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劉端慌了,陳洛面聖
長安的使團抵達膠西國後,當即掀起了一陣旋風。,-*' ^ '~*-.,_,.-*~ ~*-.,_,.-*~' ^ '*-,
其中最為激動的,莫過於膠西國相。
天使簡直來得太及時了啊!
自己可以侍奉昏庸的君主,大不了辛勞一些,同樣可以為百姓謀福祉。
但劉端的本性殘暴無道,外加有些神經質。
這樣的君主不可能聽從臣子的勸諫,稍稍有所逆悖,便可能惹來殺身之禍。
故而膠西國派出親信,組成使團,向長安上書。
自己則在這些日子裡一直稱病不朝,惹不起便躲著。
不過主使團被截殺,親信除了抵達關中後傳來過一封書信,便再無消息,這讓膠西國相惶惶不可終日。
待聽聞朝廷派人專程前來調查,他差點喜極而泣。
自己的上書終於得到回應了嗎?
要知道文書裡面記載了劉端的那些罪行,其實他並非是想要扳倒對方,那是李序的思路。
作為膠西國相,他也是官場老手。
之所以選擇上書舉報,主要是為了讓天子明白,自己難以與劉端進行配合,暗示將調往他處。
使出這種手段,其實一般會降低自己的印象分,最終只能平調甚至左遷。
可比起性命來說,地位和俸祿稍稍降低,對膠西國相來說真不算什麼大事。
令他萬萬沒想到的一件事,那就是從長安來的使團全副武裝地進入了夷安縣,連王都高密瞧都不瞧上一眼。
膠西國相想破了腦袋都沒想到這是什麼情況。
難不成並非自己的文書將天使們引到這裡來的?
……
夷安縣衙內。
「以上內容我全部說得與事實相符。」龐縣尉面色平靜道,「事情總的來說,就是這樣。」
由長安而來的那些天使,正坐在他的對面。
不過和常規意義上的天子使臣有所差別,這些人個個五大三粗,帶著幹練的氣質,顯然並非文官出身。
看來這次調查應該是動真格的啊。龐縣尉不由得在心底感慨。
如果朝廷沒有非常重視這件事情,那完全沒有調動軍中官員前來的必要。
畢竟軍隊屬於獨立的體系,和常規的文官調查存在差異。
最主要的區別,即是文官探訪案件,需要尋求當地官府調動差役幫助,如果中途遇到險情,只能聽天由命,但由武將統率的軍隊,便完全可以獨立辦案,僅需要去地方官府翻開卷宗,至於辦案中有人想要阻撓,他們可以自行解決。♔✌ 69รħuЖ.Ⓒㄖ𝔪 💢🍮
「這樣啊。」為首者若有所思,不過啥也沒聽出來,他扭頭詢問道,「路公,你怎麼看?」
坐在一處不起眼位置的老者,緩緩開口說:「此人並未說謊,而且我觀其卷宗……趙將軍可否前往旁處一聽。」
「可。」趙將軍應答。
兩人走到門外牆角。
趙將軍先行開口,「路公,我借幾分薄面將您請來,就是為了不辜負陛下的囑託,因為辦案這事,我是不懂的,而您的能力恐怕整個長安城都鮮有人出其右,所以接下來您說什麼就是什麼。」
對方作為屈神探的關門弟子,在景帝朝破獲了無數大案要案,現在處於半隱退的狀態,自己動用了不少人脈關係,才讓對方加入到他們這支隊伍中來。
他作為武夫,不懂得那些彎彎繞繞,但治軍多年,明白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由專業的人去做。
保護證據、證人,抓捕兇手,自己帶著那些手下屬於專業的,但搜證調查,面前的路老才是這方面的專家。
面對趙將軍誠懇的目光,路老沉吟片刻,接著緩緩開口道:「老朽聽那龐縣尉敘述事情的章法,似我師門中人,但趙將軍放心,我不會因此有所偏頗。
老朽分析了他講述的內容,兼翻閱了一些卷宗,發現這次案件疑難有三處地方,即那些百姓的動機和膠西國的官吏變動。」
「這不是兩處地方嗎?」雖然不會探案,但趙將軍覺得自己的數學沒有啥毛病。
「是老夫沒說清楚。」路老咳嗽一聲,同樣是表示對方不要打斷自己的思路,接著道,「第一處難以解釋的點,是那些百姓最初遊行示威的動機。」
他眯了眯眼:「此乃這起事件的整個起源。如果他們沒有遊行示威,那麼膠西王便不會下達強行驅趕的命令。
而且我聽說周邊的幾個郡縣同時出現了數起遊行,只是處理得較為妥當,沒有演化為暴力事件。
但這些遊行的產生,難道是巧合嗎?」
