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

  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

  臘月二十,大寒。

  距離除夕還有九天,天候寒徹、萬物蟄藏的同時,也是除舊布新的日子。

  作為過年的預熱,大寒的祭祀並沒有多麼隆重,通常也就在家小聚,進行祭灶、尾牙祭而已。

  當然,闔家歡樂固然是好,但出門在外,這種時候也只能下館子打打牙祭,滿足儀式感了。

  尤其是對於進京趕考的李坤而言,兩個月苦修熬讀,正好趁著時候吃頓好的,將缺的營養補一補。

  他囊中羞澀,也沒想著挑什麼頂好的館子,便在路邊小巷晃悠了起來。

  恰好見得一家羊湯館,門口還擺了個招牌——今科會試的舉人老爺七折。

  李坤一樂,當即便邁步朝店裡走了進去。

  店內空間不大,卻布置得井井有條,各處擺放著幾張長條木桌,邊上的板凳看上去顯然上了些年頭。

  李坤站在門檻處猛嗅了一口,將混雜著草藥和肉香的氣息,憑空飽餐了一頓。

  「喲兒,客官兒裡面請兒。」

  店小二生怕自己不夠百年老店,說話那是格外地道。

  李坤從懷裡掏出伙牌,討了個七折,正要點些吃食。

  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喚自己。

  「叔簡!這兒!後邊看!」

  李坤只覺聲音有些耳熟,下意識轉過身。

  略過或三五成群圍桌而坐的一眾食客,李坤很快看到了一副熟悉的面孔。

  赫然會試的同科,李杜。

  其人面前擺著一碗羊湯,一個半大餅,手裡正拿著一份新報。

  李坤見狀連忙露出笑容,走到李杜的桌案邊上:「不曾想這般巧,出來打牙祭竟能遇到思質。」

  跟顧憲成那幫驕子不同,李杜不搞團團伙伙,關係更加純粹。

  沒了惹麻煩的顧慮,李坤還是願意與李杜結交一番的——就沖這個名字,沾沾才氣也好。

  李杜將新報折起來放到身邊的凳子上,看向李坤笑道:「不過是窮病相連,同為七折所誘矣。」

  李坤聞言,忍俊不禁:「好個窮病相連,思質果然機敏非常。」

  兩人相視一笑,李杜伸出手請李坤同坐:「除此之外,也是聽聞,前幾科的一甲進士如申公餘公等,多是此店回頭客,既然我要沾才氣,就得沾個透徹才是。」

  店家為了把握住三年一次的客流量,弄些噱頭再正常不過。

  尤其是各大會館外面的館子,大多是些什麼某某道長開光,某某神仙賜福,以往多少進士光顧。

  反倒腳下這家店,乃是申時行常來吃的,倒是做不得假。

  李坤大大方方坐下,又跟小二叫了菜,這才回過頭接話道:「思質分明是個無意仕途的豁達人,怎麼還執念起來了。」

  李杜這個人,很特別。

  若是別人說無心仕途,那是純粹裝瘋賣傻,否則眼巴巴跑來會試做什麼?

  但李杜不一樣,他是俞大猷的幕僚,進京只是來為東翁辦事,順便考個會試而已。

  他已經公開表示過,自己哪怕中了進士,都是要辭官回福建,繼續給俞大猷賣命的。

  所以李坤才說其人豁達,不應該搞考前祈福這一套。

  但李杜聞言,卻笑著搖了搖頭:「叔簡此言差矣,我雖無意仕途,但這高中進士,卻正是我的執念。」

  李坤很是捧場,露出好奇的神色:「這是何故?」

  李杜也不遮掩,嘆了口氣娓娓道來:「如今天下重文輕武,哪怕我東翁俞都督,戰功赫赫,威震東南,也常為區區微末小官所折辱。」

  「那些小人所依仗的,不過是進士出身罷了。」

  「我身為幕僚,改不了天下大勢,便想著乾脆考個進士,給我東翁漲漲臉面。」

  「屆時再遇到拿文武高低說話的,我就能拿自己作說法了。」

  李杜是福建晉江人,對有恩於福建的俞大猷,可以說是死忠一般傾心。

  無論是自家撰寫的《征蠻將軍都督虛江·俞公功行記》,還是輔助俞大猷修訂《正氣堂集》,都能見到其發自內心的崇拜。

  李坤讀過這位的文字,自然明白李杜的為人——若非如此,兩人也沒有這般親近。

  不過這話涉及時弊,而且時人多有分歧。

  李坤本著不想惹麻煩的原則,挑著場面話來說:「一文一武,不能說非要分出孰重孰輕嘛,我聽聞,月中的時候,陛下還補了一位武臣入文華殿參知廷議,可見中樞也明白文武相濟的道理。」

