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南洋新聞自由

  「前段時間你和我說的行政改革,有進展了嗎?」

  隨著兩人聊到印州的經濟,劉銘華突然想起來。

  李明軒喝口茶,沉思片刻後回應道:

  「行政改革啊,結合你後面提到的那些建議,所有細節都已經完善好了。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深入調查,和智庫的專家討論了下,結論是認為現在還不是推進改革的最佳時機。」

  劉銘華眉頭微皺,好奇地問道:

  「哦?為何這麼說?」

  「現在全國剛剛解決溫飽問題,民眾還未發展到積極爭取人權民主的階段。如果在這個時候推進改革,到時候民意很可能會被有心人裹挾。」

  李明軒想都沒想,說出來原因。

  劉銘華聽後點頭表示認同:

  「你說的對,確實很有可能,那你們打算什麼時候推進呢?」

  「嗯,經過和智庫的專家一起討論,我們一致覺得最好的改革方式是由下往上推進,等到政府正在失去民眾的信任,人們的民主意識開始覺醒的時候,政府藉助濤濤民意來推動行政改革,並且趁機可以除掉被權利腐蝕的特權人員。」

  李明軒喝了口茶,繼續說道,

  「這樣可能會對政府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但可以確保我們的改革能夠更深入、更徹底地落地。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現在的制度對於一些國家大工程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我們可以趁這段時間將國家的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用地都徵調好。」

  「你啊,的確是,南洋很多地方都沒充分開發,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聽到李明軒說到後面這條,劉銘華肯定這才是他們不想儘快推進的原因。

  李明軒的理由,讓他想起兒子關於以後德國改革的情況,好像和李明軒說的情況差不多,想了想,反正現在政府高層已經有了這個意識,他也就不急於行政改革了。

  「不過你要抓緊時間啊,畢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南洋的民主意識覺醒速度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嗯,確實很快。」

  李明軒點頭道,想到今年自己主推的放開新聞管制,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報紙和觀點,這些都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民主意識的進程。

  現在再想起這些,李明軒有種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的感覺。

  說起南洋的新聞管制,那還是南洋建國初期為了統一思想、防止輿論製造事端,政府實行了嚴厲的新聞管制。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南洋國家局勢的穩定,李明軒經過考察這種管制已經沒必要了。

  於是便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主動提出了放開新聞管制的提案,經過議會討論後,提案很順利的通過了。

  最新的公告年初就下發了,規定南洋公民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到新聞署提交申請,經評估後就可以創辦報刊。

  經過半年的試運行,南洋各地就出現了近千家大小報社出版社。

  各類報刊讀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到市場上,南洋的出版市場在短時間內瘋狂膨脹起來。

  尤其是最近關於東京大審判這件事上,南洋市面上的各家報紙為了吸引觀眾,真是花樣百出,各種論點、秘聞層出不窮,民眾的參與度也是越來越強烈。

  李明軒想到這些,苦笑道:

  「確實應該加快進度了,至少相關的征地必須要加快了。」

  劉銘華聽李明軒這麼說,知道他有些後悔過早的放開新聞管制了。

  「別想那麼多了,明軒,既然放開就放開吧,有得必有失,你看看現在出版市場多熱鬧了,各種小說,言情、志怪、武俠還有修仙的讓我看的都有些目不暇接。」

  「最近我看到廣聞報上刊載的一部小說叫《南洋神劍》的小說寫的很有意思啊,和石玉昆的《三俠五義》類似。不過比之《南洋神劍》,想像力更加豐富,裡面描寫的打鬥場面真的讓人浮想聯翩。」

  說到這裡,劉銘華忍不住和李明軒分享了下有意思的事,順便也轉移他的注意力。

  「這本書啊,我也看了,據說作者是一個還俗的道士,有真功夫在身的。」

  聽到這本書,李明軒也笑起來。

  《南洋神劍》現在在南洋已經吸引了一大批的讀者,廣聞報社也因此一炮而火,其發行量翻倍的暴增。

  隨之一起的是,現在學校學生對每天的武術都格外用心了。

  《南洋神劍》這本書由於廣泛的受眾,現在已經被改編成廣播,據說影視版權也賣出去了。

  一本小說帶動如此大的產業,想到這些,李明軒又覺得放開新聞管制其實也不錯。

  想到廣播和影視,李明軒突然想起件事來,需要劉銘華來定。

  「銘華,有件事,我們必須儘快定下來,就是方言問題。」

  劉銘華聽到李明軒說起方言,立刻知道這必須早定下來,現在南洋的語言很亂,雖然都說的是漢語,可是因為來自不同的地方,往往出現各種交流障礙。

  「是不是在普通話和粵語中做選擇?」

  「是的。」

  「明軒,你怎麼想的。」

  「我也拿不準,如果是建國的時候,那時移民大部分來自南方,我們可以直接定位粵語,現在,隨著北方移民的增加,南洋說普通話的比例已經超過了粵語。」

  李明軒對此也是有著猶豫。

  劉銘華和李明軒長期居住在南洋,對於普通話和粵語都能輕鬆掌握,之前沒什麼感覺,最近通過廣播和電影,意識到這確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普通話和粵語兩者各有特點,普通話的前身是明清時期,在北京流行的官話,粵語可追溯到古漢語,一些發音與古漢語基本一致。」

  「但是普通話較粵語有明確的語音、詞彙和語法規範,這使得普通話的學習和推廣更為容易。這方面粵語就比較弱了。

  不過在音調上,粵語有著獨有的優勢,普通話有四個聲調,而粵語則有九個,使得粵語在發音上更為複雜多變,因此,粵語在表達上可能更加生動、形象,有時能夠更準確地傳達某些地域特有的文化、風俗和情感。。」

  李明軒說著兩者的優缺點。

  「確實不好辦,民間可以先不管,讓他們慢慢融合,但是必須定下來官方用語來。」

  「明軒,你看這樣吧,我們就將粵語定位南洋官方用語。」

  「奧,為什麼選擇粵語呢。」

  李明軒有些好奇劉銘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