「我倒覺得可以解釋。」趙將軍摸了摸下巴,「聽說膠西國提前徵收芻藁,導致百姓苦不堪言,產生民怨,導致了各地皆出現遊行。」
「喔。」路老不置可否。
他從來不相信巧合,所以對任何合理的事情都保持著相當的懷疑。
當然,這並非是說一定存在幕後黑手,亦有可能說是罪在劉端,強行徵收賦稅,壓迫百姓,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接著說:「至於第二處難以解釋的疑點,即是百姓為何敢衝擊縣衙,甚至殺死縣令。
要知道絕大部分百姓見到差役,心中無可避免會帶有畏懼情緒,不敢靠近,只有那些剽悍的兇徒例外。
但要說衝擊夷安縣衙的那兩百多號百姓皆是兇徒,那他們在衝擊完縣衙,殺死縣令後,卻沒有做更加過分的事情,而是四散離開,這有些不符合常理。」
殺官往往和造反會聯繫在一起。
當然,單純的殺官不是沒有,可大多屬於個人行為。
團伙殺官犯罪之後,似乎他們不造個反,都對不起自己的勇猛。
「這些事情是和本案有關的疑點,至於我查看膠西國這些年的官員變動,發現了一處更加奇怪的疑點。」路老提及此事,壓低聲音道,「幾乎沒有一位兩千石官員正常調走。」
「嗯?這……」哪怕這位趙將軍神經大條,都能夠意識到這件事情很不對勁。
兩千石的官員職位趨於穩定,一般三五年都不會發生調動更改,但劉端的膠西國已經建國近二十載,幾乎沒有兩千石的官吏正常調走,那就屬於相當不正常的事情。
「還請路老指教。」趙將軍思索片刻,發現自己雖然知道有問題,但完全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方式,於是選擇虛心求教。
「速度收集相關證據,抓捕參與夷安縣殺官案的罪犯,哪怕倉促了些,但在三日內必須押送他們離開膠西國,回長安。」路老神色凝重。
前面兩處疑點,哪怕背後真有問題,亦只能說明這起案件不簡單。
但第三處疑點真被證實了,哪怕自己待在軍中,但只要在膠西國地界,都不能確保絕對的安全。
「明白了。」趙將軍深吸一口氣。
……
高密城。
膠西王宮。
聽聞長安有使團進入膠西國內,劉端莫名就感覺到一股煩躁之意。
現在又沒有什麼節日,亦離年關尚遠,自己那位弟弟莫名派人前來,究竟是什麼意思?
神經病並非傻子,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便察覺到了不對勁。
但劉端沒有輕舉妄動。
按照他的計劃,是打算在使團進入長安之後,再在宴會上探探那些人的口風,詢問對方的調查方向。
若是他們的調查真對自己不利,那便用威逼利誘的手段對付。
聽話者用美人黃金收買,不聽話者製造些許意外。
等他們回到長安匯報「一切風平浪靜」,自己則天高皇帝遠,又可以繼續逍遙快活。
「如果阿父還在,那該多好啊。」劉端憤憤拍桌。
如果仍是阿父掌權,自己完全只需要在年關之際前去長安,在宮城內痛哭流涕,阿父便會心疼自己。
但現在掌權的是劉徹,他對於自己這個弟弟,完全琢磨不透,且隱隱心有畏懼。
劉端感覺真要是觸碰了對方的底線,親情絕對不能讓對方產生分毫猶豫。
正在他打算見招拆招的時候,底下人又送來了另外一則消息。
那些長安而來的使團,僅僅在夷安縣進行停留,派人前去周邊幾個縣城走訪,便大部隊便直接離開,而唯有三人前來高密拜謁。
劉端當即拔劍,將身邊的宦者砍了兩個,嚇得報信的官吏面如土色。
當他氣頭過去之後,心頭就開始害怕起來。
這個糟糕的訊號,代表著一切似乎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
不過恐懼過後,冷靜下來的劉端,思考起了對策。
瘋子和傻子從來不能劃等號。
做了這麼多年的諸侯,劉端明白權力的運行規律。
在這基本框架下,他知道該如何降低事件的影響力,以保存自己的性命。
深吸一口氣,他安安靜靜地坐在案牘前,開始撰寫文書。
縱使這幾封信無法做到先於那伙使團抵達長安,但時間不會相差太久。
而使團返回長安,需要層層上報,過程中必然會耽擱時間。
正是有了時間差的存在,劉端便能派人趁機去推動自己安排的計劃。
到時候皇帝想要降罪?
