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海外併購頻頻,張碩卻要隱忍克制?

  第514章 海外併購頻頻,張碩卻要隱忍克制?!

  16年剛開年,各種合併、收購大戲就接連上演。【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1月11日,磨骨街和漂亮說按2:1對價換股合併,新公司整體估值將近三十億美刀,看上去前景非常之誘人。

  這也算是華夏電商領域的又一起併購。

  磨骨街成立於11年,定位是專注女消費者的電子商務網站,依託於魔寶這塊肥沃的電商土壤,通過精選、導購等內容模式,藉助社交平台向魔寶導流。

  從而迅速崛起。

  巔峰時期,磨骨街一度為魔寶提供了10%的流量,並且其自身的用戶數量更是達到了六千萬。

  這也為新公司三十億美刀的估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只有張碩知道,這不過只是曇花一現。

  原時空磨骨街18年上市時,市值已經萎縮到15億美刀,直接遭遇腰斬。等到22年,最新市值更是不到兩千萬美刀。

  跟退市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

  次日,旺達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刀現金,收購漂亮國傳奇影業百分百股權,成為迄今華夏企業在海外最大的文化產業併購案。

  老王終究還是按耐不住,在海外買買買的衝動。

  雖然區區三十五億美刀的收購,跟之前萌芽對曰立存儲以及東吱快閃記憶體,包括正在進行中的仙正達收購,都無法相提並論。

  可單筆超兩百億的海外收購,怎麼著也算是大手筆了。

  但怎麼說呢——

  老王還是太衝動了,投資的眼光也不咋地。

  別的姑且不論,被旺達收購時,傳奇影業可是背負著高達九十多億美刀的負債,本身又面臨盈利壓力,實在算不上是多優質的資產。

  三十五億美刀的收購價格,實在是溢價嚴重。

  旺達卻想搏一搏,甚至還計劃將旺達影業、傳奇影業整合到一起,發展成為跨越華夏市場內外的超級影視巨頭。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16年底,也就是今年年底,電影《長城》上映,以口碑票房雙撲街的結果,戳破其打造華夏風爆米花電影的幻想。

  也將旺達和傳奇影業這場資本戰爭的硝煙,明明白白地公諸於世。

  不可謂不慘烈。

  《長城》作為旺達的一場超級豪賭,號稱十億投資、中外頂級大導、好萊塢巨製,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在賀歲檔以及旺達在排片宣發的強硬護航之下,最終僅7億的票房,遠無法達到投資回報比。

  而最直接的反饋則是,旺達院線的不斷陰跌,《長城》上映十天,旺達院線總市值蒸發約9億,虧的連姥姥都認不得了。

  隨後傳奇影業CEO突然辭職,進一步驗證了《長城》的失敗。

  比較諷刺的是——

  就在《長城》折戟沉沙的半年之後,《戰狼2》橫空出世。

  可見只有「土」的,才是最潮的。

  相比之下,無論是那些「洋」的,還是「半土半洋」的,甚或「似土實洋」的,都很難真正討到華夏消費者的歡心。

  ………

  三天後。

  Hai爾宣布,與漂亮國GE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備忘錄,前者將以54億美刀的價格,收購GE集團旗下的家電業務部門。

  又一起海外併購,而且金額比旺達還高。

  收購完成之後,Hai爾將獲得GE家電全部的研發製造能力,在漂亮國的九家工廠以及遍布全球的物流分銷渠道。

  GE想要出售家電業務的想法,其實早已有之。

  早在14年9月,GE家電部門就宣布出售給伊萊克斯,當時的報價是33億美刀,經過一年多的調查,交易被漂亮國叫停。

  隨後GE家電業務重新掛牌出售,參與競價的買家包括叄星、LG、Hai爾以及Mei的,最終Hai爾並非因為出價高而得到了GE家電業務。

  這同樣也是不是Hai爾第一次對GE有想法。

  早在08年業內就有傳言,說Hai爾想要收購GE家電業務,但當時GE的身價對Hai爾來說還是太高了。

  有評論稱,Hai爾「拿下」GE,算是一種雙贏。

  張碩作為過來人,也是清楚,Hai爾對GE家電的這一起併購,總體上還算成功,後者在漂亮國的市場份額未來還將處於一個上升期。

  不像旺達

  至於說,收購GE家電本身,能對Hai爾的全球品牌影響力、全球研發能力以及海外市場的開拓等,帶來多少正面的積極效應。

  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但不管怎麼說,旺達、Hai爾接連發起海外併購,加上萌芽正在參與的對仙正達的收購,還是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波關於企業出海的討論。

