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元貞一臉不解,「有什麼好看的,再說了,我爹早就把野豬弄走了,他不在。」
「啥?你爹把野豬弄走了?」黃春臉色一變,聲音拔高了幾個度,好似要發怒。
溫元貞嚇了一跳,不過她看這裡人多也不怕,故作淡定道:「有什麼問題嗎?我爹哪回打到東西不是趁著新鮮馬上賣掉,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嘿,瞧你說的,這野豬多稀罕啊,你爹怎麼也沒等我們看一眼就弄走了呢?」黃春憋氣地說道。
溫元貞素來聰明,聞言立馬反唇相譏,「大叔,你這話真奇怪,都快入冬了,誰家不是一堆活,我們家地少,還指望我爹進山打獵掙錢,難不成我爹還要為了滿足你們的好奇心耽誤掙錢不成?再說了,咱們村子都是山,大叔要是好奇也可以自己進山打野豬啊,這樣就不用好奇了。」
黃春一噎,壓根沒想到一個丫頭片子這般牙尖嘴利,三兩下就堵死了他的話,說溫有山沒閒工夫等他們看熱鬧,而他們卻放下地里的活眼巴巴往人家家裡跑,這不是嘲諷是什麼?
「嘿!我說你這丫頭怎麼說話的,我今天非得替你爹娘好好教訓教訓你。」黃春怒了,說話間就要動手。
屋子裡突然傳出一聲喝罵,「哪來的混帳東西滾出我的家,我的孩子還輪不到一些阿貓阿狗教訓,再不走我就報官了!」
黃春一驚,伸出去的手瞬間收了回了,驚疑不定地看著房門緊閉的屋子,剛剛被溫元貞氣昏了頭,都忘了溫家還有這麼一尊煞神,當初鄧氏是怎麼把黃猛一家整出浮山村的他們可都沒忘,若是他真的打了溫元貞,只怕下個被趕出村子的就是他了。
想到這裡,黃春立馬收起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乾笑了兩聲,討好地說道:「嫂子,我就是跟孩子開個玩笑,既然有山不在我們就先走了。」
說完,黃春第一個開溜,那些心思不存的人也跟著鳥作群散,剩下的是單純過來看熱鬧的,見黃春那慫樣,好些人都啐了一口,將人罵得狗血淋頭,反過來安慰了溫元貞幾句,見鄧氏沒有出門的意思就走了。
人一走,偌大的院子又恢復安靜。
溫元貞傲嬌地看著門口,屁顛屁顛地跑到房間向陳寧雅邀功,「娘,我聰明吧,沒讓那些人占到便宜。」
「你啊你!」陳寧雅無奈地點了點溫元貞的腦袋,沉吟道:「今天是娘在家,再加上黃猛一家的事情大傢伙都還沒忘,心裡有顧忌才沒討到便宜,若今天娘不在,你確定還能全身而退?」
溫元貞老實地搖搖頭,將腦袋埋到陳寧雅的懷裡,撒嬌道:「我就是想著娘在家,肯定不會讓人欺負我的。」
陳寧雅:「......」這話聽起來怎麼怪怪的。
不過她沒心思在這上面多想,而是盯著門外發呆了好一會兒。
那邊溫有山快速把東西推出村子就頭也不回地跑了,是的,他就是用跑了,幾乎是使了吃奶的勁兒遛的,就怕再遇上村里人,好在他不去鎮上,到半道上了拐到另一個方向,這才鬆了一口氣,看著草蓆遮掩的東西苦笑連連,不過那只是一瞬間的,很快他就拋去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趕緊趕路。
來到縣城都過了午時,好在之前青樓那邊翠娘打過招呼,溫有山乾脆直接摸上那裡。
這條燈火闌珊的繁華街巷在白天反倒冷冷清清的,溫有山一路到了青樓後面,想都沒想就敲門,很快一個五大三粗地漢子開了門,看到溫有山的時候眼中閃過一絲驚異,「做什麼?」
溫有山來過兩次,顯然淡定了許多,沉聲道:「是翠娘管事交待我送東西過來的,這些是她要的山珍海味。」
漢子這才想起之前翠娘確實吩咐過,打量了溫有山好一會兒,隨口問道:「這回又是什麼東西?」
溫有山趕忙道:「有鱔魚鰻魚八爪魚海蟹爬蝦,還有一些海魚,大小不一,另外還有一頭早上剛死的野豬。」
漢子這回是真的震驚了,趕忙進去稟報翠娘,一路上還琢磨著溫有山究竟是獵戶還是漁民,怎麼弄這麼多東西過來。
沒多久翠娘就帶著三四個漢子現身,顯然之前那開門的漢子已經跟她說了,一看溫有山翠娘便笑出了一朵花,「喲,小哥可真是有本事的,我昨兒個才說,你今兒個就把東西給我送來了,這本是放眼整個慶安縣也沒幾個人了。」
昨天何家的海鮮宴可是在縣裡出名了,宴會上的鱔魚鰻魚螃蟹得到大家一致好評,今兒集市上的海貨價格明顯高了不少,只是海蟹好買,鱔魚鰻魚卻不好得,聽過好些人在集市上打聽消息,結果沒有一個商販拿得出東西的,說是在漁村那邊直接被酒樓包圓了,酒樓那邊她也打聽過了,就是包圓也沒多少,撐死就兩三筐,還是跑了好幾個漁村才收到這麼多的。
現在溫有山直接把東西給她送上門,她不高興才怪。
溫有山被翠娘一通夸,說得暈乎乎的,好在他還沒忘記過來的目的,當即把草蓆掀開,將上面幾個籃筐掀開。
只聽翠娘等人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尤其是翠娘,整個人都不淡定了,「小哥,你這鱔魚鰻魚看起來可不少呀!」
溫有山重重點頭,「可不是!不然也不用兩個人一起抬。」
「還有那螃蟹,看起來挺肥美的。」翠娘激動地說道,之前都是聽說也沒見到,現在看到這麼大的螃蟹,不是肥美是什麼?有了這些東西,他們翠紅樓也能火一把了。
溫有山見翠娘全副心思都在海鮮上面,趕忙說道:「還有這頭野豬,不小心掉到陷阱里的,我今兒一早發現的時候還有氣兒,您看......」
翠娘不甚在意地說道:「都要都要,還是老價錢,對了,昨兒你賣那些東西何少爺給你多少錢?」
溫有山也沒隱瞞,一五一十說道:「何少爺給了三兩銀子,去何府的時候何夫人又給了五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