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老朱:不愧是咱挑出來儲君,咱眼光就

  第99章 老朱:不愧是咱挑出來儲君,咱眼光就是高!

  朱元璋微微一笑,問道:「什麼事呢?」

  「皇爺爺一介布衣起家,在群雄並起之時,逐鹿中原,驅逐韃虜,定鼎天下,再造華夏。๑۞๑,¸¸,ø¤º°`°๑۩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๑°`°º¤ø,¸¸,๑۞๑」

  「此誠千古未有之大功。」

  「自古得國之正,惟漢與明。」

  「蓋因匹夫起事,無憑藉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如今皇爺爺既為既為天下主,華夷無間,姓氏雖異,撫字如一。」

  「鼎革創新,為黎民開萬世太平。」

  「但我大明自馬上得天下,文治卻要稍弱一籌。」

  「皇爺爺那日和我說,用讀書人,殺讀書人,孫兒誠以為然。」

  「但要用他們,就要先收天下讀書人之心。」

  「孫兒建議,修一部古今未有之巨著,收天下讀書人之心,將被胡虜入侵而丟失的文化傳承,重新續補,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包括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天下所有的人書,皆收集起來,編為一本巨著,皇爺爺以為如何?」

  朱元璋素來對被別人視為泥腿子而耿耿於懷,朱棣同樣也因為被儒生說其粗野不通文,一直心中不平。

  所以,老朱才對他的文才這般看重。

  朱棣才下了大力氣,修永樂大典。

  就是為了體現,咱家也是懂文化,有文化的人。

  故而修天下第一的大典。

  這個時代,誰家有一座藏書樓,藏了幾百上千本書,那是被無數文人羨慕無比的事情。

  有藏書的家庭,都會文人學子追捧。

  歷史上,朱棣編的《永樂大典》,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華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但後來,相傳正本消失不見,有傳言稱被嘉靖皇帝帶到帝陵中,是否屬實,尚不可知。

  而副本慘遭浩劫,大多毀於火災和戰亂,留存於世的只有幾百卷。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了。💢🐳 6➈𝕤𝓱υ𝔁.𝐜Ỗᗰ ♔★

  不過,朱允熞提出編書,除了傳承古代的文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他想在編書的時候,將自己寫的教材,也編進去。

  比如說微積分,比如說萬有引力,再比如說三大運動定律,再或者是元素周期表,甚至還可以有電的三大定律……

  雖然朱允熞對這些知識,掌握都不深,只知道一些皮毛。

  按後世的標準來說,編教材是肯定不夠資格的。

  但在這個時代,只要他將這些想法寫出來,都不用寫很詳細,就是驚天動地之舉。

  至於後面怎麼開發運用,深挖這些定律。

  世上聰明人何其之多?

  只要給他們一些啟發,有一束光,他們就能完善發展。

  華夏文明,將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將所有的國家,都遠遠甩在身後。

  但編書不是小事,他也沒有把握,老朱會不會同意呢?

  相傳,在此之前,解縉曾經提出編篡一部大型類書的建議,但老朱卻沒有同意。

  不過,朱允熞覺得,老朱拒絕解縉,應該另有原因。

  他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只是隱隱這麼覺得。

  「好啊!這個主意好!」

  老朱猛的一拍桌案,激動的站了起來。

  「收天下之書,匯著編成一本大典,好主意!」老朱哈哈大笑,來回踱步,興奮萬分。

  朱允熞目瞪口呆。

  沒想到,老朱對於編書的興趣,竟然這麼大。

  不過,想想也正常。

  老朱小時候識字不多,只能算是堪堪入門。

  但後來哪怕四處征戰,卻始終不忘學習讀書識字。

  足見他對於知識的渴望和重視。

  要不然,當皇帝之後,也無法處理那麼多奏章。

  要知道,讀這個時代的人寫的文章,可是需要相當高的文化素養。

  尤其是很多大臣,還喜歡寫文縐縐的文章,極為生僻難懂。

  編大典這種事,正好切中老朱的心懷。

  只是既然如此,當初他為何對解縉修書的提議,無動於衷呢?

  朱允熞暗暗思索著。

  這在這時,便聽得老朱問道:「依你之見,這本大典,應由何人主持編纂呢?」

  隨即,他不等朱允熞回答,又似是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得找一個精通百家典籍,學富五車的大儒來才行。」

  這句話似乎暗有所指?

  朱允熞一下子明白過來,笑道:「皇爺爺,孫兒連這本大典的名字,都想好,就叫《洪武大典》,至於總編纂,孫兒以為,非皇爺爺莫屬。」

  朱元璋聞言,先是一怔,隨即哈哈大笑。

  「洪武大典這個名字,委實不錯,好名字。」

  「不過,咱老朱的文化,擔任總編纂真的行嗎?恐怕還是另請大儒為好吧?」

  朱允熞一聽,便知道自己這個馬屁,算是拍對了。

  老朱心中高興著呢。

  只是要故意做出謙虛的樣子。

  說不定當初對解縉的提議,不予理會,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好自己出面,所以乾脆不理。

  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有傳聞說,老朱拒絕之後,還問過要如何編篡,只是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皇爺爺乃當今天子,功比三皇,德比堯舜。洪武大典,匯聚華夏千年文化之精髓,理該由皇爺爺任總編。」

