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英國戰俘在大量記者的拍照下,向戰俘營方向前進。有些記者隨著戰俘隊伍北上,有些記者則南下前往仰光。原本去仰光可以乘坐鐵路,現在鐵路至仰光的路段因為戰爭停運,記者們尋找到當地傳統的交通工具,兩人抬的輕便小竹轎子——滑竿。由當地人抬著,直奔仰光而去。
3月13日,仰光城內的守軍正處於驚慌失措之中。雖然這裡還有一個英軍旅,兩萬多英印軍,有抵抗幾天的能力。然而守軍們無人想在這裡死戰,如果不是因為司令官麥克白中將始終沒有撤離的命令,守軍大概已經跑光了。
麥克白中將在司令部內接待了記者們。與那些神色中有著憂慮的部下不同,麥克白中將神色頗為鎮定,聽到記者們詢問,「將軍,您對有可能的仰光之戰怎麼看?」
麥克白中將大手一揮,果斷答道:「我們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這裡是仰光,也是東方的凡爾登要塞!」
凡爾登是歐洲大戰時的一處著名戰場,也有另外一個稱號,『凡爾登絞肉機』。凡爾登要塞在德軍猛攻下始終沒有陷落,麥克白中將用凡爾登要塞稱呼仰光,記者們從字面意思感覺,麥克白中將要與仰光共存亡了。
此次前來的記者們都在中國待了至少幾個月,對中國軍隊有一定的熟悉度,認為中國軍隊不會濫殺無辜。便在仰光等著採訪攻城戰。
從3月13日等到3月15日,大消息傳來,何銳在中國的京城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在招待會上,記者問起何銳對麥克白中將的看法,何銳擺擺手,「我沒聽說過此人。此次受中國傳統友邦緬甸的邀請,出兵剿匪。英國匪幫負隅頑抗,都被我軍逐一殲滅。如果英國匪幫繼續盤踞在緬甸土地上,我們就會秉持除惡務盡的態度,將他們都消滅。除了要消滅在緬甸的英國匪幫,我們還要消滅在印度的英國匪幫,讓印度的莫臥兒帝國,馬拉塔王國,達羅毗荼王國復興!這一天一定會到來,我對此非常有信心!」
此言一出,新聞效果炸裂。第二天,費加羅報大標題刊登了新聞《印度,下一個緬甸?》
至於英國報紙更是不遑多讓,《中國宣稱要打進新德里》,《戰爭升級,席捲南亞的戰役可能要爆發》。
不管報紙上說的如何兵凶戰危,現實中的戰爭並未爆發。3月18日,被俘的英軍已經被送到了中國境內。
3月24日,進入印度西孟加拉地區的中國軍隊對當地的英國殖民政府,警察局,稅務體系進行了一番打擊後,開始攜帶著俘虜的西孟加拉地區的英國人,印度上層,以及負責印度當地稅收的『柴明達爾地主』,開始撤軍,返回阿薩姆地區。
3月27日,中國軍隊撤出西孟加拉地區。
3月28日,亞洲國際法庭的公訴人團結束了實地取證,宣布離開仰光以北的取證地區,返回上海。
3月31日,亞洲國際法庭公訴人團進入中國境內。
同日,麥克白中將在仰光的司令部里悠閒的喝著紅茶。根據偵查,當亞洲國際法庭公訴人團完全離開取證地區後,中國軍隊也開始北上。取證區位於仰光北部50-100公里內,也就是說,相較半個月前,中英軍隊的距離從50公里變成了100公里。仰光暫時安全了。
4月1日,新任蘇聯駐華大使莫洛托夫抵達了中國京城。第二天,按照流程,莫洛托夫前往國民大會堂向民國主席何銳遞交國書。
遞交國書是一種外交活動。當一個國家的元首要任命或召回派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時,就要用書面形式通知駐在國元首,這種文件叫國書。
國書是一國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時,由國家元首致接受國元首的正式文書。分為派遣國書和召回國書,召回國書一般在新任大使或公使遞交派遣國書時一併遞交。外交使節一般在遞交國書後方能正式履行職務。
莫洛托夫1890年出生,與何銳同年。不僅如此,莫洛托夫不到30歲就成為聯共中央書記,乃是史達林同志的忠實同志。將他派到中國來當大使,這裡面的意味就頗為深刻。
遞交國書之後,作為此時唯二正式承認中國的國家之一,何銳邀請莫洛托夫一起吃個飯。如果是正式場合,何銳與莫洛托夫只能談共事。作為私宴,兩人雖然也是談公事,卻完全可以放得開。
兩人今年都36歲,倒是有些親切。莫洛托夫一開始就爽快的說道:「何主席,在《紅星報》與《勞動報》上的一些文章,並不代表蘇共中央的觀點。」
