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

  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

  不過一個早晨。

  紫禁城突然之間,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加忙碌了起來。

  行色匆匆的內臣。

  低頭趕路的女官。

  昂首巡邏的侍衛。

  仿佛不約而同地渲染著緊張的氛圍。

  陳太后本是居別宮,但自朱翊鈞登基之後,便從了禮部所請,與李太后商量著,將慈慶宮騰給了他。

  慈慶宮本是東宮,朱翊鈞住了六年,自然是輕車熟路。

  可當朱翊鈞來到慈慶宮的時候,感覺卻大不相同。

  熟悉的建築,今日卻顯得森嚴。

  自然有人替他通稟。

  朱翊鈞靜靜候在殿外。

  不消一會兒,太監張鯨小步跑了回來。

  面上有些畏懼道:「陛下,陳大璫說,娘娘昨夜未休息好,太醫用了藥,方才睡下。」

  朱翊鈞站在殿外,一時沒有動彈。

  這話,與第一次去別宮給陳太后請安時,得到的答覆一模一樣。

  那時候沒有察覺,現在看來,當真是一言難盡。

  彼時被拒之門外,如今自然不例外。

  總不能當了皇帝,就硬闖嫡母的寢宮。

  最後,他只能在宮外遙對陳太后,做足了一番禮數,轉身離開。

  他至今想不明白,陳太后為何會襄助高拱。

  為了權勢?

  朱翊鈞搖了搖頭,很快就否決了,高拱的急五事疏,主張加強內閣,收攏皇權,隔絕內宮干政。

  若是二人都為了權勢,那根本不可能達成共識。

  退一萬步說,就算高拱做了什麼讓步,但陳太后又沒兒子,還能有什麼非分之想不成?

  等到自己成年清算,不也是一場空?

  為了名位?

  朱翊鈞再度否決了這個猜想。

  無論如何,她都是太后,再差也不過是與李太后平起平坐,動不如靜,她又憑什麼冒風險幫高拱?

  不是沒可能,只是可能性太低了。

  他思來想去,其餘什麼親族、恩情之類的,更是不可能。

  他幾乎想不到合理的可能性。

  總不能單純被高拱哄騙吧?

  那也太小看天下人了。

  他穿越至今,就因為小看了古人,接連吃了張居正和高拱的虧。

  如今再讓他抱著小覷之心已然不可能了。

  不管陳太后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他都得料敵從寬了。

  朱翊鈞緩思著對策。

  歷史上高拱的新政所急五事疏通過後,不過兩日就被罷黜。

  說明張居正趕回來之後,很快就有了對策,並且按服了陳太后,讓皇帝和兩宮,下旨罷免了高拱。

  既然沒有太大的波折動盪,那麼陳太后這邊,定然比高拱那處好突破。

  他不知道鐵三角用了什麼手段。

  但朱翊鈞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如果真讓陳太后與高拱把持了朝政,局勢就難了。

  不過。

  張居正與內廷勾結,都要通過馮保。

  高拱自然也不能越過宦官,作為交通。

  所以,陳洪這些人才上躥下跳這麼厲害。

  那麼……他如今想破局,恐怕真得著落在錦衣衛和東廠身上。

  朱翊鈞嘆了口氣。

  終究是,心懷利刃,殺心自起。

  想到這裡,他看向張宏的乾兒子,張鯨,開口吩咐道:「給朕說說陳太后的事。」

  張鯨應了一聲,答道:「萬歲爺想聽哪方面的?」

  朱翊鈞擺擺手:「都說說。」

  面對這種模稜兩可的要求,張鯨只得從生平說起:「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先帝彼時元妃去世。」