  「而且,皇爺爺親自擔任總編,也可以體現天子對文化的重視,收買天下讀書人之心。」

  「再者,什麼內容適合編入進去,什麼不適合,也需要皇爺爺把關。」

  朱元璋摸了摸鬍鬚,顯然已十分心動。

  其實朱允熞還猜錯了一點。

  老朱當初拒絕解縉編書的提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解縉反對他看很多雜書。

  解縉認為皇帝應該多看儒家經典,不能沉溺於未經挑選的書籍。

  應該由大儒挑選書籍,供皇帝閱覽。

  那些「有害」的書,不能給皇帝看。

  說白了,就是想限制老朱看書的自由。

  最好是由他們讀書人,來圈定皇帝看什麼書,不看什麼書。

  提出編書,也是這個原因。

  不符合他們認可的,就不編進去,不讓皇帝看到。

  老朱這麼精明的人,怎麼可能上他的當呢?

  只不過,為了表示自己重視文化,口頭上還是讚賞了一番。

  對於他的建議,卻置之不理,完全不採納。

  現在朱允熞提出讓老朱自己把關,自己決定,他的興趣可就大了。

  不用受那些儒生的限制,還可以博一個千秋美名。

  他心中這般想著,嘴上卻又說道:「可咱已年老體衰,只恐精力不濟啊。」

  「皇爺爺只管放心,孫兒早有了想法,可另選大儒把關,皇爺爺最後挑選其中一二,審核把關即可,不用費多少精力。」

  朱元璋輕輕點頭,對他的說法,表示認可。

  大功告成。

  朱允熞喜出望外,便立即趁熱打鐵。

  「孫兒不才,或許勉強可以擔任副編纂。」

  「再挑天下讀書人,選鴻儒學子,編篡大典。」

  「兩位哥哥也正好可以參與,一則皇家子弟都參與其中,以體現重視。」

  「二來孫兒以為,兩位哥哥也正好藉此修身養性,飽讀詩書,對未來有無窮好處。」

  將這兩個丟去編書,他們就不能阻礙自己辦事,給自己添亂了。

  皓首窮經,關在閣樓中讀一輩子的書,才是他們最好的去處。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讀書,也是對他們的關愛啊!

  每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多好!

  而且,朱允炆,朱允熥隱隱都有走向「邪路」的趨勢,讓他們讀書,從此「改邪歸正」,對他們還不夠好嗎?

  這番安排,也足見他這個弟弟對兩位哥哥的良苦用心。

  老朱絕不挑不出半點毛病。

  至於他自己,既然老朱都當總編了,他身為儲君,又是當世最有「才」的詩詞大家,當一個副總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好!好主意!」

  果然,老朱聽他一說,擊掌讚嘆。

  「熞兒你才高八斗,為天下公認,正好擔任副總編,這番安排,當真最合適不過了。」

  「你對兩位哥哥這番用心,這等情誼,他們一定會謹記在心的。」

  嗯,他們肯定會恨我的。

  不過,沒關係。

  我不在乎。

  朱允熞在心中默默想著。

  「都是親生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我豈有不為他們著想之理?」

  老朱看著他,目光十分滿意,寵愛之意,已溢於言表,對朱允熞,也是越看越滿意。

  不愧是咱挑出來的儲君。

  咱的眼光,真是又准又高。

  「好,好,好!此事就這般定下來了,具體的編篡事宜,伱只管放手去辦。」

  「皇爺爺。」朱允熞見老朱正在興頭上,知道機會來了。

  「孫兒還想自己也寫幾本書。」

  這個時代出書可不是小事。

  自古有三不朽的說法。

  立德,立功,立言。

  實際上,立德依賴外界的評價,見仁見智。

  有人批評,就有人讚揚。

  特別是處於利益場中。

  只有死去的聖人,還會被認為有大德。

  活著的人,非常難。

  而且,封建禮教所認可的德,往往還十分「變態」。

  比如說,家裡沒米吃了,婆婆蠻橫不講理,生氣的打媳婦一頓,責怪媳婦。

  然後,媳婦將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婆婆吃。

  這就是「有德」了。

  吃人的德!

  立功則需要對天下對出大功,對讀書人來說,非常困難。

  唯有立言,這是無數文人最為追求的事情。

  許多讀書人都以「立言」為第一要務,以求不朽。

  朱允熞此前已寫出驚世之詩詞,但幾首詩詞,畢竟不如專門的經典著作。

  他若以七歲之齡,著書傳世,必定會轟動朝野。

  老朱哈哈笑道:「你小小年紀,還想自己寫書啊?」

  「皇爺爺,難道不可以嗎?」朱允熞抬頭,望著老朱,脆生生的問道。

  稚嫩的臉龐,目光中滿是希翼之色。

  老朱認可他寫書了,他就可以將後世的很多知識,都寫出來。

  恐怕會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吧。

  「可以,當然可以。」老朱高興無比,走了過來,一把將他抱起。

  「咱老朱家的孫子,七歲能文,還能出書立傳,這傳揚出去,是多大的佳話啊!」

  「咱老朱家,乃天子之家,是天下間最有權勢之家,也是最有才華之家,天下還有誰家能及?哈哈哈哈……」

  老朱爽朗的笑聲,迴蕩在御書房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