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6章 紅色壓制!不來點頂級高手,壓不住場了
伊克昭盟中心體育館。
加特林前面的紅色,開始衝鋒。
謝正業在第四道,運用曲臂起跑技術啟動。
只見他的身體前傾角度約為 45度。
雙腳前後站位,前腳腳跟離地,後腳腳尖踮起。
曲臂時,手肘緊貼身體兩側。
啟動瞬間,拳頭靠近下巴,這種姿勢能減少手臂擺動半,儘量提高啟動過程中的頻率。
他的曲臂起跑本來就是更加接近於步頻流。
進一步強化。
相當合理。
看得出來,謝正業現在的團隊,也越來越專業。楊耀竹在退役之後,每年都潛心在二沙島進修,真正已經開始把自己的夢想從運動員換到了教練員身上。
現在你要問他的話。
那他肯定會告訴你。
他想培養出更多具備世界級競爭力的種花家運動員。
而且。
一定要比隔壁組湖凱,培養的更多。
原本他也沒有那麼想要在學歷上進步,可看到湖凱都讀博士了,那只能一咬牙再次撿起書本,也拼了一個碩士下來。
卷。
就放在絕大部分的行業都不是個好事。
唯獨競技體育。
那真是從運動員到教練員。
越卷越好。
捲成龍捲風都行。
楊耀竹分別讓謝正業和周兵,進行了曲臂不同方向的側重開發。
這就是一種進步。
而不僅僅只是讓運動員學會這種高深的技術就行。
還要更加的符合運動員的生理天賦特徵。
這就是成為更高級運動員教練的重要一步。
起跑之際,謝正業的雙腳快速蹬地,力量通過腿部、臀部傳遞到腰部,帶動身體。
配合曲臂快速推動,手臂擺動,像一個高速運轉的曲軸,為身體提供持續的推進力。並且在切入彎道的瞬間,為了能更好地控制身體重心,實現快速而穩定的彎道過渡……
謝正業做了一個相對提前的左肩提前外旋。
如果是平常這麼做,雖然理論上效果不錯,但之前肯定用不出來。沒有別的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以前的身體強度不夠,力量不夠核心的扭矩能力不夠。
在運動中。
如果提前這麼做。
身體會很容易失去平衡,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的最佳發力點。
現在呢?
不同了。
經過連續兩年的身體上強度。
現在謝正業整個人的身板都大了一大截。
他現在跑起來,已經能夠在提前把肩膀打開的基礎上,進行身體的整體控制。
不至於說讓這一點的波動。
影響到整體的啟動節奏。
只要能夠整體的節奏不被影響,那這麼做就會有增益效果。然而以前就算是知道這麼做會有好處,可也沒法試。
這就是國內以前訓練的悲哀。
即便是知道也做不到。
那還不如不知道。
更加讓自己難受。
可現在這個時代,國內早就已經在蘇神的影響下擺脫了蘇聯式訓練以及以小日子為中心的輕量化跑法。
自然可以更加舒服的適應這種跑法。
而且現在的謝正業還不是老謝。
他是小謝。
還是沒有遭遇那個足以毀滅職業生涯巨大傷病的他。
那個傷病讓他整體的啟動過程都會出現無法逆轉的不穩定。
逼迫到極限,只能用搖頭晃腦來進行代償。
現在好了。
不會了。
謝正業覺得這樣跑起來……特別的爽。
雖然啟動的時候需要身體的核心發力更強,身體的剛性更多,看起來這裡的消耗比以往更大,但是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你計算自己的成績——
有時候就是計算題。
這一些的損耗能不能換來更多的收益?
