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秋天能發錢米給廩生,劉白羽就知道這讀書人數量相當多,不是他一個人養得起的了。想到這裡,李天才又是鬆了口氣,畢竟劉白羽的學問是真正的實學,最喜歡的就是數學管理,不會看不出和這個道理.
劉白羽看著這教諭臉色青一陣紅一陣,哪裡知道他心裡想得是自己不接地氣了,不知道一個縣裡的讀書人數目多少,還以為是為自己省錢呢.
「總而言之,不用客氣就是了。」劉白羽看他的態度軟化,心想這計劃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了。畢竟有他參與的話,事情辦起了就名正言順。籠絡縣裡知識分子的事情還是要有他這個縣裡的教諭的協助才好,否則一個一個的和縣裡的讀書人聯繫,豈不是累死人,也極為影響兩人的關係.。
劉白羽對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原本並不看重――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在未來的時代中甚至比不上自己培養的家僕,甚至最重要的忠誠度也是遠遠不如,畢竟這個時代讀書人的節操普遍很低,除了楊憤青等少數人也就是見風使舵的樣子,至於閹黨,那就更不必說了。
但是在孔靈文的分析下,以及對這個時代中不斷搜集到的信息反饋,劉白羽對這些知識分子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變。畢竟再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理論上都是掌握知識的人,而且是官僚體系的後備軍。所以他們在社會上還是享有相當的地位和聲望的,之所以看上去沒有多少號召力,只是缺少財力資源罷了.
而且如果劉白羽想建立新朝的話,和自己有著師徒名分的讀書人可不能象東林黨和閹黨鬥爭那樣見風使舵,畢竟身為反賊的弟子,再怎麼忠於明朝,皇帝怎麼信任,也會被政敵打擊的不能做人——這和黨爭是完全兩個概念,歷史上洪承疇就是憑藉師生,同年等關係幫助滿清速定江南——讓南明後來的反擊只能化為垂死掙扎,可見科舉關係一旦關係到了朝代更替,那威力可是相當的巨大.
這麼一來,舊知識分子就成為劉白羽需要重點拉攏的階層了。雖然劉白羽現在歲數太小,按照士林的規則,養望什麼的,十幾年也不會有多少徒子徒孫,但是劉白羽可以用科技知識作弊,培養出一大批名為儒生的工程技術人才,在這個子曰詩云的讀書人到處都是,實用技術人才極為匱乏的時代,必然被當做寶貝,掌握各地的實際權力,成為自己將來的暗子
而且在知識匱乏,文盲率極高的古代社會,有文化的人不但掌握了話語權,也掌握了判斷是非的權力。這批人的態度和向背能夠影響到許多普通百姓,至於東林黨的話語權壟斷問題,其實也不用太擔心,東林黨一貫專注內鬥,抓姦賊什麼的,對於地方上的勢力還真沒什麼警惕,連臭名昭著,走到哪裡禍害到那裡,比滿清還兇惡的左良玉都為了朝廷內鬥拉攏,還真沒啥下限可言.
劉白羽透過方方面面的資料,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已經大體掌握了整個本縣的文化狀況。
總體來說,水平極低。
當然,這個水平極低是放在明末學術商業化這個大環境下說的,如果從整個明朝來說,本縣的文化建設的底子還算是不錯的。畢竟本縣也是地處人口大省山東,就是現在也是高考分數線上天的地方.即使沒有什麼錢,文氣的積累總是有一些的。
但是因為人口總舵,全縣的讀書人數量也是相當多的。全縣的生員,大約有三十人,在縣學裡掛過號,參加過縣試的童生在一百四五十人上下,除去當然去老的無心在學的,和掛名的鄉紳,商人之流,實際上能找來的不過是紙面上的一半罷了。
大明朝一個縣裡的生員,多少是有定額的。最值錢的自然是廩生,每個月有六斗米可領,理論上不工作都是白領貴族,定額也是卡的相當嚴的,一般大縣三十,小縣二十。作為人口稠密的山東縣城,本縣的廩生名額有三十個。
當然廩生之外有增生、附生之類的額外名額,但是沒有國家認定的補助,基本就是現在拿錢的自費研究生那種,屬於**的高發區和教諭的私人錢袋子之一,這類人,在文風極盛的江南地區是很多的,但是在本縣只幾十來個人,還得除掉幾個老的走不動的傢伙。
縣裡財政困難,學田收入近乎沒有,維持李天才本人以及縣學自身的存在都吃力了,連廩生都經年累月的拿不到米,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有不少讀書人家境寬裕,實際上是掛名的士紳土豪,圖的是讀書人的身份和話語權,並不稀罕這點聊勝於無的錢米,但是對比較窮的真正讀書人來說,日子就過得相當的艱難了,這些人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給中產以上的人家辦私塾,不過在商業萎縮,中產階級紛紛破產的現在,私塾也是很不靠譜的事情了。
大體掌握了情況之後,劉白羽覺得其實禮遇讀書人也花不了多少錢,甚至認為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利用本縣的教育事業換取大量名聲的好事。
劉白羽想完預算,站了起來,在廳堂了轉了一下,又在廊下眺望了院子中的狀況,搖了搖頭道:「這縣學文廟半新不舊的!李兄也不多要點錢,反正這點錢我出了就是!」
李天才的臉卻是不紅不白:「這就不錯了,至少還算整齊,你是沒看到附近的縣城,破廟一樣,還塌了幾回……」
「總不能老這樣下去吧,反正修冬梅軒還剩下不少材料磚瓦,那就連縣學一起修了吧!」劉白羽說道。
「切不可亂花錢,能省則省!」李天才最不喜歡劉白羽這種大手大腳的作風,急忙出言反對!不過劉白羽對於他,自然是嘴上稱是,實際上該怎麼,還是怎麼辦的.
