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圍(3,5100票加更)

  對面兩人臉色驟變。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庫茨涅佐夫大急:放棄莫斯科比停戰還糟糕!1941年最危險的時候史達林同志也留在莫斯科最終挺了過去。如果放棄南翼,政治上的被動可能會略微少一點,但軍事上的窘迫更甚,莫斯科變成唯一的突出部,遲早會遭到幾百萬德軍圍毆。

  簡而言之,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兩個突出部必須同時存在才有意義,少任何一個,另一個斷無倖免之理。倒是如果沒有南北這兩個突出部,只有中央戰場的突出部相對而言還好一點。

  「你讓我想想,想想……」史達林的腦子飛速轉動著,「晚上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討論你的想法。另外,停戰可以談,條件呢?」

  條件這種政治問題顯然不應該問朱可夫,不過史達林現在提出來具有特殊的意義,意即讓朱可夫隱晦地說明在軍事上可以守住哪些地盤。

  朱可夫嘆了口氣,盯著地圖,痛苦萬分地說出了他的想法:「如果從軍事態勢上分析,將部隊主力從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撤出,分兩個方向後退,似乎能依託烏拉爾河、裏海東岸、中亞建立南翼相對穩定的連續防線;北翼的話,莫斯科一線突出部只能放棄,退回到彼爾姆-烏法一線和德軍交換控制地域。」

  彼爾姆-烏法一線目前正是莫德爾堵口的地方,但面積並不大,南北不過400公里、東西不過300公里,庫茨涅佐夫偷偷看了看地圖,這樣一來等於全蘇所有大城市和工業發達地區全落在敵軍手裡了。

  史達林走到地圖前仔細參詳起來,越看臉色越難看,但難得地沒有發火,反而說道:「我知道了,前線你先妥善布置好,至少目前的防線要予以固守。晚上你參加緊急會議吧。」

  還沒等朱可夫表示,他想了想又道:「打電報給在葉卡捷琳堡的華西列夫斯基和安東諾夫同志,讓他們想辦法回來,今天夜裡回不來,明天早晨也要回來,路上注意安全;另外再通知梅列茨科夫同志列席會議。」

  庫茨涅佐夫知道自己沒資格參會。實際上在去年冬天開始,整個紅軍指揮權就分為三塊:朱可夫去南翼指揮,控制250萬左右的兵力;梅列茨科夫以莫斯科方面軍司令員的身份實際統領北線,控制180萬左右的兵力;華西列夫斯基和安東諾夫雖然主管總參謀部,但實際上主要分管中路戰場。

  至於庫茨涅佐夫自己,雖然還掛著海軍總司令和最高統帥部成員的名頭,但紅海軍除了太平洋那裡還有一點船,其餘基本都打光了,甚至剩餘的基地官兵、無船水兵和保衛部隊也在陸續幾次整頓中編入了海軍陸戰部隊(實際就是陸軍),基本是光杆司令一個,根本沒什麼權力,只能在最高統帥部里乾乾事務性工作,收收電報,聽史達林老爹發發牢騷幾個軍事將領就他挨罵最多。當然,比起鐵木辛哥等人要好得多,史達林同志連看都不想看見他們,更別說罵了。

  朱可夫心情沉重地點點頭。

  史達林反過來還拍了拍他的肩膀:「康斯坦丁同志,要堅強起來,像個鋼鐵將軍一樣去戰鬥!德國人打不垮我們的!當年我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7次、流放6次,我從西伯利亞逃出過5次,沒有一次失去對革命、對勝利的信心。打內戰的時候,白匪幫氣勢洶洶,一度占領全俄四分之三的領土,最後我們也咬牙挺過來了。停戰的事能談就談,不能談我大不了帶你們去西伯利亞打游擊!那兒我熟!」

  朱可夫哽咽說道:「我相信您會帶領我們取得最終勝利。」

  聽到南翼發生緊急變故,特別是聽到德軍出動前所未有的黨衛軍裝甲集團軍,華西列夫斯基和安東諾夫顧不得風險,冒險搭乘一架b-25返回莫斯科,這架b-25還頗有些來歷,是美國根據租借法案援助的物資,雖然美國對蘇援助不少,但4發重型轟炸機和運輸機基本沒怎麼援助過,只有雙發的-47和b-25,蘇聯曾多次提出希望得到b-17和b-29,但美國沒有響應,只是在最近一段時期因為遠東航線被封鎖且日本收取保護費後,利用b-29運送過一些重要文件、資料和零配件。

  美國之所以願意提供b-25,是因為杜立特轟炸東京後有一架b-25迷航迫降在海參崴被蘇方扣留,對蘇聯而言b-25並不神秘,甚至早就揣摩了個透徹,因此美方才輸出了幾百架b-25,經過連續損耗,剩餘數量也不多。為節約燃油消耗,有關轟炸機基本已停止運作,b-25自然也予以封存,現在情況緊急,華西列夫斯基和安東諾夫不得不冒險在夜間無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搭乘b-25返回。