  「同年八月,世宗下詔為先帝挑選繼妃。」

  朱翊鈞一愣,打斷道:「才四個月?不是需要服喪一年?」

  原配死了也是要服喪的,不過是時間短一點而已。

  張鯨點了點頭,解釋道:「那時候,世宗親自下詔奪情,先帝力辭不能。」

  「九月初九,便選了陳太后作為繼妃。」

  世宗下詔,就不奇怪了。

  自己兒子死太多了,估計盼著裕王多生點。

  不過這樣的話,難怪沒什麼感情。

  朱翊鈞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張鯨開口道:「隆慶元年,先帝登基後,便給陳太后扶正為皇后,親族蔭爵。」

  朱翊鈞插話道:「陳太后與親族關係如何?」

  這一點,也很重要。

  陳太后不可能不明白如今的舉動,親族少不得一個抄家。

  卻還是一意孤行,按理來說,有軟肋的人,不該這麼不顧大局才對。

  實在讓他費解。

  張鯨回憶了一下,開口道:「起初關係甚好,命婦走動也很頻繁。」

  「不過……」

  他頓了頓:「當初陳太后被先帝趕去別宮,御史多有勸誡先帝。」

  「陳家也上奏勸了,但被先帝威嚇了一番,便又連忙上疏同意,為先帝開脫……」

  「從那以後,雙方走動便沒了,甚至衛戍別宮的陳家人,也被趕走了。」

  朱翊鈞聽罷,暗道棘手。

  被打入冷宮,親族為了富貴就幫著先帝,心中什麼感覺可想而知。

  這種冷宮出來的嫡母太后,再添個不顧親族的人設,這不妥妥的宮鬥文女主?

  他追問道:「陳太后是哪一年被趕去別宮的?」

  張鯨想了想:「隆慶三年,先帝以無子多病為由,將陳太后遷出了坤寧宮,趕到了別宮居住。」

  朱翊鈞皺眉,再度打斷了張鯨。

  他疑惑道:「無子多病?」

  無子是無子,多病是多病。

  若是一直不能生育,被先帝厭棄也無可厚非,畢竟時代不一樣。

  問題是,多病……若是本就多病,是不可能過得了挑選繼妃這一關的。

  那就是之後才多病?