在劉白羽去臨清商業會談的同時,劉白羽家的臨時施工隊進開進了冬梅軒。這處赫赫有名的宋代建築其實有想當水分的,在明初不過是一座小茅屋。直到靖難之後,因為本縣除了一個跟隨燕王的功臣,借了這個光,才翻修為磚木結構的大瓦房,成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書院。
整個冬梅軒的規模不大,但是走的是小而精緻的路線,裡面石柱、琉璃瓦,雕樑畫棟,依稀可見,看得出當年修建的時候卻是是相當體面的。
近二百年來雖然屢有修繕,畢竟年代久遠了。木結構的朽爛很嚴重。。牆面和屋頂也有許多地方破損漏水――按照現代的標準,基本上屬於危房之流,當然,按照明末的標準,就是還能湊合,劉白羽對於古建築的繁瑣是極為頭疼的,索性建一個新的磚瓦房就是了——按照現在文物保護法,他這不是修復文物,而是毀壞文物,直接進監獄都夠了……
修繕冬梅軒所需要的木材、磚瓦、石灰之類,對財大氣粗又擁有現代技術的劉白羽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材料充足,工人到位,加上被劉白羽灌輸可現代工程理念的現場管理,只用了不到七天時間,就完成了新的冬梅軒的修建工作。
冬梅軒的院子裡原有許多冬梅,但是歷年來主體建築都出了問題,自然是枯死了不少。這次劉白羽自然又重新進行補栽。劉白羽還照抄了仿古園林景觀的設計,造了江南園林一般的圍牆和漏窗,修了假山水池。總之這新修復的冬梅軒就變得和 1時空里的很多假古建一個樣子——不倫不類的,真有蘇州園林的行家基本上會笑掉大牙!。
李天才那裡見識過蘇州園林的真是樣子,看了卻是連連叫好,本縣這地方從來就沒有私家園林的概念,冬梅軒就算是本縣最好的人工景觀了,常常作為本地官吏文人雅集宴飲的地方。
至於整個建築工期之短,也讓李天才覺得難以想像――並沒有劉白羽用什麼特殊的機械助力,用得工人也不見得多到哪裡去――要按李天才的估計,如果自己組織人來修復的話,沒有半個月以上休想。更不用說劉白羽還在冬梅軒的舊址上擴建了不少新的建築出來,包括一個用來聚會宴飲的二層水閣,按照現代風格建造的教室和宿舍,修建了廁所和澡堂。
李天才看到新添了很多屋子,不免找到正在工地上檢查完工質量的劉白羽打聽這些屋子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了,」劉白羽笑了笑,「冬梅軒過去是個書院吧。」
冬梅軒在宋代就是書院,歷經興廢。明代還做過很長一個時期的書院,不過李天才到本縣的時候,書院已經名存實亡了。原因很簡單――沒錢。
縣學尚且缺少經費,冬梅軒這樣依賴民間的資金的義學就更不用說了。原本名下也有百來畝土地作為義學的經費來源,只是年深日久,漸漸得被官員盜賣的盜賣,被豪強地主占據的占據,早就成了一筆糊塗帳。沒有資金,也就給不了膏火銀,學生自然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