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穿越時空的城管!

  元家的人彘事件,使得天下有識之士意識到輿論掌控的必要性。一旦輿論被操縱,則天下民意盡操之於手,開山裂石移山填海,無往而不利!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貞觀周報》的巨大威力和嚴重的破壞力,關隴集團才會反應的那般激烈。不將房俊打落塵埃,萬一哪天在搞這麼一出兒,誰受得了?

  可惜陛下維護房俊的決心太大,哪怕是關隴集團齊齊發力加上江南士族在一旁敲邊鼓,也只是將房俊的侯爵之位削掉了事,這遠遠未曾達到關隴集團的預期。

  最起碼也得將這小子從京兆尹的位置上趕走才行,否則手執京兆府大權擔任一方封疆大吏,所有的關隴集團豈不是就等於房俊手裡的螞蚱,隨著便的折騰?

  這就像是一柄利劍懸在頭頂隨時斬落,那滋味著實不好受……

  事實證明關隴集團的猜測沒錯,《貞觀周報》在經過幾期不痛不癢的社論之後,再一次發表了一篇詭異的社論。

  之所以用了「詭異」這個詞彙,是因為這篇社論有些看不懂,但是撰文者卻是當朝宰輔、尚書左僕射房玄齡……

  這就有意思了。

  當爹的給兒子站腳助威這沒啥,但是雲山霧罩的弄出這麼一篇社論是怎麼回事?

  韓璦第一時間打發僕人到街道上買來一份《貞觀周報》,將茶具收走,鋪在茶桌上與長孫濬仔細閱讀。

  這篇社論的標題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這句話出自《詩經·大雅·文王》的第一句:「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大意是說周文王稟受天命,昭示天下:周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革新。

  這是要鼓吹制度革新麼?

  韓璦頗為不解。

  他少時便操行出眾博學多才,且通曉吏治,年紀輕輕便升任兵部主事,這可不僅僅是雍州韓氏的勢力推動,大半是因為他當真有著卓越的能力。

  在他看來,制度革新是一個帝國王朝達到一定時期所必需經歷的陣痛。每一個王朝之所以能夠崛起便是因為它有著符合時代的制度,然而再完美的制度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弊端叢生,滋長腐肉,導致吏治腐敗、機構臃腫,就必須下定決心剔除腐肉,更新換代。

  可是現在的大唐繁華錦繡蒸蒸日上,哪裡用得著革新?貿貿然革新非但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甚至會動搖此刻尚算完美的政治基礎,實在是得不償失。

  房玄齡能夠成為宰輔之首,執政能力是得到公認的。

  不會這般操之過急吧?

  心中疑惑,他接著往下看。

  看著看著,愈發糊塗了……

  這裡房玄齡又引用了一句名言:「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

  這句話乃是漢朝淮南王劉安所說,出自《淮南子·汜論訓》,大意是說如果能使百姓獲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規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舊的法則……

  長孫濬奇道:「這是要改革?」

  當真是要改革嗎?

  韓援沉思不已。

  自古以來,改革都會損害某一個集團的利益,必將遭受強力的抵制,這是必然的。

  若是房玄齡當真想要在大唐目前的形勢下進行改革,首先反對的不是關隴集團,不是江南士族,不是山東豪強,而是李二陛下!

  現如今的大唐繁榮昌盛,李二陛下心心念念平定西域東征高句麗成就不世之帝王為業,怎會容許房玄齡在這個時候搞改革動搖政治基礎,影響他成就千古一帝之霸業?

  況且房玄齡的執政理念一向比較溫和,絕對不會為了所謂的「名標青史」就去觸怒皇帝陛下……

  這到底是要幹什麼?

  *****

  整個長安都被《貞觀周報》的這一篇社論搞得緊張兮兮疑神疑鬼……

  是朝廷要革新吏治?

