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上)

  穿過巨大到不可思議的明月,虛空移換,轉眼又是陽光燦爛,湛青的天空中,一絲雲彩也無,余慈眯起眼睛,享受著外界天地絕難見到的陽光,良久,才想起身邊還有一個「影子」。→

  不過,對「影子」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只習慣性地道一聲「你去吧!」

  那影子無聲行禮,隨即投往虛空之外。身為陰陽的影子,它完美復刻了陰陽的氣息,而陰陽也終究沒有真正修煉到「百難千劫難毀其志」的境界,他有引頸就刃的勇氣,但在萬魔池所化的血海之中,受那一旦沾染,就永世沉淪的污穢侵蝕,精神卻已迅速趨於崩潰邊緣。

  越是掙扎呼號,越是崩潰絕望,其六欲濁流之下的七情訊息,就越發迅速地「注入」影子那邊,給它以支持,再加上「黑森林」秘法套取的記憶,在不與天遁宗修士照面的情況下,讓影子應付一段時間,絕無問題。

  這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做法,支持不了太長時間,但就目前而言,足夠了。

  余慈沒有用看起來更高端的種魔之術,是因為他如今已經登入長生,見識也逐步拓寬,不像以前那麼懵懂,在根基、前途這一塊上分外注意。

  一方面,種魔之術製造的是「眷屬」而非信眾,似是而非,後續影響很大;另一方面,因為元始魔主當年投注的負面情緒與天劫魔意相合,已經形成這無邊血海「萬魔池」,就目前而言,「萬魔池」是他可以操控的力量,卻沒有完全屬於他,若再他化魔種,只能是讓這些負面的力量持續增強,一時的爽快,很可能會帶來不可測的後果,故而格外小心。

  與萬魔池正相反,如今他所在的這一片廣袤天地,廣及數千里,只要是神意可及,自然就有清濁陰陽分化,將天地虛空辟出來。而且除了沒有收容進來劫雲,無限接近於真實世界,正是真界天地法則體系的投影。

  這裡就是他自辟天地的一部分,是他「心內虛空」的人間界,也是內外天地交互貫通的正途大道。

  此時的人間界,已經不是藉助照神銅鑒投射進來的世界虛影,也不再需要紫陌紅塵燈的支撐。這裡是他對天地法則體系認知的反應,對天地法則體系的認識越是全面,人間界與外界天地越是近似。

  只不過,有一點是無法模仿的,就是億萬有情眾生。

  天地法則可以彼此組合、拼接,形成萬事萬物,包括天地日月星辰之屬。唯有「有情眾生」,或者更準確地講,是有情眾生的魂魄心意,無論如何造不出來。

  那是另外一個層次的東西。

  沒有魂魄心意為主導,造出生靈,也不過就是泥雕木塑,毫無意義。

  但心內虛空可以收納生靈,從外面接引進來。之前的色蘊,如今的陰陽,都是如此。而且,隨著從白衣身上進一步感受到七情六慾的奧妙,余慈也給人間界重新定位。

  以前余慈一直以為,他的承啟天才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可如今看來,人間界大有取而代之勢,承啟天

  ,貌似已經擔不起起「天」之稱呼。

  「承啟天」中,有他最真實的烙印,可當自辟天地擴展到目前的程度,承啟天的面積雖也擴展,卻還是有限,只有千畝之地,更像是飄浮在諸天的浮島,甚至都沒有了固定的位置。只是隨著心境的翻湧變化,遍覽虛空,時而高蹈九天,手摘星辰;時而浮海遨遊,掀波擊浪。

  其中奧妙,余慈醒來未久,還需要細細發掘;而相應的絕大麻煩,也要小心應對。

  帶著複雜的心思,余慈睜開眼睛,碧紗櫥里燭影搖動,白衣已經披衣而起,坐在鏡前,由兩個侍女為她梳妝,也是為晚上的游湖宴做準備。

  余慈就知道,她對游湖宴定然極感興趣。

  對情報販子來說,這可是最最緊俏的貨源,而且這條線索後的「割手牌」,其內含價值,也要遠遠勝過天紫明丹不知多少倍。昨日若余慈「不識趣」,在利益驅使下,白衣未必會給他面子。

  當然,事關小五,余慈怎可能放棄?說到底,二人也算是一拍即合。

  感受到他的視線,白衣也不回頭,只通過鏡子反照,與他眼神交匯。隨即斂目,唇邊似笑非笑,自有一番別樣風情。

  余慈振衣而起,恰好侍婢正結了雲髻的最後的一環,白衣也盈盈起身。

  要麼說梳妝打扮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白衣本是身形偏瘦,面部輪廓過於分明,這使她的美貌更趨於中性,故而扮成男子,也是風采翩翩,絕無半點兒脂粉氣息,而還為女兒身時,容貌則欠一分柔美,多一分犀利,只是被她清高陰鬱的獨特氣質所異化,依舊顯出令人心難自持的女人味兒。

  而如今,經過擅長此道的侍婢打理,略施脂粉,將額前青絲盡往後梳,露出光潔的額頭,青絲在腦後綰成簡單卻又精緻的垂髻,末端成燕尾之形,便如新婦盛裝,珠圓玉潤,既往清高之姿,都化為雍容之態,。

  余慈雖不是真箇色中餓鬼,卻也覺得秀色可餐,心中愉悅。

  外間虛生低聲來報「老爺,八極宗的接引船到了。」

  「那就走吧。」

  二人換船直趨游湖宴的會場。說是游湖之宴,其實此刻湖上的氣氛已經緊張得要燃燒起來,前期的布置都是草草而就,若不是各方為了奪丹斗符,要調集人才,當是恨不能當晚就要「開宴」,而如今,也只是推後了一日罷了。

  再怎麼「草草」,環帶湖上伶伎的底蘊都在,如今正是彩燈高懸,絲竹入天,眾多伶伎乘畫舫而來,拼合成一處,雖還沒有當真歌舞獻藝,過門子的曲調,已經炒熱了氣氛,那些被困在周邊的修士也來湊熱鬧,真當是逛廟會,遊園子,彩聲動天,也是對緊張布置的四個陣營的諷刺,可惜傷不到那邊一根汗毛。

  余慈二人乘舟而來時,見到的就是這種景象。

  而這只是外圍罷了,真正的中央地帶,如今正是四船合圍,千舟連排,將天梁山島層層圍住,怕是連個蒼蠅都飛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