  「旺達可以啊!」

  對於七零、八零一代而言,在文化產業領域,好萊塢絕對是海外強勢文化輸出的標誌性符號之一。

  旺達收購傳奇影業,很有一種反向收購,逆襲的意味。

  自然是讓一些人倍感振奮!

  「相比旺達收購傳奇,我更讚賞Hai爾對GE家電的收購,畢竟,製造業才是根本。所謂的文化產業,最多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沒錯,就像萌芽參與的對仙正達收購。」

  「這個就沒必要捧高踩低了吧?都是海外收購,多點開花不好嗎?還是期待一下,旺達聯合傳奇影業今年推出的工業大片吧。」

  中文網際網路上,還是有很多人對好萊塢抱有某種「信仰」的。

  甚至是牢不可破。

  ………

  1月18日,星期一。

  碰頭會上,高級副總裁鹿琦,匯報了一則消息,「上周我參加騰達視頻董事會,說是騰達視頻的分拆上市計劃遇阻。」

  「哦?什麼原因?」張碩好奇問。

  「一個是騰達的中小股東抗議,說之前騰達將騰達音樂分拆上市,就已經侵犯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現在又要分拆騰達視頻,就更不能容忍。」

  騰達的大股東,很多同時都是騰達視頻的股東。

  相反。

  大量的中小股東,僅持有騰達股票,對騰達視頻只享有間接收益。

  自然就感到被侵犯。

  「再一個,在投資者眼中,騰達視頻對比奇一視頻、禾一集團以及悲視視頻,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優勢,未來發展,充滿很大的不確定性。」

  尤其伴隨著青禾集團收購奇一視頻,長視頻領域內卷更甚。

  也難怪投資者對騰達視頻不看好。

  不過,以騰達的韌性,估計後續還是會繼續推動騰達視頻分拆上市,否則的話,就是對其大文娛戰略的一種重挫。

  這是目前的騰達,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隨後。

  鹿琦又匯報了奇一視頻尋找電視廠商合作者的情況進展,「目前已經在談的有Hai信、TCL、創維、Hai爾等國產主流品牌,態度最積極的是Hai爾。」

  「Hai爾嗎?」

  張碩略感詫異,印象中,Hai爾最知名的是冰箱,電視好像不是長項。

  「是這樣的…」鹿琦見狀,解釋說道:「Hai爾估計是希望通過跟奇一視頻的合作,繼而跟青禾集團,乃至是萌芽搭上關係,想要在家電智能化領域,跟我們達成戰略合作。」

  「原來是這樣。」

  張碩恍然,隨即想起,在去年的網際網路大會上,Hai爾創始人就曾經提出過「互聯互通」的想法,中間還跟譚韻松有過短暫交談。

  原來早就埋下了伏筆。

  再聯想到Hai爾最近對GE家電的收購,不難看出Hai爾的擴張野心。

  也確實很有戰略眼光。

  「可以合作。」

  張碩沒有多想,點頭應下,「息壤系統在研發初期,就定下了互聯互通的總基調,也是時候,啟動跟智能家電的連接工作了。」

  之前,為了加速息壤作業系統的研發進度,是將該系統拆分為各個子系統,分別應用於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VR眼鏡。

  而就在去年下半年。

  息壤科技已經是啟動了手機、平板、智能手錶三大平台的系統整合工作,未來還將陸續整合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電腦以及VR眼鏡。