  每個朝代都有蛀蟲,多少而已。

  而在世家門閥掌握大部分政治資源的唐朝,這種蛀蟲自然不要太多。況且世家門閥就是這個時代的既得利益者,他們自然是希望朝政平穩。

  不變,他們就能繼續幾百年來的優渥生活,掌握著政治資源,盤踞在社會的頂端睥睨眾生。

  變了,他們就會受到損失……

  可是房玄齡的這篇社論引經據典談古論今,通篇都是煌煌之言微言大義,讓你想反駁都沒法。

  你總不能說《詩經》通篇妄言吧?

  你總不能說劉安滿嘴胡扯吧?

  既然不能反駁,那麼就只好忍著。

  反正不管你說什麼,最終不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實施上來?

  到時候再抵制你,彈劾你……

  所有的世家門閥和朝廷官員都嚴密注視政事堂的動向。

  如果說這些人不希望改革、不希望圖變,那麼自然就會有人支持!

  寒門士子和各地的地主階層便群情洶洶,大為興奮!

  現在大唐的政治格局已然定型,若是不變,絕大多數的政治資源和社會財富都被世家門閥所壟斷,寒門和小地主就是被壓榨的對象,根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但是大唐立國以來愈發繁華,寒門和小地主在不斷取得政治地位的同時也累積了大量的財富,這就使得他們的野心逐漸膨脹,再也不滿足被世家門閥死死壓制下一個一百年!

  他們想要翻身,想要崛起,想要參與到帝國的最高層,那麼就只有求變!

  最差也不過是維持現狀,若是有機可乘豈不是更好?

  就在這種全民關注之下,半月之後,京兆府終於有所動作。

  當然,就像是那篇社論一般,京兆府的動作依然讓人滿頭霧水,窺不得其中究竟……

  唐代律法嚴明,為了管控市場秩序,不僅在東市內設立了市署這樣的管理機構,還設置了常平倉、平準署這樣隸屬於中樞的派駐機構。

  平準署是物價機構,通過它掌握市場上關於民生類商品的價格槓桿,通過國家買賣不斷調節著生產、流通、消費之間的關係,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起到了其他機構不能代替的作用。

  而常平倉的功能較平準署則更加具體,常平倉是用以調節糧價的糧庫。帝國在市場上以雄厚的糧食、食鹽儲備作為後盾,隨時用以平準糧價,從而進一步穩定市場物價,打擊囤積居奇的不法商人。

  由於長安城盡歸京兆府管轄,故而整個東西兩市都是京兆府巡捕房的管轄範圍。

  由此,巡捕房、平準署、常平倉便成為東西兩市的實際管理者。

  連日裡,「韓氏珠寶行」隔壁的幾間庫房一群人出出進進,不時的修補門窗採買家具,令附近的商賈盡皆疑惑。

  難不成是有哪一家商鋪將要開業?

  此處乃是整個東市的黃金地段,同行之間的競爭也照樣激烈,市場就這麼大,多來一個搶食兒的大家就都少一口飯吃,大家紛紛琢磨著千萬不要是自己的同行才好……

  幾日之後,那幾件庫房被拾掇得煥然一新,有人在門口掛了一塊牌子。

  市場管理執法署……

  這是個什麼衙門?

  商賈們面面相覷,沒聽過啊!

  隸屬於三省六部的哪一個部門都不知道……

  未幾,有人在門口燃放了一掛長長的鞭炮,轟鳴的炸響聲震動了整座東市,商賈腳夫們盡皆過來瞧熱鬧,一時間人頭攢動,將整條街圍的水泄不通。

  長安城裡剛剛流行起來的成婚上樑或是開業之時燃放鞭炮的習俗居然在這裡用上了……

  這是商鋪還是衙門?

  圍觀者盡皆無語。

  一個年輕官員站到門前,將一張告示貼到門邊的牆壁上,大聲說道:「京兆府轄下城市管理執法署東市分署,正式成立!自今而後,本署將致力於東市的繁榮穩定,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哄抬物價、擾亂治安等等違法現象,更好的為廣大商賈服務。總之一句話,有困難……找城管!」

  王玄策摸了摸腦門兒的汗,心中腹誹京兆尹大人您這都是哪裡學來的詞彙?

  實在是太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