  這事說來也奇怪。

  竟然是禮部當先挑的頭。

  禮部尚書馬自強,帶著吏部侍郎上奏,言說是自嘉靖年間開始,倭寇、韃靼、瓦剌、都蠻,乃至女真,都越發蠢動,邊防、軍事壓力逐漸增大,廷議軍事的次數,也越發增多。

  但屢次廷議,都只能對著邊將奏疏翻來覆去說些車軲轆話。

  沒有行伍的經驗,議論軍事根本無法切中要害。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廷議的時候,將京中武職最高的京營總督叫上廷議,一起參謀一下呢?

  而且,按照祖宗成法,設立一名參知軍事,才是合乎禮法制度的。

  這話官老爺們驚不驚,李坤不知道,但反正他乍一聽時,不出意外地驚訝壞了。

  這時候用來給對大政不滿的李杜和稀泥,最合適不過。

  李杜聽了這話,暗暗搖了搖頭。

  如果文武真沒區別的話,當初俞大猷就不會在隆慶五年七月,被巡按李良臣一紙彈章直接貶回家了。

  堂堂一品官職,就因為是都督武職,立刻就不值錢了,恐怕連個七品知縣都不如。

  不過李坤話里有一點也對。

  最近中樞的局勢,確實時常不按路數出牌,讓人捉摸不透。

  無論是這次補京營總督顧寰入廷議參知軍事,還是下半年調動京營開始輪戍四方,乃至對薊遼的破格提拔。

  都讓人覺得中樞的行事,有別於以往。

  當然,最讓李杜想不通的是,去年初,張四維、楊博接連上奏,請求復起俞大猷,究竟是怎麼回事?

  雙方也不熟啊。

  這件事情被完全不熟的張、楊二人提出,本就就怪。

  而俞大猷復起之後就更怪了。

  俞大猷去了福建之後,中樞也沒明令給他做什麼,而福建巡撫殷從儉更是一直壓著俞大猷,不給人不給糧的,跟閒散老爺沒區別。

  本來身為幕僚的李杜還建議說,應該跟「舉主」張四維、楊博聯絡感情,求助一番,這樣才能讓俞大猷繼續領兵打仗。

  結果信件走了一個來回之後,才發現二位舉主雙雙回了老家。

  那沒辦法,俞大猷只好擺正心態,繼續在福建坐冷板凳。

  但是前月再度峰迴路轉,又跑來一個被貶謫的京官,登門拜訪,讓俞大猷奉皇帝的旨,協助他重建市舶司。

  這都什麼跟什麼!

  皇帝還沒親政呢,就皇帝的旨,嚇唬誰呢?

  這下子,在俞大猷跟李杜看來,恐怕是牽扯到了了不得的中樞爭鬥,更不敢輕舉妄動。

  只好一面虛與委蛇,一面派了李杜入京,打聽打聽京中到底什麼個情況。

  打聽消息嘛,總要一段時間的。

  而最省錢的方式,以及最合理的滯留理由,無非就是考進士了。

  因為話題敏感的緣故,兩人一時間默契地停止了方才的話題。

  正巧這時,店小二將李坤的吃食端了上來。

  李坤客氣接過的同時,不著痕跡轉移話題:「方才我見思質在看報紙?近來可有什麼新聞?」

  新聞這個詞,起源於報紙。

  邸抄不算報紙,那是給官老爺看的,只有面向民間的,才叫報紙。

  最早興起民辦報紙還是前宋——「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報為光。」

  產出快到「日出一紙」,銷路廣到「以傳十,十以傳百,以至遍達於州郡監司。」

  可見有多麼火熱。

  不過民辦的報紙嘛,肯定是要禁的,不僅「痛行禁止」!還要「斷罪追賞」!