這就是田徑運動員需要想的事情。
就像是前後程的優化。
為的是總成績的提高。
如果你的前程某些地方變慢,卻總成績能提高,那就是好的優化。
謝正業這裡也是。
這一些額外的啟動損耗貼補到整個彎道啟動加速裡面,反而能起到積極效果。
能讓他的彎道啟動以及加速更加的流暢。
讓他切入彎道,更加能夠清晰的做好與彎道離心力的對抗。
這都是以前想做去怎麼都不好做的事情。
即便是強行去做。
也會因為動作的質量不夠,反倒是影響總成績。
優化變成了劣化。
那也就失去了意義。
可……
謝正業還不是最快的那個。
因為前面的第五道。
站著的是蘇神。
對比謝正業,蘇神的曲臂起跑技術更為精妙。
只見他身體前傾約 50度,雙腳站位緊湊,前腳小腿與地面近乎垂直,後腳膝蓋內扣。
曲臂的同時,肩部下沉,背部肌肉緊繃,形成一個穩定的發力結構。
起跑瞬間,他的雙腳爆發性蹬地。
力量沿著身體中軸線向上傳遞。
曲臂爆發後以極快的頻率擺動,每一次擺動都精準地配合腳步節奏。
進入彎道後。
他利用身體向內傾斜產生的向心力,結合曲臂擺動對身體重心的微調,實現高速且流暢的彎道切入跑,最大程度地減少速度損失。
同時,你要是觀察足夠仔細,就可以發現——蘇神在起跑時,頭部的位置控制得非常精準。
眼睛平視前方下方約 30厘米處,這個角度能讓他在保持身體前傾姿勢的同時,更好地把握起跑方向,並且減少頸部肌肉的緊張感,使力量能夠更集中地作用於身體的加速。
可能只是一個看起來無關經要的小細節。
甚至放在整體的成績裡面,這一個注意都不一定能夠提高成績多少。
但是。
還是那句話。
越到後面越是細節決定成敗。
越是細節能夠量變催生質變。
只要你的細節改善的越多,做的越正確。
自然收益就會顯現。
蘇神現在200米也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上,早就也打開了200米的20秒,所謂黃種人極限大關。
進入了20秒以內的成績後。
技術和細節毫無疑問,需要更加的細膩。
不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提高的。
更多的注意也是應該的事情。
了解蘇神的人知道就是這些小細節,他都能夠儘量去完成和注意。
不管這一世還是上一世。
他都是堪稱細節狂魔。
也正是因為這樣。
他才能在當年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從市級走到省級,從省級走到國家級,從國家級擊敗,更被大眾看好的張培猛。
最終第一個成了打開10秒大關的黃種人。
當年那麼多的教練都公認,更看好張培猛,當然不是傻子,也不是大家的眼光集體出了問題。
就是張培萌,不管從專業的哪個角度來看。
更符合當時大家眼中的天賦好。
蘇神的話完全是在後面發現自己的掛肉天賦,能更好的激發自己的臀部肌肉天賦,再加上他卓越的技術領悟和掌握能力。
這些才讓他後來居上不斷的突破。
可以這麼說,蘇神比任何一個國內選手都要更加明白科學訓練能夠帶來的好處。
幾乎可以下斷言。
如果他再早生個五六年,完全走上一代的路子,沒有機會或者說接觸科學訓練的時間已經太晚。
那他肯定跑不過張培猛。
走原本的輕量化路子。
他就已經到極限了。
因此他更加明白技術細結,到底意味著什麼。
砰砰砰砰砰。
蘇神腳下好像填滿了炸藥。
入彎後,開始利用腳底與地面的摩擦力變化來調整速度。
也就是在蹬地瞬間,他的腳底會微微向內旋轉。
這是要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
而在擺腿向前時,腳底又會自然回正,減少阻力。
這技術,同樣是量變才能形成質變。
一步兩步看不出來,甚至五步六步十步。
十幾步都不一定明顯。
但……
你要是能夠做到更多步呢?
你甚至能夠做完整場呢。
這種細膩的腳底動作控制。
有助於任何人在起跑階段更高效地利用力量。
甚至這是一個跑彎道的基本功。
但凡你學了一些國際的200米科學訓練,都能夠接受到這樣類型的概念。
就是。
你想要真正的做好真正的依靠它來提高成績。
那也不是個簡單的事。
除非。
你能做到蘇神這樣。
……
臥槽。
蘇總。
啷個這麼快呢?
這話是謝正業心中的念頭。
謝正業在第四道,根據200米的跑道劃分,蘇神在他的前面。
這個位置比在同樣的終點線上起跑,他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蘇神啟動到底跑了多快。
本來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快。
楊耀竹也幫他進行了曲臂起跑的定製發展路線,讓其更加符合他的生理天賦。
可哪裡知道。
蘇神居然這麼可怕。
這啟動……是認真的嗎???
謝正業要麻了。
他感覺蘇神魔都鑽石聯賽,是不是都藏拙了……
這明顯比那個時候又快了不少啊。
快了不少?
要是蘇神可以聽到謝正業的心聲。
那他肯定要再傳一道音給後者,道:
那你要知道,我後面還會更快。
閣下應該如何應對呢?