  智能家電,自然也在息壤系統的整合範圍之內。

  「董事長,我有一個想法。」

  高級副總裁顧銘章,適時插話說道:「您看,我們擁有息壤系統,麥粒集團也積累了強大的製造能力,同時又有奇一視頻這麼一個平台,什麼都不缺。」

  「那既然這樣,是不是可以考慮參考悲視的模式,自行生產智能電視?」

  顧銘章並非臨時起意。

  在眾多的手機廠商同行中,小咪早就在生產智能電視,華威也在跟進。

  那既然這樣,麥粒集團進入智能電視賽道,似乎就很順理成章,擁有的條件,也只會比小咪、華威更為優渥。

  如果再細琢磨,萌芽旗下,甚至還有瓦力智造這樣的智慧智造平台。

  簡直就是得天獨厚了。

  「還是算了。」

  張碩卻是搖頭,「智能電視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賽道,我也相信,麥粒集團能夠做好。但是吧,麥粒在產品多元化這一塊,還是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

  「以免稀釋了麥粒的品牌價值,也稀釋了麥粒的研發專注度。」

  任何一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在陷入增長瓶頸的情況下,走多元化發展道路,似乎就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這並非真正的最優解。

  因為多元化,往往也就意味著公司的組織架構、業務線等,都將變得越來越臃腫,不僅會稀釋品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會分散聚焦主業的注意力。

  一個不好,就可能出現多元化沒成功,主業反倒是出現危機。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當然,正如顧銘章所言,麥粒集團進入智能電視賽道,條件得天獨厚,也不大可能影響到消費電子主業。

  可問題是——

  如果麥粒集團現在開了個頭,進入智能電視賽道,那麼以後,是不是就可以進入智能音箱、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一應家電領域呢?

  道理都是一樣的嘛!

  一旦開了頭,那開弓可就沒有回頭箭了。

  還是以顧銘章剛才提到的小咪為例,原時空,小咪就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進行過大膽嘗試,電視、音箱、掃地機器人、空調等什麼都做。

  後續甚至還盯上了新能源汽車賽道。

  其中的小咪電視,主打高性價比,銷量甚至還一度在華夏市場登頂,超過了海信、TCL等傳統電視廠商。

  可如果細究其利潤率,那可就一言難盡了。

  分析小咪的財報,也是不難發現,雖然小咪在多元化賽道多點開花,但營收的絕對主力,仍舊是來自手機業務。

  其他產品看著熱鬧,卻並未真正大幅度拉動營收的增長。

  相反,一直專注於智慧型手機賽道的OV,在這一塊,就表現得比小咪要更為克制,懂得將資源集中於手機板塊的研發。

  後續在高端市場的表現,其實是要優於小咪的。

  這可都是教訓!

  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小咪主業智慧型手機板塊,利潤率太低,而且始終無法向高端市場突破,為了維持營收的增長,才「被迫」選擇了多元化經營的策略。

  包括小咪後續造車,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

  問題是,麥粒跟小咪不一樣,如今已經在全球高端智慧型手機賽道登頂,利潤率高的嚇人,未來營收增長也都不成問題。

  旗下的平板、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等產品,銷量也是逐年攀升。

  完全就沒有小咪的煩惱。

  那既然這樣,麥粒就更不能浪,要學會適當控制自己的「多元化」欲望,集中精力,集中資源,紮根消費電子賽道,繼續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

  而不是為了追求營收,去搞什麼智能電視。

  像GE集團,為了聚焦主業,甚至都不惜將旗下的家電業務賣給Hai爾,麥粒集團實在沒有理由說,要反其道而行之。

  張碩不同意麥粒集團進入智能電視賽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

  以海信、TCL等為代表的華夏電視廠商,已經是做得非常棒了,水準也都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準,甚至也都在開拓海外市場。

  那既然這樣,麥粒集團實在是沒有理由,再去湊這個熱鬧。

  「當然!」

  張碩話鋒一轉,笑著說道:「麥粒集團不進入智能電視賽道,卻也不需要作壁上觀。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家電行業正在迎來一場智能化的深刻變革。」

  這是大勢所趨。

  「麥粒集團完全可以憑藉萌芽在這一塊的積累,以息壤系統為平台,整合青禾集團、沃土研究院、星雲集團等各個方面的資源,在其中扮演一個賦能的角色,為家電廠商提供全方位的軟體服務。」

  智能化的核心便是軟體。

  不然,之前在網際網路大會上,Hai爾創始人也不會找上譚韻鬆了。

  「明白了!」

  被大老闆這麼一點撥,顧銘章也是醍醐灌頂。

  他確實是有點貪心了。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