  那沒辦法,報紙不讓發行,於是就改了個名字,叫做新聞。

  差役來抓人,士大夫就理直氣壯,我這叫新聞喲,可不是小報。

  這才有了新聞這個詞。

  當然,這種情況在明朝就好了很多。

  不僅允許民間公開出版——除了轉載官號文章之外,也可以刊登一些不痛不癢的消息,譬如「湖廣隨州應山縣民張本華妻生髭三寸許」,或是「河南衛輝府獲嘉縣居民王某家的母牛生一頭有兩個頭的小牛」等等。

  甚至在新帝登基之後,通政司還公開辦小報,全是成白話,專給老百姓看。

  李坤、李杜雖然是士人,但對於買不起的邸報,只能幹看著,身體還是誠實地投向了新報的懷抱。

  李坤問有什麼新聞,本是隨意轉移話題。

  但李杜聞言,面色卻有些古怪。

  他用一種憋著笑,同時又幸災樂禍的口吻回道:「這一期的報紙還沒出來呢,是上一期,我在回味顧憲成他們捅的什麼簍子。」

  說罷,他隨手將身側的報紙遞了出去,

  李坤這些時日有意疏遠顧憲成,不怎麼交往,自然也沒主動打聽其人的八卦。

  嘴上順口問道:「捅簍子?」

  李杜點了點頭,卻並未回答,只是指了指新報左上的頭版處,笑道:「你先看這篇文章。」

  李坤看向方才李杜所指的地方。

  正正方方一行大字《淺論「力」的表現形式》。

  李坤第一反應就覺得莫名其妙,什麼玩意兒,說文吧,這就是大白話,說白吧,他完全看不懂標題想表達什麼。

  抱著奇怪的心態,李坤繼續往下看去。

  好在內容是十成十的大白話。

  「古時候的智者墨子,曾經說過,『力,形之所以奮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能夠讓物體產生動作的東西,被命名為『力』。」

  「這是智者對於力的本質的探討,我不是智者,並不能完全理解,也沒有智慧去思考力的本質。」

  「但我雖然普通,卻靠著對於這些事情的好奇,得出了一些思考,那就是『力的表現形式』。」

  「未必正確,現在分享給大家,供以討論。」

  「我是農戶出身,每年都會看到水車是怎麼灌溉的,我明明沒有碰他,為什麼水車會自行轉動起來呢?是因為水呀!」

  「水車本身是靜止不動的,但在引入水流之後,水就碰撞著水車,產生了『力』,使得水車轉動起來。」

  「不僅僅是這樣,似乎施加的力越大,水車就轉動得越快,這是不是說明,力越大,速度越快呢?」

  「同樣的道理,還有我推動的木塊、馬匹拉動的車廂等等。」

  「對於力的運用,早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那麼,我對這些事情,進行了一些簡單的總結。」

  「其一,物體本身是靜止的,只有受到力之後,才會有所動作。」

  「其二,力的產生,必須是物體本身,被別的物體施加了力。」

  「其三,力越大,動作的改變,也越快。」

  文章正文到這裡就結束了。

  李坤看完後,臉上的疑惑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越發重了。

  不是,這種東西也能登上通政司的報紙嗎?