這,可不是開玩笑。
也不是蘇神說出來的調侃。
這。
是事實。
他的的確確,比魔都鑽石聯賽的時候,更加的強悍。
啟動更加的給力。
現在的自己和魔都鑽石聯賽的自己來比啟動。
肯定是現在的自己。
贏。
不僅僅是和博爾特的那一戰,讓他的整個狀態提升了不少,還有一些本要在實戰裡面去檢驗去結合的技術點……
都因為博爾特的壓力和刺激。
讓其更加快速兌現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蘇神喜歡以賽代練的原因。
很多在訓練裡面總感覺差一點。
差臨門一腳的東西。
放到比賽裡面。
有時候就可以輕易趟過去。
如果是日常的訓練想要做到。
不知道要花費多少額外的精力。
所以。
他真的很喜歡在比賽裡面去檢驗自己。
以前是。
現在是。
未來。
怕也是。
飯冢翔太在第六道。
他的起跑姿勢強調身體的整體性協調。
尤其是啟動的時候,要輕盈。
這一點。
就是典型的曰本這些年的核心路子。
甚至有時候蘇神都在想。
是不是故意和歐美那邊的力量,走相反的路子,才顯得自己高明。
只見他雙腳前後錯開。
間距適中。
膝蓋彎曲角度在 125度左右。
他的雙手撐地位置相對靠前,手臂略微彎曲。
起跑時,他的腿部、臀部和腰部肌肉同時發力,一氣呵成,身體像一個整體的輕巧的小彈簧似的,被瞬間釋放。
注意。
雖然是彈簧。
但是是小彈簧。
依舊是。
輕盈輕巧輕便為主。
這一點,包括現在他們的天才高中生,桐生祥秀,也都是這麼幹的。
一直到2021年的東京之後。
他們才開始正兒八經的第一次反思這個事情。桐生祥秀,甚至公開的宣稱你應該進行肉體的升級計劃,摒棄以往那種更加注重輕量化的路子。
該增肌的地方一定不能含糊。
那應該是印象中,他第一次正面叫板陸上聯盟。
可惜。
來遲了點。
如果更早一些,或者從17歲剛剛嶄露頭角成為全日本超級新星的時候,就能不這麼含糊。
就能果斷的選擇讓身體充滿更多的肌肉。
不讓身體那麼瘦,巴巴乾癟癟。
或許他的上限真的可能更高。
你別說是不是超風速。
整個亞洲歷史上。
即便是加上超風速。
能夠打開9秒90的又有幾個呢?
他的天賦絕對是在線。
就是走錯了路。
付出了過高的時間成本和沉沒成本。
等他再想去改動的時候。
已經有些晚了。
飯冢翔太也差不多。
別看他擺臂動作較為舒展。
從身體兩側向後再向前划動,在保證身體平衡的同時,藉助擺臂的力量增加步幅,迅速向彎道切入。
看起來動作很不錯。
就是……
上限不高。
有人說的很明白。
曰本這一套能夠培養更多的國際健將。
但是呢,再往上走。
就很難了。
頂尖戰力。
這麼來培養的話。
反倒是掣肘。
同樣一個東西對於國際健將之前也許是葵花寶典。
練起來能夠起到奇效。
但同樣一個東西可能對於國際健將再往前走,你走得越遠,它也越像是葵花寶典。
只是說,他是要你欲練此功,揮刀自宮的那種。
那個時候曾經驕傲的武學內功。
反倒是成為了自己前進的最大攔路虎。
曰本頂尖選手,幾乎都有過這樣的遭遇。
那你廢是不廢掉?
廢掉的話花了這麼多年練上來早就已經形成了身體習慣以及肌肉記憶。那是這麼容易說改就改?
再說改的話又要花時間,運動員的黃金年紀本身就短,尤其亞洲的短跑運動員更加職業壽命短暫。
那只能為了職業生涯整體權衡。
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勇氣。
再者說,即便是你有這個勇氣。
你就一定保證自己能夠技改成功嗎?
當然不可能。
甚至可以講直白點。
失敗才是常態。
技改失敗才是正常的情況。
技改成功。
那才是不正常。
只能說飯冢翔太這樣跑起來,雖然感官上不錯。
可當他抬頭一看。
卻發現自己,都不知道處在了什麼地方。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優勢。
從一開始。
就被甩在了後面。
而他。
今年本來是雄心勃勃,想拿下全日本今年的200米第一人。
當然在原本的時間線上他是做到了的。
現在估計也大差不差。
可光做到了有什麼用呢?