哼,絕無可能。
將寫畢的帛書捲起,劉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自信的笑容。
……
除了劉端外,整個膠西最慌張者,莫過於膠西國相。
自己原本以為盼來了救命稻草,沒想到這根稻草瞬間被風給刮跑了。
當他得知那支使團進入夷安縣,待了不到旬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速離開。
整個人都懵了。
我都想好說辭,該怎麼聲淚俱下地控訴自己的悲慘遭遇,以換取同情。
結果你告訴我白準備了?
沒法演苦情戲的膠西國相,只能繼續選擇裝病。
要知道國事,他不是不想管,而是根本不敢去管。
面對劉端這樣的精神病君主,最好的生存方式並非曲意逢迎,去進行吹捧,而是努力降低存在感,讓對方完全不記得有自己這麼一個人。
自從他稱病以來,劉端也沒派人來慰問過,這就是起到效果的最好證明。
……
待到出使膠西國的使團進入關中。
劉徹的案牘上,擺放了一封來著膠西國相的文書。
雖然文書落款的日期是近三個月之前,但按照使者自述,他們路上遭遇了數次匪盜截殺,死傷無數,最終才將它送到長安,因此有所延期。
聽到這個說法,劉徹簡直想笑。
大漢境內哪來的那麼多匪盜?
一國國相的使團遇到近十次截殺。
那麼天下安有商隊敢在九州通行,進行貿易乎?
仔細看完文書的內容,劉徹心裡大概有了底。
膠西國相使團途中遇到多波的匪盜,恐怕真不是大漢治安的問題,也不會他們運氣太差的緣故,而是另有隱情。
不過在正式早朝前,劉徹先將自己的那兩名親信喚到未央宮內。
「趙大夫、王郎中,這封文書你們看看。」劉徹讓侍從把那封膠西國相送來的文書交到兩人手中。
哪怕自己在早朝上針對劉端驟然發難,也需要有人配合才行,給他們先透個底,到時候一唱一和,便可以順利定罪。
而趙綰和王臧看完文書的全部的內容後,臉上都變了顏色。
他們原本以為劉端僅僅只是下達了錯誤的旨意,導致激起民變,稍稍加以懲戒即可。
但按照文書上的內容來看,劉端這些年內,可以說是為禍膠西,現在才發生民變,恐怕還是因為文景二朝留下的恩澤不薄,讓百姓選擇相信官府。
「八兄身為諸侯,當為一方官吏之表率,受萬民崇敬,沒想到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真是讓朕失望啊。」劉徹嘆了口氣。
趙綰和王臧對視一瞬,剎那間便明白其中的意思。
「臣會秉公行事。」兩人異口同聲道,已經想好在離開未央宮後,該如何起草彈劾膠西王的文書。
見二人領悟,劉徹揮了揮手說:「行了,伱們就做自己的事去吧。」
「唯。」趙綰和王臧應聲,行禮退下。
……
等到劉徹派去調查的那支使團正式回到長安,他專門為此將早朝提前了兩天舉行,並且宣布一併召見膠西國相的使團。
兩波使團齊聚議事殿內。
陳洛赫然在列,首次面見這位歷史上的漢武大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