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以俄制俄(2)

  休伊特知道自己不便插嘴,因為這是6軍的事情,他一個海軍將領表達意見很不嚴肅,萬一將來出現嚴重戰損他也負不起這個責任,就他本人而言是絕不肯拿驅逐艦去斗巡洋艦的,那豈不是雞蛋和石頭碰麼?不過,顯然也有美國6軍軍官不這麼看。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他聽到一股擁有濃厚英格蘭口音的聲音了言:「謝爾曼換裝新的坦克炮是必要的,可為此推遲出就大可不必了。當初希特勒在進攻俄國時他手下坦克沒一樣比得上俄國人的t-34,難道他停止進攻了麼?我們可不能被德國人嚇破膽。」

  這聲音他很熟悉——這是6軍少將喬治巴頓出的聲音。

  「喬治,你又在胡說些什麼?如果你找不到既能換炮又不耽誤時間的辦法,你就該閉上你那張臭嘴。」一旁的美國6軍部長亨利劉易斯生不悅地說道。

  別看生罵得很難聽,但休伊特卻清楚巴頓和部長大人關係好著呢,3o年前他就是部長的對外聯絡官,被老上司罵兩句顯得多親熱,換馬歇爾將軍還不敢這麼說巴頓。

  果然,巴頓毫不在意地聳聳肩:「這我可辦不到,我的意思是我們帶上舊款謝爾曼出就好,新的留在家裡慢慢改,再說我們要去的地方只有法國人,他們又對付不了舊謝爾曼,不是麼?」

  大家對這個表態哭笑不得:法國人確實對付不了謝爾曼,可現在德國人就在托卜魯克,他們手裡的坦克可是會吃人的老虎。一旦英美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6,反應過來的德國人必然會從大舉衝殺過來,沒有可靠的裝甲部隊只怕鞏固不了登6場。`但英國人不管這些,他們好不容易逮到一個願意支持他們觀點的美國將軍,頓時來了勁,將剛才已重複過的觀點又翻來覆去說了幾遍,聽得休伊特大皺眉頭,其他人也是哈欠連天。一副不耐煩的表情。

  巴頓放完炮就退下了,然後他看到了休伊特並主動伸出手來握手。即便和巴頓握了手且彼此間微笑示意,休伊特對這個火炬行動合作者的印象仍然很差。他覺得自己仍然不能理解這個怪人,他顯然是一位天賦異稟、魅力四射、為榮譽而戰的軍人。但那種魅力維持的時間太短了,很快就會露出口出狂言、桀驁不馴的一面。休伊特原來沒和巴頓打過交道,一開始還比較佩服這個看上去熱情奔放、鐵血冷酷的裝甲兵少將,但為了籌備火炬計劃相關方案,他對巴頓的印象一落千丈。

  34特遣艦隊的參謀們提出。一場大規模兩棲登6戰役從接受命令到艦隊啟程至少需要6個月的準備,但因為英美彼此間的無盡爭吵,最後只給了34特遣艦隊7周的準備時間——這可是美國歷史上最複雜的一次軍事行動。本來時間不夠已讓休伊特十分抓狂,可巴頓那漫不經心的態度更讓6海軍協同變成了煎熬。儘管巴頓口口聲聲罵華盛頓那幫該死的白痴遲遲不下戰役決心,可他自己非但不把司令部搬遷至漢普頓錨地,反而繼續待在華盛頓國家廣場軍需大廈頂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無所事事。

  休伊特不止一次地在部下面前怒不可遏地抨擊巴頓:我已多次電話、寫信告知對方務必儘快趕來和我們一起協同配合,但他絲毫沒諮詢海軍的意見就提議了摩洛哥的登6地點,那裡一處沒有海灘,另一處則是布滿了詭雷的淺灘——天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版權聲明

  如果您看到本聲明,說明是實行了防盜機制後的錯誤章節。請不要著急,按照以下步驟就可以恢復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點pc端閱讀本文,請過45分鐘後刷新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點手機端看,同樣過45分鐘重新下載一次章節內容即可,具體操作步驟為:輕擊閱讀頁面中央,在上端出現下載箭頭後重新下載錯誤章節覆蓋,然後退出閱讀頁面後重新進入;如果還不行請關閉軟體重試一次;當然最好的辦法是看到有更新後別理會,過45分鐘再閱讀則一切均會正常;