  那這多病與無子放在一起,恐怕不是無由。

  張鯨遲疑了一會,將頭埋地:「奴婢聽乾爹說起過,似乎陳太后當年曾有孕,未誕,落下了病根。」

  朱翊鈞點了點頭:「哪一年。」

  張鯨回憶了一下,答道:「嘉靖四十一年。」

  朱翊鈞示意他繼續說。

  張鯨繼續說道:「起初,外朝的給事中魏時亮、御史賀一桂、詹仰庇等人,一再勸諫。」

  「讓先帝將陳太后遷居回宮。」

  聽到此處,朱翊鈞似乎想起什麼。

  他問道:「彼時的司禮監掌印,是不是陳太后的家奴,陳洪?」

  這些勸諫,恐怕這位掌印,沒少出力吧。

  張鯨恭謹點頭:「萬歲爺當真好記性。」

  小小拍了下馬屁繼續道:「陳洪當初也勸過先帝,卻差點被先帝罷免,便再不敢進言。」

  朱翊鈞突然揮退左右。

  面色凝重地看向張鯨,沉聲問道:「這事,有沒有我母后推波助瀾。」

  張鯨嚇了一跳。

  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拘謹道:「萬歲爺,奴婢年資尚淺……」

  簡單介紹一番沒問題,但要是涉及到兩宮鬥爭,他可不敢插這個嘴。

  但朱翊鈞卻並不放過這太監。

  他一字一頓:「恕你無罪!」

  張鯨瑟縮了一下脖頸,斟酌了一下,才說道:「宮裡,倒是有這個傳聞。」

  「那段時間馮保和陳洪,斗得也很厲害……」

  「但具體有沒有,奴婢是真不知道。」

  朱翊鈞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宮斗仇怨?最好別是這種奇葩理由……

  萬一真如此,那陳太后在張居正高拱這一堆,動輒心懷大政的老狐狸裡面,也太過格格不入。

  但他實在不太了解女人,只能姑且記下。

  ……

  整個宮廷就是篩子,今晨的事,不多時,就傳開了來。

  朝臣、內臣們很快便得知發生了什麼事。

  李太后自然也後知後覺。

  朱翊鈞到慈寧宮的時候,只看到一地的瓷器碎片,桌倒椅翻。

  以及怒火衝天的李太后。

  朱翊鈞沒有第一時間上去請安,反而將隨侍左右的馮保拉到一旁。

  小聲說道:「大伴,我娘親這是?」

  馮保心情同樣極為糟糕,現在三人可以說是,被高拱擠到了一根繩上。

  他仍保持著清醒,恭謹道:「陛下,娘娘是聽了禮部上的尊號,有些不悅。」

  讀作不悅,寫作勃然大怒。

  朱翊鈞皺眉:「禮部的奏疏,到司禮監了?」

  馮保點頭:「今晨禮部部議完,便由元輔票擬通過了,因為不涉別部,所以也無需廷議。」

  「至於現在……已經被通政司送去了慈慶宮。」

  馮保說完,就閉嘴了。

  兩人默默站在門前,一時無語。

  二人心中都清楚,這份奏疏,一旦到了慈慶宮,就沒有阻攔的可能了。

  陳太后一定會批准這道奏疏。

  朱翊鈞能不能否決呢?

  否決總得有理由,是嫌李太后的尊號低了?還是嫌陳太后的尊號高了?

  前者的話,只會是通過這道奏疏,而後高拱繼續給兩位太后加尊號。

  如此水漲船高,李太后兩字,陳太后就四字,李太后四字,陳太后就六字,永遠被壓一頭。

  而若是後者,敢嫌嫡母尊號高?這就是不孝!

  這個能大到能廢帝的名聲,沒人敢碰。

  那若是明說,要求兩宮尊號一致呢?還是那句話,只要陳太后說一句不尊嫡母,是為不孝,問題就太大了。

  地位在人之下的時候,什麼態度都太過無力。

  朱翊鈞問道:「元輔致仕的奏疏,也被陳太后駁回了吧?」

  兩人打配合是肯定了,就看到什麼程度了。

  馮保搖了搖頭:「被陳娘娘留中了。」

  朱翊鈞一怔。

  旋即反應過來。

  沒有駁回,看來二人也不是多麼緊密的合作關係,否則陳太后直接駁回就是,也不必藉此拿捏著高拱。

  朱翊鈞沒再說什麼,就要進去看李太后。

  突然,馮保叫住了他:「陛下!」

  朱翊鈞回過頭。

  馮保躬身一拜:「身體要緊,陛下好好勸勸娘娘。」

  朱翊鈞深深看了馮保一眼。

  這老傢伙,現在知道怕了,知道求自己支持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朕會好好勸娘親的。」

