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毛文龍放著江南的好日子不過,早就生死置之度外了,建奴殺我親屬一百多人,我活著就是為了向建奴復仇的!」毛文龍斬釘截鐵的說道,反而對劉白羽教訓道:
「人活在時間,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活著的,聖人有雲,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天下萬民,終究是排在個人前面的,我知道你這人遼東人的身份是假的,只怕和建奴也未必有仇,不過有句話你得相信,建奴是父子兄弟都下得去手的禽獸,如果被放進了中原,只怕是一場天大的劫難,不死個幾千萬黎民,只怕是不會停息……」
大哥你也是穿越的,連清軍入關導致災難你都推測的出來?可就沒想到你自己的下場呢?
劉白羽心中默默的吐糟,卻是對毛文龍說道:
「毛帥說的都是正理,只是畢竟人活著才能做事,自己都保不住了,還能做些什麼呢?郭嘉遺計定遼東,死諸葛嚇走生仲達之類,畢竟也只是小說家言,事實上麼…….」
「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對於朝廷之上的鬥爭看的未免淺了,想當然的事太多了,很多事情,不是你認為的那樣,魏忠賢現在權勢滔天,陛下依然信任我,就算陛下如你推測的,身體不是太硬朗,信王登基也必然啟用東林黨——而我也算是東林黨人?」
「毛帥你算是東林黨人???」劉白羽被雷的外酥里嫩,畢竟後世毛文龍黑材料有一條就是說他是閹黨餘孽,結果毛文龍居然說自己是東林黨?
毛文龍覺得劉白羽對明朝的黨爭是一知半解,於是微笑著給劉白羽解釋了自己的崛起經過,您還被說,毛文龍還真算是廣意上的東林黨人!
毛文龍的成名之作就是鎮江大捷,時間則是在天啟元年,明軍渾河血戰慘敗之後,後金占領了遼東大部,明軍退守到以重鎮廣寧為中心的遼西地區遼東,與此同時,毛文龍在鞍山的親屬一百多人也被後金軍殺害.遼東巡撫王化貞病急亂投醫之下,招募勇士,前往後金後方活動,毛文龍集國讎家恨一身,慨然應募,被實授練兵游擊。
天啟元年七月初,毛文龍率197名死士出發,深入敵後,先收復了長山島、廣鹿島、石城島、鹿島等二千餘里沿海島嶼,擒綁後金守島軍官胡可賓、任光先、何國用等。七月十四日抵鎮江(今遼寧省丹東市)城下,探知城中後金軍主力已出城抄殺百姓,遂暗通鎮江中軍陳良策為內應,率一百餘人夜襲之,擒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後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江大捷」。此戰後,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19],「牛酒迎勞者,不下數十萬餘。」,全遼震動,後金大恐.
「鎮江大捷」是明與後金戰爭的首勝,扭轉了一潰千里之局面,「自文龍之捷,朝議恢復有望」,消息傳到京城,朝野相賀,明廷破格升毛文龍為副總兵。兵部左侍郎王在晉評價說:「自清、撫失陷以來,費千百萬金錢,萃十數萬兵力,不能擒其一賊。此一捷也,真為空谷之音,聞之而喜可知也。」
御史董其昌也上奏說:「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
但是,這次難得的大捷,在明末這個特殊時代下,又陷入了黨爭的漩渦.同時也是毛文龍的東江鎮和登萊文官不和的開始.
因為鎮江之戰時,到達城外的明軍並非毛文龍部一支,還有登萊巡撫陶郎先所遣王紹勛部,從山東半島渡海至。戰後王紹勛爭功不得,遂報告說「鎮江大捷」是假的,毛文龍是自詡為功,這一說法歷來被攻擊毛文龍者所採用,如袁崇煥親信周文郁《邊事小記》即采此說,陶郎先也根據王紹勛的報告力詆毛文龍。
不過,王紹勛是叛徒和逃將出身,多數人不相信他,東林名臣侯震暘上書為毛文龍鳴不平:「嗟乎!龍小小一捷,固自稱奇,何足深忌?乃偏信反覆之王紹勛,不為救而故為催抑。人心不平,全在於此!」,並要求朝廷「罷郎先,逮紹勛。」
隨後,東林黨人大學士孫承宗、御史陳保泰等交章彈劾陶郎先欺君冒餉諸罪,陶郎先終被查辦,明廷將其貪墨軍餉補發給毛文龍.
