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朕要如何降罪燕王

  第187章 朕要如何降罪燕王

  蕭靖禹神情甚是平和,卻讓眾人猛地倒吸一口冷氣。

  這?

  虎口奪食,似乎是一語雙關啊。

  可蕭逸寒似是聽不懂一般,疼得咬了咬後牙,又抬眼望向蕭靖禹:

  「請皇兄責罰,都是臣弟的錯,不該拉著六弟去賽馬,還跑去了林子裡……」

  「你也別自責了。」

  蕭靖禹抬袖制止,又低頭細細端詳著蕭逸寒被包紮的傷腿,言語中藏著複雜的情緒:「五皇弟才從軍營出來多久,竟這般不中用了?」

  「都是臣弟無能,皇兄莫要再取笑臣弟了。」

  蕭逸寒苦笑著喘了幾聲,說話間,額角又開始滲出汗珠。

  旋即側仰著凌厲的下顎看向蕭晏之:

  「臣弟畢竟不如六弟,在燕北歷經七年風霜,儘管現在不帶兵了,騎射刀法依然不減當年。」

  「是啊!」蕭靖禹接住話鋒,嘴角微微勾起溢出一抹沉冷的笑,「許久不見六皇弟舞刀弄劍,想不到竟在今日得見。」

  蕭晏之聽罷此話,臉色波瀾不驚,只定定回覆:

  「今日臣弟殺生,雖是無奈之舉,可還是有違聖命,還請皇兄降罪。」

  「六皇弟言重了。」

  蕭靖禹微揚著下巴,臉上濃黑的陰翳,被殿外陽光蒙上一層金暉:

  「燕王這般行事,也是為了救朕的手足兄弟,朕要如何降罪於他?」

  很顯然,這個問題,又被丟給了朝臣們。

  為保大周國運昌盛,今日不可行屠戮血腥之事,是欽天監正反覆奏報的。

  滿朝文武自是知道,燕王殺了這吊睛白額虎實是犯了欺君罔上,不顧國本的大罪!

  可聖上這樣問,似乎是想降罪又頗為無奈!

  回想當年,晉王月餅藏箋一案,保晉一派被紛紛砍頭抄家;可諫言將晉王削藩的官員,雖然事後風光無兩,卻終究沒能逃過鳥盡弓藏的下場。

  反倒是默默無語的中立派,一直苟活至今。

  如今面對同樣的難題,在場官員自然要三思而後行。

  一時之間,眾人竟噤聲不語,偌大的宮殿便只充斥著令人窒息的寂靜。

  蕭靖禹抬眸掃視半晌,笑得愈發深邃:

  「怎麼,眾位愛卿平日裡吵得歡騰,今日反倒消停了,都啞巴了嗎?」

  被這樣一問,百官的心瞬時提到了嗓子眼。

  未等有人站出來,卻見蕭靖禹看了眼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兵部尚書謝懷彬,微笑道:「謝卿,你來說說。」

  「臣遵旨。」

  一個中氣十足的嗓音,於此時劃破了詭秘的寧靜。

  百官紛紛側耳傾聽。

  謝懷彬身著繡有金色錦雞的大紅官袍,躬身一禮:

  「臣以為,燕王殿下行事悖逆,有負皇恩,欺君之罪按律應削去親王之爵位,賜自盡。」

  話音剛落,空氣陡然凝滯。

  百官震驚。

  想不到,這兵部尚書不開口則已,一開口竟是直取燕王性命。

  謝懷彬說完這句話,便抬眸望向立於身側一丈之遙的蕭晏之,滿臉充斥殺氣。

  卻見蕭晏之巋然不動,並無一絲慌亂神色。

  他隱隱皺了皺眉。

  就算是朝中重臣被彈劾,也不可能視若無睹悠然自得,更何況是這樣隨時會掉腦袋的情形。

  蕭晏之的表現,讓他不由得有所顧忌。

  見聖上蕭靖禹皺眉不語,便又繼續調轉話鋒:

  「但念在燕王是為救手足,無奈為之,聖上寬宏,即使留其性命,也應將其圈禁在鳳陽高牆,以至終老。」

  沒有想到謝懷彬選了個退而求其次的辦法,有他在前頭拋磚引玉,方才各執己見卻不敢吭聲的官員,此時便開始蠢蠢欲動。

  「啟稟聖上,微臣認為,燕王此舉實為至萬民於不顧,理當重罰。但念在其戍邊七年、又平叛晉王之亂有功,可以功過相抵,從輕發落。」

  「正是。燕王賢德之名在外,此番實屬意外之舉,還請聖上念在手足親情,恕燕王大不敬之罪。」

  「微臣反對!雖說燕王有功,可也是其身為大周將領之本分,既領了軍功,便沒有功過相抵之說。若因為其曾有軍功傍身而從輕發落,那各地州府的軍士上行下效,我大周豈不是亂了套了!還有何王法可言?」

  「王大人所言極是,微臣附議。」

  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登時將大殿的氣氛吵到了白熱化的狀態。

  雖然有幾人言辭犀利,掐的臉紅脖子粗。

  可是置於一片嘈雜之聲中的蕭晏之,任由其毀譽加身,自是傲然屹立、安如磐石。

  坐於前頭的蕭靖禹竟是也如出一轍,半點反應也沒有。只傲然睥睨著自己這位六皇弟,眸光中透著陰寒。

  眼見著馬球賽的時辰就要到了,謝懷彬正欲諫言,給這場爭執來個收尾。

  卻聽一聲蒼老而凜然的聲音忽而響起:

  「聖上,老臣啟奏。」

  蕭靖禹抬眼望去,只見在眾人眸光中,一乾瘦身形緩緩走出。

  他頭戴烏紗,腰纏玉帶,身上大紅官袍上的仙鶴閃閃發光,卻掩蓋不住一身不屈的文人風骨。

  這人正是太子太師,禮部尚書——段臨。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今日的段臨一改上躥下跳的執拗脾氣,行了禮後,竟是垂首俯身,安安靜靜地站著,聽候聖諭。

  「准。」

  蕭靖禹輕輕吐出一個字,殿中百官鴉雀無聲,再無爭議。

  段臨又躬身施禮,而後才緩聲道來:

  「啟奏聖上,縱觀如今大周邊境局勢,遼東、西南戰事不斷,一直是聖上的心腹大患。而燕北以北的瓦蒙人早就對我大周虎視眈眈。燕王一去七年,雖軍餉不濟,可燕北邊境從無憂患,可見殿下不但能力卓然,更是兩袖清風、忠心不二。」

  「燕王雖交出封地,可餘威尚在。聖上若今日因為莫須有的罪名,降罪於燕王,那麼聖上不但少了左膀右臂,也會讓瓦蒙人少了忌憚。」

  「如今丹巴七部就在外面耀武揚威,此時萬萬不可,同室操戈!」

  他一開口,全然否定了謝懷彬等人對蕭晏之的聲討,竟是從邊境局勢的利害剖析,來表明不可動燕王的立場。

  不但拐彎罵了兵部姓謝的,尸位素餐;還捎帶著指出風家和陸家,德不配位。

  這不是在討論如何懲罰蕭晏之,這根本就是在告訴蕭靖禹:

  大周如今朝堂不穩,你還在這為了這些有的沒的,扯那沒用的淡!

  若是繼續下去,那天象之說可就成真了!

  一語震驚四座。

  眾臣登時屏住呼吸,將頭垂得更低,全然沒想到段臨今日竟是這樣為燕王開脫。

  他這不是不要烏紗,是不想要命了啊!

  卻見蕭靖禹眼中含笑,慵懶的換了個姿勢:「哦?這些倒是沒人跟朕提過,繼續。」

  未等段臨回話,方才那高亢的嗓音忽地響起:

  「段大人這話,是在說聖上身邊無人可用?定要倚仗燕王保住大周江山了?」

  此人,正是兵部尚書,謝懷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