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笑了笑,說道。
「裴大人,北涼王可是你未來的妹夫,北涼王立下奇功。」
「裴大人你應當高興才是,怎麼愁眉苦臉的?」
裴玄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章將軍就別與我說笑了,北涼王立功我當然高興。」
「可看到我大梁儲君一蹶不振,我如何高興得起來?」
他們三人還未走到中軍大寨,就見曹桂、馮漢匆匆找過來。
曹桂離著很遠就喊道。
「終於找到三位了,快快去轅門,迎接天使!」
裴玄三人互相看了看,問道。
「曹將軍,京城來的使者是哪位大人?」
曹桂一臉嚴肅,道。
「親軍都尉府指揮使——魏風華大人!」
魏風華是梁帝心腹中的心腹,他親自來傳旨可見旨意的重要。
裴玄等人匆匆趕往轅門,待他們抵達後,見到了魏風華。
「大梁靖海將軍俞祖、龍武將軍章邯接旨!」
「即日起除大梁皇太子徐龍統管北境之軍權。」
「汴河防線交由俞祖、章邯共管。」
「新至汴河之京軍精銳,亦由章邯統管。」
「爾等當盡忠職守,守備汴河,三個月內不可令敵軍渡河半步!」
「汴河有失,爾等提頭來見!」
梁帝極少在聖旨裡面談生死,這次聖旨的嚴厲遠超以往。
靖海將軍俞祖、龍武將軍章邯雙雙上前領旨。
待接了聖旨魏風華才和顏悅色地對俞祖、章邯說道。
「俞將軍、章將軍,汴河防線事關汴梁安危。」
「陛下信任二位的能力,才委以重任,望二位勉勵之。」
頓了頓,魏風華的目光掃過眾人。
「太子殿下呢?」
俞祖、章邯露出尷尬之色,裴玄沉默不語。
馮漢見狀出來打圓場,道。
「太子殿下心情不佳,這幾日借酒消愁,已經……已經醉倒了。」
魏風華的眉頭微蹙,心中對徐龍很是失望。
他沉吟片刻,道。
「陛下的意思,讓本官帶著皇太子殿下即刻離開汴河回汴梁。」
「既然殿下醉倒,停留一晚明日再啟程。」
常溪忍不住問魏風華。
「魏大人,陛下與朝廷那邊對北涼王在蜀地的大勝,有何反應?」
汴河防線四周的百姓已經被清空,全都是軍隊駐紮。
許多汴梁城的第一手消息,未能及時傳來。
魏風華挺了挺胸膛,道。
「陛下與文武百官,對北涼王大加讚譽。」
「已經下旨將蜀地的軍政大權全權交給北涼王。」
「北涼王預計三個月內,平王燮,所以諸位將軍要全力守住汴河三個月!」
「三個月後,北涼王兵出鬼門關,汴河防線將再無憂慮!」
章邯聞言喜笑顏開,道。
「怪不得陛下說要我們守住三個月,出了事我二人人頭不保。」
「別人說三個月平王燮,我要懷疑,北涼王說平王燮,我信!」
「就算拼了性命,吾定守住汴河!」
北涼王掌蜀地,為汴河防線帶來了久違的希望。
當梁魏兩國在汴河劍拔弩張的時候,蜀地卻風雲驟起。
昆州,昆州關。
夜風清冷兩個守著城關的兵卒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高個子地緊了緊身上的衣衫,抱怨道。
「踩了狗屎抽到守夜的簽,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
矮個子敦實的兵卒湊過來,道。
「柳大哥,等北涼軍攻占了昆州關,咱們的苦日子就到頭了。」
柳大哥白了兵卒一眼,教訓他。
「你呀,天真!北涼軍是官軍,朝廷怎麼對蜀地的你不知?」
「世世代代過得苦,本以為蜀王能不一樣帶著咱過好日子。」
「結果呢?徵兵徭役賦稅樣樣不少,哎!」
矮個子兵卒搖了搖頭,朝四周看了看,壓低聲音。
「柳大哥,北涼王已經在昆城,發了《告蜀地萬民書》。」
「昆州已經徹底廢除了『田柴科制』!北涼軍所過之處,在給百姓分田地呢!」
柳大哥聞言愣了一下,旋即捧腹大笑。
「李二狗,你傻了是不是?從大梁開國以來,蜀地啥時候分過土地給百姓?」
「『田柴科制』不可動搖,你困傻了不成?」
李二狗取出一封書信,在柳大哥面前晃了晃。
「我娘寫信來了,今日才送到,我娘說的還有假話?」
「我們村子的百姓都分到了田產,以後再也不用給豪紳交租子了!」
哎喲?柳大哥打了一個激靈,搶過書信看起來。
「這……這是真的?那我爹娘應該也分到了田產,還有我兄長。」
「不行,我得離開昆州關歸鄉,分田地不能少了我的!」
柳大哥急不可耐,想要離開卻被李二狗一把攔住。
「柳大哥你不要命了?叛軍的將官可都在城裡,每晚都會巡邏。」
「那個關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北涼王手下四大將都拿他不下。」
「咱們去找什長大人,他是我同鄉,咱與他說說這事。」
柳大哥與李二狗,不過是叛軍陣營中最普通的兵卒。
然而當北涼王徐牧廢除「田柴科制」,在昆州分發田地的消息傳來後。
從昆州關到蜀州、登州,掀起了一場暗流涌動的風暴。
蜀王王燮麾下的將官、兵卒,很多都來自民間百姓。
他們選擇跟隨蜀王王燮,就是為了過好日子,讓蜀地的百姓也過上好日子。
奈何蜀王王燮為了對抗官軍,不斷提高賦稅,增加徭役。
軍中的部分將官與兵卒,心生不滿。
北涼王徐牧的《告蜀地萬民書》,成為點燃了不滿的導火索。
跟著你蜀王起事之前,我們過得苦。
跟著你蜀王起事之後,我們過得還苦,這起事還有何用?
當然,北涼王徐牧百戰百勝的戰績,進一步推漲了那些人的心思。
跟隨蜀王對抗北涼王,註定要被剿滅。
北涼王一日破雙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誰人是敵手?
既如此,不如早日投誠北涼王,高高興興地分田地過好日子,豈不美哉?
一兩人產生這樣的念頭不可怕,可千人、萬人產生這樣的念頭。
量變就會引起質變!
八月上旬,昆城。
北涼王徐牧正在書房,處理軍務。
攻占碎葉城、昆城後,北涼軍一邊肅清城中的叛軍餘孽。
一邊厲兵秣馬,趕赴昆州關。
每日的人馬調動、軍械軍餉等事宜,皆要北涼王親自審閱。
每當忙碌疲累的時候,徐牧都會想起諸葛淵。
若是諸葛淵在就好了,他是天生處理政務的奇才。
有他在,徐牧從未擔心過北涼王的內政與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