你做到了全日本今年的200米第一人又怎麼樣呢?
當你走出來看世界的時候。
卻只能發現。
即便你是全日本的200米,現役第一。
也就這樣。
翻不起什麼風浪。
在外面根本沒有人會多看你一眼。
現在。
這個時間線上。
更是在亞洲。
都被種花家壓的死死的。
二沙島的人。
也不會多看他一眼。
第七道的傑里米·多德森,採用一種改良式起跑技術。
他的雙腳站位呈梯形,前腳外側與後腳內側在一條直線上,膝蓋彎曲度不一,前腳約 130度,後腳約 115度。
雙手撐地時,一隻手略靠前,一隻手靠後,形成不對稱支撐。預備時,他的頭部會微微抬起,觀察周圍情況後迅速恢復專注。
就是可惜……
嘗試新東西是對的。
但是嘗試的新東西也可能不對。
起碼他的這一套在未來並不是主流的發展方向。
曰本選手橋本明知在第八道,他的起跑注重腿部肌肉的預拉伸。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然後慢慢下蹲,膝蓋彎曲超過 140度,使大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
雙手撐地,手指朝後,手臂伸直。
起跑瞬間,腿部肌肉迅速收縮,產生強大的蹬地力量。
可惜他的擺臂動作較為僵硬,其實要是這裡力量十足,就可以解決問題,甚至「變廢為寶」。
手臂只需要從後往前擺動時,像兩根有力的槓桿,推動身體不斷加速就行。
那樣也可以轉劣為優。
把服務力轉變為有利。
可惜。
小日子這邊的核心跑法理念,就註定他不可能力量十足。
也沒有辦法進行這樣的一個優劣轉換。
只能就這樣僵著。
並且在國際賽場上,因為一開始就差距比較大,這一些因素會更加讓運動員緊張。
越緊張就越容易僵硬。
越跑越僵硬。
你別說跑出好成績。
連自己平日裡的訓練成績都不一定保得住。
即便是在彎道處,他想要依靠較大的步幅和穩定的身體姿態,保持彎道加速。
卻因為雙手的擺動實在是僵硬。
導致這個彎道加速,怎麼都調整不過來。
甚至愈加的彆扭。
不用看就知道,橋本明知,剛剛啟動加速就已經是寄了。
「提前出局」。
第九道周兵。
身體前傾約 40度,雙腳前後站位,後腳腳跟抬起較高。
曲臂時,手臂彎曲程度較大。
起跑時,他的後腳先發力蹬地,將身體重心向前推送,前腳再順勢蹬地啟動加速。
他的彎道啟動擺雖然快速可幅度較小,主要用於維持身體平衡和提供輔助推進力。
他主要還是。
拉開步幅。
在彎道加速過程中。
他就像是蘇神的樣子,通過調整身體傾斜度和曲臂擺動方向,巧妙地利用向心力,沿著彎道切線方向加速前進。
你別管是不是模仿。
別說還真有幾分相似。
關鍵還是。
效果明顯。
曲臂一開。
以前阻礙自己模仿蘇神前面的桎梏。
算是被打開了一大截。
就是這樣。
現場。
明明有亞洲的這麼多高手。
甚至也不缺阿美麗卡和加特林這樣的前奧運會200米獎牌得主。
可……
一衝出來。
在彎道上就已經是處於領先的。
你說巧不巧。
竟然都是紅色。
通紅的紅色。
全面壓制所有顏色。
別管你是太陽旗還是星條旗。
通通。
壓在了身後。
似乎是在這裡向外面宣告——
以後想壓制住我們的200米。
普通高手不行了。
那種隨便拉幾個奧運會級別的選手,就可以干爆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再想要壓住場子。
不來點頂尖高手是不行了。
現場觀眾看的……
也是頓時聲音就上了個檔次。
歡呼加油聲。
更加清晰。
自家主場看著開始就是三紅領先。
是個國人。
都得來勁。
何況是以前根本沒有什麼田徑比賽可以看伊克昭盟。
可。
這還不是結束。
這只是開始。
前面的5個冠軍打底。
今年的伊克昭盟中心體育場。
恐怕會一炮而紅。
成為國內運動員比賽新的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