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輿論戰場(六)

  5月31日下午5點,麥克唐納內閣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的首席秘書推門走進大臣辦公室,就見阿瑟·亨德森大臣靜靜地躺在單人沙發上。一動不動的姿勢仿佛是遇刺死亡的著名人物擺拍的死亡照片。

  首席秘書走到外交大臣身邊,彎下腰,對內閣大臣說道:「閣下,最新消息來了。」

  阿瑟·亨德森從小憩中醒來,剛睜開眼,就覺得自己腫脹的眼皮一陣刺痛,不得不在坐起身的同時閉上了眼睛。外交大臣說道:「請給我拿一條毛巾。」

  這個工作就無需首席秘書負責,大臣的私人秘書快步走出去,不僅拿了毛巾,還端了一盆涼水走進來。就在外交大臣用濕毛巾冷敷的同時,首席秘書說道:「大臣,日本艦隊已經抵達天津港。哦,現在是當地時間的上午10點。BBC正在播報新聞。」

  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放下毛巾,坐回到座位上。他的私人秘書打開了收音機,調好了BBC的頻道,從收音機中傳出BBC新聞報導員抑揚頓挫的聲音,「……根據在中國的BBC記者報導,日本艦隊駛入中國渤海,艦隊一共有兩艘,分別是金剛號與霧島號兩艘戰列巡洋艦。從日本海軍進入黃海後,中國海軍的迎接艦隊全程伴隨日本出訪艦隊。中日兩國的艦隊以友好的姿態出現,是雙方關係的突破性發展……」

  此時,中國國防部長程若凡等人正在看著日本內閣新任防衛省總長南雲忠一從小艇上用海軍特有的輕快動作登上碼頭,率領著一眾日本海軍軍官沿著棧橋走來。

  程若凡身邊的薩鎮冰只覺得胸中悲喜交集,但他很清楚此時不是情緒發泄的時候,便仔細觀察著日本軍人。就見對面的前來的日本將校普遍都是30到40歲之間的年紀,與中國軍官相比,年齡稍微大了一點。但是在各國軍隊中來說,都是最能幹的年齡。

  這樣的對比讓薩鎮冰感覺很欣慰。當下的中國國防軍在軍官建設上並沒有出現斷層,自己這樣的高齡軍官只是極少數,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被視為何銳的國防軍對以前時代的中國軍人的懷柔。如果71歲的自己還是現在中國海軍裡面有實權的軍官,只能證明中國海軍沒有未來。

  南雲忠個頭不高,停在國防部長程若凡面前的時候並沒有抬頭,而是目光平視,向程若凡上將敬禮。等程若凡還禮後,南雲忠一中將用平緩的語速講出了此行的目的,「今天,我們日本共和國將原鎮遠號與原靖遠的船錨與航海鍾等遺物全部送還中國。30年前,兩國出於誤會,爆發了悲劇性的戰爭。日本共和國認為,任何引發仇恨的回憶都應該被消除。中日兩國上千年的友好,應該維持下去。」

  薩鎮冰回想起在黃海與日本海軍激戰中殉國的袍澤,悲痛之情油然而生。但是眼見日本在強大的中國面前不得不低下頭,歡喜之情滿溢在胸膛,差點化作淚水奪眶而出。

  與薩鎮冰相比,程若凡就沒有歷史包袱帶來的心理障礙。從十三歲進入少年軍校開始,日本就是程若凡的假想敵。程若凡在28、9歲的時候就在戰場上擊敗了假想敵日本,現在面對日本防衛省總長南雲忠一中將,程若凡心情並不激動,而是禮貌的答道:「我們中國國防軍歡迎日本國防軍的態度,就讓我們一起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船錨與等物品體積很大,需要吊車才能移動。中日兩國的軍人就在碼頭整理列隊,海上的兩國艦隊的成員則在船舷邊肅立。二十一響禮炮後,已經靠岸的日本海軍運輸船甲板上覆蓋的海軍用帆布被緩緩揭開,露出了

  吊車的滑輪轉動,日本海軍人員將吊鉤扣在已經系好的索具上,隨即向中國吊車的指揮員發去信號。轉輪轉動,隨著一陣金屬碰撞聲,索具在吊車牽引繩的拉動下全部繃緊。沉重的船錨終於脫離了日本海軍運輸船的甲板,使得日本運輸船的船身開始微微晃動起來。

