝過去」,聽完後,韓信倒被氣得不輕。

  這足以反映出韓信提問的難度,一般人真答不上來。

  雖說陳洛自忖他比當年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但韓信真要問出那些極度困難的題目,自己估計給不出完美答案。

  不過現在他是在考察晚輩,應該不至於難度拉到很高。

  「若是伯玉你有三萬步卒,攜帶半年的糧草,敵軍有五萬士卒駐守關隘,城西有河,城內糧草足以用三個月,而你要儘快打下這座關隘,該如何去做?至於關隘不算險關,城牆較為低矮,若是十比一的兵力攻城,則可在三個時辰內攻破。」韓信將問題說出。

  屋內其他人聽完後,紛紛開始低頭思索。

  現在淮陰侯是向伯玉提問,不代表自己可以放棄思考,只在邊上等著答案揭曉。

  學而不思則罔。

  韓氏屬於軍功貴族,哪怕沒有參軍,但子弟多多少少會接觸到兵法之類。

  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

  因此他們根據韓信給出的條件,已經開始進行分析。

  韓旭同樣在內心嘀咕起來。

  題目中強調己方以十比一的兵力攻城,可在三個時辰內攻破,屬於必要的解題步驟。

  至於題目中的其他附加條件,則屬於將領要把握住的機會,將它們利用起來,達成一舉攻破關隘的前置條件。

  他的想法,與屋內絕大部分人的想法相似。

  而圍繞著這些條件,韓旭繼續深入思考三個方面。

  其一是己方糧草多於關隘守軍。

  若是在圍城戰將守軍糧食耗光的話,那麼部分守軍必然會因為飢餓失去戰鬥力。

  雖說形成十比一的兵力差,是不可能,但至少可以將兩方戰鬥力持平。

  其二則是城西有河。

  要知道城西有河的話,若河流的地勢較高,可以試著引水淹城。

  到時候水勢上漲,外加城牆低矮,那麼城內守軍的處境就會相當尷尬。

  進攻關隘的難度便是大大降低。

  其三則是進攻前應當在河對岸紮營。

  這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遭受敵軍偷襲。

  畢竟軍隊渡河的時候就是最脆弱的時候,基本上沒有防禦手段,何況渡河的動靜不小,基本掩飾不住,哪怕是在夜裡偷渡,巡視的守軍都能發現。

  不得不說,韓氏子弟還是有兩把刷子。

  換成普通人來應對這樣的局面,大概率會手足無措。

  他們在短時間內思考出來思路,中規中矩,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錯誤。

  如果在戰場上用出,同樣不會屬於敗筆,至少不會導致軍隊走向慘敗。

  而聽完問題的陳洛,倒是陷入了沉默。

  大意了,這道題目並非以前聽過的那些老題。

  也是,以韓信的能力,想要設計出全新的場景,再在此基礎上設問,不是難事。

  不過這道題目確實有點意思。

  強調己方的三萬軍隊皆是步卒,到底是為了在機動性方面進行限制。

  還是被項羽的沖陣言論給整怕了?

  輕揉下巴,陳洛先把亂七八糟的想法先放到一邊,繼續思考。

  韓信的題干里有陷阱。

  這道題目是標準意義上的「韓式軍事題」,存在迷惑項。

  單看兩軍糧食儲備上的差異,或許會讓不少人想著從存量差上入手。

  但陳洛了解韓信的出題風格,若是想著從這方面解題,便大錯特錯。

  題目明確給出了兩方存糧的差距,但屬於上帝視角,真在戰場上領兵打仗,能得知城內守軍的大致人數就算不錯了,想要清晰了解城中的糧食儲備,屬於無稽之談。

  除非你在城中提前安排好了細作,而且這名細作還得擁有一定地位,可以接觸到糧食儲備的相關內容,但在大軍兵臨城下,細作想要傳遞情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何況韓信並未給出敵軍中有己方細作的條件,那麼就不能在題目的基礎上隨意添加條件。

  不然自己說開著強襲高達,直接把城牆轟開,豈不是無敵的。

  這個「上帝視角」的坑,當初可是把曹參、周勃等人都坑進去過,這些人栽了兩三回,後來學乖了,首先便開始考慮韓信的問題中哪些條件屬於盲區,才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

  至於城牆低矮、城西有河之類的條件,算是干擾項,可以將它們利用起來,但絕非使用它們即能贏得整場戰役的勝利。

  韓信的問題往往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加上紮實的軍陣基礎,才可以得出最終的答案。

  那麼真相只有一個。

  陳洛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韓大將軍,以我的思路,需是誘敵主力出城,而趁機襲城破之,奪取關隘。」

  屋內其他人紛紛愣住。

  這和他們的想法差了十萬八千里。

  靠著圍城消耗守軍糧草,難道不是明擺著的最優解嗎?

  韓信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只是問道:「如何誘敵出城?」

  「背水結陣,敵軍若見,必然來攻。」陳洛流暢地應答。

  韓信聞言倒是一愣,接著笑說:「你這是化用我當年井陘關與匈奴那戰的思路啊,不過沒錯,背水結陣,敵將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以主力出城而攻,而且他們知道自己餘糧不多,必然想著一舉擊潰,嗯,留守之軍不會太多。

  這個時候你再派軍繞行攻城,對方主力又在正面無法迅速擊潰你背水結陣之軍,便是陷入纏鬥,無法回撤。

  待到城破,那麼敵軍必然士氣一落千丈,然後被輕鬆拿下。

  你這個答案,我很滿意,到時候我給你的兵書,會專門用心寫一份。」

  說完這些,韓信亦是有幾分恍然。

  自己很久沒動筆寫過兵書了,縱使近些年裡,他一直保持著以前的習慣,會去翻閱各地的地圖,與史書、戰報上的記載進行對比,在腦海里模擬相應的場景……

  可他卻懶得提筆,將心中的感悟落於紙上。

  或許是因為當年有人催著想看稿件,自己方才維持著動力吧。

  現在那個人不在了,但他的後輩似乎有同樣的興趣,可以讀懂自己的兵書。

  那就寫給他看吧。

  「多謝韓大將軍誇獎,多謝韓大將軍贈書。」陳洛起身行禮。

  屋內的其他人,完全聽傻。

  自己連思路都沒跟上,結果發現問答居然已經結束,看起來韓信對答案分外滿意。

  莫非這就是強者?

  至於聽到韓信後半段的內容,眾人望的羨慕之色更濃。

  按照韓信原本的說法,是與陳洛進行書信往來,但現在則加碼到專門給對方寫一版兵書。

  這樣的待遇代表著什麼,那些陽夏陳氏子弟可能只覺得特殊,但淮陰韓氏的子弟,簡直下巴都要驚得掉下來。

  之前陽夏文貞侯去世,家主焚燒手稿,以表紀念,而後再未動筆寫過兵書。

  別說單獨寫書的待遇沒人享受過,就是寫書都沒寫過啊。

  不過待到內心震撼勁過去,他們恢復理智之後,倒是想清楚了。

  韓信之所以願意專門再寫一版兵書,確實是欣賞陳洛的表現,外加對方陽夏陳氏子弟的身份,雙重因素迭加,方才有現在的效果。

  兩個原因,缺一不可。

  「難道不能圍城作戰嗎?」仍在糾結問題的韓緯,弱弱問上一句。

  韓信聽見這話,用寵溺且無奈的眼神望著自己這個曾孫,仿佛在說「沒事了,自個玩兒去吧」。

  片刻後,他悠悠嘆了口氣,像在感慨,又像在回答問題般道:「所幸大漢太平無戰事啊。」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