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帶你們去看看京城

  四年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今年是蔣文淵任肅州知府的第六年。

  其實早在三年前的他的任期就滿了,可肅州百姓捨不得他走。在他三年任期將滿的時候,聯合寫了萬民書送上京城,硬生生的將他留了下來。

  蔣文淵也捨不得這裡的百姓,就又留了下來,這一任就是六年。

  今年就是第六年了,只怕這回,肅州百姓就算再上萬民書,也留不下來了。

  來肅州的第四年,蔣禹川回了青州老家參加了鄉試,並一舉奪得解元,這一年他十三歲。同年,他進入了國子監學習。

  與他一同參考的大哥蔣禹江也考了零州府鄉試的第五名,蔣文淵以「蔣國公」之名,將侄子一同舉薦進了國子監。

  兄弟倆一同住在京城的蔣國公府。

  行二的蔣禹河在勉強考了秀才功名後,竟然偷偷留書出走,跑出去投軍了。

  他還算聰明,知道他三叔在肅州,也不敢來西北,就跑到了東南沿海,說要去打倭寇,可把他娘給氣得,揚言要和他斷絕親子關係。

  三哥蔣禹湖志不再讀書,考上秀才後也沒有再繼續讀下去,而是選擇了經商。蔣文淵乾脆去信家裡,把家裡所有的產業都給了他來打理。

  他也是七個兄弟中,唯一娶了親的。

  那姑娘蔣禹清也認識,甚至算得上是半個紅娘。正是當初在濟州府遇到的陳盈盈。

  當初師徒倆借宿於陳府,無意間聽陳盈盈的爹陳家主感慨零州的東西好,只是苦無門路,搭不上話。蔣禹清離開時,就留了個紙條,幫了他們一把。

  後來有一次陳家主去青州拉貨時,陳盈盈也跟著去了,不知怎麼的竟然跟蔣禹湖相互看對了眼。蔣禹湖喜經商,陳盈盈也出身商賈之家,別說這兩人還真是天造地設的地一對兒。

  成親的時候,蔣禹清還特地跟著她娘陸氏回了趟青州參加他們的婚禮。

  蔣家現在也不搞必須先哥哥再弟弟那一套,家裡的長輩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只要有人願意成親就行,不用管先後。

  不然都跟老大老二似的,以沒有意中人為由不肯成親,那可咋辦?所以能成一個是一個吧!

  用蔣老頭的話來說,這些混小子們一個兩個都是來討債的,成個親都不省心,還挑三揀四的。

  哪像他們那會兒,能娶上個暖被窩的就不錯了,只要不缺胳膊不少腿,哪管什麼美啊丑的,反正吹了燈都一樣兒,能生孩子就行。

  這話兒正好讓老胡氏聽見了,老太太那個氣喲,大掃帚當即就招呼上去了。老頭兒被追得滿院子亂竄,若不是大伙兒給攔下了,腦殼上指不定會多出幾個包。

  至於行四和行六的幾個,目前還在陸外公的學堂里讀書,最遲明年也要下場了。

  蔣禹清舅舅家的兩位表兄,大表哥陸懷已經考中舉人,如今進了四大書院中的白鹿書院讀書。小表兄陸瑾也考中了秀才,在青州縣學讀書,明年也要下場考舉人了。

  總之一切都還算不錯。

  三年前,她二師兄郭解也已經娶了親,並於去年喜得一子。蔣禹清親手刻了一枚加強版的平安玉符送給孩子做滿月禮。

  至於三師兄,他同公孫子姝兩人拉拉扯扯這麼多年,終於在去年底修成正果。

  他成親那天,邱神醫那個高興啊,說終於把這壓箱底的貨給清出去了,差點就砸手裡了。直把大傢伙兒笑了個半死。

  又是一年秋風起。

  當院子裡的樹葉又落下來的時候,蔣禹清知道,他們家離回京已經不遠了。一番斟酌後,返京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三。

  陸氏已經在打包回程時要帶的行李,這次回去後,怕是要長住京城了。

  邱神醫從來是小徒弟在哪裡,他就在哪裡,至於陸邑,他直言更喜歡肅州的自在,不願回京城。

  況且這裡離萬劍山莊也近,他媳婦兒若是想回娘家了,也方便。蔣禹清尊重他的選擇,直接把這裡的和安醫院託付給了他。

  至於其他,諸如溫暖毛紡工坊,蔣禹清也都一一作了妥善安排。

  臨行前,蔣禹清沿著整個肅州飛了一圈。先去了看了「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大沙漠。