  在這一刻,中國國防軍軍樂隊開始奏起了為陣亡將士譜寫的軍樂。碼頭上各國記者們也開始拍照、攝影。將這一刻用鏡頭記錄下來。

  十五分鐘後,BBC新聞台中斷了由英國專家對此次中日聯合演習的分析,插入了最新的消息,「根據BBC前線記者的報導,日本防衛省向中國國防部移交了日本作為日清戰爭勝利紀念物的船錨與航海鍾等物。加上日本根據中日的東亞各地區政治未來協議,已經在實際上將台灣的管理權移交給中國政府。除了馬關條約中滿清政府支付的戰爭賠償費沒有返還之外,中日之間因為日清戰爭導致的結果,已經被調整回傳統的東亞格局。在不久後,中日兩國軍方將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BBC將以最快速度將新聞發布會內容向廣大聽眾進行播報。」

  英國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忍不住長出口氣。最近馬克唐納政府接連召開了內閣全體會議,要求英國內閣提出有效推進中英關係的方案。阿瑟·亨德森覺得自己不太能理解一些內閣成員的心態,即將召開的第三次內閣會議了,在頭兩次內閣會議上,竟然有內閣大臣委婉的提出,「英國政府完全沒有傷害中國民眾的想法,難道中國人不具備理解這個事實的能力麼?」

  如果阿瑟·亨德森是首相而不是外交大臣的話,他一定要把說這話的幾名內閣成員擼掉。所謂的英國政府沒有傷害中國民眾的想法,其實是英國政府制定政策的時候並沒把中國人當人看。就如打死一隻蚊子的時候,誰都沒想過要傷害蚊子,只是幹掉擾人清夢的任何東西。如果英國向中國進行這樣的宣傳,從結果判斷的話,還不如直接向中國宣戰呢。

  而且這種說法無疑是要把所有責任都推到英國外交部身上。如果只靠英國外交部的宣傳便可以改變一個有著5億人口的大國對英國的看法,英國首相就該由外交部世襲,而不是由財政部第一大臣兼任。

  好在麥克唐納首相對這樣的內閣成員進行了嚴厲呵斥,總算是讓那些該死的內閣成員不再胡說八道。但在如何推進中英關係方面,英國內閣依舊沒有非常有效的思路。

  英國外交部收集到的何銳以及何銳政府內閣成員的資料堆滿了一個巨大的檔案室,能夠確定的是,這些成員最初無一例外都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者。雖然他們的出身,早年經歷各不相同。但是遇到出賣中國利益的中國人,他們第一念頭大概就是『死刑』。英國外交部認為,不用指望這些人從中國政府內部配合英國政府的政策。

  走不了上層路線,就只能走民間交流路線。這也遇到了基於兩國文化差異導致的巨大阻力。中國雖然國力弱於英國,但是中國普通民眾並不羨慕英國的生活方式。英國外交部的報告中顯示,中國民眾頂多羨慕英國上層當年在滿清時代與袁世凱時期的在華特權,以及基於這種在華特權帶來的超額利潤。

  在何銳這種民族主義政府執政的當下,英國最想洗脫的就是英國擁有在華特權的歷史形象,用這種外國特權者的形象去吸引現在的中國人,還不如對華開戰。

  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覺得日本共和國政府的做法對於自己在即將召開的第三次內閣會議上是個很好的案例,英國政府有必要拿出這樣的態度,才有可能得到中國政府的真正理解與信任。

  阿瑟·亨德森坐在單人沙發里思索著該如何做,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眉頭計劃要擰成一個疙瘩。此時,私人秘書開口打斷了外交大臣的思路,「大臣,距離今年晚上劍橋大學舉行的宴會開始還有一個小時。」

  「哦……」阿瑟·亨德森想起了還有此事。現在中國雖然是英國外交部當下首要問題,但是英國外交部的工作非常多。譬如,最近劍橋大學組織了歐洲經濟學家的會議,主題是討論這次從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今天的晚宴招待的都是各國學者與經濟界的大佬,外交大臣就得去參加,至少露個面。

  「如果中日之間的這次外交行動有什麼新的進展,請儘快通知我。」阿瑟·亨德森大臣對首席秘書吩咐了一句,便起身前往劍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