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嫿和姜硯池商量著坑人的大事。
利州的三座城池,上上下下也都忙碌著。
州府、南縣、北縣都需要大量的官員、胥吏等填充。
刺史這個最大的父母官,自然不會另外選拔、任命,而是有沈嫿這個公主兼任。
刺史府的主簿、丞、典史等佐官,則在蘇主簿、周郎等早就投靠了沈嫿的謀士中選拔。
選拔的方式,依然是考試。
民生、水利、商業、農業等,都是考核的內容。
沈嫿列了提綱,姜硯池幫忙補充。
姜硯池可不只是武將,他是被元安精心培養的國之棟樑,允文允武。
關鍵是,姜硯池從小在京城、在皇宮長大。
三省的尚書,六部的主官,還有國子監、弘文館的博士們,都與他極為熟悉。
耳濡目染,常年薰陶,姜硯池也懂一些朝廷政令。
姜硯池若不是有頭疾,不能經常用腦子,他可能還會去參加科舉。
不為做官,就為體驗。
頂級紈絝嘛,就是有底氣、有資本。
所以,年僅二十歲的姜硯池,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子。
他精通朝政,他熟悉政治。
幫沈嫿弄考題,也是輕車熟路。
經過三輪考核,最終還是熟悉利州,並極有才幹的蘇主簿脫穎而出。
他繼續擔任利州刺史府的主簿,負責州府的具體政務。
周郎雖然沒有考贏蘇主簿,卻也憑藉第二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南縣縣令的職位。
周郎真是萬分感慨。
萬幸他當初當機立斷啊,在整個龍門寨,他第一個跪在了萬年公主身前。
這一跪,非但不丟人,非但救了他的命,還給他帶來了這場潑天的富貴!
縣令啊。
七品。
聽著似乎不是很厲害,但在剛剛亡掉的大盛朝,即便考中了進士科,也不是直接能夠授官的。
先在六部衙門熬資歷,若是有關係,可以省掉這一步,然後經由吏部銓選。
可問題是,似周郎這樣的寒門學子,已經來參加科舉了,就是因為沒有關係。
後門走不通,就只能按照規矩,一步步地熬。
運氣好些,過個三五年,能夠下放到地方做縣令。
運氣若是不夠好,那就只能在京城的各個衙門裡消磨時間。
投胎都沒能投到富貴人家,周郎並不認為自己的運氣能夠有多好。
事實也是如此。
他剛剛考中進士科,就得罪了權貴。
被打壓,被欺辱。
一時衝動,周郎當街斬殺了那個紈絝子弟。
若不是隨後正好遇到了叛亂,周郎估計要被權貴家下發的海捕文書給抓到了。
即便有了叛亂,周郎順利逃出了京城,卻也陰差陽錯地在龍門寨落草當了山匪。
辱沒祖宗啊!
死後都沒臉進祖墳。
萬幸,他遇到了萬年公主。
雖然那時他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卻還是幸運地賭對了。
他選擇投入公主門下,這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當上了縣令!
一縣之父母啊。
讀書時曾經有過的諸多抱負,終於有了施展的機會。
且,這還只是開始。
周郎相信,依著公主殿下的能力,她將來定能打下更多的地盤。
殺回京城、登頂權力巔峰……也都不是夢呢。
到了那個時候,作為最早追隨殿下的功臣之一,周郎覺得,自己即便得不了公侯的爵位,也能得個六部的主官噹噹!
開國元勛啊,想一想,周郎就忍不住地激動、亢奮。
「公主器重我,把南縣交給我治理,我定會傾盡全力。」
如此,才不負公主的眾望,也才更能得到公主的器重!
周郎躊躇滿志,帶著自己的書童和一隊傷殘老兵組成的護衛隊,便奔赴了南縣。
北縣的縣令,則是鄭家的一個子弟。
他本是讀書人,前兩年也曾經考中了進士科。
只是因為家族的緣故,他沒有留在京城等候吏部的銓選,而是回了利州老家。
在利州,他曾經在刺史府做過幾天的典史,還去北縣做過主簿。
如今,利州歸入萬年公主麾下,鄭、黃、陳等利州當地的豪族,也都積極地與萬年公主「合作」。
他們之前就偷偷在城內布局,為娘子兵入城做了一些貢獻。
隨後,沈嫿要考試選官,而不是接受幾大家族的舉薦,幾大家族也沒有氣惱,反而非常配合。
讓族中的子弟,只要條件合適,就都去報考。
經過一輪輪的篩選,這位做過北縣主簿的鄭八郎脫穎而出。
說起來,鄭八郎也不算外人。
他是鄭佩玉的堂哥,平日裡對鄭佩玉也很是照拂。
幾個月前,鄭佩玉幫著沈嫿為娘子兵搜羅牛羊豬等肉類的時候,鄭佩玉就曾經跑到北縣,讓這位堂哥幫忙。
而這位堂哥也非常給力,遍尋整個縣城及其周遭村落,應是給鄭佩玉湊了上百頭牲畜。
還幫暗中幫龍門寨發布招工信息。
有了鄭八郎這個北縣主簿做背書,北縣這些並不熟悉龍門寨的百姓,才敢跑去龍門寨做工!
當然,只要有人去,這些人不但自己會留下來,還會呼朋喚友,把全家都搬去。
沒辦法,龍門寨的條件太好了,去過的人,就沒有不被打動的。
但,若是沒有第一批的「先鋒」,條件再好,也無法吸引更多的人。
這其中,就有鄭八郎的幫助。
沈嫿最是心中有數。
曾經幫助過老基地的人,她都會記下來,並找機會予以回報。
正巧鄭八郎確實有才能,通過了三輪考試。
沈嫿便直接圈定了他的名字,讓他去了北縣。
主官確定了,接下來就是主簿、丞、典史、衙役等等小吏。
這些也將通過相關的考試。
不過,這個層級的考試,就不是沈嫿親自主持了,而是由新上任的主官負責。
當然,州府例外。
畢竟州府的刺史是沈嫿。
刺史府的主簿等佐官,沈嫿還是擬定了考核的主框架,姜硯池填充細節,然後由吳庸負責具體考試。
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吳庸這個軍中老狐狸,漸漸從娘子兵脫離,轉而幫沈嫿負責政務。
利州刺史說是由沈嫿兼任,真正負責具體事務的,大概率就是吳庸。
對此,沈嫿很是放心。
因為她知道,吳庸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而聰明人知道如何選擇是最正確的!
……
京城,還有個聰明人,也在面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