  之後轉道去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

  再往東飛到了沙青縣的黑枸杞種植基地,再度給它們施放了一次生機。

  轉東南又到了增平。可惜舅舅陸平章在三年任期滿後,被調回了零州任知縣。因為那裡離家近,可以照顧年事已高的外公外婆。

  之後又到了津馬縣,來到了驚馬嶺。在這裡,她和爹爹從大營借兵,剿滅了盤據在這裡的土匪,解救了十七位可憐姑娘。

  經過了血與火的洗禮,如今,她們每個人都能獨擋一面,成了和安醫院的鐵娘子、活招牌。甚至還有幾位找到了終身幸福。

  她又去了下陳邑,當初被韃子屠戮焚毀的那個村莊。曾經她在這裡答應過一位母親,要替她和她腹中的孩子報仇,她做到了。

  如今,斯人已逝,這片土地業已有了新的主人。村子外邊的田地里,也都種滿了茂盛的莊稼。

  他們都是近幾年,陸續從玉門關外遷進來的少數部落的遺民,亦或是從南方地區遷來,被水患毀了家園的百姓。

  如今他們重新紮根在這裡,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或許就是將士們用生命守護這裡的意義。

  離開下陳邑後,她又去了銅羅關六十里外的那片緩坡處。

  這裡的灌木雜草或許是因為有了那五千多血肉做肥料,長的格外的茂盛。蔣禹清甚至看到有沙鼠在其間出沒,它的洞口處,隱隱可見鏽跡斑斑的彎刀碎片。

  戈壁果然是埋葬一切罪惡的最好的墳地。

  最後的最後,她再度來到了玉門關外的墓地。就像從前那樣,在每個墓碑前都擺了鮮花和酒,陪著他們坐了很久很久。

  這裡留下了她兩輩子最難以忘懷的情感,那些血與火的刻骨銘心的記憶。

  離開墓地時,她取出了一個墊了白色絨布的大木盒,用法術從每個墳頭取了一小撮泥土放進木盒中,竟也裝了滿滿一盒。

  她輕輕的撫了撫盒子,輕聲道「戰友們,我帶你們去看看繁華的京城!」

  八月初三,蔣家人起程出發的日子。為免又出現像青州的那一幕,蔣文淵不得已只好帶著家人於凌晨離開府衙。

  誰知方一打開大門,就被滿大街的火把驚住了。百姓們像是早料了這一出,竟是連夜打著火把默默的守候在他的府衙外。

  見他出來,紛紛跪地。

  蔣文淵嚇了一跳忙挨個扶起大家:「快起來,快起來,地上涼,這都是做什麼!快回去吧,回去睡覺去。」

  百姓們不起來,一個老伯流著淚道:「大人不能再留下來了嗎?」

  蔣文淵紅著眼搖了搖頭道:「我已連任兩屆六年,不能再留了。這於制不合!」

  老伯也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又道:「願大人此去京城,步步高升。若有空閒,就請帶著夫人和公子郡主回肅州來看看,肅州百姓永遠不會忘了你們的。」

  「好,一定回來。肅州也是我的第二個家!」蔣文淵哽咽道:「快回去吧,夜裡涼,可不要著了風寒了。」

  老伯哭著道:「大人為了我們肅州百姓殫精竭慮,盡心盡力這麼多年。就讓我們送送大人吧!」

  旁邊的百姓也幫腔道:「大人,就讓我們送送您吧!這是我們唯一能為您做的!」

  「好!」蔣文淵忍著淚,他知道,自己不走,他們是不會起來的。於是果斷的下令,上馬車出城。

  馬車動了,百姓們大喊:「山高水長,大人一路保重!」沿途的喊聲,一浪高過一浪。

  好容易馬車到了城門口,只見城門大開,守城的士兵亦齊齊單膝跪在兩邊,齊聲山呼:「恭送大人,恭送郡主。山遙水長,一路保重。」

  蔣文淵淚流滿面。出了城門,他帶著全家下車,對著肅州府所有送行的將士和百姓,跪下深深的做了一揖。

  「保重!」看著車隊漸漸遠去,直到消失不見,肅州百姓方才依依不捨的抹著眼淚返回城中。

  天亮了,馬車在一片荒野里停下來短暫休息。蔣文淵情緒很是低落,他是真的捨不得這片土地,捨不得這裡的可愛的百姓。與其說他成就了肅州,肅州又何嘗不是成就了他。

  若是可以,他願意一輩子留在這裡當知府,可是他不得不走。皇帝陛下催他進京,已經催了兩次了。

  陸氏倒了一杯水遞給丈夫,故作輕鬆的安慰道:「以後有機會咱們再回來看看就是。說實話,我也很捨不得後院那些地呢。這幾年我養的可肥了,種的東西收成一年比一年多。」

  蔣文淵握住妻子的手:「好,以後有機會,咱們再回來看看。」

  秋高氣爽,道路通暢,車隊一路順順利利的出了肅州府,直奔京城而去。

  京城。

  皇帝看著秘衛遞來的紙條:「淵,夜半離肅,百姓持火把沿街跪送。淵含淚跪謝!」

  夏景帝長嘆一聲,做官做到蔣文淵這樣兒,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在青州時,三年時間讓全縣百姓家家吃飽飯,戶戶有餘糧。

  在肅州六年,又硬生生把一個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寒之地,打造成了「塞上江南」,成了大夏又一個糧倉。從此,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大夏何其有幸,能得這樣一位良臣。

  夏景帝甚至已經開始暢想,蔣文淵做了某部尚書後的美好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