何銳微微點頭,卻沒說什麼。《紅星報》上就將中英戰爭定性為『帝國主義狗咬狗的戰爭』。雖然蘇共裡面定然有不少委員會這麼看,但是這並不代表蘇共中央的集體觀點。如果是蘇共中央直接表態,得罪何銳政府,會損害到蘇聯的利益。
紅星報寫這樣的文章,不是寫給何銳看,而是寫給共產國際看。作為共產國際的領導核心,如果蘇聯不發表共產國際的看法,就等於不干正事。
如何取捨,如何溝通,是個非常講究技巧性的工作。既然莫洛托夫親自帶話,也算是表明了史達林同志的態度,也算是給了何銳一個交代。
之後兩人邊吃邊聊,就談到了中蘇兩國的國內經濟建設。農業方面的問題從紅軍時代就開始困擾聯共布爾什維克,莫洛托夫本人主管外交,並不管農業問題。不過史達林同志對中國土改有自己的看法,莫洛托夫自然要請教一下何銳。
「中國的農業,最大問題是人均土地不足,一家人4口人,有1公頃土地就屬於相當不錯的家庭。人多地少,是中國農業最大的矛盾。但是中國人口眾多的,導致農產品銷售渠道很通暢的優點。蘇聯人均土地數量都有1公頃,在俄國,一個農戶的擁有5公頃土地一點都不稀奇。農戶土地眾多,是蘇聯的優勢。但是因為人口少,銷售渠道匱乏,以及糧食價格過低,是蘇聯農業的特點。」
莫洛托夫即便不懂農業,卻也很認同這種辯證唯物主義的看法,不由得微微點頭。
「我國通過土改平均了土地使用權,實現了資產充足,解決了農村債務問題。現在我們正在通過集約化飼養,以及發展中國的小商品經濟,將一部分農村人口向工業化人口轉化。這會讓中國農業人口數量降低,工業人口增加會增加農產品需求,反過來促進農業生產效率。」
「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莫洛托夫也沒有藏著掖著,到現在為止,蘇聯對何銳本人的評價,認為何銳很有氣量,也不會迴避問題。
「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國家不是一回事。中國選擇通過市場經濟來發展經濟,隨著中國的工業發展,未來30年內,中國就會成為一個工業國。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小商品經濟即便不會完全消失,至少會在中國經濟結構中變得微不足道。由於社會發展,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公有經濟,在國家經濟中的占比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首發&:塔>-讀小說
莫洛托夫被何銳的氣度弄的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作為政治家,定然要以優先解決眼前問題為目標。在這方面,不管是史達林同志,或者是托洛茨基同志,都是如此。
何銳對於未來的態度,尤其是何銳說起未來30年的事情,那種順暢自然的態度。如果放在蘇共的話,會被認為是很不嚴肅的。
但莫洛托夫完全沒有小看何銳的意思,因為何銳迄今為止的功績,足以證明他有著解決短期問題的強大能力,這並非是眼高手低的人能擁有的能力。於是莫洛托夫問道:「如果想請何主席為蘇聯農業提出些建議的話,不知您有什麼看法?」
「蘇聯正在進行工業建設,出現工農業剪刀差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蘇聯能夠根據地方農業產量,建設集約飼養業,並且提高飼料量的收購價格,農民收入增加,生產積極性也會提升一些。不過集約化的飼養業風險高,投資大,要求配套技術多。還有,就是肉類存儲等設備,以及冷藏運輸問題。蘇聯氣溫比較低,冷庫什麼的,每年需要時間比中國短很多。在這方面,倒是有些優勢。」
莫洛托夫愣了楞,他能從何銳的話裡面聽出些專家的味道。但是這樣的回答又超過了蘇聯的農業經濟政策。到現在看來,並沒有借鑑意義。不過莫洛托夫也因此對何銳的評價高了一點,於是問道:「何主席,如果《真理報》邀請您在上面發表些文章,不知何主席可否願意接受邀請?」
任何能夠擴大中國影響力的事情,何銳都不會決絕。即便知道自己在蘇聯報紙上發表的文章更多的是蘇聯的一種外交姿態,何銳同樣爽快的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