  他橫看豎看,也沒看出有什麼營養來。

  正文的落款,是一個叫做劉三炮的名字,顯然出身不高,文中的農戶出身,也得到了佐證。

  而正文往下,還有幾行批語,甚至換了一種字體標註出來,以示提醒。

  「劉三炮的思考,讓我對於『力』的看法,有了一些啟發,但同時,我的疑惑也更深了。」

  「其一,如果物體本身應該是靜止的,那麼為何空中的鳥兒停止動作之後,會墜落到地上呢?這也是有力在作用嗎?」

  「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希望學府的同學,能夠再接再厲,設計實驗為我解答。」

  「其二,如果說力的產生,必須是被別的物體施加了力,那么正如剛才所說,空中墜落的鳥兒呢?是被什麼物體施加了力呢?」

  「同樣,水流雖然可以使得水車有所動作,但風同樣也可以。難道無形無質的風,也是『物體』嗎?」

  「最後,正如我所言,到底什麼是物體,有些不好區分,想法、感情、目光又算不算物體呢?」

  「我希望可以對所涉及的概念,進行一個分門別類的描述,好讓一樣的東西,能夠歸納到一起,而跟別的不一樣的東西,可以有所區分。」

  「就像數算一樣。」

  「關於這個想法,我姑且命名為『類目學』或者『集合論』,希望有識之士能夠慢慢完善後,酌情取一命名。」

  而這幾行批語,並未簽署真名,只留下了一個「長惟居士」的雅號。

  李坤抬起頭,朝李杜投去徵詢的目光。

  不是,現在通政司公器私用到這個地步了呢?

  這是哪家少爺,不研究經典學問,在新報上堂而皇之刊登這裡口水話?

  李杜似乎早有預料,貼心解釋了一句:「批註的署名,是陛下的號。」

  李坤一驚,恍然大悟。

  他還說哪家少爺,原來是最上面那位小少爺。

  難怪敢大搖大擺瞎搞。

  李坤擠出一絲笑容:「陛下果真性靈天成,本真自然。」

  小孩子的好奇天性,也是能找到詞夸的。

  李杜啞然一笑。

  他擺了擺手,算是信了李坤這話,而後才開口道:「起初我也不知道,當然,不僅是我,顧成憲那批人也不知道。」

  顯然是要解釋方才所說,顧成憲到底捅什麼簍子了。

  李坤豎起耳朵,打定主意不會輕易開口接話。

  只聽李杜開口道:「三日前,師出名門的顧憲成,在神妙觀開辦詩會,會題是『詩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李坤點了點頭,如今詩壇本身就是這樣,「宋人似蒼老而實疏鹵,元人似秀峻而實淺俗。」,至於明呢?明無詩。

  這是一場復古的文學風潮,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大家都是有學問的人,李杜也沒解釋,繼續說道:「涉及到復古,文會中難免又論及時弊,又是那一套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論調。」

  「要如何如何廣播道德文章,宣揚古之節操,回到三皇、漢唐之盛世云云。」

  「但這批判來批判去,不知道哪個不懂事的,就說起了這份報紙不撒播聖人經典,反而宣揚歪理邪說,就是敗壞世風的罪人之一。」

  「什麼劉三炮,長惟居士的,不堪入目的下流之人,日後見了,必然要手批頰。」

  噗呲。

  說到這裡,饒是李坤如此沉穩持重,此時都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批帝三掌,唾面而去是吧?

  也難怪說這些人倒霉了。

  要是別的時候也就罷了,罵皇帝多正常的事,更何況還是無意中罵到的,奈何現在還有一個月出頭,就會試了。

  若是這些人因此被禁試了,那就得蹉跎三年了。

  李坤替自己慶幸一瞬,還好進京之後沒跟著喜歡拉幫結夥的顧憲成廝混。

  不過他念頭一轉。

  又想起李杜方才說的這事發生在三日前。

  那眼下沒動靜,應該沒出亂子才對,否則懲處學子這種事,在考前是很敏感,必然回沸沸揚揚的。

  他心裡想著,嘴上追問道:「貴人素有雅量,陛下應當不會與他們計較才對吧?」

  李杜樂呵呵點了點頭,顯然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他解釋道:「皇帝自然是雅量,但恰是如此,才會讓人得寸進尺。」

