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決定
所以他們只要能保證他們國家安全就行了,並不是真的是為這些百姓考慮,對這個大臣的提議,他們自然是反對的了。當然就算他們不反對,這個辦法也是不可能實行的。
「我知道我這個法子想要實施起來確實非常的困難,只是如果我們不這麼做的話,這些百姓就很難存活下來了,如果這些百姓都死在了這場旱災當中的話,那麼我們國家絕對會實力大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敵國入侵的話,我們怎麼可能抵抗得住。我知道現在我們的錢糧不夠,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不是沒有辦法安頓這些百姓,也沒有那麼多錢糧來一直養著這些百姓嗎,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百姓編入到軍隊當中,除了老弱婦孺以外,其他的百姓讓他們全部進攻敵國的人,就算如此會犧牲大量的百姓,但是也總比讓這些百姓毫無價值的餓死好,這樣的話也能給敵人一個痛擊,到時候我們從敵人那裡搶錢搶糧,來緩解我們的壓力,同時給敵人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那麼好欺負的,就算我們國家內部發生了災難,也不是他們能動歪腦筋的,到時候豈不是一舉兩得。」這個大臣說道。
「我們國內遭受了這麼大的災難,損失慘重,實力大損,我們避開這兩個國家還來不及呢,還要主動出擊,是不是瘋了?真的惹怒了這兩個國家,他們集結大量的士兵過來,我們還有活路嗎?本來我們是能抵抗這兩個敵國的,但是如果我們現在實力大損,他們再來進攻的話,能不能抵禦得住就不能保證了。到時候內憂外患,出了什麼紕漏你擔當得起嗎?」一個大臣說道。
「此言差矣,你真以為我們不發動攻擊,兩個敵國的人就不會趁虛而入嗎?就是我們不發動攻擊,他們一樣會乘虛而入的,既然如此的話,為什麼不集結我們的力量給他們一個重擊呢?這些百姓如果不把他們編到戰場上去,他們只有死路一條,我們也沒有多餘的錢糧來養活這麼多百姓。但是讓這些百姓們上戰場就不一樣了,一是戰場上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士兵,這些百姓死傷很多,也能節省很多糧食,最重要的是這些士兵攻打下城池之後把這些敵國城池當中的錢財和糧食全部搜刮一空,到時候足夠養活這一支軍隊了,到時候絕對能養活這些百姓,甚至還能有富餘,何樂而不為呢。只要吃虧的不是我們,能讓更多的百姓活下去,最後我們還能收穫一支戰鬥力卓絕的軍隊,簡直是一舉三得。」這個大臣說道。
其實其他的這些大臣也沒有辦法,如果確實是不管這些百姓的話,到時候絕對是不行的,如果沒有外敵的環繞,他們或許還不會在意這些百姓的死活,這些百姓死了,大不了了等來年旱災結束了,他們從其他地方遷移一批百姓過去,到時候花個幾年休養生息,又能恢復過來。
但是現在外敵環繞,虎視眈眈,根本就沒有時間給他們休養生息,如果他們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到時候他們國家就危險了,所以這個大臣的提議,他們也認真想了一想,發現這確實是一個可行的法子。
只要這些百姓能攻占敵國的領土,攻占敵國的城池,到時候他們可以以戰養戰,到時候這些人可以自己從敵人的地盤上搶到足夠養活他們的糧食,甚至還有多,就不用擔心他們國家負擔很大了,
到時候這些人不僅不會成為他們的負擔,反而會成為他們的利劍,斬向兩個敵國,讓這兩個敵國知道他們的厲害。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不過讓這些百姓全部編入到軍營當中,這些百姓會不會不答應。而且就算這些百姓答應了,但是那些老弱婦孺又怎麼辦,這些青壯年男丁們可以上戰場開疆拓土,然後以戰養戰,到時候養活他們,但是這些老弱婦孺,可沒有辦法上戰場,如果真的讓這些老弱婦孺上戰場的話,那我們國家豈不是會淪為笑柄。」另外一個大臣說道。
「這些老弱婦孺能自己轉移到水源充足的地方的肯定是少數,到時候大不了我們出一些賑災的糧食,保證這些人不餓死,其實這些老弱婦孺未嘗不能為我們創造一些價值,而且這些老弱婦孺的親人們接受了徵召,上了戰場,如果我們不管的話,豈不是會讓這些戰士寒心。雖然說我們把這些人編上戰場,主要是為了把壓力轉移給敵國,但是不代表著這些人就不是功臣了,他們為我們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不可能連他們的家人的死活都不顧,當然我們的能力也有限,只能保證不讓這些人餓死。如果他們打了勝仗,能從敵人那裡掠奪充足的資源的話,到時候未嘗不能把這些老弱婦孺妥善的照顧好。」其中一位大臣說道。
聽到這些大臣們的議論,皇上心裏面也有底了,對這些大臣的說法,皇上心裏面有一些還是比較贊同的。
「諸位大臣的提議都非常的好,既然如此,諸位大臣今天回去之後就好好的想一個章程,如何開展這件事情,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大家把這件事情上一個奏摺,朕會按照眾位大臣提議的,最終決定該怎麼做,這件事情關係到江山的穩固,希望眾位大臣重視。」皇上說道。
這些大臣自然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有一些大臣投靠了另外的皇子的,如今都會好好的打算解決這一次的難題,因為這一次的難題如果不解決的話,遭殃的可不僅僅是皇上,他們的主子同樣遭殃。
雖然看到皇上倒霉是他們希望的事情,同時他們也希望皇上處處不順,到時候讓他們主子有機會登上皇位,不過在面對這樣整個國家都有影響的事件的時候,他們肯定還是以國家為主的,畢竟如果國家都沒了的話,那麼他們的主子也不用想著去爭奪皇位了,到時候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他們自然知道孰輕孰重了。
