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九州三道狼煙起

  望北城,夜。

  當遼陽城陷入的消息,傳到望北城時候,馮漢還在飲酒作樂。

  嘭!

  馮漢手中的酒杯落地,盯著馮羨,凝聲道。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馮羨臉色煞白,道。

  「兄長,遼陽城,丟了!」

  馮漢初時的確消極援救遼陽城,但等了一日還是出兵了。

  馮漢的本意,想給曹桂教訓,讓曹桂休要插手糧餉的事情。

  馮漢與岑晊暗中勾結,賺得盆滿鍋滿,焉能讓他人染指?

  但馮漢低估了遼陽城戰事的慘烈與迅猛。

  當馮漢第二次派出援軍,嘗試撕開口子,支援遼陽城的時候。

  為時晚矣!

  馮漢起身來回踱步,喃喃道。

  「禍事了,禍事了!遼陽城丟了,若朝廷問罪我當如何?」

  馮漢於虎頭嶺犯錯的事情才過去多久?

  若再度被抓住痛腳,裴堅都保不住他!

  馮羨見馮漢亂了方寸,忙拉住了馮漢。

  「兄長莫慌,遼陽城雖丟了但兄長也不是沒有盡力救援。」

  「兄長先後派出兩撥援軍,只不過被敵方狙擊。」

  「當務之急,兄長應繼續派人迎接敗退的我軍。」

  「您該做的都做了,朝廷還能治罪不成?」

  馮漢漸漸冷靜下來,眼珠一轉,覺得馮羨說得有道理。

  「嗯,你立刻帶人去接應潰軍,記住,要以禮相待!」

  遼陽城失守,遼州失去了抵抗北魏的橋頭堡,防線岌岌可危。

  馮漢最先考慮的,卻是撇清他個人的責任。

  有馮漢這般人物在,遼東的防務怎麼搞得好?

  天啟二十二年的六月,遼東一片戰火綿延。

  遼陽城失守後,王翦統兵南下,直取望北城與即墨城。

  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王翦命長子王離、拓跋延壽,率領五千白馬義從,五千狼兵穿過錦州,直入大梁的腹地——中原。

  大梁的中原又被稱為「九州三道」。

  分為河南道、河東道、關內道,這三道之中河南道包含洛州、鄭州、汴州、許州、

  河東道包括并州、蒲州。

  關內道包括京兆府、華州、同州,綜上一共九州。

  王離與拓跋延壽率領騎兵,一人雙騎,穿越錦州後殺入河南道。

  他們的人數不多,更沒辦法攻城拔寨,但攪動河南道的局勢。

  斷糧道、截殺沿途的村鎮百姓,專挑河南道的小股軍兵下手。

  他們兩個好似風捲殘雲,將河南道攪動得風起雲湧。

  朝廷遂組織軍隊,前往鄭州、許州一帶剿滅,但被其重創。

  中州的烽火從六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七月上旬還未結束。

  其間,北魏與萬妖之國聯手,猛攻即墨城與望北城。

  幸而望北城城高牆堅,即墨城防禦得當,北魏軍隊依舊還未攻陷二城。

  但若遲遲無法剿滅王離與拓跋延壽,無法保證中原與錦州的聯繫。

  即墨城、望北城的失陷,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七月末,朝廷派出京軍,並以大將軍姬康為首出兵,清剿王離與拓跋延壽。

  雙方在鄭州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追逐與包圍之戰。

  大將軍姬康用三萬京軍與一萬地方軍,編織出一張大網。

  於鄭州焦作縣,大破白馬義從與北魏狼兵,殲敵五千。

  一戰破了王離與拓跋延壽的不敗神話,此戰亦被後世稱為「焦作之戰」。

  焦作之戰重創白馬義從與北魏狼兵,使得他們不得不回撤。

  亦讓大將軍姬康時隔多年,親自領兵,掌控了京軍的兵權。

  三日後,錦州傳來消息。

  即墨城、望北城被攻陷,章邯、馮漢率軍大軍退守錦州,請求朝廷馳援錦州!

  九州三道的狼煙才熄滅,又要復燃!

  汴梁,皇宮。

  梁帝高居龍椅,卻愁眉不展。

  大梁丞相裴堅,正高聲向梁帝稟報。

  「陛下,蜀中叛軍已經同意,與朝廷交換人質。」

  「用莊舟換取溫榮將軍,另外,陸大師於鬼門關再戰紅衣教。」

  「重挫了紅衣教的囂張氣焰!」

  「明遠將軍來信,稱鬼門關戰事平穩,無需朝廷繼續派兵。」

  大梁與蜀中叛軍談判一個多月,終於達成一致。

  用溫榮換莊舟,這本是一件喜事。

  蜀地叛軍出蜀地的門戶鬼門關、肥壽城都在朝廷手裡。

  但梁帝卻壓根提不起興致,當下,大梁最頭疼的是北方戰事!

  梁帝沉思片刻,道。

  「蜀地無憂,然錦州岌岌可危,諸位愛卿可有良策,破敵?」

  群臣陷入了沉默,錦州的危局只有一個辦法可解——增兵!

  但汴梁如今的京軍就剩下五萬,大將軍姬康領著三萬京軍出征。

  京城開始宵禁,白日也是嚴防死守不敢大意。

  剩下的兩萬京軍要守住偌大的京城,一旦出現紕漏,後果不堪設想。

  見無人答話,梁帝聲音低沉幾分。

  「諸軍往日裡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現在為何一言不發?!」

  兵部尚書陸放緩緩走出,行禮。

  「啟稟陛下,河南道與河東道、關內道的地方軍,已經抽調得差不多了。」

  「支援遼州、清剿王離與拓跋延壽,已經耗盡。」

  「故再抽調地方軍,應從江南入手,時間大概需要一個半月。」

  梁帝搖了搖頭,道。

  「一個半月太久了,朕等不了那麼久。」

  陸放就猜到梁帝會這麼說,便繼續道。

  「抽調江南之兵,當然需要時間,所以臣認為應當雙拳齊下!」

  「立刻傳令北涼王,命北涼王率領北涼軍,趕赴錦州。」

  「並將北境的防務,全權交給北涼王執掌!」

  「凡大軍調派,文武官員,皆受北涼王節制,方能解除危機!」

  梁帝沉默了,滿朝文武也是面面相覷。

  沒人懷疑北涼王徐牧的能力,但這麼做風險未免太大了。

  北涼王若真能退王翦,在功勞上一躍會成為大梁諸將之首!

  挽狂瀾於既倒,救百姓於水火!

  北涼三州、燕雲十六州,還有遼東三州,屆時都會以他為尊。

  若他是大梁的武將,功高蓋主,梁帝可削減兵權將其除掉。

  但北涼王是正兒八經的皇族,是前太子!

  當他掌控整個最北方,他手下的驕兵悍將會甘心讓北涼王倒台?

  誰不想封侯拜相搏一個前程?推,他們也要將北涼王推上皇位!

  大將軍姬康咳嗽一聲,道。

  「陸尚書,北涼王於肥壽城一戰,受了傷還未痊癒。」

  「帶傷上陣,恐怕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