  李坤臉上的興致愈發濃厚:「怎麼個說法?」

  李杜笑道:「此次參與文會的人數眾多,其中就有工部右侍郎萬恭的嫡孫,萬敬。」

  「萬敬乘興而去,本來只當消遣,孰料出了這門子事,稀里糊塗就跟著罵了一通皇帝。」

  「其人知道的時候,臉都綠了!」

  「而後為了顧憲成劃清界限,痛罵了眾人一頓,連滾帶爬跑進宮裡給皇帝請罪去了。」

  他說到一半,連忙擦了擦嘴,這才伸手去捋忍了很久沒捋的鬍鬚。

  這也不能怪萬侍郎的嫡孫不講義氣。

  別人也就罷了,今科四品以上的堂官子侄,可是由皇帝親自閱卷的!屆時被皇帝黜落,也不過隨手的事。

  萬敬作為今科的七名堂官子侄之一,自然要撇清干係。

  李坤連忙追問道:「然後呢?」

  李杜嘿然一笑:「被人如此痛罵一頓,顧憲成哪裡能忍。」

  「他堅稱自己對事不對人,針砭時弊乃是心繫國家,陛下不務正業,他們雖然言辭不當,但本心是好的。」

  「反而是萬敬,其彼時也將皇帝一通批判,之後聽了是皇帝署名,卻立刻改口,顯然是反覆小人。」

  「不僅如此。」

  「他還糾集會員,讓南直隸的大員做背書,準備效仿通政司的新報以及王世貞的弇山堂文報,創立一份東林學報。」

  「意在扭轉世風,用道德文章感化世人。」

  「當然……第一件事,就是批判皇帝在新報上的胡言亂語。」

  李坤聽罷,後背直冒汗。

  這哪裡是捅婁子,這是捅破天了都。

  是,皇帝確實太過不務正業,沉溺奇技淫巧。

  但那是他們這些小人物能說的麼?朝中還能少了大臣言官?

  這又是創報紙,又是搞民間上訪的,屆時恐怕一個「識見錯謬,不知政體,可笑之至」的呵斥,都是輕的了。

  還好自己當初沒跟著顧憲成等人廝混。

  「聽聞,顧憲成已經請到了翰林院五經博士曾袞,作為報社編輯,正要趁著朝廷過年休沐這一個月,將報紙辦出來呢。」

  李杜冷不丁開口道。

  李坤一怔,似乎想起什麼,印證道:「是曾子後代?」

  李杜點了點頭:「掛名罷了,聽說還去孔家請人了。」

  他眯著眼睛,再度愜意嘬了一口湯。

  一副看熱鬧的模樣。

  ……

  與此同時,文華殿中。

  朱翊鈞示意張宏,將批閱好的一道奏疏傳閱諸臣。

  當然,並非是什麼緊要奏疏,而是走過年放假的流程。

  大學士張居正、高儀上奏,本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該放除夕假,連年節、上元假,至新年正月二十日方滿。

  乍一看,寒假有點久,朱翊鈞批得也有些不情不願。

  但沒辦法,這是國朝慣例,要是過年要是連二十五天都不放,那他朱翊鈞豈不是還不如封建老古董?

  所以他當廷就給批了。

  這是早朝最後一件事,批了,也就該散會了。

  一眾廷臣陸陸續續離開。

  不過一眾輔臣,六部尚書,都御史,戶、科兩道都給事中,反而紋絲未動。

  顯然皇帝還有小會要開,輪不到什麼太常寺、鴻臚寺、國子監的堂官。

  不過群臣並不太在意——放假還有三天,爭權奪利一年了,也得緩緩了,合當正好放空一下。

  等人走的差不多,坐在御座上的朱翊鈞才開口道:「朕留諸位,也沒什麼要緊事。」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快過年了,朕想著,你我君臣,以後都在年前,將一年的事情做個總結。」

  「看看有哪些還未註銷的事情,明年咱們又要攜手做些什麼事情,對政事有什麼看法,都可以說說。」

  在場的重臣都是提前得了知會的。

  但即便如此,也忍不住面面相覷。

  張居正看了一眼這位還未親政的皇帝,忍不住感慨——他從沒見過這麼勤奮的皇帝!

  這還是沒親政,以後親政什麼樣都不敢想!

  若是能持之以恆,大明朝何愁不興!

  御座上的朱翊鈞頓了頓,給足人反應的時間。

  而後看向戶部尚書王國光,開口道:「王卿,你先說,咱們國庫今年收支幾何?」

  關於李杜這個人,資料不多,墓誌上是一生布衣,並且一直是俞大猷幕僚。

  但他同時也在登科錄上,萬曆二年甲戌科殿試金榜第三甲第139名同進士出身。

  所以這傢伙為什麼中了進士沒當官,我也不知道,文中的動機是我藝術加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