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清微秘辛

  這次散功,足足用了六個時辰,一直從清晨到傍晚。以稚童天人造化境的修為,真要毀去某人的修為,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可這個人也就真成了一個廢人,這次幫顏飛卿散功,自然不能如此粗暴行事,要小心再小心,不傷其分毫,不留半點隱患,故而用去的時間極多。

  李玄都與蘇雲媗、秦素就一直守在門外,雖然李玄都憂心於沈大先生的事情,但他也明白,在這個時候,僅憑他一人之力,是無法直面地師和陰陽宗的,勢必要藉助大天師和正一宗的力量,可大天師在這個時候,縱然是分身有術,也要先顧及正一宗內部,他著急也是無用,只能等待。

  待到張靜修出來之後,還未等李玄都開口,他已是對蘇雲媗吩咐道:「飛卿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醒來,雲媗你且看顧好他,我有話與李先生說。」

  蘇雲媗應了一聲,去了室內。

  稚童對李玄都道:「李先生,去我的書房敘話。」

  大天師的書房就在小天師書房的對角位置,這裡名為書房,實則也是一處較為私密的議事場所,就如皇帝的御書房一般,在散朝之後,皇帝會與許多心腹臣子在御書房中開一個「小朝會」,所以此處書房中除了書案書架等物之外,還擺放有眾多座椅。

  稚童請李玄都和秦素分而落座之後,開門見山道:「先前在鎮魔台上,地師曾向李先生出了一劍,李先生憑藉太平宗的『南斗二十八星陣』擋下。正道十二宗,可以分為三大派別。正一宗、東華宗、神霄宗、妙真宗是道門四宗,又分正一派和全真派。靜禪宗、慈航宗、真言宗、金剛宗是佛門四宗,有禪宗和密宗之分。其餘四宗又被稱為旁門四宗,其中法相宗是佛門分支,玄女宗是道門旁支,而清微宗和太平宗俱是出自當年的太平道,『北斗三十六劍訣』和『南斗二十八星陣』俱是出自『太平青領經』。可據我所知,清微宗中並無完整的『太平青領經』,只有部分殘卷,被整理成『玄微真術』和『北斗三十六劍訣』。換而言之,李先生應該不會『南斗二十八星陣』才是。」

  雖然李玄都出自清微宗,但畢竟年齡尚小,又長年在外,對於許多宗門秘辛知之不多,此時聽了稚童此言,這才知道自家清微宗和太平宗竟然在多年前是一家,就是那個曾經逐鹿天下的太平道。稚童見李玄都神情驚訝,微微一笑,也不介意多說一些,解釋道:「一個北斗,一個南斗,並非巧合。如今江湖中人,大多只知太平宗是源自於太平道,卻不知清微宗也是源自於太平道,畢竟太平宗和太平道只是一字之差,而清微宗卻是相差甚遠,再加上許多道統創立之時,太平道早已凋敝多是,更是無從知曉。唯有我正一宗傳承近兩千年,對此還有記載,貧道也是偶然間才得知的。」

  李玄都心中暗忖:「大天師說是偶然得知,我看卻是未必,當年『四六之爭』已是近乎於撕破麵皮。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清微宗作為正一宗大敵,正一宗當然要好好研究清微宗,這才知曉了清微宗的隱秘過往。都說最了解自己的未必是朋友,而是敵人,此語果然不虛。」

  稚童繼續說道:「當年太平道兵敗如山倒,太平祖師的嫡系一脈死傷殆盡,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舊有許多弟子散步於天下之間。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轉投我正一宗,當時叫做天師教;一部分退往太平山,又與陰陽家、墨家弟子結盟,成立了日後的太平宗。就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部分人因為理念不合,離開太平山,乘船出海,本是要前往鳳鱗州或婆娑州,卻機緣巧合之下去了東海。當時東海諸島上盤踞了大量勢力強盛的海匪和閒散求道之人,各種名目的洞主、島主比比皆是,高手眾多,可這些島嶼又是一等一的仙家福地,於是這些太平道之人幾經權衡之後,決定不去鳳鱗州、婆娑州,而是在此落腳,付諸武力的同時合縱連橫,歷經百餘年,才將盤踞東海諸島的海匪剿滅、收復,並將眾多修道散人悉數整合起來,這便是日後清微宗的雛形。此時距離太平道覆滅已經過去百餘年,早已無人記得這些太平道棄徒的身份,再加上太平宗此時已經頗有聲名,於是這部分太平道棄徒不再拘泥於太平道的名頭,改稱清微宗,也正因為這等原因,江湖上少有人知曉清微宗的隱秘過往,再加上清微宗前輩有意隱瞞這段過往,甚至就連許多清微宗弟子也不知曉。」

  李玄都恍然道:「難怪清微宗會組建船隊,不但行商貿之事,而且橫行四海之地,行劫掠之事,原來是早有傳統。」

  稚童笑道:「正是如此,其實不僅是清微宗如此,如那補天宗,在早年是刺客一脈,所以近百年來,大力發展萬篤門,這也是其根本傳統。」

  李玄都點了點,轉回正題:「誠如大天師所言,晚輩只會『北斗三十六劍訣』,卻是從未學過什麼『南斗二十八星陣』,之所以能用出此法,全是仰仗此物。」

  說罷,李玄都從「十八樓」中取出了「太平無憂」令旗。

  「果然是此物。」稚童望著李玄都手中的令旗,眼神略微複雜,喟嘆道:「此旗與我正一宗的『替天行道』令旗並列齊名,乃是由當年太平道的一件寶物改成,貧道已是多年未見了。」

  李玄都從他如何收到沈大先生傳信,到他與藏老人、李世興激戰,再到白繡裳馳援,沈大先生將「太平無憂」令旗傳於自己,並請白繡裳做個見證,都向稚童一一道來,沒有保留。

  稚童道:「不知李先生打算如何?」

  李玄都心下一凜,暗忖:「他說到正題了。」便道:「晚輩不明,還要請大天師指點。」

  稚童道:「李先生,地師大動干戈,將沈大先生捉去,為的是什麼?」

  李玄都早有推測,沒有猶豫,回答道:「沈大先生的占驗之道。」

  稚童道:「地師要用沈大先生的占驗之道做什麼?」

  李玄都道:「地師曾經為朝廷的齊王,多年來以尋仙訪道之名為遮掩,暗中做了陰陽宗的宗主,後又繼承地師衣缽,一力推動宋政上位、建立青陽教、成立西北偽周等事,這些年來西北五宗的所作所為,有一多半都是出自地師的授意,他不惜勾結金帳汗國,擺明了是要另立朝廷,謀求的自然是整個天下。」

  稚童點頭道:「李先生所見不差,地師徐無鬼野心極大,不滿足於一個地師或者聖君的尊位,也不滿足於江湖之主、道門大掌教,他是要做天下共主。」

  說到這兒,稚童嘆息一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地師文才武略,的確是天下間少有的傑出人物。又隱忍多年,熬死了兩位大魏皇帝才決定發難。可見其超世之才和堅忍不拔之志兩樣都是不缺的。放眼江湖之中,原本是沒有第二人比得上。不過他抱負太大,急欲壓倒正邪兩道,未免有些不擇手段。」

  李玄都心中一動,問道:「大天師可是知曉地師的圖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