  3、如果您在別處閱讀本文,請您去閱文集團起點註冊vip帳號觀看本書,用實際行動鼓勵作者更好地創作;

  4、如果您不願意為此付錢。那就請耐心等待,屆時肯定會有正常版本。

  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對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將盡力寫作。

  版權聲明

  第十二章休伊特的煩惱(1)

  時間已臨近9月末。華盛頓的天氣早已開始轉涼,但美國海軍少將肯特休伊特的心頭卻是燥熱的,更確切地說,是因為焦慮而帶來的不安。

  早在幾個月前他就領到了要去西北非登6的任務,這是1941年聖誕節同盟國在阿卡迪亞會議所確定的方針,邱吉爾相專門提出了「西北非計劃」——代號「體育家」。擬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登6以便逐步收緊對德包圍圈,並表示如果法國同意美軍也要在摩洛哥沿岸登6。雖然參謀長聯席會議對這個計劃不感興趣,但羅斯福總統本人對此表示贊同並一再推動。

  一開始計劃設計得很完美:等英國第8集團軍在昔蘭尼加取得決定性大捷,再配合英美盟軍在西北非登6就能徹底幹掉北非軸心軍。但到了今年6月份,不但期待中的大捷遲遲未到,非洲軍在隆美爾的率領下甚至搶先進攻賈扎拉防線並導致了北非英軍全線崩潰,但邱吉爾對這個計劃的熱衷卻有增無減,不但將其改名為「級體育家」,甚至還鼓吹盟軍儘快在西北非登6並推進到邊境。參謀長聯席會議看到了北非英軍的窘境,決心拉這些「可憐可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一把——這是休伊特從馬歇爾將軍處聽來的,總統特使兼密友霍普金斯在私下場合表的原話,也不知道有沒有羅斯福總統的意思。說好的圍攻軸心軍最後變成了為英軍解圍,他反正覺得煩躁異常。標日期,而美國方面卻建議11月7日,最後羅斯福總統和了稀泥,要求登6日期不得遲於1o月3o日。

  7月份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又在倫敦舉行兩次會議,最後在邱吉爾的倡議下將作戰計劃改名為「火炬」,希望以此鼓舞人心,並確定由美國人艾森豪中將擔任司令官,但除了司令官人選雙方達成一致外,時間和地點上的分歧卻更大。由於急於為北非部隊解圍,英國方面建議以1o月7日為目標日期,而美國方面卻建議11月7日,最後羅斯福總統和了稀泥,要求登6日期不得遲於1o月3o日。

  最後是行動總指揮艾森豪提了折中方案:建議在地中海內外同時登6,但不越過阿爾及爾以東,因為德軍可能從西西里和撒丁派飛機空襲,只在波尼可進行小規模登6以奪取機場。可惜英方不滿意,堅持要在波尼或者更東的地點進行大規模登6。又經過半個多月的爭吵,在羅斯福與邱吉爾無數的電報口水中,一直到9月15日雙方最終達成一致:以11月8日為指定登6日,同意阿爾及爾登6列入計劃,但美軍只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和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登6,由英軍在阿爾及爾和更東面的地方登6。休伊特不止一次地在部下面前怒不可遏地抨擊巴頓:我已多次電話、寫信告知對方務必儘快趕來和我們一起協同配合,但他絲毫沒諮詢海軍的意見就提議了摩洛哥的登6地點,那裡一處沒有海灘,另一處則是布滿了詭雷的淺灘——天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休伊特領到的命令就是率領美國第34特遣艦隊,帶著1o2艘美艦(包括29艘運輸艦)共計3萬餘名美軍從維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去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執行一場跨越45oo海里的遠征。而奪取奧蘭的任務則交給中路特混艦隊,計有近2萬美軍,由勞埃德弗雷登德爾少將指揮,由海軍准將托馬斯特魯布里奇指揮英國海軍部隊護航——因為這批部隊8月初就運到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他們已在雙方高層無數次爭吵中度過了無所事事的2個月了。

  本以為計劃就這樣確定了下來,沒想到僅僅過了1o天,休伊特再一次被拉去開會,還沒進門就聽到激烈的爭吵聲。

  「敵情生了劇烈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按照原定計劃執行。」一名美國參謀軍官正面紅耳赤地說些什麼,而英國派駐在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聯絡軍官臉上卻是義憤填膺的模樣。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