  一下飛機兩人就直撲統帥部,時間又過了幾個小時,南線情況更加清楚也更加棘手了:第24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已被正式包圍;第38集團軍、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遭到豪塞爾集群追擊,留守的阻擊兵力根本攔不住德軍長驅直入的裝甲部隊;葉廖緬科配合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夾攻克萊斯特集群的部隊一時間難以撤退;古德里安所部在中午基礎上繼續向前推進了20餘公里,第3集團軍又損失了2個師又1個坦克旅,剩餘總兵力不及5萬……

  政治局緊急會議今天破天荒是在最高統帥部舉行的,為讓眾人更好地清楚前線動態,朱可夫特意讓人用沙盤模擬了下一階段可能的情況演變,懂軍事的委員個個臉色大變,即便不太懂軍事的委員看得也是眉頭緊皺:地圖上標有紅色旗幟的部隊被周圍密密麻麻的藍軍隱隱約約圍成了一片,無論是坦克還是飛機(一個小模型代表100架)都是敵軍要多得多。

  擔任兵棋推演的一個紅軍少將滿頭大汗,但卻向眾人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在現有戰線基礎上再過7-10天,德軍可以掃平高加索平原所有紅軍,直逼史達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同時北面的古德里安集群和魏克斯集群將完全封閉北線的包圍圈一個以薩拉托夫、烏拉爾斯克、史達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和阿特勞五個點圍起來的巨型包圍圈,包括西南、渡河、史達林格勒和獨立四個方面軍120多萬部隊,如果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部隊也往這裡撤退,則將有5個方面軍左右的集群,150萬部隊。這是比當年基輔包圍圈規模更大、被包圍部隊更多且敵軍優勢更明顯的一個包圍圈。

  「該包圍圈唯一比較薄弱的是烏拉爾斯克到阿特勞這一段,可全力向阿克糾賓斯克方向撤退,但度過烏拉爾河東岸就進入哈薩克丘陵地帶……」參謀們點了點那一帶連綿起伏的山區,「道路通行條件很差,幾乎無居民,如果缺乏補給將難以撤退。」

  沒有人問能不能就地固守這樣的傻話:高加索就是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鬼才擋得住坦克;史達林格勒雖然堅固,但從情況來看面臨三面包圍,阿斯特拉罕的防禦強度更弱,而且紅軍實力剛剛遭受過削弱而德軍實力比以前更強,很難守住。而一旦烏拉爾河被切斷,就算能守住,斷絕物資來源後這150萬人都去喝西北風?

  眾人眉頭緊鎖著,良久都沒人說話,大家看看史達林又看看朱可夫,不知道該發表什麼意見。

  過了好一陣子,終於有人站起來說話,卻是赫魯雪夫,他神情惱怒地指著朱可夫呵斥道:「朱可夫同志,軍事局勢如此被動,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

  朱可夫不計較他急於落井下石的態度,直接打斷了他的話:「是我判斷錯了敵情,低估了敵軍實力,甚至在敵人佯裝撤退後沒有識破這個陰謀而繼續進攻,我會負全部責任,前線指戰員已盡力做到了最好,所有過錯都是我一個人的,但是……」

  史達林拿起菸斗深深地吸了一口,不置可否。

  華西列夫斯基看了看兵力配置,說道:「如果我從莫斯科方向抽調兩個方面軍南下接應,打通烏拉爾河……」

  朱可夫苦笑著搖搖頭,示意參謀繼續做推演:只見兩個方面軍先在中路遭遇中央集團軍群以2個裝甲集團軍為主力的攔截,隨後再遭遇東方集團軍群和古德里安集群的阻截,傷亡還在其次,關鍵時間需要至少6-7周,如果有這個時間,莫斯科方向那180多萬軸心軍完全能夠將雅羅斯拉夫爾、弗拉基米爾、圖拉、梁贊、特維爾、卡盧加全線拿下莫斯科方向的200多萬市民和80萬軍隊將陷入包圍圈,即便南翼部隊成功解圍再派遣大軍北上,又要6-8周。

  換而言之,莫斯科需要在僅有對手一半兵力且裝備、物資完全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堅持3-4個月,而且還是在天氣最良好的春夏時節,所有人都在苦笑,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光糧食問題就折磨死人了。更何況,這還是最理想的情況,誰敢說兩個方面軍南下就一定能解除南線包圍圈的?萬一北面的中亞集團軍群跟著南下怎麼辦?

  現場死一般地寂靜,眾人把目光聚焦到眺望窗外、背對眾人的史達林老爹……

  ps:夜裡還有一更,懇請月票走起嘎……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