  「馮大伴不妨去司禮監多看著點事。」

  馮保躬身告辭。

  朱翊鈞也轉身推門而入。

  「娘親,孩兒來給您請安。」

  李太后一言不發。

  朱翊鈞默默將地上的椅凳扶正,瓷片踢開。

  李太后終於回頭看了一眼,忍不住關切道:「瓷片劃手,讓宮人來便好了。」

  朱翊鈞沒有停止動作。

  他一邊歸攏,一邊說道:「沒讓娘親心情順遂,動了真怒,是我這做人子的錯。」

  「讓下人收拾,哪能彌補孩兒的罪過。」

  這作派,多少讓李太后消了些氣。

  她從鼻腔里哼了一聲:「不關我兒的事,是慈慶宮那……」

  民間養成的習慣,動真怒了差點,本能口出污言穢語。

  見到面前是兒子,忙改口道:「是姐姐太過份了!」

  朱翊鈞沒有接話。

  李太后繼續道:「我們娘倆,顧念她久居別宮,還特意把慈慶宮騰出來給她。」

  「現在好了,非但不領情,還為了求個尊號,勾結高拱,不讓他致仕!」

  朱翊鈞繼續靜靜聽著。

  李太后似乎有一肚子委屈:「這就罷了!我大不了忍讓她!」

  「可那高拱是什麼人?」

  「竟然要廢除司禮監,還要限制皇帝的權力!」

  「她身為嫡母,難道半點不為你考慮嗎!」

  「簡直是……簡直是……」

  朱翊鈞聽到這裡,突然抬起頭。

  他打斷了李太后。

  語氣很輕,很平淡地問道:「娘親,陳太后被皇考趕去別宮,您有沒有推波助瀾?」

  李太后抬起頭。

  一臉驚訝地看著自己兒子。

  她張了張嘴,抬起手指著皇帝:「你……伱這是在懷疑為娘先惹的她?」

  朱翊鈞站在原地沒有動作。

  不置可否道:「若是娘親所說的為了尊號,兒也可以為她上,犯不著勾結高拱。」

  「孩兒只是,想不明白,請娘親解惑。」

  李太后顫顫巍巍放下手,眼眶微微濕潤。

  終於失態道:「好啊好啊,現在出了問題,都往我身上找原因了!」

  「我含辛茹苦將你養大!」

  「世宗八子七折,先帝連連喪女,憲懷太子五歲就死了!」

  「我生怕你受了歹人暗害,遭了丁點陰毒。」

  「我兒現在倒是長大了,反而懂怪罪起娘了!」

  「就因為她跟高拱勾結,讓你不安,你就要歸責到我!?」

  她坐在床頭上哭訴連連,似乎將今日的委屈都盡數怪罪到自家兒子頭上。

  眼見兒子沒有動作,反而心下更是難過。

  門外值守的蔣克謙、張鯨更是離得遠遠的,不敢多聽分毫。

  「好了!」

  毫無徵兆的一聲低呵,在房間內響起。

  李太后愕然看向他。

  從未意想到自己兒子會對自己這個態度。

  她渾身顫抖起來,情緒顯然已經控制不住。

  朱翊鈞沒再給她說話的機會。

  他在李太后驚愕的目光中緩緩走近。

  因為年紀的緣故,哪怕李太后坐在床頭,也與朱翊鈞差不多高。

  他伸出雙手。

  捧著李太后的兩邊臉頰,伸出拇指輕輕擦掉淚痕。

  額頭貼近,觸著李太后的額頭。

  聲音近乎顫抖著開口道:「娘親。」

  「孩兒都記得呢。」

  「孩兒怎麼會忘了,娘親是如何護住的孩兒。」

  「一夜安寢,娘親要探視四五次。」

  「但有哭聲,娘親便呵斥馮保、張宏等人,將兒子脫光,檢查個底朝天。」

  「到嘴裡的吃食,娘親甚至先替孩兒嘗過一遍。」

  「這些事,孩兒哪裡能忘?」

  「娘親以撫育為慈,兒亦以奉母為孝。」

  「方一登基,便有心恩蔭國丈。」

  「日日勤學,只盼不讓娘親失望。」

  「懇懇視朝,只盼早日為娘親遮風擋雨。」

  「如今……如今……」

  「高拱逼我,嫡母迫我,朝臣孩視於我,孤苦無依,除了娘親,還有何人!?」

  「娘親為外朝所忌,受內臣所欺,遭正宮所辱,零丁無靠,除了孩兒,還有何人!?」

  「你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哪裡容得半點猜忌?」

  李太后面對皇帝突然作色,呆呆地愣在了原地。

  朱翊鈞在她的注視之下,一字一頓道:「娘親養育我十載,孩兒都記得。」

  「如今,孩兒繼位登極,娘親以後,還請放心由我奉養。」

  「話,且誠心與孩兒說;事,也放手交給孩兒做!」

  「相信朕!」

  說罷,朱翊鈞退後下拜。

  不被注視的眼眸中,划過一絲決意。

  外廷也就罷了,如今宮裡錦衣衛和東廠都再無掣肘。

  是真當他不敢下黑手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