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印度分裂

  「是的,老爸,我覺得老媽說道很對,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權利也是,集權有集權的好處,民主有民主的好處,需要辯證來看。

  正如老爸一直預想的未來華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也可以用在南洋上面,這一團火必須到關鍵的時候才能用,像戰爭,動亂,自然災害等,滿天星才應該是常態。不過還是要保證能聚起來,別到了關鍵時候聚不起來。」

  劉言雖然也贊同小政府,也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我記得前世在60到70年代,德國就曾出現這樣的問題,政府只能不斷擴張,管理機構膨脹,各項開支增加,財政壓力巨大;傳統官僚效率低下,民眾對政治普遍冷漠,對政府回應能力下降,政府威信降低的情況。

  前世蘇聯解體原因就是,政治體制僵化:蘇聯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官僚主義盛行,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政治體制僵化導致經濟體制過於僵化,計劃經濟一統天下,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生產效率低下。經濟落後就會凸顯出民族問題,從而導致蘇聯最終解體。】

  【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德國在「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思潮下,開展了行政體制改革。改革中直接明確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權限,聯邦政府的權限有:外交、國防、金融、貨幣、鐵路、航空、不分稅收;州政府的權限:教育、州規劃、治安、農業保護、自然保護、空間設計等。】

  【改革後的德國體制和美國的體制基本是異曲同工。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兩國都屬於複合制。

  聯邦制國家都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聯邦的地位高於組成單位,一切重大權力均屬於聯邦中央政府,聯邦法律為國家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律不得與它相牴觸。

  美聯邦和德聯邦都是由若干成員單位(共和國、州、邦等)組成的統一國家。】

  在敘說自己的觀點是,劉言同時思索前世德國的體制問題,及解決方案。

  劉銘華聽到兒子心中關於德國改革的細節,沉思了一會,說道:

  「這麼看來你們也贊同李明軒的改革了。」

  「是的,我覺得需要改革,這段時間我在推行計算機商業化過程中,明顯感覺到的特權的存在,因為我的身份,計算機在一些地區的推行幾乎是沒有任何阻攔,可是實際上,那些地方對計算機沒有那麼大的需求。這說明裡面有很大的問題,當地政府對地方有著無限的權利。」

  劉言結合自己最近的感受,說了下南洋的問題。

  隨著劉言越來越有主見,劉銘華和伊莉莎白都不將他作為小孩子看待了,而是平等溝通。

  「確實很嚴重,當時政府那麼大的權力,是為了有效的管理移民和土著,現在經過幾年的融合,基本上也已經穩定了。

  管不擾民民自富,民不怕官官自清。看來的確需要改革下體制了。」

  聽到兒子的經歷,劉銘華肯定了改革的想法。

  伊莉莎白嘴角含笑的看著兒子和丈夫的溝通,由衷的為他們自豪。

  ......

  在南洋試圖進行政治改革的時候,1948年底,國際上發生了一件大事。

  面對剛剛出現的奈及利亞、納米比亞的戰亂以及一直試圖維持的印度。

  英國政府意識到,繼續維持對這些地區的殖民統治已經變得愈發困難。

  戰爭的消耗讓英國的經濟實力大受損失,不能給英國本土供血不說,反而需要英國不斷的輸血,飛快的消耗著英國的國力,這是英國政府很難接受的。

  此時英國真正有些騎虎難下了,英國最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對這些地區的殖民統治。

  做出決定後,英國政府就開始找調解方。

  找了一圈發現有資格的好像只有南洋,美蘇作為參戰勢力,自然不合適,法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幾近於無,而且在南洋家門口更不合適了。

  在1948年的深冬,英國政府通過老威廉聯繫了南洋,希望南洋能作為調解方,調解印度問題。

  對於英國的請求,南洋自然是欣然接受。

  這不僅僅是一個展現外交實力的機會,更是一個提升南洋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契機。

  收到英國的請求後,南洋外交部迅速行動起來,派遣了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前往印度,與各方勢力進行深入的溝通和斡旋。

  在南洋外交部的努力下,印度四方勢力終於在1949年2月1日齊聚新加坡,經過近一個月的拉扯,最終簽署了《新加坡和平協議》。

  隨著《新加坡和平協議》的簽署,持續了兩年之久的印度內亂終於畫上了句號。,為這片飽受戰亂之苦的土地帶來了和平的曙光。

  雖然印度結束了內戰了,可是內戰的結局讓很多印度人很不滿意。

  因為,根據《新加坡和平協議》,戰後的印度被分成了四部分。

  分別是北邊的巴基斯坦共和國,占據整個印度河流域,包括克什米爾地區,背後代理勢力是蘇聯。

  東邊的孟加拉共和國,包括西孟加拉邦、恰爾肯德邦、部分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和恆河入海口以西的東孟加拉邦,背後代理勢力是蘇聯、南洋。

  南邊的南印度共和國主要是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4個邦組成,背後代理勢力是美國、南洋。

  剩下的部分屬於英國的印度殖民地,組成了印度民主共和國,主要剩下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馬哈落斯特拉邦,印度民主共和國失去了東印度半島的出海口,背後勢力是英國。

  印度內戰結束了,南亞次大陸雖然再次恢復了平靜,可是內部暗流涌動,四方勢力各有拉扯,互不相讓,並時常爆發小的衝突。

  可以預測南洋次大陸上想要實現真正的和平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和平協議》簽署中,尼泊爾、不丹以及孟加拉北部地區和恆河入海口以東被劃給了南洋,成為南洋印州的一部分。

  這樣整合後的印州的面積達到了60萬平方公里,成為南洋名副其實的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