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

  「主公,這天下才剛剛一統,就這麼著急擴軍,民力會不會被消耗的太快了?」中書省會議上,嚴明有些疑惑道:「如今北方剛剛平定,正是應該休養生息之時,等到中原和山東穩定下來,足以自給自足之時擴軍,我軍也有餘力啊!」

  「嚴先生沒明白主公的意思!」李振在旁邊直搖頭道:「主公之所以擴軍,就是為了與民休息。」

  「如今大運河開鑿在即,加上輸送到幽州各地的物資,營建新都,需要海量的人手。」李振見到嚴明目光轉向自己,頓時繼續開口道:「這些地方要麼是剛剛穩定,要麼乾脆就是地廣人稀,徵調百姓加入修建都城,都困難無比。如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的老傳統,讓擴充的新軍一面承擔起北方的防禦重責,一面參與修建新都和運河,如此才能花一份錢糧辦兩樣事。」

  「興緒所言甚是。」見到薛洋點頭之後,袁襲則跟著笑道:「所以先生不用擔心,從修築運河和新都的錢糧物資當中按照人數劃撥出來部分作為擴軍之用即可。所有北上之新軍將士家眷,到時候一併遷徙到幽州附近,如此一來正好可以擴充幽州百姓數量,沖開此地彪悍之民風,也只有如此,才能夠將這片自古以來的禍亂之地,變成王化之所。」

  「若是如此,此法倒是可行。」兩人的前後話語倒是讓嚴明目光也跟著變得嚴肅起來,幽州從安祿山開始,就一直是華夏大地的禍亂之源,也造成了幽州附近長期戰亂,衰落已久。真要修建新都,嚴明甚至於都做好了大規模從江南各地抽調百姓北上的準備。但是百姓過去,勢必需要更多的兵馬維持秩序,防止災變再來,如此必會消耗更多的錢糧,從而加劇消耗。

  如果按照這種辦法,倒是可以極大的節省錢糧人力,而且安全高效。軍方家眷北遷,等於是將最忠誠的一幫人調到了幽州,從而稀釋當地的人口的同時,增加安全穩定性。

  「樞密院儘快擬定一份擴充名冊,增設第十二衛至第十七衛,讓講武堂將選拔出來的將領名冊儘快送來核准。」在薛洋的這道命令迅速下達之後,一場伴隨著大勝之後的擴軍迅速在各地展開。這一次選拔的兵員除了南境子弟之外,還有部分名額給了新占領區的中原等地,藉此機會消化數量龐大的戰俘和投誠士兵。

  但是對於將領這一塊,不論是薛洋還是領銜主導的袁襲等人,甚至於遠在山東坐鎮的陸翊,都非常謹慎,大量天策軍的嫡系將領脫穎而出,成為年輕一輩的領軍人物。

  這五個衛和老牌戰隊相比,更趨於年輕化,從統軍大將軍到基層將領,幾乎全都是清一色在血與火的征伐當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是對於這個即將開始的新朝有著狂熱情緒的青年子弟。他們對於薛洋和天策軍本身,有著更深層次的擁戴,從而也導致了本身變得更加的熱血,在擴軍命令傳到講武堂之後不久,就迅速點燃了所有人的情緒。

  「主公,五個衛,十七萬人的規模,只怕應付不了這幫小子了。」講武堂高駢那邊送來的奏報直接給出了七個衛的將領組成名冊,也讓袁襲哭笑不得之餘轉而道:「但是五個衛是樞密院和嚴先生仔細商議過的最大擴軍規模,再大的話就要影響南境的發展了。」

  「就五個衛,不增加了,以陸盛為第四衛統軍大將,抽調殷紅林、杜廣義、何兵、盧靜和李陽組建新軍。」薛洋搖了搖頭,他知道這一次民政那邊的壓力非常大,頂著剛剛結束戰亂之後擴軍,實際上就是窮兵黷武,若不是南境根基厚實,自從自己統一之後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嶺南各地被開發之後,糧食一年三季,收成一下子變多了三倍有餘,只怕根本支撐不起這麼大的消耗。

  「讓李承煥接管第一衛,林大成接管第二衛,高勛接管第三衛,著令權義和孝常兩人先回金陵,將關中交給陸明負責,同時讓陸翊儘快將山東事務交給向沖,即行返回。這一次擴軍之後,立即改制,我們的任務非常重,要在新朝建立之初就把規矩定下來。」薛洋擺了擺手轉而道:「軍師在樞密院要提前和兵部做好準備。」

  「主公放心,微臣和興緒必然不負所托,協助主公調整我軍內部,完成任務。」薛洋沒有說明白,但是對於袁襲這等人來說,只要點一下,就足夠快速反應過來。這麼大規模的將天策軍的高級將領全部抽調回金陵,除了論功行賞,更重要的是下一步的安排和部署。再結合此次擴軍,薛洋背後的意圖也就呼之欲出了。

  按照薛洋的這道命令,整個天策軍除了安敬思等後來編組的兵馬未動之外,幾乎涉及到整個老牌戰隊全都跟著出現了將領調動,部分士兵甚至於也被抽調混編進入新軍當中。如此一來,更大規模的調動開始出現在隨後迅速傳到各地的將令之中。

  這一份份急速送達的命令讓所有人都隱約感覺到了金陵這邊的變化,在勝利之後擴軍,而不是裁撤兵馬,這本身就和大部分將領預想的完全不一樣,這也意味著薛洋並沒有馬放南山的意思,反而有可能在策劃著名更大規模的部署。

  而在民政方面,這一次新兵選拔之後,一份份緊急命令開始分頭下發,迅速抵達新兵各家各戶,這是一份遷徙令,根據樞密院和兵部制定的兵冊,所屬北上的新軍家屬將分批由各地官府出資送達金陵和揚州兩地,然後乘坐水師快船進入幽州安置。

  在遷徙令後面,還有一份厚厚的補償方案,包括各軍家屬抵達之後,一次性補發的錢糧之外,還有房屋、田地和農具等等一系列的東西,全都一一寫明。

  這種讓家屬跟隨戰備部隊遷徙到外地的做法此前也曾有過,所以這些軍中家屬倒是沒有太大意見,但是卻沒有這麼大規模,十幾萬人的大軍家屬,足足數十萬人北遷,其動作快速傳遍了整個南境,也一下子讓所有人都開始感受到了金陵這一番動作背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