登萊巡撫陶郎先是什麼人呢?他恰恰是熊廷弼重用的門生,也就是說,無論毛文龍願意不願意,都捲入了東林黨和楚黨的鬥爭當中了,而且在這次鬥爭中,毛文龍成了東林黨人鬥爭的利器之一.
毛文龍孤軍深入敵後,系遼東巡撫王化貞所遣,而遼東經略熊廷弼與王化貞不和朝野皆知,互相攻擊不斷。鎮江之戰後,王化貞繞開經略衙門單獨給毛文龍報捷,徹底激化矛盾。
熊廷弼則是更加不滿,遂上言:「文龍發之太早,致使奴恨遼人,焚戮幾盡。灰東山之心,厚南衛之毒,寒朝鮮之膽,奪西河之氣,亂三方並進之本謀,誤專遣聯絡之成算,目為奇捷,乃奇禍耳。」把鎮江大捷說成是「奇禍」。
熊廷弼對毛文龍的攻擊有兩點:第一是責怪毛文龍抵抗後金,後金才屠殺遼東百姓的;第二是認為毛文龍「發之太早」,誤了他的「三方並進之本謀」。
平心而論,熊廷弼對毛文龍的攻擊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明末難得的戰略家之一,他對王化貞的冒進戰略是不以為然的,事實上,毛文龍的大捷也是有著王化貞急於見功,東林黨人打壓楚黨的因素,這點毋庸諱言.
但是熊廷弼重用的門生——登萊巡撫陶郎先實在是太不爭氣了,以至於東林黨人都沒用傳統的圍攻**,就把熊廷弼對毛文龍的攻擊擊潰了.
熊廷弼「三方並進之本謀」未必沒有道理,事實上卻一直停留在紙面上。所謂三方並進:即廣寧、登萊、山海關三路同時進兵。後來事實證明:廣寧根本靠不住,很快就因為內奸孫德功淪陷了,當然這主要是王化貞用人不當造成的,但是熊廷弼「三方並進之本謀」顯然過於理想,根本就沒考慮到廣寧被後金內奸滲透的嚴重情況,是紙上談兵、
而讓熊廷弼更是無法辯解的是在登萊方面,他重用的門生——登萊巡撫陶郎先,不僅貪污軍餉,沒有組織起強大的軍隊,還中了反間計收留後金特務,登萊一路終屬虛著,熊廷弼後來自己也意識到:「此二方(廣寧、登萊)已屬畫餅。———」也就是說,由於熊廷弼沒考慮到廣寧、登萊根本不堪用的情況,實際上真要按照熊廷弼「三方並進之本謀」只怕毛文龍的鎮江大捷都不能取得,而是一場大敗了!
由於這次熊廷弼說的毫無道理,如果說東林黨人內閣首輔葉向高駁斥他還有袒護自己學生王化貞,以及東林黨和楚黨鬥爭因素的話,非東林黨人,王在晉早年討伐倭寇起家、長期擔任軍事要職兵部左侍郎王在晉也覺得這次熊廷弼太過意氣用事,鬧得很不像話,駁斥說:
「鎮江之捷,巡撫逕自報聞,不與經略衙門知會,遂生異議。黨熊者必欲詘其功,文龍幾逮矣。」
因為牽扯到楚黨熊廷弼和東林黨人的鬥爭,毛文龍鎮江大捷之後,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位於毛文龍後方,本該負責糧餉供應的登萊巡撫陶郎先對朝命陽奉陰違,不發一兵一餉相援.
後金卻相當重視,先後派皇太極、阿敏等率精兵五千人攻打鎮江。沒有後援的毛文龍麾下只有一百多人,孤軍難支,不得不攜軍民退入朝鮮。
皇太極等追擊過鴨綠江,遣使暗通義州府尹鄭遵,鄭遵經朝鮮國王李琿的同意,與後金聯合。【現在很多人被絡上朝鮮在明朝滅亡後依然奉明朝為正統,極為推崇,實際上朝鮮王國的態度就是嘴炮可以,出錢不行,遠沒有民想像的那麼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