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唇舌如刀

  蘇塵不搭理他,繼續說道:「這些老百姓不僅不知大隋,也不知道前朝,只知道當地的頭領酋長。我跟這些百姓打交道,發現他們基本上沒有走出過百里之外,世世代代都在方圓幾十里之內生存,對於外面的世界什麼都不知道。

  我就問他們認不認識字,老百姓們更是茫然不知所問,我在南疆走過不少地方,但是八成以上的地方都存在這種現象,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宇文士及心裡憋得慌,因為蘇塵不搭理他,這時急忙道:「驃國公發現了什麼?」

  蘇塵還是沒回答,接著說道:「這些地區八成以上的百姓存在這個問題,但是還剩下兩成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知道大隋也知道前朝,也知道大隋南方的繁華,也知道大隋的強大,因為什麼?因為這些人去過我大隋繁華之地,領略過我大隋的強大。」

  宇文士及臉色沉下來:「驃國公,本官在問你話,出於禮貌你也應該回答一番吧,莫非你當上右衛大將軍就目空一切了嗎?」

  蘇塵微微一笑:「新城縣公,待我把故事講完,你就知道你要的答案是什麼了。」

  宇文士及沉聲說道:「本官洗耳恭聽。」

  蘇塵說道:「這兩成的人都是當地有錢有勢之人,家中弟子都讀書經商,無論學問見識,都遠勝其餘八成人。

  我還問過老百姓為什麼不讀書,老百姓答道:讀書有用嗎?只有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才讀書,他們讀書可以做官可以掙錢,我們每日與土地打交道,祖祖輩輩只是從土裡刨食,認識幾個字又有何用?

  我就跟老百姓說:讀書之後就可以經商做官,就可以像那些有錢人一樣幸福的生活。

  老百姓卻嗤之以鼻。諸位大人可曾想過,這種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胖子楊道:「驃國公,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

  「太子殿下,因為老百姓讀書沒用啊,老百姓讀書最多做個私塾先生,教一群老百姓的孩子讀書,而那些有錢人家的子弟是不會上私塾的,他們自己有自己的家族學堂,老百姓的孩子看到私塾先生落魄到這種地步,還怎麼可能有心思去讀書?

  這種局面是怎麼形成的?因為普通讀書人進身無門。」

  元善達雙眉一揚正要說話,蘇塵搖搖手:「元大人請接著聽。」

  元善達的眉毛又落下來,惡狠狠的盯著蘇塵,蘇塵也不搭理他,繼續說道:「南疆南8成以上的老百姓不知道前朝也不知道我大隋,剩下的兩成人什麼都知道,這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知道的人什麼都知道,不知道人什麼都不知道,世世代代都如此,這些人不知道前朝也就罷了,竟然還不知道我大隋,這個責任應該誰來誰來擔?元大人,你能解釋一下嗎?」

  元善達眼中兇狠的神色立即消失,這句話誰敢接茬?

  蘇塵環視眾臣:「諸位大人,能解釋一下嗎?」

  目光所及,很多人都低頭。

  胖子楊道:「蘇塵,你是怎麼認為?」

  「太子殿下,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我隋,那是因為他們目不識丁,官府的告示貼滿大街小巷,他們也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

  「他們不能去讀書嗎?」

  「臣剛才已經說過了,老百姓見到私塾先生的下場,怎麼可能再去讀書?所以現在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老百姓不知道現在是誰的天下,是因為他們不讀書不識字,讓他們去讀書去識字,看到私塾先生的下場,他們也沒有讀書習字的動力,長久以往他們還是不知道現在是大隋的天下。

  諸位大人,蘇塵還發現另外一件事情,每一道政令發布下去之後,廣大的老百姓並不知道,哪怕當地的官員再發布更多的布告,老百姓該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無論陛下制定多麼好的政策,目不識丁的老百姓永遠不知道,陛下的一腔心血全部付之東流,他們感覺不到陛下的厚愛,怎麼可能為我大隋的發展貢獻力量?

  如果他們能使讀書習字,自然就會知道陛下的一片心意,自然就會努力為我大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有點頭的,就沉默的,蘇塵也不搭理這些人,接著說:「大隋想發展,單靠陛下一個人努力,就算把陛下累死,能把大隋弄好嗎?陛下制定大隋的發展綱領,執行者就是各路官員,真正行動的卻是廣大的老百姓,老百姓積極種糧、放牧、織布,國家才有稅收才有糧食,軍隊才有軍費才有馬匹才有軍糧。

  如何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就是讓老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厚愛,這就需要老百姓去讀書識字,如何調動老百姓的讀書識字的積極性呢?那就要那些私塾先生的地位發生改變,因為私塾先生的地位改變,是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讓老百姓感覺到讀書有用,這才會努力去讀書,如何讓讀書人感到讀書有用?這就是陛下推的科舉制度。

  在老百姓眼中一個小小的縣令,那就是天大的官兒,一個小小縣令在諸位大人眼中不值得一提,在百姓眼中卻是青天大老爺,只用一個小小的縣令就能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

  老百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我大隋自然就可以繁榮昌盛,陛下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積極推動科舉,我相信諸位大人都是飽學之士,自然能看到這一點,元大人、宇文大人,你們是否也看到了這一點呢?」

  兩個人能說沒看到嗎?要說沒看到,楊廣非把兩人抄家滅族。

  兩人連連點頭,蘇塵向文武大臣看過去,這些大臣們連連點頭。

  蘇塵道:「諸位大人點頭是否也看到科舉的必要性?」

  大臣們想說:沒看到!

  但是不敢。

  一個小小縣令就可調動百姓積極性,百官覺得這個科舉可以推行。

  宇文述一咬牙一橫心:「一個小小縣令就可調動百姓積極性,本官認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