這些大臣們回去之後和他們的幕僚一起商量,然後將想法完善形成了奏摺,全部呈給了皇上,這些大臣們本身還是很有能力的,加上全力以赴的做這件事情,自然這些奏摺還是言之有理的,不少的奏摺都給皇上提供了不少的思路,朝臣的能人不少,所以通過這些大臣們的奏摺,皇上很快就整理好了,這件事情該怎麼辦,準備等上朝的時候,將這件事情的結果公布。
「之前眾位愛卿上的摺子,朕已經查看了,眾位愛卿的方法都非常的妙,不過考慮到朝廷的財力,以及實施的難易程度,朕最終還是決定按照這個方法來,這件事情就由丞相來牽頭,然後由戶部及兵部來配合,務必要把這件事情辦得漂亮,減少損失。」皇上說道。
皇上之所以對這件事情這麼關心,主要也是為了維護他的統治,其實如果皇上已經登基了十幾年,地位完全穩固了的話,面對這樣的大災難,也不會像現在這麼擔憂。
他才剛登基不久,就面對這樣的大災難,更何況現在還面臨著外敵的入侵。如果不能把這件事情好好的解決的話,那他的這個皇位是坐不穩的。就算他這個皇位坐得穩,江山社稷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他自然不能讓江山社稷在自己手上衰弱,特別是他才接手這個江山不久的時候,他不能讓其他人看扁了,更不能讓他那些兄弟覺得他沒有能力,認為父皇決定是錯誤的,他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代民主,即便遇到這樣的災難,他也能帶領大家度過這樣的劫難。
當然,雖然皇上覺得在這樣的劫難面前,他那幾個兄弟不太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搗亂,讓整個國家受損,但是他還是派人盯著他那幾個兄弟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幾個兄弟對他懷恨在心,覬覦皇位,萬一拼著于于自身不顧也要和他作對的話,那豈不是糟糕,所以還是得盯著這些人才行。
不管怎麼樣,現在皇上還是沒有對他那幾個兄弟放下芥蒂,就算皇上放下了芥蒂,估計那幾個王爺也不會放棄對皇位的爭奪,因此皇上如此防備,其實也是很正確的。
雖然這幾個王爺此時確實不可能搞鬼,但是現在不可能搞鬼,等以後抓到機會了就不一定了。
「微臣等人一定按照皇上的吩咐,將這件事情辦好。」幾個大臣說道。
皇上對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視,雖然皇上也想讓這些受災的百姓遷移,少受一些損失,但是他知道很多百姓不到萬不得已他們肯定是不會遷移的。
這一次他只是讓官府做宣傳,引導這些百姓進行遷移,如果這些百姓願意的遷移,到了水源充足的地方之後,他們立刻將這些流離失所的災民進行分配。
那些年輕力壯的男子,被分配到戰場上去,相信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在沒有吃的沒喝的,而且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的情況下,肯定還是願意去戰場的,他們去了戰場,他們的家人就有錢糧安頓了。
當然這並不是強制性的,如果這些百姓不願意,朝廷也不會強迫他們,畢竟他們主要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不是為了逼迫這些百姓,肯定還是有一部分百姓不想上戰場的,他們並不強迫,只要這些百姓自己能找到活路,自己願意,那就沒有問題。
他們雖然會提供一些賑災的糧食,但是這些賑災的糧食不可能天天免費給這些百姓吃,也只有前面的七天的時間,可以讓他們先休息一會兒,先養好身體,畢竟上戰場也是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他們為這些百姓安排了一些出路,七天之後就看他們作何選擇了。
不僅僅是這些年輕力壯的百姓,就連這些老弱婦孺也一樣,七天的時間可以養著他們,之後他們就需要自謀生路了,如果七天之後這些老弱婦孺也沒有辦法謀生路的話,那也不怪朝廷不仁慈了。
畢竟朝廷不僅僅是給男丁安排了出路,給這些老弱婦孺,同樣是安排了出路的,只要他們肯幹活兒的話,養活自己還是不成問題的,當然朝廷為了促成這件事情,肯定是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糧食的,如今這些糧食和金錢沒有出處,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不過一向樂善好施的溫家,自然不希望因為錢財的緣故讓這些百姓死傷過半,所以向朝廷借糧借錢,應對這段難關,等到這些百姓編成的軍隊,攻陷了敵人的城池,朝廷有錢有糧之後再還也無所謂。
其實本來溫家是想直接出這些錢糧的,畢竟他們溫家本來就愛做好事,之前如此現在同樣如此,如今百姓受苦受難,他們出一些力,也是願意的。
同時他們也想要向皇上表示為忠心,得到皇上的信任,這樣他們溫家也能一直屹立不倒。
不過皇上沒有接受溫家的這個好意,不是不願意,而且不想溫家太吃虧了。之前軍餉都是溫家籌措了大半才有的,他不能再讓溫家出這麼大的力,溫家願意借錢借糧,已經是讓皇上少了很多麻煩了。
皇上對溫家的這些錢糧是以朝廷的名義借的,等朝廷有錢有糧了之後會還給溫家,雖然溫家本來是想直接給皇上的,但是既然皇上說了是借,他們肯定不能拂了皇上的面子,他們直接應承下來,至於之後朝廷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還,他們都不會在意。
如果朝廷打了勝仗,能占據敵人的城池,搜刮敵人城池的財富和糧食的話,那麼借出去的錢糧,應該很快就能還回來。
如果不行的話,溫家也不會著急,大不了就當這些錢糧是送給朝廷的,反正溫家本來就是這個打算,也不會覺得虧本。
(本章完)